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說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一是什麼

2022-04-22 21:28:40 字數 5161 閱讀 2102

1樓:匿名使用者

《說文》:一,惟初太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

《淮南子·詮言》:一也者,萬物之本也。

上天得一而清覆於上,清靜而明朗;大地得一而寧載於下,寧靜安詳。神仙得一而靈氣十足;穀物得一而籽粒飽滿;萬物得一才能得以生生不息;諸侯王得一才能在天下得到正道。

2樓:小靜

得一:是一次磨礪,是彩虹之前必須經歷的風雨。

3樓:匿名使用者

翻譯:天得到道變得清明;地得到道變得寧靜;人神得到道變得靈氣;川穀得到道變得充盈;萬物得到道而生長;侯王得到道而成為天下的首領

4樓:

一為天地之大道也,不可言說,得之一心

5樓:心壹元

所謂一者,空也,空空如也,空無一物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 中的一作何解釋

6樓:密語界

古文第三十九章:一人得道,十方得利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霝(靈),浴【谷】得一以盈,侯【王得一】而以為正。其致之也,胃(謂)天毋已清將恐【裂】,胃(謂)地毋【已寧】將恐【發,】胃(謂)神毋已霝(靈)【將】恐歇,胃(謂)浴(谷)毋已盈將將恐渴(竭),胃(謂)侯王毋已貴【以高將恐蹶。】故必貴而以*為本,必高矣而以下為基。

夫是以侯王自胃(謂)【曰】孤寡不�(谷),此其*【之本】與?非【也】?故致數與無與。

是故不欲【祿祿】若玉,硌【硌若石。

《老子》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侯得一,以為天下正。其致之也,謂天無以清,將恐裂;謂地無以寧,將恐發;謂神無以靈,將恐歇;謂谷無以盈,將恐竭;謂萬物無以生,將恐滅;謂侯王無以正,將恐蹶。

故貴必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穀。是其以賤為本也?

非歟?故致數輿,無輿。是故不欲琭琭若玉,珞珞若石。

解讀:『昔之得一者』這裡的這個一,於後面的一連的五個一,各有所指。第一個一,是指的得這大道之法。其後的五個一,俱被這第一個一所攝;即『一中有諸一,諸一中無一』。

釋意:往昔之修道者若一人得這大道之法:

天也得這修道者的道體,所以天可以清澈;

地也得這修道者的道體,地可以安寧(不會震動)

神也得這修道者的道體,即會現靈;(天人感應)

五穀也得這修道者的道體,即長勢良好,收穫豐富;

王侯也可得這修道者的道體,可以令天下安正。

推而言之

如果天空不再清澈,大氣層恐怕將會爆裂;

如果地不能安寧,恐怕將會暴發火山及**;

如果神無靈性的接濟,恐怕將會停歇;

如果五穀長勢不良,恐怕將會絕產;

(五穀絕產,至令一切狷飛蠕動,飛禽走獸都無法正常生存下去,此處對應第六章,穀神不死。)

如果萬物不能良好的生存,恐怕將會物種大滅絕;

如果侯王不能安正天下,恐怕天下將發生大暴動;

所以貴必定於賤相對應,

高以下為基礎。

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穀。是以賤為安世之本,重平安盛事之道。難道不是嗎?

所以最高的讚譽無須讚譽;

(君王無須讚譽本已是眾生之尊,也是人中之極,所以自稱為孤,寡,因無能與之匹敵者)

所以君王不應追求晶瑩似玉,應該堅如瓔珞樸石。

7樓:匿名使用者

一,是指「道」的本質,「道」的實相。是先天混元,萬物和諧統

一、陰陽平衡的狀態。此章的「一」都是一個意思,都是類比方式說明最初的「先天之道」其實就是最完美的「大道」,我們的目的就是儘量去達到這一理想。

8樓:

一為天地之大道,你之所以會覺得有不同是因為由得到了這個「道」但在各種事物上的表現出來的形式不同,有表現出清、寧、靈、盈、生、正。都是因為得天下之大道了。

9樓:周公後

這話雖是出自《道德經》,是道家理論,但萬法相通。末學認為,這幾個「一」的含義是一樣的,都是指那種天人合一的境界。不論是哪一家哪一派的人,只要他能夠以清淨平等的心與宇宙同一,得到了無分別智慧,那就是得到了「一」,因為「一」是萬事萬物的本源,都是從「道」而生的(道家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之宇宙生成論),所以,得一者即得大智慧,故無往而不利。

10樓:

《老子》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 生;侯得一以為天下正。 其致之也,謂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廢;神無以靈 ,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正, 將恐蹶。

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是以侯王自稱孤、寡、不穀。此非 以賤為本邪?

