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惠芷藍
是的。阿羅漢是可以自由入涅槃也可以自由出涅槃的,但是至今好像沒有出過涅槃。
2樓:
淨空法師---但是他證得這個境界稱「阿羅漢」,他有能力脫離六道輪迴,實際上沒有脫離,還在釋迦牟尼佛的身邊,為大眾表法,這叫做「有餘依涅槃」。
不是無餘依,有餘,還有這個身體在,他自己能做主。他什麼時候證阿羅漢,出離六道輪迴,他做得到,第一個證果的人。
【解】淨影曰:「有德可尊,故曰尊者。」
證阿羅漢果條件就是「放下」,放下見思煩惱,五種見惑、五種思惑。「見惑」是「身見,邊見,見取,戒取,邪見」五種思惑。「貪、嗔、痴、慢、疑」統統放下,斷乾淨了,這個時候怎麼樣?
六道輪迴就不見了,超越六道輪迴。
但是他證得這個境界稱「阿羅漢」,他有能力脫離六道輪迴,實際上沒有脫離,還在釋迦牟尼佛的身邊,為大眾表法,這叫做「有餘依涅槃」。不是無餘依,有餘,還有這個身體在,他自己能做主。他什麼時候證阿羅漢,出離六道輪迴,他做得到,第一個證果的人。
阿羅漢是什麼?
阿羅漢知道自己是阿羅漢嗎?
3樓:魏博銘
沒稱為阿羅漢之前不知道,當自己成功為阿羅漢的時候知道的
4樓:史真香噴噴
知道, 但是沒有傲慢,沒我執
怎樣才算阿羅漢,怎樣驗證
5樓:匿名使用者
無法驗證。
宇宙的法則是:一旦洩露自己阿羅漢或菩薩的身份,就會在短時間內歸天,完不成在世間的任務。
所以,沒有一個阿羅漢或菩薩會對人說出自己的身份。
所以:如果有人說他自己是阿羅漢或菩薩,你就可以認定他不是了。
除非他能夠為你傳正宗佛法,且你可以真正受益,並且他持戒清淨、教理清楚,無我無法,你才可以認定他至少是菩薩等級。
而多數阿羅漢沒有能力大規模傳法的。
據說阿羅漢入無餘和佛入無餘不一樣?阿羅漢入無餘等於虛無斷滅,永死.惟獨佛入無餘才是真如法界?是這樣嗎?
6樓:廣學多聞又來
阿羅漢的涅盤可以說成是「虛無」,但不是斷滅和永死!這裡的虛無就是無常的意思!在妄想、執著和分別中,阿羅漢只斷到了妄想,因此而得定,定在涅盤之中,也就是不再在六道輪迴之中報生死的果報,所以涅盤又叫不生不滅的境界!
但佛法的根本是因果和尊重因果,涅盤也就離不開因果規律,是因斷妄想的「因」而所到涅盤——不在輪迴中生死的「果」但這種「果」不能常久的享受,所以是無常的、有變化的,也就等於是虛無的!
佛的涅盤這所以叫一真法界,是因法界的規則就是因果規律,佛沒有取阿羅漢那種暫時安靜的涅盤,選擇了眾生平等的心態,用證得法、報、化三身的功德去遵循和尊重因果規律,這樣一來就產生了:動就是靜、靜就等於是動;生就等於是死、死就等於是生的果報!把一切的生死都能夠看成是幻化而不去執著——執著就被化解了,把眾生看成是平等的——根本的分別也被化解了,同時又不貪六道之中的任何利益用生命——就不可以再起妄想!
所以,這種境界和羅漢那種避開塵世過患的境界絕不是一種感覺!羅漢屬被動的涅盤;佛選擇的是主動的涅盤!!主動和被動的關鍵就在於福報的大於小,佛常行菩薩道,所以福報無窮無盡,就有主動的本錢;阿羅漢不行菩薩道所以福報只屬一時的突擊所得,這樣是沒有後續的,所謂打江山易、守江山難的道理這在這個福報上!
所以一切都要從因果為根基,佛法說白了就是尊重因果的法,那些多的仁人志士選擇學佛法,就是因為佛法尊重真實的規律——因果規律!所以解讀佛經不能離開這一根本,如果想明白佛是怎麼一回事,就不能離開慈悲,因為佛性就是慈悲成性!
7樓:t深深海底行
樓主:末學已經在您的另一問中作了回覆,這裡說說「斷滅」:
法界之中,唯一真常不壞者,就是這個「涅盤」。涅盤是法身(真心)的異名。經雲:「如來法身,體是真實,名為涅盤」。
而這個法身,一切有情本具,所以也可以說:眾生當下即在涅盤中,無一剎那能離涅盤。這是一切有情的「本來自在清淨涅盤」。
若是否認這個永不壞滅的心體,即成斷見外道
阿羅漢證得涅槃,不入輪迴,為什麼?
