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百里奚 複姓 百里 周朝時,有姬姓虞國人,入秦後,授予百里作采邑,其後代子孫就以封地名為姓, 稱百里氏
淳于髡 複姓 淳于 周武王滅商後,把原夏朝斟灌國姜姓封在州邑(今山東 安丘縣),建立州國,因位居公爵,世稱州公。春秋時期有州公實,亡國於杞,州國公族定居於淳于城(今安 丘縣東北,原為州國都城),後來復國,名淳于國,仍為公爵,成為春秋時期的小國之一。亡國後,其族人以 原國名命姓,稱淳于氏。
東野 為當今較為罕見的複姓,也出自春秋時期的魯國,為周公姬旦的後代。周公長子伯禽的小兒子名叫魚,食采邑於東野,遂以地名為氏,姓「東野」。另外,魯國的季平子(姬姓,周公之後)食采邑於東野,也以「東野」為姓.
「東野」自得姓後,一直在山東一帶發展繁衍。
東郭順子 複姓 東郭 春秋時,齊桓公有子孫住在都城臨淄外城的東門一帶,稱為東郭大夫。其後代子孫遂以居住地命姓,稱東郭氏。
段幹木 複姓 段幹 段幹木原是晉國人,後來到魏國,住在魏國的城
邑段木,所以人們稱他為段幹木。秋時齊國有臣子段幹朋,魏國有名人段乾子。
端木賜 複姓 端木 春秋時期,孔子有個得意門生叫端木賜,字子貢。
東方木 複姓 東方 伏羲氏裔孫中有個叫羲仲的,出於震位(震位在八卦中主東方),世代執掌東方青陽令。他的後代子孫遂以東方命姓,稱東方氏。
公孫龍 複姓 公孫 公孫複姓起源很多。春秋時,各國諸侯不論爵位大小,多喜歡稱公。按照周朝制度,國君一般由嫡長子繼位,即位前稱為太子,其他的兒子便稱為公子,公子的兒子則稱公孫。
他們的後代便有不少人便以公孫為姓,因此,公孫並非一族一姓的後人。
高堂隆 複姓 高堂 以邑名為氏,春秋時齊國卿士高敬仲奚採於高堂,其後人以高堂為氏。
公良孺 複姓 公良 周朝時,陳國有個公子名叫良,人們稱他為公子良。公子良的子孫就以"公良"二字作為自己的姓氏,稱公良氏。公子良就是公良複姓的始祖
2樓:的人
邯鄲 函治 函井 函輿 馯臂 韓餘 韓褐 韓侯 韓籍 韓厥 韓獻 韓嬰 罕井罕父罕夷 罕開 翰公 浩生 浩星浩羊 何奈 何丘 合博 紇骨 紇幹 紇奚 紇於 賀拔 賀賴 賀婁
很多複姓都是先秦時期流傳下來的,而先秦至秦朝建立這一段時間,正好是姓、氏兩個概念從姓、氏涇渭分明到混亂再到只有姓的過程。春秋晚期開始,姓氏制度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一方面就是前面所說的「姓氏合一」,另一方面則是全民化普及。前面說到,原本姓氏都是隻有貴族才有,庶族只有名而沒有姓。
但到了動盪不安的春秋、戰國時期,原本有姓氏的貴族可能已經淪落為了平民,而原本的庶族可能通過經商、做門客等方式提高了社會地位,也在積極為自己加姓。這樣一來,姓的數量一下子增多了,
春秋晚期開始,姓氏制度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一方面就是前面所說的「姓氏合一」,另一方面則是全民化普及。前面說到,原本姓氏都是隻有貴族才有,庶族只有名而沒有姓。但到了動盪不安的春秋、戰國時期,原本有姓氏的貴族可能已經淪落為了平民,而原本的庶族可能通過經商、做門客等方式提高了社會地位,也在積極為自己加姓。
這樣一來,姓的數量一下子增多了,
3樓:happy涓嶇煡閬
公西華、巫馬施、端木賜、公孫龍、公輸般……
當時複姓和單姓都一樣~甚至比單姓還多~
後來逐漸簡化為單姓~現在保留複姓的並不多
4樓:520雨
淳于、東郭、高堂、子雅、雍門、申屠、公牛、黃甫
複姓都有什麼?