非乎?故致譽無譽。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道德經譯文

第三十九章

[原文]

昔之得一①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②;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候王得一以為天一正③。其致之也④,謂⑤天無以清⑥,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廢⑦;神無以靈,將恐歇⑧;谷無以盈,將恐竭⑨;萬物無以生,將恐滅;候王無以正⑩,將恐蹶⑾。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

是以候王自稱⑿孤、寡、不穀⒀。此非以賤為本邪?非乎?

故至譽無譽⒁。是故不欲琭琭如玉⒂,珞珞如石⒃。

[譯文]

往昔曾得到過道的:天得到道而清明;地得到道而寧靜;神(人)得到道而英靈;河谷得到道而充盈;萬物得到道而生長;侯王得到道而成為天下的首領。推而言之,天不得清明,恐怕要崩裂;地不得安寧,恐怕要震潰;人不能保持靈性,恐怕要滅絕;河谷不能保持流水,恐怕要乾涸;萬物不能保持生長,恐怕要消滅;侯王不能保持天下首領的地位,恐怕要傾覆。

所以貴以賤為根本,高以下為基礎,因此侯王們自稱為「孤」、「寡」、「不穀」,這不就是以賤為根本嗎?不是嗎?所以最高的榮譽無須讚美稱譽。

不要求琭琭晶瑩像寶玉,而寧願珞珞堅硬像山石。

[註釋]

1、得一:即得道。

2、神得一以靈:神或指人。靈:靈性或靈妙。

3、正:一本作「貞」。意為首領。

4、其致之也:推而言之。

5、謂:假如說。帛書作「胃」。

6、天無以清:天離開道,就得不到清明。

7、廢:荒廢。

8、歇:消失、絕滅、停止。

9、竭:乾涸、枯竭。

10、正:一本作「高貴」,一本作「貞」。

11、蹶:跌倒、失敗、挫折。

12、自稱:一本作「自謂」。

13、孤、寡、不穀:古代帝王自稱為「孤」、「寡人」、「不穀」。不穀即不善的意思。

14、至譽無譽:最高的榮譽是無須稱譽讚美的。

15、琭琭:形容玉美的樣子。

16、珞珞:形容石堅的樣子。

[引語]

這一章講「道」的普遍意義。前半段段論述「道」的作用,天地萬物都**於「道」,或者說,「道」是構成一切事物所不可或缺的要素,如果失去了「道」,天地萬物就不能存在下去。後半段由此推及到人間,告誡統治者從「道」的原則出發,並常要能「處下」、「居後」、「謙卑」,即貴以賤為根本,高以下為基礎,沒有老百姓為根本和基礎,就沒有高貴的侯王。

因而在本章的內容中,同樣包含有辯證法的因素。

[評析]

在《道德經》裡,老子經常以「一」來代稱「道」,如二十二章的「聖人抱一為天下式」。本章中,老子連續七次使用「一」字,其含義是相當深刻的。楊興順說:

「一切在流動著,一切在變化著,但老子認為,變化的基礎是統一而不是矛盾的鬥爭。『天得一以清』……老子揭露了客觀世界的矛盾,企圖削弱矛盾,遏阻矛盾的尖銳化,為著這一目的,他把統一看成萬物的基礎而把它絕對化。」(《中國古代哲學家老子及其學說》)事實上,老子認為宇宙的本原只有一個,宇宙的總規律也只有一個,因而他突出「一」,即宇宙起源的一元論,而且是物質的。

