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燕郢
寫格律詩平仄、用韻均要以《平水韻》為標準,而詞則以《詞林正韻》為標準。通過查詢韻書,平仄、韻部一目瞭然。
但如果因為入聲字所困擾,寫詩、填詞時字字查詢韻書,不免要耽誤時間,干擾思路。我這裡有一套識別入聲字的簡單方法,只要掌握了,可以辨識出大部分今天混入平聲的入聲字,你有耐心的話就認真看一看:
一:聲母b、d、g、z、j、z、zh讀成陽平的如「白、笛、國」等為入聲字。惟獨「鼻」古為去聲,「雹、甭、咱」古是平聲。
二:ue韻母為古入聲,惟獨「靴、瘸、嗟」例外。
三:uo和zh、ch、sh、r拼都是入聲。如桌、戳、說、若。
四:a與f、z、c、s拼多是入聲,如發、砸、擦。(「仨」字、「灑」字例外)
ia和q拼都是,和x拼惟獨「霞、蝦、暇(含「瑕、遐」等)不是,和j拼惟獨「夾、甲、戛」及其形聲字是。
五:e和d、t、l、z、c、s拼都是入聲,如得、特、樂、則、冊、色。
he中除了「禾、何、河、賀」及其形聲字外都是。
「e「平聲中除了「額」字外沒有入聲,上、去中除了「餓」字外都是入聲。
六:ie韻母與b、p、m、d、t、n、l拼都是入聲,惟獨「咩」不是,是古平聲。jie平聲中除了「皆、街、嗟」外都是入聲(只說平聲)。
qie中除了「茄、且、趄」外都是入聲(含上、去)。xie平聲中唯「歇、挾、擷、協」(只說平聲)。ye中除「耶、爺、也、椰、夜、野、冶」外都是入聲(液、掖、腋三字也是入聲,這裡不從「夜」字,是特殊情況)。
七:xi中陽平為入聲,陰平惟獨「昔、夕、析、悉、息」和其的形聲字及「吸、翕、錫」是。shi中陽平除「時」外都是,陰平惟獨「溼、失、蝨」是入聲。
八:fu中「復、伏、服、紱、副(含富、福、幅形聲字)」及形聲字是。shu中「贖、孰、束、叔、屬、蜀、術」及其形聲字是。
九:形聲字有入聲的幾乎都是,如「白」字是,「百」「柏」都是入聲。而會意字不是。
如「立」字是,「泣」是形聲字,是入聲,而「位」字是會意字就不是入聲。有的是經過文字變化其形聲音符生僻了,如「滴、嫡、嘀、謫、摘」「副、富、福、輻」「插、鍤」等。個別讀音不同是語音變化的緣故,仔細體會或許就可以能體會出來其規律。
還可以反推,如看上面第一條「酌」是入聲,那麼「勺」也是入聲(勺古讀shuo音)。那麼「芍」字也是入聲。
另外,東、冬、江、陽、真、文、元、寒、刪、先、庚、青、蒸、侵、覃、鹽、鹹諸韻部到今韻沒有入聲。即:現代漢語收-n、-ng尾的字裡沒有入聲。
辨別入聲字,是為了避免出現把本為仄聲的入聲當作平聲的情況,但還有一些字,今天讀仄聲,但在古代讀平聲,如表示「使令」的「令」字,表示「使得」的「教」字(空教、但教、卻教),表示「經過」、「拜訪」的「過」字,表示討論的「論」,唐代就讀平聲,後世詩家,也一直當平聲讀,從來不讀仄聲。而另有一些字是平仄兩讀的,如「看」、「望」等,這些字沒有規律可尋,但在韻書上都有註明,因此就需要同學們多翻韻書,多背誦作品,自然便能掌握。
——以上引自徐晉如《大學詩詞寫作教程》
2樓:匿名使用者
在古時候,人們(至少是某個地方的人)把讀音分為平、上、去、入四個聲調,現在,我們已經不知道入聲到底怎麼讀了,它混雜在現代所有四個讀音中。但平聲呢,包括現在的第一聲、第二聲,上聲則是第三聲,去聲第四聲。在古人所分的四聲中,平聲為詩詞平仄中的「平」,上、去、入聲則是詩詞平仄中的「仄」;時代在發展,詩詞格律的理論當然也應該不斷更新進步,所以,有學者提出新韻之說。
新韻對平仄劃分方法為:第
一、第二聲(也稱陰平、陽平)為「平」,第
三、第四聲(也稱上、去)為「仄」。古今平仄查詢,可見中華國粹網友情提供的查詢
什麼是文學啊
3樓:叫那個不知道
文學是以語言文字為工具,比較形象化地反映客觀現實、表現作家心靈世界的藝術,包括詩歌、散文、**、劇本、寓言、童話等體裁,是文學的重要表現形式,以不同的形式即體裁,表現內心情感,再現一定時期和一定地域的社會生活。作為學科門類理解的文學,包括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及新聞傳播學。
