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約玲子
才能無處施展,他哥曹丕又提防懷疑他,他是整天過得心驚膽戰,小心翼翼,抑鬱而亡
2樓:紀霏嫣
太和六年(公元232年),曹植又被改封陳王,當年11月他就在憂鬱中病逝,時年41歲,遵照遺願,將其葬於東阿魚山。後人稱他「陳王」或「陳思王」。也有人說他被封「陳留王」,其實陳留王是漢獻帝劉協被廢帝后的稱號。
曹丕與曹植在「七步詩」之後兩兄弟最終的結局是怎樣的?
3樓:活著的三國
「七步成詩」之後,曹植被曹丕封為鄄城(治在今山東省鄄城縣北)侯,但仍然受到曹丕的猜忌,生活幾乎沒有自由,處處掣肘而不能如意,精神極為痛苦。而且,曹植雖貴為王侯,實已如一介平民,雖不需勞作,但衣食時時有缺,甚或不濟,物質生活十分窘迫。精神和物質上的雙重壓力,使曹植飽嘗煎熬。
在當時有口莫辨、有冤難申的政治重壓下,他也只能讀書作詩聊以打發時光。
黃初四年(223),曹植由鄄城轉封為雍丘(治今河南杞縣)王。黃初六年(225),曹丕東征孫權路過雍丘,住在曹植宮中,「曠然大赦,與孤(曹植自指)更始(意為不計前嫌,重新開始),欣笑和樂以歡孤,隕涕諮嗟以悼孤,豐賜光厚,訾重千金」(引自曹植《自誡令》)。曹丕的到來給了曹植以充分解釋的機會,二人的緊張關係得以緩解,曹植心頭初見光明,自覺施展抱負、為國效力的時機已到。
但好景不長,曹丕在第二年去世,其子曹睿接任,是為魏明帝。曹睿對曹植這位叔叔同樣十分刻薄,少恩寡義,他繼位的第二年就徙封曹植於浚儀(治今河南省開封市)。太和二年(228),復還雍丘。
太和三年(229),又遷東阿(治今山東省東阿縣西南)。太和六年(232)又遷於陳(治今河南省淮陽縣)。
一開始,曹植對曹睿是抱有幻想的,在輾轉遷徙的過程中,曾數度上表,請求曹睿給自己機會施展才幹,抱效國家。但曹睿始終只是表面應承,不作實質性答覆。太和六年(232)二月,曹植獲准進京,面見曹睿。
曹植很想與曹睿單獨面談,討論時政得失,並希望自己被任用。但曹睿始終有意無意躲避他,不得面陳,悵然而回,為國建功的願望徹底破滅了。
這時的曹植雖再無性命之虞,但困境與前並無兩樣。當時國家制定的法律對藩國限制極嚴,配備的屬吏都是一些不堪任用的庸才,撥交的士兵都是一些老弱病殘,而數量也只有區區二百人。這些是國家通制,輪到曹植名下因他仍是罪人,事事都要減半,情況更為糟糕。
嚴厲的政治壓迫和窘迫的生活使曹植十多年來心情一直異常苦悶,本來曠達通脫的個性被嚴重扭曲,變得鬱鬱寡歡而又沉默少語。這種憂鬱的心情嚴重損害了曹植的健康。曹植面見曹睿時,曹睿見曹植面容消瘦,就曾下詔過問他的健康狀況。
詔中說:「王(指曹植)顏色瘦弱,何意邪?腹中調和不?
今者食幾許米?又啖肉多少?見王瘦,吾甚驚,宜當節水加餐」。
看來,曹植的胃病很重。從洛陽回來幾個月,病勢轉重。又加前途無望,萬念俱灰,終於在太和六年(232)十一月庚寅日去世,終年四十一歲。
曹植死後,朝廷並沒有給他一個公正合理的評價,而是諡為「思」,意為「追悔前過」。在曹睿父子眼中,曹植至死都是一個有罪的人。
4樓:
曹丕最終還是沒有殺曹植,把曹植封了個陳留王,趕出京城.
寫出七步詩的曹植最後怎樣了?