在世界的自然萬事萬物之中,老子列舉了許多相互矛盾的對立體,並認為對立物相互依存、相互轉化,最終歸於統一。所以,他一再使用「一」,也表明他認為矛盾和對立總要歸於統一。在人類社會而言,老子也強調統一,認為侯王也要注重唯一的「道」,才能使天下有個準繩。

這個準繩是什麼?老子說,「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侯王應該認識到「賤」、「下」是自己的根基。

有道的人無須光華如玉,還是質樸更好一些。總而言之,本章開頭就是講道的普通性、重要性、不論是天、地、神、谷、萬物、侯王,都是**於道,如果失去了道,一切都不會再存在下去。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候王得一以為天一正

11樓:資料不詳

這段話出之《道德經·昔之得一者》,也是道家的理論。

道家認為道是萬物之始,但道是不可以說清楚的,它不是實物,也不是虛無,就是一種存在而又不可用任何意思解釋的東西。

所說的一,就是道的衍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個一也是很難理解的東西,畢竟它是從道演化來的,如果非要解釋這個一,可以認為一就是最開始的最至純而又能夠衍生下去的東西,源於道。

這段話整個的來理解,就是講「道」的普遍意義。前半段論述「道」的作用,天地萬物都**於「道」,或者說,「道」是構成一切事物所不可或缺的要素,如果失去了「道」,天地萬物就不能存在下去。後半段由此推及到人間,告誡統治者從「道」的原則出發,並常要能「處下」、「居後」、「謙卑」,即貴以賤為根本,高以下為基礎,沒有老百姓為根本和基礎,就沒有高貴的侯王。

因而這段話,同樣包含有辯證法的因素。供參考。

12樓:江中一點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道德經》,其內容全文如下:

【原文】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候王得一以為天下正。其致之也,謂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廢;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候王無以正,將恐蹶。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

是以候王自稱孤、寡、不穀。此非以賤為本邪?非乎?

故至譽無譽。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翻譯】

往昔曾得到過道的:天得到道而清明;地得到道而寧靜;神(人)得到道而英靈;河谷得到道而充盈;萬物得到道而生長;侯王得到道而成為天下的首領。推而言之,天不得清明,恐怕要崩裂;地不得安寧,恐怕要震潰;人不能保持靈性,恐怕要滅絕;河谷不能保持流水,恐怕要乾涸;萬物不能保持生長,恐怕要消滅;侯王不能保持天下首領的地位,恐怕要傾覆。

所以貴以賤為根本,高以下為基礎,因此侯王們自稱為「孤」、「寡」、「不穀」,這不就是以賤為根本嗎?不是嗎?所以最高的榮譽無須讚美稱譽。

不要求琭琭晶瑩像寶玉,而寧願珞珞堅硬像山石。

聞渠哪得清如許的下一句,門渠哪得清如許,下句

聞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 觀書有感 門渠哪得清如許,下句 惟有源頭活水來。毛遠你這網名真遜。為有源頭活水來。對了你那個應該是問吧怎麼是門。問渠哪得清如許的下一句是什麼 觀書有感 其一 作者 朱熹 朝代 南宋。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譯文半畝大的方形...

司馬徽不是對劉備說臥龍鳳雛得其一可安得天下 那為什麼在第2次

徐庶不也是司馬微推薦給劉備的,司馬微的通天的本事是很又根據的,其一 徐庶離開劉備背忠救孝,當時司馬微就斷定其母必死。其二 徐庶也有可能是司馬微送給劉備作以試探然後交予臥龍鳳雛。不然為什麼第一次和劉備交談時沒有說出臥龍鳳雛的名字。至於你說的 臥龍雖得其主,不得其時,我看說的應該是時間的上的問題,之後可...

司馬徽說,伏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劉備得此二人為何沒有得

水鏡先生也曾言道孔明雖的其主 未得其時.可見孔明出山不是時候.臥龍鳳雛二人得一可安天下,劉備都得到了,2人雖才學不相上下,但沒有考慮他們的性格,最後龐統不聽孔明勸告死在落鳳坡,才使孔明離開荊州,讓關羽代替以至失了荊州.關羽死後,劉備欲伐吳,孔明等苦勸本也有些憂鬱,可惜被張飛壞了大事,張飛再死事已無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