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有趣的數學課,一堂有趣的數學課 作文400急!急!急!急!急!

2022-08-02 00:22:23 字數 6225 閱讀 5482

1樓:匿名使用者

上課一開始,數學老師面對40名三年級的學生並沒有立即講解重量單位,而是在黑板上畫了六個大袋子,讓學生猜想每個袋子裡要裝多少東西,就可以達到一千克的重量。學生們一下子被這個問題所吸引,紛紛要求到黑板上去「裝袋子」。有的在袋子裡裝10本數學書和四個鉛筆盒,有的裝上一個空書包,有的在袋子裡裝上某某同學一頓吃的米等等。

一下子六個袋子全部裝滿了,但到底裝的東西是不是一千克呢?1千克有多重呢?這個「懸案」使同學們對這節課所學的內容十分感興趣。

這時數學老師不慌不忙的拿出一個案秤,告訴大家1千克和克是重量單位,用字母怎樣表示,以及它們之間的進率,並告訴同學們1千克的東西是怎樣稱出來的;由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很高,因此可能快就體會和掌握了這部分的內容,本來到此就可以結束了,但老師為了培養學生在生活中運用數理方法的態度及親身感受數理方法的長處,他把同學們又帶回黑板上的大袋子旁。每個小組發一個秤,還讓同學們驗證一個剛才所裝的袋子是否是一千克,並要求每人寫出一份1千克重的實物的細目表。 學生們把原來猜想即10本數學書和4個鉛盒等等拿去秤稱一稱,都大笑起來,覺得自己太無知。

然後,每個人邊稱邊寫出一份1千克重的細目表。

為了讓學生對1千克的重量有進一步的體驗,老師讓學生們拿著稱並把它們帶到沙坑旁。老師發給每個學生一個塑料袋,讓每人在塑料袋裡裝1千克重的沙子。同學們按照老師要求操作起來,一會兒多一點,一會兒少一點,一直到整整1千克為止。

他們這種認真操作的場面,我深受感動。這不僅僅是在向學生們傳授數學知識,而是在培養學生們科學的態度和認真、求實的精神。同時學生通過操作完成了任務,也獲得了成功的體驗。

馬上就要下課了,老師組織學生們談各自的體會。剛才在黑板上寫某某同學一頓可吃一千克米的學生第一個發言,他舉著裝有1千克重沙子的口袋說,某某絕對吃不了這麼多米,他說錯了,向這位同學道歉,另一個同學接著說,一家四口人一天可以吃1千克米。最後老師對同學們這種高漲的學習熱情給予表揚,並鼓勵同學們要敢於把數學課上學到的知識運用幹平時的生活中去。

這節數學課雖然是我在書上「聽」到的,但我卻彷彿可以看到學生們課後仍在繼續討論著課上所學的知識意猶未盡的場面;課堂上同學們一張張渴望學到知識、充滿熱情的小臉仍然不時出現在我的眼前。

2樓:匿名使用者

寫作文的吧,這是作文題吧

3樓:鏡子裡的那個

額額。你在說神馬???、

一堂有趣的數學課 作文400急!急!急!急!急! 20

4樓:24k聰明

首先給文章起一個好一點的名字,比如優秀小學生的代表--***,然後進入正題,正題先介紹小學生的基本概況,讓後是取得過哪些榮譽,進入正文一般寫四點,一是愛學習,二是愛勞動,三是愛幫助別人,四是尊老愛幼,最後有個小結,就完成了。

一堂生動的數學課作文?

5樓:913水玲瓏

今天,我上了一堂特別的數學課。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這一節課是我們敬愛的陳校長來上課!

原來,今天何老師請假,所以陳校長主動代了這節課,給老師和我們做了一個好榜樣。最讓我感動的是,平常陳校長的時間總是被學校的事擠得滿滿當當,而現在卻花費四十分鐘給我們講課。所以當陳校長大步走進教室時,我們的嘴巴張得可以裝下一個大雞蛋啦!

