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8萬4千法門
南無阿彌陀佛
唸佛可以改變命運,但要看是不是真老實唸佛
*************************==所以學佛,總而言之,古人講的,我們愈想愈有道理,學佛學什麼?學老實。唸佛要老實念,你才能得一心不亂;參禪要老實參,你才能明心見性;研教要老實研,你才能大開圓解,老老實實。
什麼叫老實?循規蹈矩,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叫老實。釋迦牟尼佛成佛了,老老實實就成佛了。
釋迦牟尼佛為一切眾生講經說法,講了四十九年,清涼大師在《華嚴經》經題上講到這是佛說的,釋迦牟尼佛從來沒講一句話,四十九年講的是什麼?講的是古佛所說的,沒有自己一點意思在裡頭。所以世出世間這些大聖人,孔老夫子自己也說,他一生教學,「述而不作」,述是什麼?
前人的,所講的全是前人的;「作」什麼?創作,自己的,他說他沒有,孔老夫子一生他沒有自己的創意,都是前人的。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也沒有一個字是自己的創意,古佛、如來這麼說的。
這種心態,跟諸位說,就叫做老實。我們能不能相信?能相信,理論上如是,所有一切諸佛如來,為一切眾生所說無量之法,都是從自性流的,自性裡面本來具足的,本來具足的,可見得那就不是創意,創意應該是本來沒有的,既然是本來具足的,那當然是述古,這是佛法跟世法不相同的地方。
世法每個人有創意、創新,所創的那些新意後來都帶些煩惱。中國古代老子深明其道,他對這個觀察的很清楚,所以他主張「無為」。世間人為什麼這麼亂、這麼苦?
他的觀念就是好人太多了,好人好事,要創新,結果所創的那些新的,到最後都惹了一身麻煩,他還不知道後悔。真的你從這個地方細細去觀察,細細的去思惟,世出世間大聖,他說老實是真正的寶。再說老實確實與佛所說的這些原理、原則相應,為什麼?
老實就是戒定慧,如果這個裡面加上一絲毫創意在裡面,戒定慧就沒有了,就破壞了。老實就是清淨心,老實就是平等覺。由此可知,世出世間這些聖哲教化一切眾生,「老實」這兩個字可以全部都包括了,這是希望大家要深深向裡面去體會。
一生能做老實人,這一生就幸福,於世出世間一切法隨緣而不攀緣,隨緣是老實。昨天我給南大的學生也透過這個意思,他們學生問我,聽我錄音帶裡面常常說「隨緣而不攀緣」,他說他們學校的佛學社每個學期都要計劃安排哪些活動,他說我們這種安排,是不是叫打妄想?是不是叫做攀緣?
那要不安排,這個佛學社就沒活動了,這種安排是你工作裡面的一部分,你事業裡面一部分,如果種種條件都許可,你去安排,這就屬於隨緣,沒有這些條件,刻意去安排,那就是屬於攀緣。他們的學社也有不少年的歷史了,每一年每個學期都安排一些活動,這是成規,就像辦學校安排課程一樣,請外面法師或者大德到他們學校去講演,他這次來他邀請我,這個一切條件都具足,這也叫隨緣;條件不具足,一定勉強的去求,那是攀緣。這個我們一定要辨別的很清楚,隨緣心是清淨的,很順利就把這個事情做圓滿了;攀緣是很勉強的,也能把事情做成,但是做成之後,後面還有煩惱,心得不到清淨。
所以隨緣如法,如法就是心地清淨,與戒定慧相應;攀緣與貪瞋痴相應,它不與戒定慧相應,如果我們從這個標準來衡量,那就很清楚,很明白。
同樣的一個道理,能與戒定慧相應的,這就是老實,與貪瞋痴相應的,那就不老實,佛法所立的標準何其明顯。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能與戒定慧相應,這就是菩薩心,是諸佛之所行。戒是守法、如法,佛法不離世間法,樣樣都能符合世間人的要求,世間的法律、規約、道德、風俗習慣,與它們都不違背,這是戒。
定是清淨心,雖然跟世間人和光同塵,可是心地絕不染汙,這個就是定。世間的善人,也樣樣能如法,他有分別、他有妄想、他有執著,所以他不與定慧相應。佛菩薩跟世間人不相同的,就是樣樣跟大家都相同,生活方式、工作、人情世故,沒有兩樣,所以「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他後頭有個覺,世間人不覺,佛覺。
覺就是能在一切法裡頭如如不動,這個就與定相應了。與慧相應的,是知道這「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這是慧。所以示現在這個世間,古大德跟經論裡頭所說的,「夢中佛事,水月道場」,建不建道場?