文學是屬於人文學科的學科分類之一,與哲學、宗教、法律、政治並駕於社會建築上層。它起源於人類的思維活動。最先出現的是口頭文學,一般是與**聯結為可以演唱的抒情詩歌。
最早形成書面文學的有中國的《詩經》、
印度的《羅摩衍那》和古希臘的《伊利昂紀》等。中國先秦時期將以文字寫成的作品都統稱為文學,魏晉以後才逐漸將文學作品單獨列出。歐洲傳統文學理論分類法將文學分為詩、散文、戲劇三大類。
現代通常將文學分為詩歌、**、散文、戲劇四大類別。
文學是語言文字的藝術,是社會文化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是對美的體現。文學作品是作家用獨特的語言藝術表現其獨特的心靈世界的作品,離開了這樣兩個極具個性特點的獨特性就沒有真正的文學作品。一個傑出的文學家就是一個民族心靈世界的英雄。
文學代表一個民族的藝術和智慧。文學,是一種將語言文字用於表達社會生活和心理活動的學科,屬社會意識形態範疇。
擴充套件資料
(一)社會意識形態之一,古今中外都曾把一切用文字書寫的書籍文獻統稱為文學。現代專指用語言文字塑造形象以反映社會生活、表達思想感情的藝術,故又稱「語言藝術」。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曾將文學分為韻文和散文兩大類,現代通常分為詩歌、散文、**、戲劇、影視文學等體裁。
在各種體裁中又有多種樣式。
(二)孔門四科之一, 《論語·先進》:「文學,子游、子夏。」
邢炳疏:「若文章博學,則有子游、子夏二人也。」亦指教貴族子弟的學科。《宋書·雷次宗傳》:「上留心藝術,使丹陽尹何尚之立玄學,太子率更令何承天立史學,司徒參軍謝元立文學。」
(三)指辭章修養,元結《大唐中興頌序》:「非老於文學,其誰宜為?」
(四)官,漢代置於州郡及王國,或稱「文學掾」,或稱「文學史」,為後世教官所由來。漢武帝為選拔人才特設「賢良文學」科目,由各郡舉薦人才上京考試,被舉薦者便叫「賢良文學」。「賢良」是指品德端正、道德高尚的人;「文學」則指精通儒家經典的人。
魏晉以後有「文學從事」之名。唐代於州縣置「博士」,德宗時改稱「文學」,太子及諸王以下亦置「文學」。明清廢。
(五)文學是藝術的一個門類,屬社會意識形態。中國在先秦時,含文學與博學二義。現代專指以語言塑造形象反映社會生活,並作用於社會生活的一種藝術形式。
中國一般分其為詩歌、散文、**、戲劇文學等四類。
(六)文學具有全人類性、社會性、民族性、人民性、階級性和真實性等。文學的發展是受文學內部和外部各種因素影響的複雜過程。一般說,文學隨著社會生活的發展而發展。
文學的社會作用主要有三個方面: 一是認識作用,二是教育作用,三是美感作用。三種作用同時發生,構成了文學的社會功能。
(七)文學,意識的產物,生活的反映,文學是客觀的東西到了人的頭腦中後,人重新組織編出用文字表達出來的東西。(八)文學不管在中國還是在外國都存在著,但是外國文學與中國文學有不同之處。例如:
外國的**分類和中國的有所不同。
(九)文藝復興之後,世界對文學的定義逐步演變成:文學即一種以文字語言為載體的藝術。因為其載體為語言文字,所以區別於**、美術等藝術形式。
4樓:刁義相琴
文學就是用文字去藝術地表達生活現實。
並不是搞文學就得讀中文系,真正中文系畢業的文學巨匠很少。
如果你興趣還在,堅持下去,也許能成一二。
5樓:匿名使用者
通過語言文字,表現人性與美的藝術體系,為現階段的批判與經典文學的釋義。還有些文學集中體現了生活實用、地方特色、宗教政治與邏輯理性的主題等等。
6樓:騰宇令金
所謂文學就是以語言為手段塑造形象來反映社會生活、表達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種藝術。
7樓:裴青葉健
文學的精神性價值:
文學除了擁有外在的、實用的、功利的價值以外,更為重要的是它還擁有內在的、看似無用的、超越功利的的價值,既精神性價值。
