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迪總
1.班主任要「勤」
班主任要做到勤觀察、勤發現、勤表揚、勤糾正,讓做得好的同學有光榮感,讓做得不好的同學以前者為目標,不懈追求。
「勤觀察」就是要求班主任通過多種渠道(如看學生的檔案、與學生談心、與家長溝通)等,及時瞭解學生的愛好與特長。
在充分了解學生的愛好與特長後,我們就可以精心挑選班幹,合理安排他們的工作,並根據同學們的愛好與特長,在班裡開展活動和合理安排他們去參加學校舉行的活動(如校運會、籃球比賽、拔河比賽以及各學科比賽等),讓同學們盡情地展現自己的才華,讓他們親自體驗參與的樂趣,培養參與的習慣。作為班主任也要從中不斷髮現他們的優點來表揚,巧妙指出他們的缺點來克服。這樣,一個富有生氣、積極向上的班集體便會形成。
這就為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創設了氛圍。
2.從日常生活中培養
《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的學習不能流於形式,必須從身邊挖掘題材,讓生活說話,使學生真正體會到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終身受益。
首先,班主任要針對學生行為上存在的主要問題,經常利用班會課對學生教育,讓他們明白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性。進行這方面教育時,我曾舉了以下例子。
《女友擇偶標準》的故事,女友貌美聰慧,自是許多男子的追求物件。一次相親,請我做參謀。男方是某重點大學高材生,相貌堂堂,言談不俗。
我這參謀當即給他亮了綠燈,末了,等答覆。資訊傳來,男方滿意非常,急欲等待再次再見。不料女友的答覆競是「不行」。
何故?女友說:「你沒留意到他自始至終抖動小腿,錢財都給搖掉了!
」就因為這一小節,男方錯過了一次好機會。
學生聽後鬨堂大笑,原本搖擺雙腿的、翹起二郎腿的或叉開雙腿的學生竟都並腿而坐,相視而笑。如今,種種不端正的坐姿已瀕於絕跡。
此外,還要注意從日常小事抓起,如每天的值日工作、胸卡佩戴、作業的完成、課前的準備等等。不能老講大道理。特別是一些雙差生,更要從他的細小行為的表現中去發掘他們的優點。
如我班的劉煜強同學,他是個典型的雙差生,每天都不完成作業,幾乎每節課都被老師批評,每次輪到值日都不按時回來。我幾次找他談心,效果也不明顯。有一天,我在校門口值日,看到他回來特別早,原來那天是他值日。
我上課時及時表揚了他,說他終於克服了不按時回來值日的毛病,並鼓勵他繼續努力克服其它缺點,爭做合格的中學生。之後,他的表現明顯好轉。
3、樹立榜樣 激勵學生
列寧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榜樣是無聲的力量,是良好行為習慣的典範,是行為規範化的模式,它具有主動性,形象性,具體性。
首先、班主任率先垂範、嚴於律己;班主任老師與學生朝夕相處,長期生活在一起,並且比學生有著豐富的社會生活經驗,學生自然地視班主任老師為學習的楷模,他的一言一行都有著直接的或間接的教育意義。因此對於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首先要做到,以教師的示範帶學生的規範。例如教師首先要讓學生感到你無時無刻地在重視他們的行為規範,在勞動課中,班主任應當與學生共同參與來完成勞動任務。
另外,班主任老師在教育學生時同樣要提高自己,不能忽視對自己的要求,忽視「律己「和「垂範」,這樣說得再多,教育效果也不會很好,必須注意自己的行為表現,特別是在日常生活中盡最大的努力給學生做出表率,做到對學生的「身教」。
與此同時,班主任要為學生樹立「同齡人」的榜樣。在絕大多數學生心中,儘管已經是初中生了,但還是普遍認為受到老師的表揚是很了不起的事情,同時看到哪個同學被老師表揚也會產生羨慕和崇拜感。因此,在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時,要通過多表揚他們身邊的同學,為他們樹起榜樣,充分發揮「榜樣」的效應。
4.建立合理的管理評定製度
正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要讓學生自覺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建立合理的管理評定製度是必不可少的。但必須提醒一點,這個管理評定製度一定要讓學生自己制定出來,老師只能作指導,不能包辦代替。具體的方法可以通過「班規」、「操行評比」和「德育百分制」等方法來實施,並要實施到位,做到專人記錄,一週總結一次。
這樣不但規範了學生的行為,而且可以在學生當中樹立起行為規範標兵,使學生學有榜樣。另外班主任老師要事實求事地按照制度對學生操行進行評定,對做得好的方面加以肯定,對做得差的方面指出努力方向,從而使學生揚長避短。
此外,我們還要做到:教育要與學校、家庭保持一致,要持之以恆地抓,這些就不在話下了。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說:「播下一個行動,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
」老師們,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是一項長期的、複雜的、艱辛的育人工程,我們只要本著以嚴為綱,以愛為本的原則,多一顆愛心,給孩子們的人生當好向導,就一定能促進良好習慣的養成,讓他們收穫屬於自己的一種命運。
2樓:月光一族於
從生活習慣做起,早睡早起,飲食習慣按時就餐,不挑食,學習習慣的養成那是需要上課注意聽講,下課及時複習,完成作業,有時間多看課外讀物,拓寬學習內服和範圍。多和同學**學習難題,經驗。
3樓:古琴遠方
所謂培養,就是堅持不懈,嚴師出高徒啊!