有緣當然可以建,哪有不能建的?種種條件具足,可以建,你建的時候你還是跟戒定慧相應就可以;如果與煩惱相應就不可以,那對我們傷害就太大了。一切條件都現成了,那有什麼不能建的?
做夢中佛事,種種示現,種種說法,夢中佛事。「度盡一切眾生,而實無眾生得對賄」,這《金剛經》上的話。「度盡一切眾生」是講經說法,種種示現,幫助眾生開悟;「實無眾生得對賄」,心裡不著相,三輪體空,那是慧。
定慧等學,定慧等學是在事相當中等學,離開這些水月道場,夢中佛事,你這個定慧表現在**?而後我們才曉得,原來世間法跟出世間法是一不是二。為什麼佛又說世間、出世間?
這個很簡單,你在一切法裡頭,你的心跟戒定慧相應,就叫出世間法;你用心跟貪瞋痴相應,就叫世間法。法沒有什麼世間、出世間,世間、出世間是用心不同,相應不同,道理在此地。所以世間跟出世間是一法,那就入「圓融具德」的境界了,事事無礙的大圓滿。
《地藏菩薩本願經》,佛沒有說法,先放光,第一個就說「大圓滿光明雲」,這句是總說,後面十幾句那是別說,沒有一樣不圓滿,智慧圓滿、福德圓滿、功德圓滿,樣樣都圓滿,與戒定慧相應就圓滿了,沒有一樣不圓滿。我們觀察這個社會,觀察這個世間,現前的現相千奇百怪,你在街上走的時候都看到,看出一切眾生的煩惱,看出一切眾生的妄想,從這些妄想、煩惱裡面看出一切眾生的果報。佛菩薩要怎樣去幫助他們,幫助他們回頭是岸,他們現在是迷在其中,絲毫不覺,以為那是正常的。
現今的社會,說老實話,那個現相是三惡道的現相,還不是三善道的現相。三善道的現相,人心與五戒十善相應,那是三善道的現象;如果與六度、四無量心相應,那是菩薩的現相。所以只要自己很冷靜,不難觀察到,一切人事物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要幫助這些眾生回頭,先決的條件就是要成就自己,成就自己的戒定慧三學,戒學是福德,慧學是真實智慧,定學裡面福、慧都有。修福、修慧不是到別的地方修,就是修戒定慧,表演給世人看,我們樣樣都如法,樣樣都守規矩,世間人不守,我們守,我們要做出樣子給人看。世間人有貪心,我們沒有貪心;世間人有瞋恚,我們沒有瞋恚;世間人有嫉妒,我們沒有嫉妒。
要真做到,世間人起心動念為自己,我們起心動念為眾生;世間人念念執著我,佛告訴我們無我。我是什麼?一切眾生就是我,所以為一切眾生是真正為我,生佛不二,要真幹!
佛所說的句句話都是真實話,真實與自性相應,與性德相應,這是真實的,與性德相違背的,那是假的。諸位曉得這些原理、原則,而後觀聽自然就能深入,自然能夠長智慧、長見識,自己得益,而後就能幫助別人,這自行化他,盡心盡力,都是圓滿的,圓滿功德。盡心盡力也是隨緣而不攀緣,永遠保持定慧,這就是真實的受用。
唸佛能改變命運嗎?
2樓:引導者
可以。但是修行也不能一味靠阿彌陀佛的力量,應該努力斷惡修善,學習經典,這樣佛會更高興,唸佛也會更得力。
3樓:只剩xia對白
命運是自己掌握的,要想改變命運就要敢於突破自己。唸佛只是心靈的一個寄託,只是一個心理安慰而已。
4樓:匿名使用者
南無阿彌陀佛,
唸佛當然改變命運,
我們世間最難求的一個字是什麼?就是——緣,不論什麼事有緣才好辦,沒有緣就免談,
大家都知道當今社會人脈的重要性,辦事有認識人就好辦對吧?這就是緣的一種,而且是日常生活中很重要的一種緣,
唸佛就是認識阿彌陀佛了,與阿彌陀佛有緣了,阿彌陀佛是「佛中之王,光中極尊」,是大強善緣,佛法是因緣法,緣變了,果自然就變了,所以唸佛改變命運。
5樓:純銀丫
當然能改!唸佛消除業障,業障少了,自然諸事順遂!