這一堂課的內容是簡單的小數,但是陳校長水平可高了,他把每一個知識點講得惟妙惟肖,帶我們走進了有趣的數學世界。例如,他問到「64。00」是不是小數,鼓勵我們各抒已見。

同學們像小雞一樣嘰嘰喳喳地交流起來:有的說是小數,有的說是整數,為此爭論不休。最後陳校長揭曉答案,它既是小數也是整數。

我們既思考了問題,又知道了真相,真是一舉兩得。

四十分的時間一晃而過下。下課鈴響,陳校長就急忙走出了教室,看得出來他還有許多事要做。之後,邱老師跟我們講,陳校長很少有時間上課,今天也是擠出寶貴的時間給我們上了一堂活潑生動的數學課,因為我們班是個優秀的集體。

如果我們是小數點,可敬的校長就是整數部分,老師是小數部分。在老師的幫助下我們在前進;校長就是指南針,指引著我們邁向科學的殿堂。

6樓:七色彩虹之毛毛

答:一堂生動的數學課作文

星期三下午,我們班舉行了一堂家長公開課,地點在電化教室。知道家長們要來聽課,我們都有點緊張。一到下午,我的心撲通撲通地跳個不停。

等我們走進電化教室的時候,後面黑乎乎地一片,原來家長們早就坐在後面等我們來上課。

因為有家長們在聽課,同學們表現得都很認真,舉手的人也很多。就連平時不愛舉手的朱曼琪也舉手回答問題,俞老師當場就表揚了她。我也舉了很多次手,不過因為舉手的同學太多了,所以我只回答了2次。

可俞老師說:「叫2次已經很多了。」我真搞不定為什麼?

在這堂課中,我最喜歡的是手偶表演環節。我真佩服俞老師想出這麼好的辦法讓我們記住九的乘法口訣,同學們都學得很認真。

這真是一堂生動的數學課!

如何才能上好一堂生動有效的數學課

7樓:匿名使用者

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有利陣地,教師只要能夠認真地分析研究本課的教材內容,精心設計本堂課的教學過程,我認為他(她)就能夠上好一堂成功的數學課。

一. 認真分析研究教材。

1、教師要能夠領會大綱的精神,瞭解本節課的教材前後的聯絡,這樣才能清楚地瞭解這部分教材是怎樣的基礎上出現的,又為後面教學做準備,從而正確地掌握教學目的,避免教學時前後脫節和不必要的重複。

2、教學目的要準確具體。既要有數學基礎知識方面的要求,又要有能力方面的培養,還不能忽視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因為

數學基礎知識與能力的培養是相輔相成的,這兩個方面的任務不可偏廢,如果忽視了能力方面的培養,學生掌握的數學基礎知識就比較死;如果只注意了能力的培養,忽視數學基礎知識的掌握,能力也不可能培養起來。根據不同的數學內容向學生進行品德教育,這樣不僅具有社會意義,而且對學生的健康成長也有重要意義。

3、教育的重難點認識要明確。教師要知道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的突破方法,這樣才能使教師在教學中分清主次,重點多啟發練習,難點適當分散,減緩破度,以便學生理解和掌握系統的知識。

4、教具的準備要充分。教室要根據教材內容準備必要的教學用具,用來幫助學生理解知識,使學過的知識能夠記憶憂新。

5、學生活動設計要精彩。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設計好學生的活動,樹立以「學生的學」為中心思想,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慾。雖然在教學中教師的主導作用十分重要,但是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是否參與,對於教學效果有著極大的影響。

二、精心設計教學過程。

1、複習舊知識要做到「巧妙孕伏」。

教師設計的複習題,即是學生已學過的內容,又是與本節課聯絡比較緊密的內容,起到遷移類推,溫故知新的作用,為學習新知鋪路搭橋奠定基礎。例如學習「質數與合數」應設計這樣的三道複習題:(1)分別寫出10和12的約數。

(2)20、60、40、78、120、45中,哪些有約數2?哪些有約數3?哪些有約數5?

(3)自然數1、2、3、4、5、6、7、8、9、10、11、12中哪些是奇數?哪些是偶數?根據是什麼?

