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文中子教育
立春:立是開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開始。
雨水:降雨開始,雨量漸增。
驚蟄:蟄是藏的意思。驚蟄是指春雷乍動,驚醒了蟄伏在土中冬眠的動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晝夜平分。
清明:天氣晴朗,草木繁茂。
穀雨:雨生百穀。雨量充足而及時,穀類作物能茁壯成長。
立夏:夏季的開始。
小滿:麥類等夏熟作物籽粒開始飽滿。
芒種:麥類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熱的夏天來臨。
小暑:暑是炎熱的意思。小暑就是氣候開始炎熱。
大署:一年中最熱的時候。
立秋:秋季的開始。
處暑:處是終止、躲藏的意思。處暑是表示炎熱的暑天結束。
白露:天氣轉涼,露凝而白。
秋分:晝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將要結冰。
霜降:天氣漸冷,開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開始。
小雪:開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積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來臨。
小寒:氣候開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時候。
24節氣歌:
春雨驚春清谷天,
夏滿芒至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2樓:森林裡的村上
二十四節氣氣候農事歌
立春:立春春打六九頭,春播備耕早動手,一年之計在於春,農業生產創高優。
雨水:雨水春雨貴如油,頂凌耙耘防墒流,多積肥料多打糧,精選良種奪豐收。
驚蟄:驚蟄天暖地氣開,冬眠蟄蟲甦醒來,冬麥鎮壓來保墒,耕地耙耘種春麥。
春分:春分風多雨水少,土地解凍起春潮,稻田平整早翻晒,冬麥返青把水澆。
清明:清明春始草青青,種瓜點豆好時辰,植樹造林種甜菜,水稻育秧選好種。
穀雨:穀雨雪斷霜未斷,雜糧播種莫遲延,家燕歸來淌頭水,苗圃枝接耕果園。
立夏:立夏麥苗節節高,平田整地栽稻苗,中耕除草把墒保,溫棚防風要管好。
小滿:小滿溫和春意濃,防治蚜蟲麥杆蠅,稻田追肥促分孽,抓絨剪毛防冷風。
芒種:芒種雨少氣溫高,玉米間苗和定苗,糜谷蕎麥搶墒種,稻田中耕勤除草。
夏至:夏至夏始冰雹猛,拔雜去劣選好種,消雹增雨乾熱風,玉米追肥防粘蟲。
小暑:小暑進入三伏天,龍口奪食搶時間,米中耕又培土,防雨防火莫等閒。
大暑:大暑大熱暴雨增,複種秋菜緊防洪,測預報稻瘟病,深水護秧防低溫。
立秋:立秋秋始雨淋淋,及早防治玉米螟,翻深耕土變金,苗圃芽接摘樹心。
處暑:處暑伏盡秋色美,玉主甜菜要灌水,糧菜後期勤管理,冬麥整地備種肥。
白露:白露夜寒白天熱,播種冬麥好時節,稻晒田收葵花,早熟蘋果忙採摘。
秋分:秋分秋雨天漸涼,稻黃果香秋收忙,碾脫粒交公糧,山區防霜聽氣象。
寒露:寒露草枯雁南飛,洋芋甜菜忙收回,好蘿蔔和白菜,秸杆還田秋施肥。
霜降:霜降結冰又結霜,抓緊秋翻蓄好墒,凍日消灌冬水,脫粒晒穀修糧倉。
立冬:立冬地凍白天消,羊只牲畜圈修牢,田整地修渠道,農田建設掀高潮。
小雪:小雪地封初雪飄,幼樹葡萄快埋好,用冬閒積肥料,莊稼沒肥瞎胡鬧。
大雪:大雪臘雪兆豐年,多種經營創高產,時耙耘保好墒,多積肥料找肥源。
冬至:冬至嚴寒數九天,羊只牲畜要防寒,極參加夜技校,增產豐收靠科研。
小寒:小寒進入三九天,豐收致富慶元旦,季參加培訓班,不斷總結新經驗。
大寒:大寒雖冷農戶歡,富民政策誇不完,產承包繼續幹,歡歡喜喜過個年。