如何培養初一學生養成良好的歷史學習習慣
4樓:匿名使用者
歷史學科是初一學生
比較陌生的一門學科,如果想讓初一學生有一個良好的學習歷史的習慣,對以後學習歷史非常重要。那麼,就必須首先讓他們瞭解歷史,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然後教師要給學生樹立良好榜樣,將各種習慣自己先做到位;最後將學習歷史的好習慣持之以恆的堅持下去。
一、要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孔子曾經講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要使初一學生形成良好的習慣,光靠教師的「管」是不行的。
關鍵是激發學生的內部誘因,也就是說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興趣是推動學生求知的內部力量。一旦有了學習興趣,學生的學習態度就會發生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質的轉變。一旦有了「我要學」的渴望,學生就成為了學習的主人,也就有了學習自覺性,上課時就會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同時也會體察到一些不良習慣的消極作用,這就是培養好習慣的最佳時機。
所以,我在課堂上講述歷史的過程中引用故事、趣聞,主動與學生討論,讓學生認識歷史,瞭解歷史,感悟歷史,激起他們學習歷史的興趣。
二、教師要給學生樹立良好榜樣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教師是學生最好的榜樣」此類名言都說明老師對學生的影響很大。因為學生在學習中接觸最多、關係最密切,學生特別喜歡模仿,他們從模仿中學習。教師在學生心目中有著一定的威信,教師的行為習慣經常成為學生的模仿物件,家長經常會從學生的口裡聽到一句話:
「我們的老師是這樣說的。」老師在要求學生養成良好習慣的同時,自己也要養成良好的教學習慣,例如:如果要求學生要守時、珍惜時間,而老師卻因為種種原因遲到、早退;如果要求學生做作業時要認真、規範,而教師在講課時卻信手在黑板上書寫等等……試問:
在這樣的教學氛圍中,學生什麼時候才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呢?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表現出良好的習慣——板書要簡潔、規範;批改作業要認真、及時;按時上課、不能拖堂等等。教師以身作則,使學生在學習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得以養成。
三、培養好習慣貴在持之以恆
有句話說得好「行為日久成習慣,習慣日久成性格,性格日久成命運。」任何良好習慣的形成都要經過反覆多次的鍛鍊,一次、兩次、三次、四次的去做是不能形成習慣的,要持之以恆。要學會持之以恆,就要目標始終如一,不能見異思遷。
面對每天的預習、複習、測試,單調而又枯燥無味,即便堅持一段時間,測試成績也不見得立竿見影。如果此時學生氣餒、放棄,必然前功盡棄,良好的習慣就很難形成。教師如何在學生最脆弱的時候適時給予幫助呢?
我認為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老師及時指出學生的錯誤、並幫助其糾正錯誤固然重要,但同時讓學生不斷感受到自己學習上的成就更重要。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善於發現學生的閃光點,適時表揚學生,激勵學生。讓學生品嚐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激勵學生堅持下去,不可半途而廢。
當某一天,學生能自覺的去做了,也就達到目的了。
總之,初一學生對歷史學科是比較陌生的,開始講述歷史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後在學習歷史好習慣的細節上逐漸培養,持之以恆。
如何培養中學生養成良好習慣,如何培養中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習慣是人的一種基本素養,它包括 衛生習慣 睡眠習慣 學習習慣 飲食習慣 著裝習慣 為人處事習慣等等。印度有一句諺語 播種行為就會收穫習慣,播種習慣就會收穫性格,播種性格就會收穫命運,一個人有偉大的成就,就是因為他有偉大的性格。由此可以看出,養成良好習慣有多麼重要,但習慣是從播種行為開始的,不良行為會...
如何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父母應該怎樣培養孩子的好習慣?
1 一切從習慣培養開始 r n 養成教育是管一輩子的教育。智育是良好的思維習慣,德育是細小的行為習慣,素質教育更加體現在人的細小的行為上。r n 大量事實證明,習慣是一種頑強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孩子的一切都從習慣培養開始。r n 2 習慣養成絕非一日之功 r n 習慣是個大問題,是大智慧。良好...
怎樣培養孩子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如何培養孩子勤儉節約的習慣
1 日常生活中,如果父母不注意節約,孩子花錢也會大手大腳。因此,家長要時時注意以身作則,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從而養成好的生活習慣。2一位家庭心理學家這樣說 給孩子太多會令他們誤以為追求物質就是快樂之源。現在許多父母的通病便是對孩子有求必應,有的甚至不用孩子開口就送上前去。這樣長期下去,就會使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