這樣複習奇數、偶數的意義及判斷方法引出新知,使學生能夠區分這兩種數(奇數、偶數),(質數、合數),而找約數是為新課服務,使新授課程能夠順利進行。

2、匯入新課要做到「引入佳境」。

教師教學的成功在於為學生創造一個生動活潑、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創造良好的課堂環境,應從匯入新課開始,匯入新課的方法很多。比如「復舊遷移」、「巧設懸念、啟迪思維」、「直觀教具匯入」、「故事問題匯入」等等。教師應根據新課的內容來選用。

當教師的導言能激起學生的興趣時,學生就會興致勃勃地配合教師上課。例如:在講授「除法的初步認識時」以故事的形式來匯入:

今天我給同學們講個分桃子的故事,幼兒園裡有7個小朋友,老師拿14個桃,要分給這7個小朋友,,每人1個,拿掉7個還剩7個,還可以每人分1個,拿掉7個還剩7個,還可以每人1個,這回呀,每個小朋友分到幾個桃?分到2個桃,這就是平均分,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板書課題)。這樣既說明了平均分,又激發了他們專心聽課,活躍了課堂氣氛。

在講授「相遇問題」時用事例來匯入:教師先請兩名學生到前面來,一個在左側,一個在右側,兩個相距一段距離,老師喊「齊步走」,兩個學生同時相對而行,當走到兩人相遇時,老師喊立定,這是教師說:「這兩個同學怎麼了」,生答:

「他們相遇了」然後師講:「向這種人、汽車、火車等,從兩地相對而行,最後相遇的。」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相遇問題(板書課題)。

這樣做能使學生產生一種親切感,把學生的思想集中到教學內容上來,把抽象的數學知識具體化、形象化、在學生頭腦中行成表象,起到觸類旁通之功效,為學生創設引人入勝,新奇不解的學習環境。

3、傳授知識要做到「栩栩欲活」。

這部分是一堂課的核心,教師要採用多種方法進行,才能達到較好的效果。

用直觀具進行課堂教學,引導學生參與實踐活動,幫助學從「具體形象思維」有助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例如在講點、線、面、體等幾何體知識時,利用各種教具讓學生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擺一擺、算一算等加深對學生概念的理解。但是教師必須明白:

直觀教具是能夠豐富學生的感性經驗,來幫助學生理解掌握它的計算方法。運用時必須恰當有效,因為直觀教具只是作為學生理解和 掌握知識和發展思維的手段,它的本身不是目的。在教學時不能一直停留在直觀的水平上,而是學生理解了以後,就要脫離直觀,引導學生進行抽象思維。

提問是教師以出問題的形式,通過師生相互作用,檢查學習,促進思維,鞏固知識,運用知識,促進學生學習的行為方式。教師有針對性的恰當的提問,可以激發學生學習動機,促進學生積極思維主動求知。因此教師要根據本班的學生實際,學習習慣,個性差異,興趣愛好、接受能力和教材內容設計提問,例如講「分數的意義」時可結合事物圖使學生逐步認識單位「1」平均分成幾份,每份就是幾分之一,幾分就是幾分之幾。

可提問如下:

(1) 把一個蘋果分給4個同學,每人得幾分之幾?

(2) 把4個蘋果分給4個同學每人一個,每人得這4個蘋果的幾分之幾?

(3) 把1個餅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是它的1/2。把兩個餅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是它的1/2。這兩個1/2一樣嗎?為什麼?

以上三個問題,由易到難,可讓後進生回答第一個問題,使他們感到成功的喜悅;可讓中等生回答第二個問題,使他們的能力得到培養;可讓優等生回答第三個問題,使他們知難而進,提高分析、判斷、推理能力。這樣安排,既符合小學生的認識規律,課堂氣氛也活躍。

課堂教學中的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訓練為主線以參與為主環的「四為主」原則大家都知道。倡導學生自主學習是進行素質教育的必由之路,也是新課程的思想。把討論請進課堂是課堂教學質量工程的重要標誌。

討論可以讓全體學生主動參與探求知識的全過程,促進他們自我主動發展沒,也就是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給他們動腦、動口、動手的機會,讓他們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學習。因此對於一些難度較大、抽象、複雜、容易混淆的知識要進行討論,才能使學生更好的掌握,並能夠運用自如。

如在講「倍數應用題」時先把兩個容易混淆的應用題寫在小黑板上。(1)一本字典有516頁,是一本故事書的6倍,這本故事書有多少頁?(2)一本故事書有86頁,一本字典的頁數是一本故事書的6倍,這本字典有多少頁?