5樓:小熊文化雜談
按理說,曹植在這麼小的年紀就得到了自己父親的肯定,想要將王位傳給他,那麼他的人生勢必將會一帆風順。然而曹植這個人卻是一個作死小能手,他在之後犯的一系列錯誤直接導致了王位的丟失,而且更是讓自己在父親的心中的定形象一落千丈。
然而曹植並不是一個只會寫詩喝酒的文人,他也有自己的政治抱負。在曹丕去世之後,曹睿繼承了皇位,曹植曾多次向自己的這個侄子請求要返回朝中擔任官職,一展自己的政治抱負。但是曹睿這個人的心思比他的父親曹丕還縝密,根本沒有給自己的這個小叔叔什麼機會。
後來,曹植在鬱郁不得志中在自己的封地去世,他的一腔政治抱負至死都沒有展露出來。
6樓:千年書蟲
曹植在曹丕繼位後受到打壓,他只能潛心研究學問,寫出了洛神賦等名篇,最後鬱鬱而終。
7樓:匿名使用者
曹操死後,曹植被後幾位君主視為潛在敵人,一直被嚴密監視,並多次遷封地,最後病死在封地。
8樓:取個名都好難
最後他過得還行,沒有遭遇到殺身之禍,曹植被封臨淄侯,一直生活在外面,直到在自己的封地去世
關於曹植《七步詩》的故事
9樓:
《七步詩》的故事:
黃初元年正月,六十六歲的曹操病死,曹丕由世子榮升魏王;同年十月,漢獻帝被迫禪讓帝位,曹丕上位,稱帝為魏文帝。
由於爭封太子這段經歷讓曹丕無法釋懷,在他稱帝后,他仍對曹植耿耿於懷。他擔心這個有學識又有政治志向的弟弟會威脅自己的皇位。
就想著法子要除掉他,曹植知道哥哥存心陷害自己,可自己無法開脫,只好在極度悲憤中七步之內應聲成詩。
10樓:
植非七步成詩,操諸兒中唯植與丕英雄。由於封建制度。操立丕為嗣。植自然恐慌,日不能寐。故做此詩以備用。果真救其性命。
11樓:
原來曹操有五子,惟植性敏而慧,善文章,曹操平日最愛之,曹死後,丕承其父業,恐植謀奪其位,欲害之,其母卞氏攔阻,丕乃設計欲除植,故限其行七步作詩一首,植問以何為題,丕指殿上一畫為題,植行七步,其詩已成。丕又曰:「汝能應聲而作詩一首否?
」植曰「願即命題。」丕曰:「吾與汝乃兄弟也,以此為題,亦不許犯著『兄弟』字樣。
」植略不思索,即口占一首曰: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丕聞之,潸然淚下。其母卞氏從後殿出曰:「兄何逼弟之甚耶?
」丕慌忙離座告曰:「國法不可廢耳。」於是貶曹植為安鄉候。
12樓:匿名使用者
你好象已經說的很清楚了
13樓:匿名使用者
相傳曹植的哥哥魏文帝(曹丕),要他在七步之內作成一首詩,
不然就要殺他的頭,曹植憤然寫了這首詩
曹植寫了《七步詩》後的情況……
14樓:匿名使用者
孫權佔了荊州,殺了關羽,怕劉備報復,就派使者給曹操送了封信,表示願意歸順曹操,並且勸曹操順應天命,趁早即位稱帝。
曹操接到這封信,就隨手遞給他的心腹大臣看。他微笑著說:"孫權這小子,是想把我放在爐火上烤哩。"
自從漢獻帝遷都許都以來,朝廷大權和兵權全掌握在曹操手裡。曹操要廢掉漢獻帝,自己稱帝,還不容易?可是他考慮到漢室雖然衰落,還有個正統的名義,怕自己做了皇帝,還有人心裡不服。
所以他認為孫權勸他稱帝,是成心要讓他為難。
他沉思一下,又說:"如果真有天命的話,我就做個周文王吧!"意思就是讓他的兒子來做皇帝。
這件事過了不久,曹操舊病發作,請醫服藥都沒有用,終於死在洛陽。這一年,他六十六歲。
曹操死後,太子曹丕繼承他做了魏王和丞相,掌握朝廷大權。曹丕即魏王位以後,有人告發他的弟弟、臨淄侯曹植經常喝酒罵人,還把他派去的使者扣押起來。曹丕立即派人趕到臨淄,把曹植逮住了押回鄴城審問。
原來,曹丕和曹植都是曹操的妻子卞(音bian)後生的。曹操不但是個政治家、軍事家,又是個文學家,兄弟倆也擅長詩文,文學史上把他們父子合稱為"三曹"。曹植從小聰明非凡,十幾歲時候,就讀了不少書,能寫很出色的文章。
有一次,曹操看了曹植的文章,有點懷疑,問曹植說:"這是你請人**的嗎?"