5樓:舞璇瀅
我國的複姓包括: 北堂、北野、北宮、闢閭、歐陽、太史、端木、上官、司馬、東方、獨孤、南宮、万俟、聞人、夏侯、諸葛、尉遲、公羊、赫連、澹臺、皇甫、宗政、濮陽、公冶、太叔、申屠、公孫、慕容、仲孫、鍾離、長孫、宇文、司徒、鮮于、司空、閭丘、子車、亓官、司寇、巫馬、公西、顓孫、壤駟;
公良、漆雕、樂正、宰父、穀梁、拓跋、夾谷、軒轅、令狐、段幹、百里、呼延、東郭、南門、羊舌、微生、公戶、公玉、公儀、樑丘、公仲、公上、公門、公山、公堅、左丘、公伯、西門、公祖、第
五、公乘、貫丘、公皙、南榮、東里、東宮、仲長、子書、子桑、即墨、達奚、褚師、吳銘、納蘭。
擴充套件資料
姓氏的起源:
先秦時期,姓和氏是有區別的。「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通志·氏族略》曰:
三代(夏商周)以前,姓氏分而為二,男子稱氏,妊人(女子)稱姓。氏所以別貴賤,貴者有氏,賤者有名無氏。姓所以別婚姻,故有同姓異姓庶姓之別。
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所以,先秦時期由史官修撰的《世本》只收錄了18個姓,但氏有875個,現今大部分在使用的姓氏,都能在其中查到。
到西漢元帝(公元前48年-公元前33年在位)時,已有「百家姓」了。黃門令史游編撰的兒童啟蒙讀物《急就篇》中共收錄130個姓,其中單姓127個,複姓3個。為什麼姓會增加這麼多?
主要是秦始皇嬴政兼併六國後,「姓」和「氏」被「統一」,姓氏不再有區別。
到了唐代,中國姓氏數量突飛猛進。唐初編修的《大唐氏族志》收錄293個姓,到中葉已突破千姓,時人林寶修編的《元和姓纂》共收入姓氏1233個。中國的姓氏從此不再是「百家姓」,而成了名副其實的「千家姓」。
6樓:空谷情花
中國複姓主要有百里、北門、門宮、北唐、北郭、成公、達奚、端木、第
五、爾朱、高車、高堂、哥舒、公上、公山、公西、 公伯、公儀、公戶、公仲、賀蘭、賀谷、皇甫、夾谷、庫狄、老成、荔非、樑由、樑丘、樑餘、令狐、閭丘、孟孫、万俟、納蘭、東方、南門、南宮、南榮、南郭、慕榮、歐陽、濮陽、漆雕、綦毋、亓官、乞伏、壤駟、若干、沙吒、沙陀、單父、少正、上官、佘佴、申屠、叔孫、司馬、司空、司徒、司寇、太史、太叔、澹臺、徒單、屠羊、屠岸、陀滿、拓跋、完顏、微生、聞人、烏蘭、 巫馬、西門、西乞、夏侯、新垣、相里、斜卯、羊舌、耶律、夷羊、移刺、宇文、尉遲、樂正、宰父、減孫、長孫、鍾離、仲孫、 諸葛、子服、子車、孫叔、宗政、左丘等。
複姓大量產生是在春秋時代,當時宗法制度已經確立,隨著這種制度的發展,每隔幾代,貴族中便會分出一些支族。比如某國國君的兒子以國名為氏,按公族只限於國君近親三代以內的規矩,到他的下兩代就屬於公族以外的另一支族了。這個支族不能再以國名為氏,就另外「命氏」。
複姓還有一些與單姓來歷相同的途徑,如司馬、司徒、司空、左史等,就是以官職為氏。再如歐陽,其祖先就是越國的建立者無餘。趙國被楚國消滅後,越王的兒子被楚君封到今浙江歐餘山的南面。
