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篇文言文的翻譯和寓意啊,告訴我一下幾篇文言文的名字和譯文

2022-03-14 05:43:48 字數 4970 閱讀 7945

1樓:匿名使用者

1,《牧童捉小狼》

原文:兩牧童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謀分捉之,各登一樹,相去數十步。

少傾,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倉皇。童於樹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聞聲仰視,怒奔樹下,且號且抓。

其一童又在彼樹致小狼鳴急。狼聞聲四顧,始望見之;乃舍此趨彼,號抓如前狀。前樹又鳴,又轉奔之。

口無停聲,足無停趾,數十往復,奔漸遲,聲漸弱;既而奄奄僵臥,久之不動。童下視之,氣已絕矣。

翻譯:有兩個牧童進山發現狼窩,窩裡有兩隻小狼。於是牧童把小狼捉住,分別爬上一棵相距數十步的樹。不一會兒,大狼回來了,進窩發現小狼不見了,非常張皇失措。

牧童在樹上扭小狼的蹄、耳,讓它痛嚎。大狼聽到後,抬頭看見這樣,十分憤怒,跑到樹下,狂叫不已,還用爪子抓樹皮。這時候另一個牧童在另一棵樹上如法炮製,令小狼痛嚎。

大狼聽見聲音,到處張望,發現小狼;於是不顧這邊的狼崽,轉而奔至另一棵樹下,象剛才那樣狂叫撕抓。第一棵樹上的牧童又讓小狼哀號,大狼又轉身撲過去。從頭到尾,大狼嘴裡沒有停止過嚎叫,腳下沒有停止過奔跑,這樣來回數十次,跑得也慢了,聲音也小了;再過一會,大狼奄奄一息,直挺挺地躺在地上,很久都不動彈。

牧童於是從樹上爬下來,湊近一看,原來它已經氣絕身亡。

2,《林?(浦)論學問》

學者之問也,不獨欲聞其說,又必欲知其方;不獨欲知其方,又必欲為其事。而以既問於師,又辯諸友,為當時學者之實務。蓋學以學為人也,問以問所學也。既為人則不得不學,既學之則不容不問。

譯文:求學的人提問,不光要聽師長的論說,還一定要了解他們治學的方法;不光要了解方法,還要實踐師長所教誨的事。這其中,既能向師長請教、又能跟朋友**,是求學的人最實在的事情。

這是因為學習是為了學習做人的道理,提問是為了弄清學習中的疑難。作為一個人不能不學習,學習就當然不能不提問。

3,《一軸鼠畫》

一軸鼠畫

東安有一個讀書人擅長做畫,作了一幅題材為老鼠的畫,獻給縣令。縣令開始不知道愛惜它,很隨意地把這幅畫掛在牆壁上。每天早晨走過掛畫的地方,那幅鼠畫總是落在地上,多次掛上去多次落下地。

縣令對這種情況感到很奇怪。一天黎明時候縣令起來察看,發現畫落在地上,而有一隻貓蹲在畫的旁邊。等到縣令把畫拿起來,貓就跟著跳起來追趕那幅鼠畫。

縣令就用這幅畫來試其他的貓,結果沒有一隻不是這樣的。到這時候,才知道這幅鼠畫是畫得很逼真的,值得愛惜。

4,《勉諭兒輩》

【原文】:由儉〔儉:節儉。

〕入奢〔奢:奢侈。〕易,由奢入儉難。

飲食衣服,若思得之艱難,不敢輕易費用;酒肉一餐,可辦粗飯幾時;紗絹一匹,可辦粗衣幾件;不飢不寒足矣,何必圖好吃好著〔著:穿。〕?

常將有日思無日,莫等無時思有時,則子子孫孫,常享溫飽矣。

翻譯:由節儉進入奢侈(是)容易(的),由奢侈進入節儉(卻)困難(了)。我今天的(高)俸祿哪能長期享有(呢)?

(我)自己(的健康)哪能長期保持(呢)?(如果)有一天(我罷官或病死了,情況)與現在不一樣,家裡的人習慣於奢侈生活已經很久,不能立刻節儉,(那時候)一定會(因為揮霍淨盡而)弄到飢寒無依,何如(不論)我作(大)官或不作(大)官,活著或死亡,(家中的生活標準都)固定像(同)一天(一樣)呢?」唉,大的有道德才能的人的深謀遠慮,**(是)凡庸的人所(能)比得上的呢!