教師可設計如下討論題組織學生討論。a、這兩道題有異同的地方?b、這兩道題告訴的已知量是誰?

求誰?c、這兩道題中告訴誰是誰的倍數?倍數的量上是已知的還是未知的。

d、如何區分這兩道題?各採用怎樣的解法?e、你發現了什麼規律?

f、你還能自編類同的題目嗎?通過討論不僅讓學生明確了這兩道題的異同點,而且能夠選用相應的方法來解答,使學生分

清了界限,掌握了方法,學到了本領,效果良好。組織學生討論,讓所有學生在自由的討論,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不僅可以落實面向全體的要求,而且能夠使學生學會交往,訓練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4.鞏固練習要做到「回味無窮」。

根據新授課的內容,教師要進行靈活多樣的練習,來調動學生做題的積極性,以鞏固所學的知識。

練習是使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師反饋資訊,調動教學的重要途徑。首先,練習要有針對性。設計練習時,目的要明確、內容要精選。

如,在教「方程的意義」後。針對部分學生對「等式」和「方程」存在混淆,教師可提出一些判斷題:下列那些是方程?

那些不是方程?為什麼?4x-5、2-x=0、x+6>30、通過練習,能有效地使學生由淺入深,由熟到竅,循序漸進。

根據小學生年齡特點及其認識事物規律,一般有三個層次:第一層是基本練習,讓學生模仿練習,理解新知。第二層是變式練習,讓學生擺脫模仿定式干擾,內化知識。

第三層是發展練習,是將已學過的知識進行綜合或靈活運用,使學生掌握縱橫交錯的知識網路,發展學生智慧,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最後,練習要有靈活性。課堂練習中靈活多樣的練習形式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環節,恰當的練習形式將對練習效果產生積極影響。因此,設計練習要注意練習題形的多樣化,練習方法的多樣化。

綜上所述,教師只要能夠認真分析研究教材,並能夠按照「巧妙孕伏——引入佳境——栩栩欲活——回味無窮」的層次進行設計,就一定能夠達到預期的目的。

一堂有趣的語文課 ,一堂有趣的語文課 600字

範文一小朋友,你們知道嗎?其實學習並不像我們想象的那麼枯燥無味,只要我們用心地觀察,用心地體會,就會發現學習的樂趣是無窮無盡的。比如說 今天上午,同學們就是帶著歡聲笑語上了一節語文課。老師和同學們課前互相問好之後,老師邊說邊板書課題 今天我們繼續上十九課 趙州橋 咱們來分組把第三自然段的內容表演一下...

怎樣上好一堂課,怎樣上好一堂公開課

我用我的高中經驗來回答你,課堂上一定要跟著老師的思路,聽懂明白老師說的話,不僅僅是聽,是要聽懂,聽明白,老師一邊說,你一邊在自己的大腦裡模擬演練,過程中你會遇到一些疑問,但一些疑問會被老師接下來的話給解釋清楚,這就是你聽進去,下課後你的腦子裡還有一些雜七雜八的疑問,但這些疑問有的是無用的,有的是超過...

怎樣才能上好一堂課,怎樣上好一堂課

呵呵 首先要跟學生搞好關係,可以在課前做一些小遊戲 最好是團隊遊戲,務必每個人都能參與 一來可以活躍課堂氣氛,二來能夠吸引學生的興趣,第三呢也可以搞好師生關係,這樣他們也就比較容易接受你,願意聽你的課,其實上課不僅是老師或者學生單方面的事情,而是一個合作的過程,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好的授課效果,如果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