古人習慣將山南稱陽,山北稱陰,所以歐餘山之南的簡 稱是「歐陽」。其後人便以祖氏的居住地為氏。
再比如說諸葛一姓的來歷,主要有三種說法。一是,夏商之際有一個葛氏姓族,原居諸邑今山東諸城縣西南後來遷到陽都,今山東沂水縣西南因為陽都已有土著葛氏,人們便稱他們為諸葛。意為從諸邑遷來的葛氏,以便區分。
二是,秦末農民起義時,有一位葛嬰將軍為推翻秦朝統治者立有戰功,可是卻被起義首領冤殺,漢朝時為其平反,封他孫子為諸侯,其後人便以諸葛為姓。三是,古代有熊氏的後代中有一支氏詹葛氏,居於齊國。 齊國人詹、諸不分,後人便直接以諸葛為姓氏了。
7樓:叼根稻草看夕陽
1.歐陽 2.太史 3.端木 4.上官 5.司馬 6.東方 7.獨孤 8.南宮 9.万俟 10;聞人 11.夏侯 12.諸葛 13.尉遲 14.公羊 15.赫連 16.澹臺 17.皇甫 18.宗政 19.濮陽 20.公冶 21.太叔 22.申屠 23.公孫2 4.慕容 25.仲孫 26.鍾離 27.長孫 28.宇文 29.司徒 30.鮮于 31.司空 32.閭丘 33.子車 34.亓官 35.司寇 36.巫馬 37.公西 38.顓孫 39.壤駟 40.公良 41.漆雕 42.樂正 43.宰父 44.穀梁 45.拓跋 46.夾谷 47.軒轅 48.令狐 49.段幹 50.百里 51.呼延 52.東郭 53.南門 54.羊舌 55.微生 56.公戶 57.公玉 58.公儀 59.樑丘 60.公仲 61.公上 62.公門 63.公山 64.公堅 65.左丘 66.公伯 67.西門 68.公祖 69.第五 70.公乘 71.貫丘 72.公皙 73.南榮 74.東里 75.東宮 76.仲長 77.子書 78.子桑 79.即墨 80.達奚 81.褚師 82. 劉觀 83. 劉傅 84.
康有 85. 東門 安陵 安平 安期 安陽 白馬 百里 柏侯 鮑俎 北宮 北郭 北門 北山 北唐 奔水 逼陽 賓牟 薄奚 薄野 曹牟 曹丘
常濤 長魚 車非 成功 成陽 乘馬 叱盧 醜門 樗裡 穿封 淳子 答祿 達勃 達步 達奚 淡臺 鄧陵 第五 地連 地倫
東方 東里 東南 東宮 東門 東鄉 東丹 東郭 東陵 東關 東閭 東陽 東野 東萊 豆盧 鬥於 都尉 獨孤 端木 段幹
多子 爾朱 方雷 豐將 封人 封父 夫蒙 夫餘 浮丘 傅餘 幹已 高車 高陵 高堂 高陽 高辛 皋落 哥舒 蓋樓 庚桑
梗陽 宮孫 公羊 公良 公孫 公罔 公西 公冶 公斂 公樑 公輸 公上 公山 公戶 公玉 公儀 公仲 公堅 公伯 公祖
公乘 公晰 公族 姑布 古口 古龍 古孫 穀梁 谷渾 瓜田 關龍 鮭陽 歸海 函治 韓餘 罕井 浩生 浩星 紇骨 紇奚
紇於 賀撥 賀蘭 賀樓 赫連 黑齒 黑肱 侯岡 呼延 壺丘 呼衍 斛律 胡非 胡母 胡毋 皇甫 皇父 兀官 吉白 即墨
季瓜 季連 季孫 茄眾 蔣丘 金齒 晉楚 京城 涇陽 九百 九方 睢鳩 沮渠 巨母 勘阻 渴侯 渴單 可汗 空桐 空相
昆吾 老陽 樂羊 荔菲 櫟陽 樑丘 樑由 樑餘 樑垣 陵陽 伶舟 冷淪 令狐 劉王 柳下 龍丘 盧妃 盧蒲 魯步 陸費
