1樓:匿名使用者
yì〔副〕
(1) 也;也是 [also]
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爾。(也不過是摘了帽子,光著腳,把頭往地上撞罷了。搶,撞。)——《戰國策·魏策》
亦盛矣哉。(也真是盛大隆重的事啊!)——明·張溥《五人墓碑記》
亦以明死生之大。(也就是為了用它表明死生的重大意義。以,用,後面省略了賓語「之」)。——明·張溥《五人墓碑記》
攻一時,敵退,三保亦自喜。——清·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2) 又如:亦許(也許);亦然(也是這樣)(3) 又 [again]
先君何罪?其嗣亦何罪?——《左傳·文公七年》
(4) 又如:亦且(又,而且);亦復(又)(5) 也…也…;又…又… [both…and…]——連用在形容詞、動詞或名詞前面,強調兩種動作、行為、狀態、事物彼此並列或互相對待。如:
亦真亦假
(6) 不過;僅僅;只是 [but;only]寡人之從君而西也,亦晉之妖夢是踐。——《左傳》
2樓:李璞成
亦 yì〔副〕
(1) 也;也是 [also]
(2) 又如:亦許(也許);亦然(也是這樣)(3) 又 [again]
(4) 又如:亦且(又,而且);亦復(又)(5) 也…也…;又…又… [both…and…]——連用在形容詞、動詞或名詞前面,強調兩種動作、行為、狀態、事物彼此並列或互相對待。如:
亦真亦假
(6) 不過;僅僅;只是 [but;only]
3樓:崔夙
亦 註解
亦yì(1) ㄧˋ
(2) 副詞,也,表示同樣、也是:~無不可。~步~趨。
(3) 又:「先君何罪?其嗣~何罪?」
(4) 不過,只是:「王~不好土也,何患無士?」
(5) 表示加強或委婉的語氣:「嗚呼,~盛矣哉!」「學而時習之,不~說乎?」
(6) 姓。
(7) 鄭碼:sno,u:4ea6,gbk:d2e0
(8) 筆畫數:6,部首:亠,筆順編號:413234
參考詞彙
also too
詳細註解
〔名〕(指事。甲骨文字形,在「大」(人)旁加兩點,指示兩腋所在。「腋」的本字。本義:人腋窩) 同本義 [armpit]
亦,人之臂亦也。——《說文》。字俗作腋
胳謂之腋。——《廣雅》
腋在肘後。——《埤蒼》
詞性變化
〔副〕(1) 也;也是 [also]
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爾。(也不過是摘了帽子,光著腳,把頭往地上撞罷了。搶,撞。)——《戰國策·魏策》
亦盛矣哉。(也真是盛大隆重的事啊!)——明·張溥《五人墓碑記》
亦以明死生之大。(也就是為了用它表明死生的重大意義。以,用,後面省略了賓語「之」)。——明·張溥《五人墓碑記》
攻一時,敵退,三保亦自喜。——清·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2) 又如:亦許(也許);亦然(也是這樣)
(3) 又 [again]
先君何罪?其嗣亦何罪?——《左傳·文公七年》
(4) 又如:亦且(又,而且);亦復(又)
(5) 也…也…;又…又… [both…and…]——連用在形容詞、動詞或名詞前面,強調兩種動作、行為、狀態、事物彼此並列或互相對待。如:亦真亦假
(6) 不過;僅僅;只是 [but;only]
寡人之從君而西也,亦晉之妖夢是踐。——《左傳》
常用片語
亦步亦趨
yìbù-yìqū
[tread in sb's steps;ape sb.at every step;imitate sb.'s every move] 《莊子·田子方》:
「夫子步亦步,夫子趨亦趨。」比喻處處模仿、追隨別人
「何」在文言文中一般什麼意思
4樓:夢裡心落
【古義】
1、什麼。清· 彭端淑《為學一首示子侄》:子何恃而往?
翻譯:您憑藉著什麼去呢?
2、怎麼樣。唐· 白居易《賣炭翁》:得錢何所營。
翻譯:賣炭所得的錢用來幹什麼?
3、**,什麼地方。唐· 賀知章《回鄉偶書》:笑問客從何處來。
翻譯:笑著問客人你是從**來的。
4、誰。《後漢書·列女傳》:不知何氏之女。
翻譯:不知道何氏的女兒。
5、哪樣,哪點。《論語》:何有於我哉?
翻譯:哪一樣我能有呢?