關於精神,可以有諸多不同的定義。我們一般是在這樣的意義上界定精神這一概念的:它是人內在的一種意向性存在,是人的理性與感性諸多心理因素的有機統一,是人不斷超越自我、完善自我的一種心理活動過程。
因而,精神的價值不同於物質的價值,它是內在的、本體的、不斷超越自身的。文學藝術的創造活動是文學藝術家的精神活動,文學作品屬於人類的精神產品,文學藝術的餓接受鑑賞也屬於人們的精神領域的活動,所以,文學藝術的精神性價值應當是其自身最為內在的、基本的價值所在。
正如早期的德國現象學美學家moriz
geiger指出的,「在藝術作品中,存在著一些構成其價值的確定的特性」,那就是藝術的精神性價值的特性,即它並不以為了實現某種目的的服務的手段,那麼他就無法理解藝術。這些價值是作為存在於作品之中,作為被包含在藝術作品之中的特性而被人們體驗的。」
藝術,在履行自己的種種「服務」職責時,反而已經忘記了什麼是它自己,而我們在擁有過多「藝術作品」時卻失落了「藝術的精神」。
藝術,並不僅僅是工具,甚至也並不總是「作品」。藝術在本質上一種生存方式,生活態度,生活的內涵,是生命賴以支撐的精神。
8樓:邵迎荷衛吉
文學,是一種將語言文字用於表達社會生活和心理活動的學科。其屬於社會意識形態之藝術的範疇。
文學是語言文字的藝術(文學是由語言文字組構而成的,開拓無言之境),是社會文化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以不同的形式(稱作體裁)表現和再現一定時期、一定地域的社會生活。
1、按載體分為:口頭文學、書面文學、網路文學三大類;
2、按作者所在的時代分為:古代文學,近代文學,現代文學和當代文學。他們的範圍都是隨著讀者而不斷遷移的;
3、按產生地域分為:歐美文學,中國文學,日本文學,拉美文學等。
4、按讀者分為:
a、按受眾身份/年齡有兒童文學,**文學等;
b、按讀者群體及內容分為嚴肅文學和通俗文學或大眾文學、民間文學、少數民族文學、宗教文學等。
5、按內容分為:史傳文學、紀實文學、奇幻文學、報道文學等。
6、按表達體裁分為:**、散文、詩歌、報告文學、劇本、民間傳說、寓言、筆記**、野史、童話、對聯和笑話等;其他如史傳、哲理、賦、駢文、小品文、文學批評、電影、有文字劇情架構的電腦遊戲(含遊戲主機)等
7、按創作理念分為:浪漫主義文學、現實主義文學等
聽說文學有分四類對嗎?
(一〕散文
(二〕**
(三〕詩歌
(四〕戲劇
這是文體的分類
寫詩一定要講究平仄嗎寫詩詞一定要遵循平仄規律嗎
你好 我在網上檢測了下 丘逢甲的春愁合乎韻律,用的應該是平水韻。屬於七絕平起 首句入韻 規則 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 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 藍字應平,紅字應仄 春愁難遣強看山 山 十五刪 押韻 往事驚心淚欲潸 潸 十五刪 平 十五潸 仄 押韻四百萬人同一哭 去年今日割臺...
寫詩講平仄平仄是什麼意思?有哪些要求
平仄 拼音 p ng z 英文 level and oblique tones 是中國詩詞中用字的聲調。平指平直,仄指曲折。根據隋朝至宋朝時期修訂的韻書,如 切韻 廣韻 等,中古漢語有四種聲調,稱為平 上 去 入。除了平聲,其餘三種聲調有高低的變化,故統稱為仄聲。詩詞中平仄的運用有一定格式,稱為格律...
古人寫詩講究平仄,讀起來抑揚頓挫,那「平仄」到底是什麼
中國古人的詩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其中近體詩是合平仄的,古體詩相對自由,可以不合平仄,但是得押韻,通順。這與漢字聲韻學的發展有關,是以唐朝近體詩的出現為分界點的。古人的詩原本是不講平仄的,因為詩歌出現早期千餘年,一直沒有 平仄 這個概念。詩從最早的民歌形式到後來的貴族上層用來交流溝通,直到上層文人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