二十四節氣的科學道理
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勞動人民隨著農業生產的發展而首創的。在農業生產的發展過程中,人們逐步認識了"天"。古書云:
"非天時雖十堯,不能冬生一穗","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呂氏春秋》也說:"凡農之道,候之為寶,夫稼,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養之者天也。
"我國西漢汜勝之的《汜勝之書》,和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也提到這個內容。"凡耕之本在於趣時和土,得時之和,適地之宜,田雖薄惡收可畝十石。""頗天時,量地利,則用力少而收成多。
"天,就是整個宇宙和地球表面的大氣層。自然界中出現風、霜、雪,冷暖、晴陰等氣象。風調雨順則五穀豐登,旱澇風凍則減產或無收成,從農業角度來看,天就是農業氣象條件。
二十四節氣的完善是前人在無數次失敗和成功的基礎上,把失敗的教訓和成功的經驗加以總結的結果。如《左傳》雲:僖公五年"凡分至、啟、閉,必書雲物,為備過也。
"這就是說:每到"兩分"、"兩至",必須把當時的天氣和物候記錄下來,作為準備農事活動的依據。另外,又用土圭測日影以定節氣。
土圭是一根直立的杆子,太陽照在杆子上,杆影投射於地上,依據杆影的長短、太陽的高低來確定時辰和節氣。如夏至午時測定,太陽高,杆影短,冬至午時測定,太陽最低(偏南),杆影最長。過了冬至,太陽又漸升高,於是杆影又減短。
年復年,杆影之最短與最長就定為夏至、冬至。以此類推,一年中有兩天白晝黑夜相等,這就是春分、秋分。從此,也開始流傳"春分秋分,日夜相等"的農諺。
"兩至""兩分"的確立,雖然能定歲,但遠遠不能滿足農業生產上每一個環節的需要,很難準確安排農活。後來又添了"四立",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代表著草木叢生;夏代表著草木繁茂;秋代表著果實累累;冬代表著穀物貯藏。
當時,農業生產相應地比較主動了。
到秦代,《呂氏春秋》十二紀中記載了完整的八個節氣,即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還記載了許多相應的物候現象。到漢代,又發展了下餘十六個節氣。
二十四節氣是怎樣形成的呢?我們知道地球繞太陽運轉一週約365天5小時多,運轉94,000萬公里。這個公轉軌道人們稱為太陽黃經,分360°。
把360°劃分24等分,每分15°,為一個節氣。兩個節氣間相隔日數為15天左右,全年即二十四個節氣。
太陽直射地球赤道時,南北半球晝夜平分,地球所在太陽黃經分別為春分0°、秋分180°。從春分0°開始,每15°就是一個節氣,周而復始到春分正好360°。
二十四節氣地球所在太陽黃經表
節氣 太陽黃經度 月份 出現日期
立春 315 2 4(5、6)
雨水 330 2 19(20)
驚蟄 345 3 6(5)
春分 360 3 21(20、23)
清明 15 4 5(4、6)
穀雨 30 4 20(21、23)
立夏 45 5 6(5、7)
小滿 60 5 21(20、22)
芒種 75 6 6(5、7)
夏至 90 6 22(21)
小暑 105 7 7(8)
大暑 120 7 23(24)
立秋 135 8 8(7、9)
處暑 150 8 23(24)
白露 165 9 8(7、9)
秋分 180 9 23(24)
寒露 195 10 8(9)
霜降 210 10 24(23)
立冬 225 11 8(7)
小雪 240 11 23(22)
大雪 255 12 7(8)
冬至 270 12 22(23)
小寒 285 1 6(5)
大寒 300 1 20(21)
3樓:
驚蟄,春分,秋分,大寒等
農曆二十四節氣屬陰曆還是陽曆?