6、問,盤問,詰問。《史記·秦皇紀》:陳列兵而誰何。
翻譯:士兵上前盤問來者是誰。
7、甚,多麼。曹操《步出夏門行》:水何澹澹。
翻譯:海水多麼寬闊浩蕩。
【今義】
[ hé ]
1、疑問代詞。
2、副詞,多麼:~其壯哉!
3、姓。
[ hè ]古同「荷」,擔。
[ hē ]古同「呵」,譴責。
組詞:1、幾何[jǐ hé] 多少:價值~。
2、如何[rú hé] 疑問代詞。怎麼;怎麼樣:該~處置就~處置。
3、何處[hé chù] **,什麼地方。
4、為何[wèi hé] 為什麼:~一言不發?
5、任何[rèn hé] 指示代詞。不論什麼:~人都要遵紀守法。我們能夠戰勝~困難。
6、何嘗[hé cháng] 副詞。表示婉轉的否定,帶有反問和辯解的語氣。相當於「未曾」「**」「並不是」等。在肯定形式前表示否定;在否定形式前表示肯定。
7、奈何[nài hé] 意思跟「怎麼辦」相似,用於反問或否定式,表示沒有辦法:無可~。~不得。
8、何止[hé zhǐ] 用反問的語氣表示超出某個數目或範圍:這個風景區方圓~十里。廠裡的先進人物~這幾個?
9、何故[hé gù] 為什麼;什麼原因:他~至今未到?
10、何妨[hé fáng] 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不妨:~試試。東西不貴,~買點帶回去?。拿出來叫人們見識一下,又~呢?
5樓:你像一個小小鳥
何字的含義
⑴什麼.例:①子何而往?(何:憑什麼.)②大鐵椎,不知何許人.③一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託於趙?
⑵怎麼樣.例:①如太行、王屋何?②其如土石何?
⑶**.例:①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也哉?(何往:到**.)②卻看妻子悉何在.③豫州今欲何至?④何由知吾可也.
⑷多麼.例:①水何澹澹,山島竦峙.②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國!③作計何不量!
⑸為什麼.例:①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者二者之為,何哉?
②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③安陵群不聽寡人,何也?④所在皆是也,而此獨以鍾名,何哉?
⑤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
⑹怎麼.例:①若為傭耕,何富貴也?②徐公何能及君也?
6樓:abc高分高能
文言文中「何」的幾個固定用法是什麼
7樓:鐖別煇剁嫍餜惗
丟番圖姑呼籲特熱人4費工夫發
文言文中「得志」是什麼意思
8樓:匿名使用者
文言文中「得志」是的意思有三個,分別是:
1、謂實現其志願。
2、指名利慾望得到滿足。多含貶義。
浩然 《豔陽天》第一○三章:「他帶著一臉小人得志的奸笑,拍著 馬子懷 的肩頭說:『爺們,那天在集上我怎麼跟你說的?』」
3、謂揣度而得其意旨。
擴充套件資料
近義詞一、得意 [ dé yì ]
1、領會旨趣。
2、猶得志。
劉紹棠 《鄉土與創作》:「後來少年得意,一帆風順。」
3、稱心,滿意。今亦指驕傲自滿,沾沾自喜。
趙樹理 《小二黑結婚》十二:「﹝ 小芹 ﹞過門之後,小兩口都十分得意,鄰居們都說是村裡第一對好夫妻。」
魏巍 《東方》第六部第十三章:「 陸希榮 得意地笑了笑,說:『不瞞你說,我現在是西北潘記皮毛公司的副總經理。』」
4、指及第。
二、稱心 [ chèn xīn ]
遂心適意。
三、滿意 [ mǎn yì ]
1、決意,一心一意。
2、意願得到滿足。
蕭紅 《小城三月》:「 翠姨 梳頭梳得是很慢的,必定梳得一絲不亂;擦粉也要擦了洗掉,洗掉再擦,一直擦到認為滿意為止。」
3、滿以為;原先料想。
4、猶充盈。
9樓:匿名使用者
得志,意思是志願實現,多指滿足名利的慾望。
【拼音】dé zhì
【出處】
1、先秦·佚名《易·賁》:「『白賁無咎』,上得志也。」
素白無華的文飾、必無咎害,可以說是實現其志願了。
2、西漢·司馬遷《史記·伍子胥列傳》:「闔廬既立,得志,乃召伍員以為行人,而與謀國事。」
白話釋義:闔廬自立後,實現了願望,就把伍員召回,官拜為行人,同他一起策劃國事。
擴充套件資料
一、得志的近義詞
1、高興 [ gāo xìng ]
釋義:愉快而興奮。
