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佛法的次第 層次是怎樣的

2021-06-04 01:17:12 字數 3730 閱讀 3965

1樓:8萬4千法門

問: **是出家眾,要想遵守老法師所說的「一門深入」。但於老法師所說的眾多光碟中,應選擇哪一門深入才對?

淨空法師答:你這個問問得好,一門深入是有次第的,你先用一年的工夫深入《**規》,有期限,就是一年我一定要把**規做到,不會做不到的。我們現在在廬江辦的培訓班,在那邊培訓的學生期限是兩個月,兩個月就做到、就能夠落實,所以他到外面去教人能夠產生非常好的效果。

這批老師年歲都很輕,都是

二、三十歲,他們是幼兒園的老師、小學老師、初中老師,兩個月培訓就做到了。楊老師告訴我,你們都知道蔡禮旭蔡老師,現在達到蔡老師水平這樣的人現在有十個,就是說我們現在有十個蔡老師。我的目標是希望能有三十個。

所以你第一年就是一門深入《**規》,第二年一門深入《十善業》,如果你是出家人,第三年再一門深入《沙彌律儀》,你這三年根紮下去了,根深蒂固。然後如果你修淨土,你就可以選擇《無量壽經》,或者是《彌陀經要解》、《疏鈔》都可以,你選擇一門深入,一生不改變,你這一生肯定成就。所以基礎這三年比什麼都重要,如果沒有這三年基礎,你一門是入不進去,你花上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你都入不進去。

所以有基礎太重要。你看看許多在家出家同修,修行學到老,都沒辦法,十善業都做不到,什麼原因?沒有**規,三皈五戒都是有名無實。

你真正認真做,確實三寶加持,龍天善神擁護。

2樓:如道居士

漢傳佛教天台宗把修行層次分為藏通別圓,即析空、體空、別空、圓空。不過禪宗認為一念開悟則直達本心。

3樓:冥想音主站

佛教各個宗門修行佛法的次第、層次都不是一樣的,要根據你所修行的法門,來回答你。

如果你沒有正式修行哪個法門,可以到寺廟請出家師指導你修學佛法。到時你所修的法門和修行佛法的次第、層次,**都會告訴你的,也就沒必要盲目打聽了。

4樓:aaa**王

標準就是·······

修行好壞不在念了多少佛,多少經,就看你的執著心放下沒有!

執著心沒有了,羅漢層次!

執著心、分別心沒有了,菩薩層次!

執著心、分別心、妄念沒有了,成佛了。

佛教中是如何劃分等級的?

5樓:愛了你五年

擴充套件資料

1.中國佛教形成三大系,即漢傳佛教、藏傳佛教和南傳佛教(雲南傣族等地區的上座部佛教)。 漢傳佛教,是以地理位置劃分的佛教派別,流傳於中國,為北傳佛教中的一支,主要以大乘佛教為主。

2.自藏傳佛教出現後,南傳、北傳佛教兩支的劃分漸漸退出,取而代之的是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的劃分法。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同屬大乘佛教,而漢傳佛教還包含了小乘佛教的宗派。

參考資料:佛教

6樓:因緣法

佛教中的等級,與世俗社會的等級完全不同的。它是以修行所達到的層次來劃分的。它的標準是以內心的煩惱的清淨程度、菩提心的發心程度(上成佛道、下化眾生)、福報積累的多少程度、智慧證悟的程度來劃分的。

又因佛教分大乘和小乘,因此分類和標準也是不同的。

小乘佛教共有四個果位,分別是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和阿羅漢。須陀洹是小乘佛教修行證得的第一個果位。小乘佛教認為,一個凡夫要修成阿羅漢果,前後要經歷四個位次,也就是四個果位。

換句話說,就是斷一分煩惱,證一分真理。

第一果為須陀洹,意為預流果,意思是凡夫通過修行斷盡「見惑」,開始見到佛道,進入聖道之法流。證得須陀洹果以後,永遠不會墮入三惡道(畜牲道、餓鬼道、地獄道)。只會在須陀洹和三善道(天道、阿修羅道和人道)之間輪迴。

第二果為斯陀含,意為一來,謂凡夫在斷見惑的基礎上,進而斷除欲界思惑。欲界思惑共有九品,斯陀含只斷除了前六品,尚有三品沒有斷盡,因此還需要在人間天上再受生一次,故名一來。

第三果為阿那含,意為不還,意是在斯陀含的基礎上進而斷除欲界思惑後三品,不再還來欲界受生,故名不還。

第四果為阿羅漢,意為斷盡欲界、色界、無色界一切見惑和思惑,究竟無餘,得不生之聖果,受人天供養。

以上四個果位中,前三果稱「阿羅漢向」,指尚在修行階段,而趨向於阿羅漢果的聖者;也就是說前三果的聖人煩惱尚未斷盡,尚需繼續修行。唯有阿羅漢斷除三界見思二惑,無需再修,無需再學,是四果中的究竟果位。

但是大乘佛教卻不這樣認為,認為阿羅漢遠未達到佛教的終極,視阿羅漢為「自了漢」。在大乘的修道位次上,最高果位是佛,其次是菩薩,然後才是羅漢。

7樓:心語無塵

近事男、近事女、近住男、近住女、沙彌、沙彌尼、式叉摩尼、比丘、比丘尼。開悟之後有羅漢、菩薩、佛之分。

聖嚴法師開示:從本質上說,佛教是主張平等的,所以人人都有信佛的權利,人人都有成佛的可能。但在修行的層次上說,所謂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由於所持戒律的高下等次的不同,佛徒便有男女的九種等級,那就是:

近事男、近事女、近住男、近住女、沙彌、沙彌尼、式叉摩尼、比丘、比丘尼。

受了三皈五戒(十善)的在家男女,稱為近事;受持八戒或住於寺院的在家男女,稱為近住;受了十戒的出家男女,稱為沙彌及沙彌尼;受了具足(全部)大戒的出家男女,稱為比丘及比丘尼;式叉摩尼是由沙彌尼至比丘尼之間的必經階段,為時兩年,目的是在察驗女子的曾否懷孕,以及能否習慣於出家的生活而設。

8樓:阿彌陀佛正法

阿彌陀佛不要把世俗的看法去看佛教。佛教沒有等級劃分,但根據修行的狀態和境界有不同。

出家:比丘、比丘尼、在家:優婆塞、優婆夷

佛教果位:

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菩薩,佛。

法界:十法界(六道和四聖法界),一真法界,常寂光。

四聖法界:聲聞,緣覺,菩薩,佛

另外圓教把修行的境界詳細說了52個,如下圖

9樓:匿名使用者

佛、菩薩、(阿)羅漢的根本區別:

佛:自覺、覺他、覺行圓滿;

菩薩:自覺、覺他

(阿羅漢):自覺;

也就是說,三者之中佛的境界最高,已功德圓滿;菩薩次之,羅漢最低。

具體解說如下(來自

羅漢,是阿羅漢的簡稱,小乘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就叫阿羅漢果。修持佛法的人達到了脫生死,即不再生死輪迴就叫阿羅漢。我國漢族地區佛寺常塑有十八羅漢像,其實本應是十六羅漢。

據佛經上說,佛陀曾囑咐他的十六位**不入涅盤,住世濟人。西元二世紀師子國(今與斯里蘭卡)慶友尊者作的《法住記》記載了十六位羅漢的姓名,這本書由我國玄奘法師譯出。後代畫家畫像時不知為什麼卻畫成了十八羅漢,據推測可能是把慶友與玄奘也畫了進去,但在標姓名時,雖把慶友標為第十七位住世羅漢,卻重覆地把第一位羅漢的名字標在第十八位羅漢上。

宋代即有人指出這一錯誤,然而十八羅漢卻已經在我國廣泛流傳開了。

菩薩,是梵文菩提薩埵(讀朵)的簡譯音。菩提意思為覺悟,薩埵意譯為有

情意的生物或眾生。大乘佛教認為,以阿羅漢果為修行的目標還不夠,應修持佛果,即達到成佛的境地。但在成佛前,應先作菩薩,即一面修持佛果自度,一面教化眾生,度眾生到極樂彼岸。

佛經中常提到的及在我國漢族地區影響較大的菩薩,有觀音菩薩、文殊菩薩、地藏王菩薩和彌勒菩薩。

佛,是佛陀的簡稱,梵文的意譯。意思為覺者,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覺有三個意思:

自覺、覺他(使眾生覺悟)、覺行圓滿。據稱,阿羅漢辟支佛(佛教的另一出世果位)缺後二項,菩薩缺後一項,只有佛才三項俱全。小乘佛教所說的佛一般是指釋迦牟尼,大乘佛教除指釋迦牟尼外,還泛指一切覺行圓滿者。

大乘佛教認為,三界十方,到處有佛,其數如恆河之沙。過去有七佛、燃燈佛,未來有彌勒佛,東方有阿(音同觸ㄔㄨˋ)佛、藥師佛,西方有阿彌陀佛。從佛身上說,還有法身佛、報身佛、應身佛。

在家修行佛的戒律,在家修行佛法應該怎麼做?有哪些戒律?

在家修行一般持五戒,也就是不殺生 不邪淫 不妄語 不飲酒 不偷盜。五戒持好了,發菩提心願度一切眾生,可以受菩薩戒,菩薩戒要求更嚴格,是規範心思想的,起心動念都不可以犯戒。在家修行佛法應該怎麼做?有哪些戒律?在家修行佛法的人士,根據自己所受的戒律不同,大概有如下四種,您自己可以根據學佛的程度選擇 信仰...

我國貨幣層次的劃分是怎樣的我國貨幣層次是怎樣劃分的??

我國貨幣 量copy劃分為m0 m1 m2以及m3等幾個層次 m0 流通中的現金 m1 m0 企業活期 存款 機關 團體 部隊存款 農村存款 個人持有的信用卡存款 m2 m1 城鄉居民儲蓄存款 企業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質的存款 信託類存款 其他存款 m3 m2 金融債券 商業票據 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等。...

怎樣提高修行,如何提高自己的修行?

何為佛呢?覺悟為佛。何謂覺悟呢?將所有的頓悟連貫起來就叫覺悟 也就是善用那顆好奇心和求知心,不斷地將一切聲色犬馬 林林總總參悟穿參悟透,最後將一切參悟到的融會貫通了然於胸後,自然就會眼界通透,自然就會明白什麼叫虛妄,自然就會不受功名利碌 紛擾 役使和左右自己,自然就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寵辱不驚安閒恬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