8樓:匿名使用者
小乘的涅槃是偏真涅槃,認為生死與涅槃對立。要脫離生死,就要入涅槃,色身意識都消失才行。故小乘被稱為「滅色取空」。
小乘認為:一旦入生死,入世間,就無法清淨,遠離涅槃。所以煩惱就是煩惱,菩提就是菩提。
所以,在小乘看來,必須色身意識消失,才能遠離生死煩惱。但這樣一來,就沒法普度眾生了。之所以釋迦佛能入涅槃還能度眾生,就是因為大乘的涅槃可以在生死輪迴中。
不住生死,不住涅槃,是大乘菩薩境界。
但小乘認為,只有釋迦佛一個人能做到,世上只有一尊佛。
小乘入涅槃後,色身意識消失,就遠離了煩惱,沒有了外緣,這業的「內因」就無法形成業力了。業種子不起現行了。
所謂善根思想分成三類:一個是眾生的善根,所謂凡夫的善根。凡夫的善根,他內心當中所依止的根就是自我意識。
就是我們凡夫根據我們心中的名言(就是自己的妄想),捏造一個自我,以自我意識來造善業、或者造罪業,由這個我來造業,最後也是由這個「我」來得可樂的果報、或者痛苦的果報。所以這是我們凡夫的根、凡夫的依止處,就是以自我來當做我們的根。
二乘的聖者所依止的根是空性,二乘的聖者認為「我」是不可得的,所以二乘的聖者他生起無常、無我的智慧,觀察我們這一念心是生滅變異、虛偽無主的,我不可得,就把自我意識消滅了;但是這個心的功能也消滅了。
所以從大乘的角度,認為小乘的空義是「錯損菩提」,空得太嚴重了。也就是說,凡夫的根是太過於執著,對心太肯定,內心當中心隨妄轉,以自我意識為根本,跟著感覺走,當然是不對;小乘的學者對心是完全的否定,小乘佛法在觀心的時候,觀察我們這念心是不淨、苦、無常、無我,你很容易就覺得心是沒有價值的,是一切罪業痛苦的根源,就把心的功能消滅了;大乘佛法在觀心的時候,是採取比較中道的觀念,是有所破壞、有所建設,大乘佛法認為,在觀空的時候,所對治的只是我們心中的名言的執取。
就是說你所破的是我愛執,這個「我」是心中的名言所安立的,這應該破掉;但是心的本性它有無量無邊的潛能,可以成就發菩提心、修六波羅蜜、成就諸佛的功德莊嚴,這個心的本性它善良的一面是值得肯定、值得開發的。所以大乘佛法認為所謂的不二法門,雜染的作用只要經過適當的調伏,就能夠轉成清淨的作用,所以大乘佛法的空,是強調不二法門,所謂的轉識成智。
馬鳴菩薩講一個譬喻說:有一隻馬,不知道怎麼回事突然間起顛倒,變成一隻狂馬到處亂撞,我們凡夫就認為狂馬是我的本來面目,這顛倒的馬隨著情緒在空間裡面到處跑、到處傷人。就是凡夫以自我意識為根,認賊作父,以狂馬為本來面目。
二乘人看到馬不聽招呼,這是痛苦的根源,就把馬給殺掉,馬根本沒有價值,你看這隻馬它什麼事也不能做,只會傷人、只會造惡業,所以二乘人對馬是比較悲觀的。大乘人認為:馬本來是很正常的,只是一時的顛倒,不要把它殺掉,它沒有錯,錯在它虛妄的狂性,我們如果能夠用適當的方法調治它,馬能夠變成一匹良馬,為我們工作、為一切眾生工作。
所以就用種種的方便來調伏馬的狂性,結果變成一隻善良的馬,能夠生起種種的妙用。所以從馬的譬喻來說:凡夫對心太過放縱;二乘人對心太過排斥;大乘法門是比較中道,染淨不二。
就是說起惑造業是它,但是生起種種波羅蜜也是它,重點是如何調治它,而不是把它破壞、消滅。
你能夠對我們的心產生一個不二的觀察,那你這個人是具足大乘善根。你知道心不好是來自心中的名言,它本性是善良,是可以改變的。
9樓:匿名使用者
不「受用」為阿羅漢,隨緣「取用」為大菩薩。
大修行人不寐因果麼。
所以說不入輪迴不是說輪迴之外還有一個境界或者世界給阿羅漢住,而是說阿羅漢的身心運轉模式不受用與無量劫伊始的生死種子,其不退轉的道心不會隨著生死而迷失。
舉個例子,普通男人看到美女會其美好相,而這個美好相是來自於生殖本能之類的東西,這就是受用。而同性戀則是相反的。這是兩種身心運轉模式,而無論處在哪個身心運作模式中,都會被外在的環境變化而引導。
恩,就是生死的種子遇到因緣和合而生根發芽了。阿羅漢則可以不受用,也就是說不會迷茫而受到這些外相的牽引。但是阿羅漢依然要接受這些相,只是不迷失,不會被其支配不會被其牽引而已。
於他本人可其美好相,可起白骨相,也可其不美不醜相,也可離美好相,可離白骨相,可離不美不醜相。如此自然是不入輪迴了。
阿羅漢發大願行菩薩道就會於輪迴中證此願心,此時才能隨緣選取這些身心運轉模式來事先自己的願心。
10樓:廣學多聞又來
阿羅漢是斷掉了種子生長的條件,是把助因斷掉了,主因的種子並沒有被破壞,是暫不入輪迴!