4樓:雙魚泡泡
1、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傳統曆法,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先秦時期開始訂立、漢代完全確立的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曆法。
2、陰曆是按月地規律制定的,它和地球公轉一週作為一年的差距,使用閏月來彌補,所以屬於陽曆範疇的二十四節,和陰。二十四節氣是按陰曆劃分的, 二十四節氣起源於黃河流域。遠在春秋時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個節氣。
3、陽曆也叫太陽曆,就是以太陽的視運動為根據,用地球繞太陽一週的時間作為一年,它的長度是365天5小時48分46秒。
4、二十四節氣是依據地球圍繞太陽公轉,把地球在公轉軌道上每前進 15度(約 15 天)算作一個節氣,全年共二十四個節氣。
5、二十四節氣在國際氣象界,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
5樓:溫柔的張秀霞
二十四節氣,既不是陰曆也陽曆。
1、陽曆
就是「太陽曆」,是依據太陽的變化來修訂的歷法,以地球繞太陽一圈的時間為一年。
2、陰曆
就是「月亮歷」,是依據月亮的變化來修訂的歷法。月亮每經歷一次從圓到缺的迴圈,就是一個月。我國古人常把月亮叫做「太陰」,所以也叫「陰曆」。
3、農曆
農曆並不是陰曆,是我國勞動人民獨創的,屬於「陰陽合曆」。
2023年11月30日,中國申報的「二十四節氣」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雨水:降雨開始,雨量漸增。
驚蟄:蟄是藏的意思。驚蟄是指春雷乍動,驚醒了蟄伏在土中冬眠的動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晝夜平分。
清明:天氣晴朗,草木繁茂。
穀雨:雨生百穀。雨量充足而及時,穀類作物能茁壯成長。
立夏:夏季的開始。
小滿:麥類等夏熟作物籽粒開始飽滿。
芒種:麥類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熱的夏天來臨。
小暑:暑是炎熱的意思。小暑就是氣候開始炎熱。
大署:一年中最熱的時候。
立秋:秋季的開始。
處暑:處是終止、躲藏的意思。處暑是表示炎熱的暑天結束。
白露:天氣轉涼,露凝而白。
秋分:晝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將要結冰。
霜降:天氣漸冷,開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開始。
小雪:開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積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來臨。
小寒:氣候開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時候。
6樓:虎侃社會
是陽曆劃分的
二十四節氣(24 solar terms),是指干支歷(太陽曆)中表示季節變遷的24個特定節令,是根據地球在黃道(即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變化而制定的,每一個節氣分別相應於地球在黃道上每運動15°所到達的一定位置。
二十四節氣是通過觀察太陽週年運動,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它把太陽週年運動軌跡劃分為24等份,每一等份為一個節氣,始於立春,終於大寒,周而復始。
古人發現,在每一年中,白天和黑夜的時間長短是不一樣的。先是白天越來越長、黑夜越來越短,直到某天(夏至)時,白天最長、黑夜最短。之後白天越來越短、黑夜越來越長,直到某天(冬至)時,白天最短、黑夜最長。
之後又開始白天越來越長、黑夜越來越短……周而復始。
陽光下的影子也有類似的變化規律。夏至時,影子最短,說明陽光最「正」;冬至時,影子最長,說明陽光最「斜」。因此,最早定下來的兩個節氣,應該是夏至和冬至。
儘管那時的古人,還不知道地球繞著太陽轉,卻能敏銳地提出了「日至北」和「日至南」的概念。這與我們現代的科學認識,夏至時太陽直射北迴歸線,冬至時太陽直射南迴歸線,在思路上已經大為接近。
二十四節氣,二十四節氣簡介
二十四節氣,是曆法中表示自然節律變化以及確立 十二月建 的特定節令。一歲四時,春夏秋冬各三個月,每月兩個節氣,每個節氣均有其獨特的含義。廿四節氣準確的反映了自然節律變化,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它不僅是指導農耕生產的時節體系,更是包含有豐富民俗事象的民俗系統。廿四節氣蘊含著悠久的文化內...
二十四節氣,二十四節氣歌 全文
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之首,從天文學上說,這是太陽到達黃經315度時的時空。陽和起蟄,品物皆春。太陽沿周天劃過,到此之際算是有了決定性的轉折。春天的本質之一乃是木性或木行,木行要完成生髮的職能必須有水,故立春之後,水行以雨水的節氣方式呈現,為春天加持壯行。驚蟄就像運動場上啟動某項比賽的打令槍一樣。一槍打響...
二十四節氣,什麼是二十四節氣?
二十四節氣有 冬至 小寒 大寒 立春 雨水 驚蟄 春分 清明 穀雨 立夏 小滿 芒種 夏至 小暑 大暑 立秋 處暑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 立冬 小雪 大雪。名稱含義 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太陽在黃道 即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 上的位置來劃分的。視太陽從春分點 黃經零度,此刻太陽垂直照射赤道 出發,每前進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