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統失調年齡大會好麼,孩子感統失調會隨年齡的增長而消失嗎??

2022-01-24 18:31:21 字數 5220 閱讀 3546

1樓:慈溪特教

感統失調到了18歲後會慢慢好起來,但是18歲前因為感統失調會失去很多學習機會,你可以想到後果,一般來說,3歲前進行感統訓練效果最好。

2樓:frame爸爸

你好,感統訓練年齡一般是0-12歲最佳。

孩子感統失調會隨年齡的增長而消失嗎?? 30

3樓:斟酌話餘生

感統失調並不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病症。感統失調既有先天因素,如孕婦懷孕期間緊張焦慮過度、嬰兒胎位不正、腦神經發育不良等等,也有後天因素,如寶寶活動太少、營養缺失等。據統計,在所有感統失調兒童中剖腹產的比重很大。

一般通過藥物**或者配合訓練能逐步矯正,年齡越小越有效。

不經過訓練的話,有些表現會不那麼明顯但也有加重的,但實際上,感統失調會影響孩子的各方面能力與同齡兒童相比滯後,比如:學習成績、接受新資訊新事物的能力、專注力、甚至情商、社會交往、體育等等

4樓:有妻圖邢

家長親屬要長期陪伴調理,這方面要諮詢專業醫生。抓緊**,否則會越來越嚴重

5樓:一簡單小姐

感覺統合的失調不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消失,而是會表現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例如坐車暈車,從小前庭覺運動少。

例如平衡能力較差,精細動作發展欠缺等等。

越是從小奔奔跳跳愛玩愛跳的孩子,感統發育越好。

家長也不要著急,多鍛鍊多運動,網上有很多書籍買了學習,有意識的訓練孩子,在玩樂中鍛鍊,快快樂樂的學習!

6樓:匿名使用者

找專業醫生抓緊修訓煉**,不要託延因為12歲就會定型,以免追回莫急。

7樓:徐陸香

我認為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感統失調確實會逐漸減弱,但是不會消失,除非人不呼吸了

8樓:小赫本

最好是去兒童醫院檢查一下 因人而異

9樓:匿名使用者

最好去醫院檢查一下。

10樓:採久久

對於感統失調的孩子,12歲以前通過專業訓練將很容易得到糾正,一旦超過這個年齡,將很難改變,成為孩子一生的遺憾。經過訓練的孩子身體平衡和協調能力、注意力、情緒、自控能力、學習能力、邏輯推理能力、飲食、睡眠等方面均有令人滿意的提高和改善,建議到相關的專科醫院進行就診,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11樓:三公子

這個你得找專業的地方去問哦,

感統失調是否會隨著年齡增長而好轉

12樓:金色雨林教育

感統失調並不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病症。感統失調既有先天因素,如孕婦懷孕期間緊張焦慮過度、嬰兒胎位不正、腦神經發育不良等等,也有後天因素,如寶寶活動太少、營養缺失等。據統計,在所有感統失調兒童中剖腹產的比重很大。

一般通過藥物**或者配合訓練能逐步矯正,年齡越小越有效。

不經過訓練的話,有些表現會不那麼明顯但也有加重的,但實際上,感統失調會影響孩子的各方面能力與同齡兒童相比滯後,比如:學習成績、接受新資訊新事物的能力、專注力、甚至情商、社會交往、體育等等

感統失調的孩子,長大後會自己好嗎?? 20

13樓:肉顏

提取碼: 37us名師感統訓練課程(0-12歲)

這裡有免費的名師感統訓練課程 希望能幫助到您和您的寶寶。

感覺統合訓練(sensory integration,簡稱si)是指腦對個體從視、聽、觸、嗅、前庭等不同。感覺通路輸入的感覺資訊進行選擇、解釋、聯絡和統一的神經心理過程,是個體進行日常生活學習和工作的基礎。

14樓:優佳加感統訓練機構

孩子的感覺統合能力並不是與生俱來,需要通過後天的培養,這個過程需要家長提供良好的成長環境和有意識的訓練,近年來越來越多孩子出現感統失調的原因主要分為六點:

1、準媽媽孕期心理壓力大,導致情緒不佳;飲食睡眠無規律;吸菸、酗酒、長時間工作等,都不利於胎兒發育。

2、剖腹產可能產生胎兒肺積液,導致缺血缺氧會有損神經系統;孩子缺少產道擠壓,導致多個感覺發育不足。

3、過早和媽媽分開睡,缺少懷抱的過程,容易造成觸覺過於敏感,害怕與人接觸,對心理和性格的發育也有影響。

4、爬行時間過短,過早學走路,前庭感發育不足,孩子平衡感差、空間意識弱。

5、隔代養,家庭包辦過多,剝奪了很多孩子自己探索學習的過程,減少各種感官受到的刺激,感覺統合能力失衡。

6、都市化小家庭導致孩子活動空間小,與社會接觸少,失去身體活動的機會。

通過上述總結,相信家長不難看出,孩子出現感覺統合失調排除一些先天生理因素,大多是和家庭教育方式及生活環境相關,而這些並不會因為孩子的年齡增長產生根本變化,如果家長不進行針對性的感統訓練加以干預,適當調整教育模式,或選擇專業的感統課,只依靠孩子自身發育能力,是很難改善感統失調的。

如果在孩子出現感統失調的初期,家長沒有及時訓練進行干預,很容易讓「小毛病」變成「大問題」。見過很多這樣的例子,孩子說話比同齡兒童晚一些,家長雖然有些焦急但沒有做一些措施,認為孩子長大就好了,然而到了三四歲還不會說話;小時候好動不安的孩子,家長以為這是兒童的天性,不需要調整,長大了孩子上課還是坐不住,不能集中注意力聽課,導致成績很差。

種種現實已經發生過的例子證明,孩子的感統失調不會隨著年齡逐漸變好,甚至會愈演愈烈,3~6歲是感統訓練的**階段,這個階段家長可以好好把握,培養孩子協調的感覺統合能力、優秀的人際交往能力和良好的性格,有利於身心全面發展。一旦孩子年齡超過13歲,大腦發育基本成熟,就很難再改善感覺失調。

15樓:小米熊醫院

矮小症主要是指兒童的身高低於同年齡、同種族、同性別的兒童平均身高的兩個標準差,每年生長速度低於5cm。可能是由於生長激素缺乏或分泌不足、家族性遺傳矮身材、生長激素不敏感、骨骼發育障礙等原因導致。

矮小症**:

1、對兒童矮小症需找出**,若因生長激素分泌不足所致,可使用生長激素皮下注射,一般每日一次,需連續注射至骨痂癒合後,方可使其達到同齡兒童的平均身高,

2、若兒童在此期間出現生長激素水平下降幅度較大,應儘量多吃一些蛋白質含量高、維生素含量高的食物,需適當多運動,多休息,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才能使生長激素分泌增多。

16樓:匿名使用者

很多家長誤以為孩子感統失調只是暫時的,長大就會好,所以對之置之不理,殊不知,感統失調的孩,長大不僅不會好,反而會更辛苦。為什麼呢?

因為感覺統合的發展就像蓋大樓一樣,是一個層次一個層次向上的,如果第一層次的統合沒有發展好,那第二層次的統合發展就會受到影響,也就是說,下面的基礎扎不穩,上面的樓就蓋不高。比如,孩子的吮吸能力是天生的,屬於第一層次生存能力的統合,但是如果孩子喉頭部位對食道和氣管開合的調節能力發展不到位,那麼孩子便容易經常嗆奶。而經常嗆奶,可能會導致少量的奶水被擠壓到耳咽組織,經過一段時間的積累,便很容易帶來聽覺系統的病變,也就是給第二層次感統統合的發展(視、聽、語言能力的統合)帶來阻礙。

而造成孩子感覺統合能力發展不足的原因我們已經知道,主要就是父母的過分代勞、限制或其他不正確的帶養方式,造成孩子在各個成長敏感期內,身體沒有得到生命成長規律所需要的感覺刺激,也就是神經營養,導致孩子容易產生以下兩方面的障礙——

一方面,身體內部的神經細胞無法進行連結,無法產生神經通路,無法將身體各部位接收到的感覺刺激傳輸到大腦,所以孩子的大腦就無法對身體下達有針對性,有意義的動作指令。另一方面,大腦各功能區的神經細胞得不到足夠的電流資訊,彼此腦細胞之間的連結不夠,所以腦功能也無法發育完全,結果即使身體傳來的資訊大腦有接收到,卻因為功能不成熟,沒有足夠的連結,沒有足量的感覺記憶,也無法下達正確的動作指令,致使身體對外界作出適當的反應。

簡而言之:孩子的身體不歸腦袋管,很多時候,他知道,卻又做不到!而因為這樣的不足和無奈,感統失調的孩子,很容易引起他人異樣的目光。

偏偏這樣的孩子,智力正常,理解辨識能力正常,對自己身體比他人笨拙

至於他們長大之後,你會發現,他們能言善辯,卻又總是說一套做一套,因為他們總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此外,他們也很容易變得「優柔寡斷」,因為他們的身體能力總會讓他們感覺不可信賴,他們始終都在戰與逃之間反覆思考。也許你覺得他很聰明,但是隻有他自己知道,自己有多辛苦。

所以,感統失調長大就會好,完全是自欺欺人,如果家長和老師不能及時通過感覺刺激的方式來幫孩子把感覺通路打通,幫孩子把腦網路的連結增加,無疑也是在給孩子的未來設定障礙!所以,各位家長,請一定及時從誤區中走出來,畢竟孩子的未來,就在父母的一念之間啊!

