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二十四節氣歌 全文

2022-06-15 10:11:51 字數 5166 閱讀 6617

1樓:翱翔roc丶

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之首,從天文學上說,這是太陽到達黃經315度時的時空。「陽和起蟄,品物皆春。」太陽沿周天劃過,到此之際算是有了決定性的轉折。

春天的本質之一乃是木性或木行,木行要完成生髮的職能必須有水,故立春之後,水行以雨水的節氣方式呈現,為春天加持壯行。

驚蟄就像運動場上啟動某項比賽的打令槍一樣。一槍打響,那些還在冬眠狀態蟄伏得太久以至昏昏沉沉的昆蟲走獸們都驚醒過來,它們聽令而努力生長壯大。

春分日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點,南北半球晝夜相等。春分,中國人又稱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對北半球的很多人來說,春分意味著真正的春天。

清明是大地回春、生機盎然的時候,人的心情也會舒展起來。此時掃墓祭祖,「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祭掃活動既能體現對家庭的尊崇,又能表達對祖先的感恩。

中國先民對夏的理解是一個空間意義,夏字的本義是「面向南方」。古人觀念以南為生,以北為死;以南為陽,以北為陰;以南為前,以北為後。即正南方是中國人的基準方向。

對先民來說,在小滿節氣裡迎來「麥秋至」有重大的意義。品嚐到新麥意味著身體獲得了新一年的能量,得到了新生之加持。

芒種節氣催生了一種農民身份,麥客,即流動的替別人割麥子的人。他們像候鳥一樣遷徙遊走,一路收一路走,等麥客走到自家門前,自家的麥子也熟了。

在東西方文明的歷史上,夏至都是最早確定的時間或節氣之一。對熱的感受方面,東西方人是一致的,人們觀察到,夏天熱得狗都吐出了舌頭,三伏天的英文即是「dog days」。

夏至之後的幾十天,就被先民形象地稱為「暑」。暑字,從日者聲。日者,此時大地上的萬事萬物,包括人在內,都是日者,都是為太陽照耀的人。

大暑一般是處在三伏裡的中伏階段,就是現代人常說的「桑拿」天。在古代,「伏日」也是伏避盛暑、祈祭清爽的祭日,伏日祭祀極為盛大。

「秋」字由禾與火組成,表示禾穀成熟的意思,立秋也就意味著禾穀開始成熟,草木開始結果孕子,收穫季節到了。

處暑之後,秋意漸濃,是人們暢遊郊野迎秋賞景的好時節。處暑過,暑氣止,雲彩疏散自如,不像夏天的濃雲成塊,民間因此有「七月八月看巧雲」之說,即「出遊迎秋」。

因為白露節氣,有人以為古人以四時配五行,秋屬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我們今天已經很難理解秋白是**於白露,還是白露得名於秋之色白。

古典中國人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為四季的開始,秋分日居秋季九十天之中,平分了秋季。秋分意味著隱居、避讓,意味著獨立不懼,遁世無悶。

寒露時節中,有一個節日,就是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九」在易經中是陽數,九月初九正好是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所以又稱「重陽」或者「重九」。

霜降日有一種鮮為人知的風俗。在這一天,各地的教場演武廳例有隆重的收兵儀式。按古俗,每年立春為開兵之日,霜降是收兵之期。

小雪意味著氣溫持續走低,不僅地面上的露珠變成了霜,而且天空中的降雨也變成了雪花。

人類在大雪面前變成了風雅之士,無數人的手和心靈感受過大雪。只見天地之間白茫茫的一片,雪花紛紛揚揚地從天上飄落下來,四周像拉起了白色的帳篷,大地立刻變得銀裝素裹。

調時定時是一切生物的本能,更是人類的本領。立人身為尺度,立竿見影,每次最短的日子即是夏至,最長的日子即是冬至。

小寒是春天前的嚴寒,是黎明前的黑暗。它是艱難的,也是躁動不已的。慾望、力量、才華、正義在這裡屯聚,終有噴薄而出的時候。

在大寒的日子,天地間經歷了漫長的封凍,有心人已經聽見了震動的訊息。無論天上的雷震、**、社會動盪,都在釋放大量能量的同時,給予時空新生的機會。

2樓:想要個新書包

二十四節氣是指二十四時節和氣候,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訂立的一種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曆法,是中國古代漢族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是在春秋戰國時期形成的。

由於中國農曆是一種「陰陽曆」,即根據太陽也根據月亮的執行制定的,因此不能完全反映太陽執行週期,但中國又是一個農業社會,農業需要嚴格瞭解太陽運**況,農事完全根據太陽進行,所以在曆法中又加入了單獨反映太陽執行週期的「二十四節氣」,用作確定閏月的標準。二十四節氣能反映季節的變化,指導農事活動,影響著千家萬戶的衣食住行。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太陽在黃道(即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來劃分。

在古代,通常將冬至到冬至之間的時間段(約365.25日)也就是歲實(迴歸年),分割為24段(每段約15日2時5刻),每段起始於一個節氣,依次為: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

二十四節氣歌 全文

3樓:城外五十九

二十四節氣歌可以說是我國勞動人民在長期的勞動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智慧,是我們老祖宗總結出來的關於氣候的實用技巧。全文如下: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兩節不變更,最多相差一兩天。

上半年來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其中前兩句說的是每個節氣名稱的簡稱,而後兩句是對每個節氣具體時間的解釋。