出處:晉·殷仲文 《南州桓公九井作》詩:「獨有清秋日,能使高興盡。」
白話釋義:只有清秋時節,才能使得高雅的興致盡情釋放。
2、得意 [ dé yì ]
釋義:稱心如意;感到非常滿意。
出處:戰國·莊子《莊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白話釋義:言語是用來傳告思想的,領會了意思就忘掉了言語。
二、得志的反義詞
1、潦倒 [ liáo dǎo ]
釋義:指頹廢、失意的樣子;舉止散漫、不自檢束等。
出處:三國魏·嵇康 《與山巨源絕交書》:「足下舊知吾潦倒麤疎,不切事情。」
白話釋義:您知道我從前潦倒頹廢、粗布疏遠,不切合實際。
2、失意 [ shī yì ]
釋義:指不如意、不得志;意見衝突,不和睦。
出處:東漢·班固《漢書·蓋寬饒傳》:「 寬饒自以行清能高,有益於國,而為凡庸所越,愈失意不快。」
白話釋義:寬饒自以為行為清廉,才能過人,有益於國家,卻被平庸之輩超越,更加失意不快。
10樓:文以立仁
「得志」,直接解釋為:志向得到了實現。本義為褒義。
如,某人想成為科學家,果然在很年輕的時候就做到了,稱為「少年得志」;某人想實現自己為國家貢獻才能的願望,而到老都不能,謂之「鬱郁不得志」。這個詞也引申為「得意」,名利慾望得到滿足。如「小人得志」,貶義。
11樓:知否
文言文中「得志」一般有以下含義:
實現志願。
《史記·伍子胥列傳》:「闔廬既立,得志,乃召伍員以為行人,而與謀國事。」
名利慾望得到滿足。多含貶義。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於去惡》:「得志諸公,目不覩墳典,不過少年持敲門磚,獵取功名,門既開,則棄去。」
謂揣度而得其意旨。
《史記·李斯列傳》:「方今天下之權命懸於胡亥,高能得志焉。
語出《易·賁》:「『白賁無咎』,上得志也。」
12樓:翔正(北京)教育科技****
得逞所願。得成自己的志向
13樓:匿名使用者
他年若遂凌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
古文中的「亦」是什麼意思?
14樓:匿名使用者
①《副》表示兩者同樣,可譯為「也」、「也是」。《論語》十則》:「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②《副》在疑問句中表測度語氣,不譯。《趙威後問齊使》:「歲亦無恙耶?」
③《副》確實。《狼》:「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
⑤《副》與「不」連用,表示反詰語氣,可譯為「不也……嗎?」《論語》十則》:「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讀音:yì
部首:亠
部首筆畫:2
總筆畫:6
文言文的意動用法是什麼意思,在文言文中,用一種用法叫意動用法,是什麼意思啊?誰知道請給我解釋一下,再舉幾個例子。謝謝!
意動用法有兩種 1 名詞的意動用法 可以翻譯為 以 為 但是一般需要翻譯為 把 當作 比如王安石 傷仲永 稍稍賓客其父。這裡的 賓客 是名詞的意動用法,翻譯為 把 他的父親 當作賓客 對待 2 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也可以翻譯為 以 為 但是一般需要翻譯為 認為 怎麼樣 或 對 感到怎麼樣 比如王安石 ...
文言文甚什麼意思,文言文甚是什麼意思
甚的古文意思 sh n 形 厲害 嚴重。鄒忌諷齊王納諫 由此觀之,王之蔽 矣。形 比 厲害 超過。邵公諫厲王弭謗 防民之口,於防川。形 深奧 繁瑣。五柳先生傳 好讀書,不求 解。副 很 非常。論積貯疏 生之者 少而糜之者 多。代 什麼。魯提轄拳打鎮關西 官人,吃 下飯?甚雨 急驟的暴雨。很什麼 怎麼...
文言文中的耳是什麼意思文言文中的爾是什麼意思
耳 r 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耳朵形。漢字部首之一。本義 耳朵 2 同本義 ear 耳,主聽也。說文 耳者,腎之候。白虎通 情性 耳者,心之候。春秋 元命苞 耳目者,心思之助也。鬼谷子 權篇 坎為耳。易 說卦 忠言逆耳利於行。明 劉基 苦齋記 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宋 蘇軾 石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