17樓:匿名使用者

很多家長誤以為孩子感統失調是暫時的,長大就會好,殊不知,感統失調的孩子,長大後不緊不會好,反而而更辛苦。為什麼呢?

因為感覺統合的發展就像是蓋大樓一樣,是一個層次一個層次向上的,如果第一個統合沒有發展好,那第二層的統合必然會受到影響,也就是說,下面的基礎扎不穩,上面的就蓋不高,比如,孩子的吮吸能力是天生的,屬於感覺統合第一層—-生存能力的統合,如果孩子喉頭部位對食道和氣管開合的調節能力發展不到位,那麼孩子更容易經常嗆奶。而經常嗆奶,可能又會導致少量的奶水被擠壓到耳咽組織,經過一段時間的積累,便很容易帶來聽覺系統的病變,也就是給第二層次感統統合的發展(視、聽、語言的統合)帶來阻礙。

18樓:衡山

感統失調好高深的名詞,其實就是平衡感,手腳協同性差點,沒什麼大不了,讓孩子多運動,慢慢調節,實在不行也沒什麼問題,不會影響工作生活和學習,以前沒有感統失調一說,現在看來我就是屬於感統失調的那種,滑冰,騎自行車,跳舞,廣播操,武術拳等都練不好,自己也感覺不協調,我兒子也是這樣,看了網上很多資料,說是小時候沒有學爬,爬得少了,但這並不影響我的智力,只是少了一些不是必須的東西,沒關係

19樓:湖南萬通汽車學校

自然恢復的概率還是比較小的,如果發現孩子感統失調應該要及時採取措施,去通過專業的感統訓練,預防跟**,尤其是在孩子的基礎期與**期!並且不是盲目的去訓練!

20樓:茶緣觀色

感統全稱感覺統合失調,感覺統合是大腦的功能,感覺統合失調即為大腦功能失調的一種,也可稱為學習能力障礙。感覺統合失調不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自然消失,關鍵在於後天的教育和訓練。通常孩子在12歲之前通過訓練很容易糾正感統失調的現象,一旦超過12歲就會很難改變。

21樓:在仙佛寺揚帆起航的于禁

對於這樣的孩子,我們家長要重視,多培培孩子,開導他們的大腦思維。不要輕視孩子的一舉一動,教育他們長大後做社會有用的人。要從小做起,長大後才會更健康。

22樓:愛湛英

對嬰幼兒游泳來說,每週不少於兩次的游泳機會,只要長期堅持四個月就能明顯看到和其他寶寶的不同,如果寶寶能夠整年參加游泳,身體發育和智力發育可遠超同齡沒有參加游泳的寶寶,可以到酷遊親子游泳關注一下。

什麼是感統失調?怎麼判斷孩子是否存在感統失調

提取碼 37us名師感統訓練課程 0 12歲 這裡有免費的名師感統訓練課程 希望能幫助到您 感覺統合訓練 sensory integration,簡稱si 是指腦對個體從視 聽 觸 嗅 前庭等不同。感覺通路輸入的感覺資訊進行選擇 解釋 聯絡和統一的神經心理過程,是個體進行日常生活學習和工作的基礎。感...

嚴重感統失調會有哪些症狀,4歲半孩子感統失調的症狀有哪些

您好,感覺統合是一切能力發展的基礎,一旦孩子存在比較嚴重的感覺統合失調,會造成很多方面的行為出現異常,通常會出現這些表現 前庭覺感統失調的表現 會導致孩子出現空間感不良 大腦調節能力不足 身體協調性差 視覺功能減弱 大腦功能劃分錯亂等問題,主要表現在注意力不集中 上課好動不安 學習能力差 人際交往能...

兒童感統失調的表現及訓練方法,孩子感統失調的表現及訓練方法都有哪些?

提取碼 37us名師感統訓練課程 0 12歲 這裡有免費的名師感統訓練課程 希望能幫助到您和您的寶寶。感覺統合訓練 sensory integration,簡稱si 是指腦對個體從視 聽 觸 嗅 前庭等不同。感覺通路輸入的感覺資訊進行選擇 解釋 聯絡和統一的神經心理過程,是個體進行日常生活學習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