一、前兩句代表了每個節氣,二十四節氣用兩句話就精煉地概括了。

「春雨驚春清谷天」代表的是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這幾個節氣,這幾個主要就是春天的節氣。而「夏滿芒夏暑相連」代表的是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和大暑,這是夏天的節氣。以此類推,「秋處露秋寒霜降」和「冬雪雪冬小大寒」分別代表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這幾個秋天的節氣和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這幾個冬天的節氣。

二十四節氣按照季節的不同,每個季節都包括六個節氣。這個劃分得非常平均,把一年分成了四六二十四個節氣。

二、後兩句話主要是講每個節氣具體的日期,當然這個是那農曆計算的。

「每月兩節不變更,最多相差一兩天。」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平均每個月有兩個節氣,而且每年這個節氣的時間都是差不多的,最多也就差一兩天的樣子。接下來「上半年來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這句話就更明確地指出了各個節氣的時間,上半年的節氣基本都是在每月的初六和二十一,而下半月的節氣基本都是在初八和二十三。

這樣一具體的描述,大家立馬就能從每個人時間的變化推算出氣節來,真的是方便很多。

在古代,人們沒有專門的記錄氣候變化的文字性的東西。普通的勞動人民想要知道什麼時候適合耕種、收穫等等,完全就是靠老一輩流傳下來的智慧。所以,在長久的勞動實踐當中,大家總結出了這樣的二十四節氣的歌謠。

4樓:四舍**入

《二十四節氣歌》全文是: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兩節不變更,最多相差一兩天。

上半年來

六、廿一,下半年是

八、廿三。

5樓: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節氣七言詩

地球繞著太陽轉,繞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節緊相連。

按照公曆來推算,每月兩氣不改變。

上半年是

六、甘一,下半年逢

八、甘三。

這些就是交節日,有差不過一兩天。

二十四節有先後,下列口訣記心間: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連;

驚蟄春分在三月,清明穀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滿,六月芒種夏至連;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處暑八月間;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緊季節忙生產,種收及時保豐年。

隨著中國曆法的外傳,二十四節氣已流傳到世界許多地方。

立春:立是開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開始。

雨水:降雨開始,雨量漸增。

驚蟄:蟄是藏的意思。驚蟄是指春雷乍動,驚醒了蟄伏在土中冬眠的動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晝夜平分。

清明:天氣晴朗,草木繁茂。

穀雨:雨生百穀。雨量充足而及時,穀類作物能茁壯成長。

立夏:夏季的開始。

小滿:麥類等夏熟作物籽粒開始飽滿。

芒種:麥類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熱的夏天來臨。

小暑:暑是炎熱的意思。小暑就是氣候開始炎熱。

大署:一年中最熱的時候。

立秋:秋季的開始。

處暑:處是終止、躲藏的意思。處暑是表示炎熱的暑天結束。

白露:天氣轉涼,露凝而白。

秋分:晝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將要結冰。

霜降:天氣漸冷,開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開始。

小雪:開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積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來臨。

小寒:氣候開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時候。

二十四節氣起源於黃河流域。遠在春秋時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個節氣。以後不斷地改進與完善,到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

公元前104年,由鄧平等制定的《太初曆》,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於曆法,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

太陽從黃經零度起,沿黃經每執行15度所經歷的時日稱為「一個節氣」。每年執行360度,共經歷24個節氣,每月2個。其中,每月第一個節氣為「節氣」,即:

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個節氣;每月的第二個節氣為「中氣」,即:雨水、春分、穀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個節氣。「節氣」 和「中氣」交替出現,各歷時15天,現在人們已經把「節氣」和「中氣」統稱為「節氣」。

二十四節氣反映了太陽的週年視運動,所以節氣在現行的公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後不差1~2天。

6樓:偉曉莉酆波

春雨驚春清谷天,

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半年是六廿一,

下半年是八廿三。

每月兩節日期定,

最多隻差一兩天。

7樓:匿名使用者

春雨驚春春谷天,

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霜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兩節不變更,

最多相差一兩天。

上半年來六廿一,

下半年來是八廿三。

8樓:砸你家玻璃

立了秋,把扇丟。

二八月,亂穿衣。

夏雨少,秋霜早。

八月裡來雁門開,雁兒腳上帶霜來。

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要穿棉。

八月暖,九月溫,十月還有小陽春。

二十四節氣,二十四節氣歌 全文

24節氣分別為 立春 雨水 驚蟄 春分 清明 穀雨 立夏 小滿 芒種 夏至 小暑 大暑 立秋 處暑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 立冬 小雪 大雪 冬至 小寒 大寒 節氣指二十四時節和氣候,是中國古代訂立的一種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曆法,是漢族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由於中國古代是一個農業社會,農...

二十四節氣,二十四節氣簡介

二十四節氣,是曆法中表示自然節律變化以及確立 十二月建 的特定節令。一歲四時,春夏秋冬各三個月,每月兩個節氣,每個節氣均有其獨特的含義。廿四節氣準確的反映了自然節律變化,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它不僅是指導農耕生產的時節體系,更是包含有豐富民俗事象的民俗系統。廿四節氣蘊含著悠久的文化內...

二十四節氣,什麼是二十四節氣?

二十四節氣有 冬至 小寒 大寒 立春 雨水 驚蟄 春分 清明 穀雨 立夏 小滿 芒種 夏至 小暑 大暑 立秋 處暑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 立冬 小雪 大雪。名稱含義 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太陽在黃道 即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 上的位置來劃分的。視太陽從春分點 黃經零度,此刻太陽垂直照射赤道 出發,每前進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