阿羅漢不是轉識,是伏識,只是把意識給降伏住了,這時就已經生慧了,但是並沒有徹底的轉識成智,如果種子起了現行,肯定還會墮入輪迴的,不過諸佛、菩薩不會給阿羅漢起現行的機會的,因此阿羅漢不入輪迴的重要原因不是他伏住了識心,而是佛菩薩的不放棄!
11樓:匿名使用者
有我,才有輪迴,如果我執已斷,則不墮輪迴。
阿羅漢最低的程度,要斷見思煩惱,即見思惑,包括見惑和思惑。見惑包括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取見;思惑包括貪、嗔、痴、慢、疑。這幾種惑正是假我具備的特質。
斷除見思惑之後,我執就斷了。沒有輪迴的主體,哪來的輪迴,即出三界。
12樓:南無蓮花尊豐佛
你怎麼知道人家沒有轉識成智。
阿羅漢是圓滿的成就者。是無餘大涅槃最高成就了。
-----------------------------------
《增一阿含經》(節選)
。有十一法阿羅漢所不習者。云何為十一。
漏盡阿羅漢終不捨法服。習白衣行。
漏盡阿羅漢終不習不淨行。
漏盡阿羅漢終不殺生。
漏盡阿羅漢終不盜。
漏盡阿羅漢食終不留遺餘。
漏盡阿羅漢終不妄語。
漏盡阿羅漢終不群類相佐。
漏盡阿羅漢終不吐惡言。
漏盡阿羅漢終不有狐疑。
漏盡阿羅漢終不恐懼。
漏盡阿羅漢終不受餘師。又不更受胞胎。
是謂。諸賢士。漏盡阿羅漢終不處十一之地。
-----------------------------------
南無阿彌陀佛。祝大家吉祥如意
(大寶廣博樓閣善住祕密陀羅尼)
13樓:默ス默
我這麼和你說吧,阿羅漢已經是解脫者,已經破了無明。我可以這麼說,如果你想看真正的佛經,就是嚴格意義上釋迦牟尼本人親自講的,那就是四部阿含經,尤其是雜阿含經是最最近接佛祖本人講的。你的思想源於後來的大乘佛法,你要知道從歷史,考古,科學等等嚴謹來說,所謂的大乘佛法,都是以原始佛法為母本,經很多代後人改寫的,這裡面有很多當時的政治因素,文化融合等等就不詳說了,如果原始佛法是保守派,那大乘佛法就是革新派。
畢竟什麼都得發展嘛,得理解。大乘佛法對阿羅漢很不公,可以說胡編排阿羅漢。真正的阿羅漢就是圓滿的成就者,而菩薩其實就是到處救人的阿羅漢,本質沒區別。
阿羅漢與玉皇大帝那個大,阿羅漢和玉皇大帝那個大?
佛教把一切眾生分成十大類,也就是十法界。佛 菩薩 緣覺 聲聞 天人 阿修羅 人 畜生 餓鬼 地獄。前四種是已經解脫了六道輪迴,生死苦海的聖人。後六種是還沒有解脫生死輪迴的六道凡夫。即要生生世世按照自己所做的善惡業去或好或壞,或高或低的地方受生,受業力支配。新的一生開始,善業成熟就到三善道,天 人 阿...
羅漢還會死 五逆有一項是殺阿羅漢
阿羅漢也有五陰身,五陰身當然會毀壞敗壞死亡。跟一般凡夫的差別在於,阿羅漢斷除了我執,五陰身毀壞以後,第七識意根因為我執斷,不會再有要去投胎受生的動力,因此不受後有。舍報時,意識滅卻以後,意根隨滅不在現行運作。此後三界中再也找不到這個阿羅漢。只剩下真如涅盤獨存,所以非斷滅空。所以,加內沙說阿羅漢是滅度...
佛經記載阿羅漢可以飛行變化,為什麼我們從來沒有看見佛菩薩
在上古的時候人心淳樸,可以與神明一同生活。到了中古人的慾念萌動,神明不在與人類一起生活。這個情況是在說,如果阿羅漢顯現神通,那是會引起人民追逐神通,爭強好勝。這樣會引起眾生的貪慾之念,發心是錯誤的。佛法是無上正覺不是神通左道。不能完全這麼說 看眾生的因緣福德大小 時代不同 眾生因緣不同 不是一律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