角里 閭丘 馬矢 麥丘 茅夷 彌牟 密革 密茅 墨夷 墨臺 萬俊 昌頓 慕容 木門 木易 南宮 南郭 南門 南榮 歐侯
歐陽 逄門 盆成 彭祖 平陵 平寧 破醜 僕固 濮陽 漆雕 奇介 綦母 綦毋 綦連 祁連 乞伏 綺裡 千代 千乘 勤宿
青陽 丘麗 丘陵 屈侯 屈突 屈男 屈盧 屈同 屈門 屈引 壤四 擾龍 容成 汝嫣 薩孤 三飯 三閭 三州 桑丘 商瞿
上官 尚方 少師 少施 少室 少叔 少正 社南 社北 申屠 申徒 沈猶 勝屠 石作 石牛 侍其 士季 士弱 士孫 士貞
叔孫 叔先 叔促 水丘 司城 司空 司寇 司鴻 司馬 司徒 司士 似和 素和 夙沙 孫陽 索陽 索盧 沓盧 太史 太叔
太陽 澹臺 唐山 堂溪 陶丘 同蹄 統奚 禿髮 塗欽 吐火 吐賀 吐萬 吐羅 吐門 吐難 吐缶 吐渾 吐奚 吐和 屯渾
脫脫 拓撥 完顏 王孫 王官 王人 微生 尾勺 溫孤 溫稽 聞人 屋戶 巫馬 吾丘 無庸 無鉤 五鹿 息夫 西陵 西乞
西鑰 西鄉 西門 西周 西郭 西方 西野 西宮 戲陽 瑕呂 霞露 夏侯 鮮虞 鮮于 鮮陽 鹹丘 相里 解枇 謝丘 新垣
辛垣 信都 信平 修魚 徐吾 宣於 軒轅 軒丘 閼氏 延陵 罔法 鉛陵 羊角 耶律 葉陽 伊祁 伊耆 猗盧 義渠 邑由
因孫 銀齒 尹文 雍門 游水 由吾 右師 宥連 於陵 虞丘 盂丘 宇文 尉遲 樂羊 樂正 運奄 運期 宰父 輾遲 湛盧
章仇 仉督 長孫 長兒 真鄂 正令 執頭 ** 中長 中行 中野 中英 中樑 中壘 鍾離 鍾吾 終黎 終葵 仲孫 仲長
周陽 周氏 周生 朱陽 諸葛 主父 顓孫 顓頊 訾辱 淄丘 子言 子人 子服 子家 子桑 子叔 子車 子陽 宗伯 宗正
宗政 尊盧 昨和 左人 左丘 左師 左行 劉文 額爾 達力 蔡斯
先秦時期的十九首古詩,先秦時期的詩歌與唐宋時期的詩的寫作形式有什麼不同啊
先秦時期的詩歌無論是從形式還是內容上都與後代的詩歌有著極大的差異.詩歌是最早的文學形式之一,在文字發明以前就有了歌謠 這是口頭文學的歌謠.隨著人類語言的發展,真正意義上的詩歌出現了,最早的有文字記載的詩歌應該算是 詩經 其中的詩大多是四言詩,也有二言 三言 五言 六言 七言以及八言。詩經 以後的兩三...
先秦道家思想形成的原因,先秦時期道家的政治思想有哪些?
老子認為人應該順其自然,不應該違背自然,於是就有了道家基本觀點 道家哲學首先擺脫儒家社會哲學的進路,直接從天道執行的原理側面切入,開展了以自然義 中性義為主的 道 的哲學。天道執行有其自然而然的原理在,道的哲學即在解明此一原理性內涵,而得以提出一個活潑自在的世界空間。透過對此一世界執行秩序之無定限 ...
古風點的複姓求古風名字複姓的
獨孤 万俟 mo 四聲 qi 二聲 聞人 夏侯 赫連 澹臺 子車 巫馬 顓孫 樂正 微生 公玉 公儀 子書 子桑 即墨 達奚 第五 浩生 浩星 賀蘭 賀樓 斛律 九方 空桐 陵陽 伶舟 墨夷 墨臺 平陵 綺裡 青陽 容成 尚方 千代 素和 夙沙 霞露 新垣 終黎 終葵 左人不要懷疑,這些都是姓。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