5,《柳慶問飲》

這篇沒6,《勾踐困於會稽》

勾踐固守在會稽的時候,悵然感嘆道:「難道我就這樣固守在這裡一輩子嗎?」吳王夫差赦免越國以後,越王勾踐回到越國,於是就苦身焦思,在座位前放著苦膽,無論是坐著還是躺著,抬頭就能看見苦膽,吃時也親口嚐嚐苦膽。

勾踐還常常自言自語地說:」你忘記了吳越在會稽這一仗的恥辱了嗎?「越王勾踐親自參加田間勞動,他的夫人親自織布,吃飯時也不加肉,穿衣也不要多種顏色的華美衣服,屈己禮待那些有才能但地位不如自己的人,善待來訪的賓客,救濟貧窮的人,慰問死者家屬,與老百姓同甘共苦。

7,《孔子過而不式》

原文:荊伐陳,陳西門壞,因其降民使修之,孔子過而不式。子貢執轡而問曰:

「禮、過三人則下,二人則式。今陳之修門者眾矣,夫子不為式,何也?」孔子曰:

「國亡而弗知,不智也;知而不爭,非忠也;亡而不死,非勇也。修門者雖眾,不能行一於此,吾故弗式也。」詩曰:

「憂心悄悄,慍於群小。」小人成群,何足禮哉!

譯文:楚國討伐陳國,陳國的西門被打壞,楚人就讓投降的陳國百姓來修繕。孔子經過這裡沒有對人們行式禮(軾禮:

在車上對車下的人行的一種禮節)。子貢手持轡頭問孔子說:「《禮》上說,遇到三人就應該下車,遇到兩人就應該行式禮。

現在陳國修城門的人很多,您卻不行式禮,為什麼呢?」孔子說:「自己的國家滅亡了都不知道,這是不聰明;知道了卻不反抗,這是不忠於國家;國家滅亡了自己不去殉死,說明他們沒有勇氣。

修城門的人雖然多,卻沒有一個能做到我說的其中一點的,所以我不對他們行式禮。」

8,《汗不敢出》

鍾毓、鍾會少有令譽

鍾毓、鍾會少有令譽。年十三,魏文帝聞之,語其父鍾繇曰:「可令二子來。

」於是敕見。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

」毓對曰:「戰戰惶惶,汗出如漿。」 復問會:

「卿何以不汗?」對曰:「戰戰慄慄,汗不敢出。

」翻譯: 鍾毓、鍾會在少年時期就有美名。鍾毓十三歲時,魏文帝曹丕聽說這兩個孩子的聰慧名聲,就對他們的父親鍾繇說:

「可以叫這兩個孩子來見我。」於是奉旨進見。鍾毓臉上有汗,魏文帝問:

「你臉上為什麼有汗?」鍾毓回答:「戰戰惶惶,汗出如漿。

」鍾會臉上沒出汗,文帝又問:「你為什麼不出汗?」鍾會回答:

「戰戰慄慄,汗不敢出。」

9,《吳郡陳遺》

吳郡陳遺,家至孝。母好食鐺底焦飯,遺作郡主簿,恆裝一囊,每煮食,輒貯錄焦飯,歸以遺母①。後值孫恩賊出吳郡,袁府君即日便徵②。

遺已聚斂得數鬥焦飯,未展歸家,遂帶以從軍③。戰於滬瀆,敗,軍人潰散,逃走山澤,皆多飢死,遺獨以焦飯得活。時人以為純孝之報也。

【註釋】

①鐺(chēng):一種鐵鍋。貯錄:貯藏。

②孫恩:東晉末,孫恩聚眾數萬,攻陷郡縣。後來攻打臨海郡時被打敗,跳海死。袁府君:即袁山鬆,任吳國內史(諸侯王封國內掌民政的長官,相當於太守)。

③未展:未及。

【譯文】吳郡人陳遺,在家裡非常孝順。他母親喜歡吃鍋巴,陳遺在郡裡做主簿的時候,總是收拾好一個口袋,每逢煮飯,就把鍋巴儲存起來,等到回家,就帶給母親。後來遇上孫恩賊兵侵入吳郡,內史袁山鬆馬上要出兵征討。

這時陳遺已經積攢到幾鬥鍋巴,來不及回家,便帶著隨軍出征。雙方在滬瀆開戰,袁山鬆打敗了,軍隊潰散,都逃跑到山林沼澤地帶,沒有吃的,多數人餓死了,唯獨陳遺靠鍋巴活了下來。當時人們認為這是對他純厚的孝心的報應。

10,《仲尼相魯》

孔子去魯國當宰相,(齊)景公對此很擔心,對晏子說:「鄰國有聖人,那可是敵國的憂患。如今孔子去魯國當宰相會怎麼樣?

」晏子回答說:「陛下您不要擔心。那魯國的國君,是個軟弱的君主;孔子,是聖人。

您不如暗地裡給孔子一些好處,暗示他來齊國當宰相。孔子強行進諫魯君必不聽,他肯定會對魯國失望而對齊國有好感,到時候您不要接納他。跟魯國斷絕,在齊國又沒有後臺,孔子就會陷入困境。

」過了一年,孔子離開魯國去齊國,景公不接納,所以在陳、蔡之間。

2樓:咎盈能嘉納

與人無爭,只求相安無事的人。貶義

告訴我一下幾篇文言文的名字和譯文

3樓:邵靜蘭

第一bai篇是《長者子捉船》 昔有大長du者子,共諸商人zhi

入海採寶。 此長dao者子善誦入內海捉船方法第二篇是《截竿入城容》 魯國有個拿著長長的竿子進入城門的人,起初豎立起來拿著它,不能進入城門,橫過來拿著它,也不能進入城門,實在想不出辦法來了。一會兒,有個老人來到這裡說:

「我並不是聖賢,只不過是見到的事情多了,為什麼不用鋸子將長竿從中截斷後進入城門呢?」那個魯國人於是依照老人的辦法將長竿子截斷了。

第三篇是《?》 淮北蜂很毒,尾巴上的刺可以殺人;

第四篇是《 蜘蛛與蛇》 曾經看見一隻蜘蛛,在牆壁之間佈網,離地大約二三尺高。一條大蛇從它下面經過

4樓:匿名使用者

1.《百喻經·口誦乘船法而不解用喻》e68a84e8a2ad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236613462

從前有一個大富翁的兒子, 與一些商人一起到大海中採寶。這位.大富翁的兒子會背誦入海駕船的方法,如果船在海中行使到有旋渦、迴流、礁石的地方,應該怎樣駕駛怎樣停靠。他就告訴大家說:

「入海駕船的方法我全都知道。」大家聽了都相信他的話。

船行使到了大海後沒有多久,船師生病忽然死了,這時大富翁的兒子就代替死去的船師駕船。當船行使到有旋渦的急流中,他大聲背誦如何駕船的方法,可是船只是在漩渦中打轉,無法繼續前進到達採寶的地方。滿船人最終都落水而死。

2.截竿進城

魯國有個拿著長長的竿子進入城門的人,起初豎立起來拿著它,不能進入城門,橫過來拿著它,也不能進入城門,實在想不出辦法來了。一會兒,有個老人來到這裡說:「我並不是聖賢,但是我見到的事情多了,為什麼不用鋸子將長竿從中截斷後進入城門呢?

」那個魯國人於是依從了老人的辦法將長竿子截斷了。

3.淮北蜂毒

淮北蜂很毒,尾巴上的刺可以殺人;江南的螃蟹很威猛,它的螯可以敵擋老虎。然而採蜂蜜的人不認為採蜂蜜時必須與蜜蜂爭鬥,而捕捉螃蟹的人沒聽說過傷手指。

蜜蜂的蜂窩一般築在地上或樹木石頭上,人發現了它的所在,就在夜晚拿著烈焰燃燒的火炬靠近它,蜜蜂傾巢而出飛向火焰,全部死亡。然後(人們)連蜂房帶蜂蛹一起挖取下來。螃蟹呆在蒲草或蘆葦之間,在水邊上放一盞燈,螃蟹爭相爬行,全都是俯身撿拾即可。

只知道趨炎附勢,而不能安於居住的地方,原來它們的死應當如此。

4.嘗見一蜘蛛佈網

曾經看見一隻蜘蛛,在牆壁之間佈網,離地大約二三尺(高)。一條大蛇從它下面經過,昂首想吞食蜘蛛,(它著勢往上)而高低略微差一點。久了,蛇將要走。

蜘蛛忽然(垂絲)懸掛而下,蛇有昂首等它。蜘蛛便回守它的網中。象這樣 三四次。

蛇感覺稍微有點疲倦,將頭趴到地上。蜘蛛乘其不備,奮身迅速下來,蹲在蛇的頭上,拼死不動。蛇狂跳顛摔,而到 死。

蜘蛛就吸它的腦漿,吃飽肚子後離去。

道理:(1).做什麼事都要堅持不懈,這樣才能成功.

(2).等候時機是很重要的,在沒把握的時候不應該過度消耗能力,而後抓到合適的機會就要一舉拿下

文言文《誠意》的翻譯,文言文 誤認 原文和翻譯

原文 小人閒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後厭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獨也。譯文 那些沒有道德修養的人,在閒居獨處的時候,無論什麼壞事都做得出來。當他們見到那些有道德修養的人,卻又躲躲藏藏企圖掩蓋他們所做的壞事。而裝出一付似乎做過好事的模...

文言文《刻舟求劍和《鄭人買履》的翻譯

鄭人買履 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其足1,而置之其坐2。至之3市,而忘操4之。已得履,謂曰 吾忘持度5!反6歸取之。及7反,市罷,遂8不得履。人曰 何不試之以足?曰 寧9信度,無10自信也。刻舟求劍 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11契12其舟,曰 是13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

文言文《避暑》和《糊塗》的翻譯,文言文《糊塗官》的原文 翻譯,急!!!

掩耳盜鈴 出處 呂氏春秋 自知 原文 範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鍾者。欲負而走,則鍾大不可負 以椎毀之,鍾況然有音。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掩其耳。惡人聞之,可也 惡己自聞之,悖矣。譯文 晉國的大夫範氏滅亡的時候,有個老百姓得到一隻鍾,想要把它揹走。只是鐘太大,沒法背。於是就用錘去把它打碎,這樣鍾又轟轟地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