6樓:金生水起
可以,要看你怎麼念,唸佛學佛,像佛菩薩那樣學習看齊,積德行善,戒殺放生,命運當然就改好了。要是心裡還是自私自利,難改運哦。
7樓:匿名使用者
當然。要知道,一個人的命運,就是這個人的所作所為。真正的唸佛人要修三福,持五戒,敦倫盡份,志向高遠。做到這些的人,命運就已經改變了。
唸佛人如出水蓮,如出礦金,如射地箭,如染香人,如象王,如獅子,如中秋月,如花中芬陀利。將來必作獅子吼,教化一切,十號具足。
8樓:匿名使用者
專修唸佛,可以很容易往生極樂世界成佛。
那要改變命運,就要多佈施,幫助需要的人,放生
要講誠信等等。。
9樓:
能,但得用單純的心清醒地念,不能有所求,也不能瞌睡。
10樓:匿名使用者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
佛有云:度一人與度三千人有何區別,無區別,佛在心,而不在世,入世容易出世難。
放下執念,觀察周圍的一切,就能發現很多美好的東西,從而改變。
11樓:匿名使用者
人生還是需要些智慧的
請聽淨空法師講的《認識佛教》《了凡四訓》《太上感應篇》《地藏經》《無量壽經》
體方法師講的《解脫之道》《阿含經》《心經》《金剛經》
簡豐文居士講的《楞嚴經》《圓覺經》《楞伽經》《六祖壇經》《三祖信心銘》
母音老人講的《拈花錄》
聖一法師講的《金剛經》《六祖壇經》
(我空間主頁下面有個三慧禪房的連結,就都有了。)阿彌陀佛
唸佛號可以改變命運嗎
12樓:匿名使用者
1. 看大乘佛經,以儘快地明白佛法的根本,首先明理,先看《楞嚴經》,都看文言文 、白話文對照的:《金剛經》《大般涅磐經》《法華經》《地藏菩薩本願經》《圓覺經》《楞伽經》《淨土諸經》等。
2. 看修行的書,明理不求實證,則無意義。目前時代,最好最易成就的,就是藏區的大圓滿法,能即生開悟。大圓滿法,天賜眾生福澤,能修習,當累世修的機緣,甚難得!
六祖以後,禪宗已不適合人的根性,能度脫現代人的,最佳的就是大圓滿法了。正如蓮華士大師所預言:鐵鳥(飛機)飛翔時,大圓滿法將傳遍世界。
推薦修行的兩本書:母音老人著《大手印淺釋》。
丹貝旺旭仁波切著《金剛密乘大圓滿》。
修習大圓滿法,須拜有「仁波切」稱謂的大師為師,灌頂修行。
有「仁波切」稱謂的大師,不僅僅是開悟,且證量足,能夠灌頂加持,並非是普通意義上的活佛摩頂。
去青海省果洛洲久治縣的德合隆寺
去拜: 丹貝旺旭仁波切 為師
或 四川省甘孜洲白玉縣阿宗寺 :江央確吉寧瑪仁波切
修習大圓滿法,能即生開悟 !