曹植跪下來說:"兒出口成文,下筆成章。怎麼會叫人**呢。父王不相信,可以面試。"
曹操試了曹植幾次,覺得他果然才華出眾,因此對他特別寵愛,多次想把他封為王太子,只是因為有些大臣反對,才決定不下來。
曹丕怕自己地位不穩,想方設法討曹操歡喜。有一次,曹操出外打仗,曹丕、曹植都去送行。臨別的時候,曹植當場唸了一段頌揚曹操功德的文章,大家聽了十分讚賞。
有人在曹丕耳邊小聲說:"大王要離開了,你只要表示傷心就是了。"曹丕果然抹著眼淚向曹操告別,曹操很受感動,也掉下了淚。
這件事使曹操覺得曹丕文才雖然不如曹植,但是心地老實,對他有感情。再加上左右侍從替曹丕說好話的人不少,曹操寵愛曹植的心漸漸變了。
曹植是個不注意小節的人。有一次,他竟在王宮裡坐著車馬,私自開啟王宮外門出去。這件事可違犯了宮裡的規矩。曹操聽了這件事,大為惱火,把管宮門的**辦了死罪
又有一次,曹操派曹植帶兵出征。曹丕得到訊息,事先送酒食去,跟曹植一起喝酒,讓曹植喝得酩酊大醉。正在這時候,曹操派人找曹植去,連催幾次,曹植還沒醒來。
曹操只好把派曹植出征的事取消了。
打這以後,曹操就打消了把曹植立為太子的念頭。
曹丕做了魏王以後,仍舊忌恨曹植。這一回,就抓住機會把曹植抓起來,要處曹植死罪。
他母親卞太后知道了,著急得了不得,連忙在曹丕面前,給曹植求情,要他看在同胞兄弟份上,寬恕曹植。
曹丕不能不聽母親的話,再說,為了一點小事殺了兄弟,自己也不體面,就只把曹植的臨淄侯爵位撤了,降為一個比較低的爵位。
據說,曹丕把曹植召來以後,為了要懲罰他一下,要他在走完七步的時間裡做出一首詩。如果做得出,就免他一死。
曹植略略思索一下,就邁開步子,走一步,念一句,隨口就念出了一首詩:
"煮豆燃豆箕(音qi,豆莖),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曹丕聽了,覺得自己對弟弟也逼得太狠,心裡感到慚愧,就免去曹植的死罪。
曹丕做了魏王,不像他父親那樣怕人家議論。就在這一年秋天,由他的親信聯名上書,勸漢獻帝讓位給魏王。
漢獻帝做了三十多年的掛名皇帝,接到大臣上書,就宣佈讓位,改稱山陽公。曹丕的親信大臣還隆重舉行一個"推位讓國"的禪讓儀式,表示漢朝的皇權是獻帝自願讓的。
公元220年,曹丕稱帝,建立魏朝,就是魏文帝。到這時候,東漢王朝才正式結束。
想多瞭解曹植嗎,請去名篇賞析盡情欣賞
15樓:
讓他到了一個偏遠的地方去管一小塊地方!!
曹植《七步詩》原文的意思是什麼?
16樓:小白家裡小白
釋義:(版本一)
鍋裡煮著豆子,豆秸在鍋底下燃燒,豆子在鍋裡面哭泣。
豆子和豆秸本來是同一條根上生長出來的,豆秸怎能這樣急迫地煎熬豆子呢?
(版本二)
鍋裡煮著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殘渣過濾過後,留下豆汁來做成羹。
豆秸在鍋底下燃燒,豆子在鍋裡面哭泣。
豆子和豆秸本來是同一條根上生長出來的,豆秸怎能這樣急迫地煎熬豆子呢! !
原詩:《七步詩》兩漢:曹植
(版本一)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版本二)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菽 一作:豉)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17樓:北島無夢丷
煮豆來做豆羹,過濾的豆子做成汁。
豆杆在鍋下燃燒,豆子在鍋裡哭泣。
豆杆和豆子本是從同一條根上生長出來的,為什麼要相互煎熬逼迫得那麼狠呢?
《七步詩》是三國時期魏國詩人曹植的一首詩。這首詩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來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來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曹丕殘害弟弟。
全詩如下: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植寫七步詩的背景以及他的,曹植寫七步詩的背景 以及他的資料
七步 這一典故出自於 世說新語.文學 與曹植有關。曹植與魏國的開國皇帝曹丕是同胞兄弟,曹植自幼聰穎,心地善良,又工詩善文,才華位於諸弟兄之上,所以深得曹操的寵愛。曹操本打算立曹植為帝,結果由於有人從中作梗未以願以償,曹丕當上帝王后,對曹植的才華也非常嫉妒,總想加害曹植。一天,曹丕把曹植召進宮來,只見...
曹植《七步詩》原文的意思是什麼
釋義 版本一 鍋裡煮著豆子,豆秸在鍋底下燃燒,豆子在鍋裡面哭泣。豆子和豆秸本來是同一條根上生長出來的,豆秸怎能這樣急迫地煎熬豆子呢?版本二 鍋裡煮著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殘渣過濾過後,留下豆汁來做成羹。豆秸在鍋底下燃燒,豆子在鍋裡面哭泣。豆子和豆秸本來是同一條根上生長出來的,豆秸怎能這樣急迫地煎熬豆子呢...
七步詩拼音版是什麼,七步詩拼音版
七步詩作者 制曹植 bai兩漢 煮豆持作羹,du漉菽以為汁。zh d u ch zu g ng l sh y w i zh 萁在釜zhi下燃,豆在釜中泣。q z i f xi r n d u z i f zh ng q 本自同dao根生,相煎何太急 b n z t ng g n sh ng xi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