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承天寺夜遊閱讀答案

2021-08-10 20:16:39 字數 996 閱讀 3318

1樓:匿名使用者

「月色入戶」:寒夜寂寥,「解衣欲睡」,這當兒,月光悄悄地進了門。「入戶」二字,把月光擬人化。月光似乎懂得這位遷客的孤獨寂寞,主動來與他做伴。

「欣然起行」:是作者的反應;寫出他睡意頓消,披衣而起,見月光如見久違的知心朋友,欣然相迎。一個被朝廷所貶謫的「罪人」,我們可以想見他這時交遊斷絕、門庭冷落的境況;只有月光毫無勢利之情,在寂寥的寒夜裡,依然來拜訪他。

四字寫出了作者的喜悅和興奮。

「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作者與張懷民同是被貶之人,於是作者便想到了張懷民。

「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作者與張懷民心有靈犀,及其友情之深厚。

「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耳。」

——它包含著作者宦海沉浮的悲涼之感和由此領悟到的人生哲理,在痛苦中又得到某些安慰。最後一句至少有兩層意思:一是對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趨炎附勢,奔走鑽營,陷入那茫茫宦海而難以自拔,何曾得暇領略這清虛冷月的仙境?

二是表現了作者安閒自適的心境,當然其中也透出了自己不能為朝廷盡忠的抱怨。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具體分析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積水空明」寫月光的清澈透明,「藻荇交橫」寫竹柏倒影的清麗淡雅。前者給人以一池春水的靜謐之感,後者則具有水草搖曳的動態之美,整個意境靜中有動,動中愈見其靜,一正寫,一側寫,從而創造出一個冰清玉潔的透明世界,也折射出作者光明磊落、胸無塵俗的襟懷。

作者以高度凝練的筆墨,點染出一個空明澄澈、疏影搖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作者的心境:賞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閒,貶謫的悲涼,人生的感慨,失意情懷自我排遣的曠達!

——本文體現二人友情的句子:念無與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唯張懷民可與同樂); 懷民亦未寢(兩人遭遇相同,心境也相同); 相與步於中庭(兩人親密無間); 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耳(兩人遭遇相同,心境相同,志趣也相同,是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

2樓:天空草

具體些。題目是什麼?

記承天寺夜遊練習及答案

12.本文寫於作者貶官黃州期間,你認為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2分 答 本文表達了作者微妙複雜的思想感情,其中有貶謫的悲涼 賞月的欣喜,也有漫步的悠閒 人生的感慨。十一 2007年荊州市 閱讀 短文兩篇 完成下面9 12題。答謝中書書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雲,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 青...

記承天寺夜遊

本文寫於作者被貶黃州期間,閒 表達了作者微妙而複雜的情感 貶謫的悲涼,人生的感慨,賞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閒 蘇軾被貶心情抑鬱,但他仍有進取之心,從大自然的美景中尋求精神的寄託。本文抒發了作者壯志難酬的苦悶和自我解脫的曠達情懷 何夜無月?何夜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翻譯 哪一個夜晚沒有月亮?哪一個...

記承天寺夜遊

原文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 x ng 交橫 h ng 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編輯本段譯文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我 脫下衣服準備睡覺時,看見月光照進門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