3.所謂念念修行,就是終生念一佛名,唸到一心不亂。從而能往生極樂世界。
(唸佛名:一是消業障;二是佛力感應加持)
(當然要持戒、行善、發願、生菩提心)
(生真信,發切願,志誠懇切,唸佛名號。勿用觀心念法,當用攝心念法。楞嚴經大勢至菩薩說,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唸佛時,心中(意根)要念得清清楚楚,口中(舌根)要念得清清楚楚,耳中(耳根)要聽得清清楚楚。意、舌、耳、三根,一一攝於佛號,則眼也不會東張西望,鼻也不會嗅別種氣味,身也不會懶惰懈怠,名為都攝六根。都攝六根而念,雖不能全無妄念,校彼不攝者,則心中清淨多矣,故名淨念。
淨念若能常常相繼,無有間斷,自可心歸一處。
所謂十念記數者,當唸佛時,從一句至十句,須念得分明,仍須記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須從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隨念隨記,不可掐珠,唯憑心記,若十句直記為難,或分為兩氣,則從一至五,從六至十。
若又費力,當從一至三,從四至六,從七至十,作三氣念。念得清楚,記得清楚,聽得清楚,妄念無處著腳,一心不亂,久當自得耳。須知此之十念,與晨朝十念,攝妄則同,用功大異。
晨朝十念,僅一口氣為一念。不論佛數多少。此以一句佛為一念。
彼唯晨朝十念則可,若二十三十,則傷氣成病。此則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
從一至十,從一至十,縱日念數萬,皆如是記。不但去妄,最能養神。隨快隨慢,了無滯礙。
從朝至暮,無不相宜。較彼掐珠記數者,利益天殊。彼則身勞而神動,此則身逸而心安。
但作事時,或難記數,則懇切直念。作事既了,仍復攝心記數。則憧憧往來者,朋從於專注一境之佛號中矣。
大勢至謂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利根則不須論。若吾輩之鈍根,舍此十念記數之法,欲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大難大難。
又須知此攝心念佛之法,乃即淺即深,即小即大之不思議法。但當仰信佛言,切勿以己見不及,遂生疑惑,致多劫善根,由茲中喪,不能究竟親獲實益,為可哀也。掐珠唸佛,唯宜行住二時。
若靜坐養神,由手動故,神不能安,久則受病。此十念記數,行住坐臥皆無不宜。臥時只宜默唸,不可出聲。
若出聲,一則不恭,二則傷氣,切記切記。——淨土宗唸佛法門)
而開悟、明心見性,也就是在念念修行中:
前念已滅,後念未起,一念不生,迴光返照,了了分明,當下抓住,覺性顯前——《大手印淺釋》
《金剛密乘大圓滿》:有所謂:「內觀心性,向內觀!」之口訣。
如是不散以自心自觀。
此偈誦的意思是說:使能想、能念之心識,向它自己稍微地內轉;稍微地內向;輕微地內收,這樣便能認識本覺。華智仁波切說由此不能認識的話,便再也沒有其他辦法可以認識了。
當以自心稍許向內輕微地觀於它自身的時候,會有一種遠離一切散亂分別的赤裸明清,這就是覺性。
念:南無(音:那摩)阿(音:a) 彌陀佛
南無(音:那摩)觀世音菩薩
南無(音:那摩)地藏王菩薩
4.修行需要先消業障,在消業障方面《地藏菩薩本願經》甚佳,讀經、念:南無(音:那摩)地藏王菩薩 名號。
《地藏菩薩本願經》:更能每日念菩薩名千遍,至於千日,是人當得菩薩遣所在土地鬼神,終身衛護,現世衣食豐益,無諸疾苦,乃至橫事不入其門,何況及身。是人畢竟得菩薩摩頂授記
算命可以改變命運嗎,人真的能改變命運嗎?
命運不好,可以改變命運。一命二運三風水。還有脾氣,脾氣不好會耽誤你好多事情。現在大多數人到寺院見 們,似乎都會問 們幾個問題 您能幫我算一算將來的運勢嗎?您能幫我算一算姻緣嗎?我的下半輩子會怎麼樣啊?我將來的財運怎樣啊?我感覺過得很不順,怎麼破解這樣的運勢呢 然而,我們似乎總也聽不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知識能改變命運嗎,知識改變命運 是誰說的??
以前的人做任何一樣東西都用手製作,在後來愛迪生髮明瞭電燈,人們點亮了燈受到啟發只有努力學習文化知識才能改變命叵 只有多掌握知識,才能想到掙錢的好辦法 是的,確能改變命運,現在的社會,你沒有文化,寸步難行!認為知識無法改變命運的人,也大都承認,知識能改變一個人的思維 視野 審美和價值觀。讀書不是為了賺...
打坐唸佛,唸的具體內容是什麼,打坐唸佛可以念出聲音嗎
南無阿彌陀佛!不知您是側重唸佛還是參禪呢?如果是念佛不一定都是打坐唸的,是隨時隨地可以唸的,非常簡單易行的。以專念 南無阿彌陀佛 最好!如果是參禪我的回答略過就好!唸佛指唸佛號,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觀世音菩薩都行。佛法學習 請聽淨空法師講的 認識佛教 了凡四訓 太上感應篇 地藏經 無量壽經 修華嚴奧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