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件表面滲碳完是否需要進行磨床磨一下,聽說滲碳完表面粗糙度不是很好

2022-11-22 22:01:57 字數 5467 閱讀 5585

1樓:

個人認為必須要磨,特別是軸類零件,需要滲碳的往往是軸承位,外徑公差只有0.005-0.010之間,粗糙度需要ra0.

4以上,滲碳後會產生表面氧化層,受熱處理變形,尺寸早就起變化,粗糙度估計也會在r0.8左右,所以滲碳完必須要磨。

至於前面幾位擔心的滲碳深度不夠完全不用擔心,上磨床餘量可以縮小至0.07(指半徑餘量),當然如果你車加工後去滲碳,則餘量可放大0.13-0.

15(半徑餘量),我這裡指的是外徑8mm的軸,如果外徑較大,餘量相應放大。

2樓:my豐頭

一般情況下滲碳後不需要磨床磨。

原因一,滲碳的深度最多也就1毫米多點,上磨床的預留餘量一般在0.5毫米左右,如果磨去一半的滲碳深度,那麼滲碳效果就不會很好。

原因二,滲碳主要是提高零件表面的硬度、增加表面的耐磨性,那麼需要經常摩擦的表面一般也不要求很高的粗糙度,你在滲碳前將表面磨光,滲碳後的表面粗糙度一般能達到使用要求,不需要再磨。

如果確實要求滲碳後表面光潔度很高,可以採用鉗工研磨。

3樓:老任

金屬件表面滲碳完成後不需要進行加工,因為預先已經預留了餘量,直接淬火後再上磨床磨成即可。

什麼是滲碳原理?為什麼有的金屬零件表面要進行滲碳原理呢?

4樓:匿名使用者

(鋼製工件放在含碳介質中加熱到高溫﹐以增加工件表層含碳量的化學熱處理工藝。滲碳工件的材料一般為低碳鋼或低碳合金鋼(含碳量小於0.25%)。

滲碳後﹐鋼件表面的化學成分可接近高碳鋼。工件滲碳後還要經過淬火﹐以得到高的表面硬度﹑高的耐磨性和疲勞強度﹐並保持心部有低碳鋼淬火後的強韌性﹐使工件能承受衝擊載荷。滲碳工藝廣泛用於飛機﹑汽車和拖拉機等的機械零件﹐如齒輪﹑軸﹑凸輪軸等。

滲碳與其他化學熱處理一樣﹐也包含3個基本過程。①分解﹕滲碳介質的分解產生活性碳原子。②吸附﹕活性碳原子被鋼件表面吸收後即溶到表層奧氏體中﹐使奧氏體中含碳量增加。

③擴散﹕表面含碳量增加便與心部含碳量出現濃度差﹐表面的碳遂向內部擴散。碳在鋼中的擴散速度主要取決於溫度﹐同時與工件中被滲元素內外濃度差和鋼中合金元素含量有關。)……以上是網上覆制的……鐵碳合金中滲碳體屬於金屬化合物。

硬度極高,可以刻劃玻璃,而塑性、韌性極低。伸長率和衝擊韌度近於零。所以有些金屬零件表面要進行滲碳原理,就是為了提高它的硬度。

金屬熱處理滲碳和滲氮的區別

5樓:匿名使用者

滲碳和滲氮最大的區別就是

1、介質不同

滲碳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一種化學熱處理方法。它是滲碳介質在工件表面產生的活性碳原子,經過表面吸收和擴散將碳滲入低碳鋼或低碳合金鋼工件表層,使其達到共析或略高於共析成分時的含碳量,以便將工件淬火和低溫回火後,其表層的硬度、強度,特別是疲勞強度和耐磨性,較心部都有顯著的提高,而心部仍保持一定的強度和良好的韌性。

滲碳一般是針對鋼來說,鋼的滲碳就是鋼件在滲碳介質中加熱保溫,使碳原子滲入鋼件表面,使其表面的碳濃度發生改變,從而獲得具有一定表面含碳量和一定濃度梯度的熱處理工藝。滲碳的目的是使機器零件獲得較高的表面硬度、耐磨性及高的接觸疲勞強度和彎曲疲勞強度。滲碳根據滲劑的聚集態的不同分為固體滲碳、液體滲碳、氣體滲碳三種。

滲氮,是在一定溫度下一定介質中使氮原子滲入工件表層的化學熱處理工藝。常見有液體滲氮、氣體滲氮、離子滲氮。

傳統的氣體滲氮是把工件放入密封容器中,通以流動的氨氣並加熱,保溫較長時間後,氨氣熱分解產生活性氮原子,不斷吸附到工件表面,並擴散滲入工件表層內,從而改變表層的化學成分和組織,獲得優良的表面效能。如果在滲氮過程中同時滲入碳以促進氮的擴散,則稱為氮碳共滲。常用的是氣體滲氮和離子滲氮。

2、適用的鋼也不同,滲碳適用於低碳鋼,滲氮適用於中碳鋼。

擴充套件資料:

金屬熱處理工藝結合

「四把火」隨著加熱溫度和冷卻方式的不同,又演變出不同的熱處理工藝。為了獲得一定的強度和韌性,把淬火和高溫回火結合起來的工藝,稱為調質。某些合金淬火形成過飽和固溶體後,將其置於室溫或稍高的適當溫度下保持較長時間,以提高合金的硬度、強度或電性磁性等。

這樣的熱處理工藝稱為時效處理。

把壓力加工形變與熱處理有效而緊密地結合起來進行,使工件獲得很好的強度、韌性配合的方法稱為形變熱處理;在負壓氣氛或真空中進行的熱處理稱為真空熱處理,它不僅能使工件不氧化,不脫碳,保持處理後工件表面光潔,提高工件的效能,還可以通入滲劑進行化學熱處理。

表面熱處理是隻加熱工件表層,以改變其表層力學效能的金屬熱處理工藝。為了只加熱工件表層而不使過多的熱量傳入工件內部,使用的熱源須具有高的能量密度,即在單位面積的工件上給予較大的熱能,使工件表層或區域性能短時或瞬時達到高溫。

表面熱處理的主要方法有火焰淬火和感應加熱熱處理,常用的熱源有氧乙炔或氧丙烷等火焰、感應電流、鐳射和電子束等。

化學熱處理是通過改變工件表層化學成分、組織和效能的金屬熱處理工藝。化學熱處理與表面熱處理不同之處是後者改變了工件表層的化學成分。

化學熱處理是將工件放在含碳、氮或其他合金元素的介質(氣體、液體、固體)中加熱,保溫較長時間,從而使工件表層滲入碳、氮、硼和鉻等元素。滲入元素後,有時還要進行其他熱處理工藝如淬火及回火。化學熱處理的主要方法有滲碳、滲氮、滲金屬。

熱處理是機械零件和工模具製造過程中的重要工序之一。大體來說,它可以保證和提高工件的各種效能 ,如耐磨、耐腐蝕等。還可以改善毛坯的組織和應力狀態,以利於進行各種冷、熱加工。

例如白口鑄鐵經過長時間退火處理可以獲得可鍛鑄鐵,提高塑性;齒輪採用正確的熱處理工藝,使用壽命可以比不經熱處理的齒輪成倍或幾十倍地提高;另外,價廉的碳鋼通過滲入某些合金元素就具有某些價昂的合金鋼效能,可以代替某些耐熱鋼、不鏽鋼;工模具則幾乎全部需要經過熱處理方可使用。

隨著鐳射和等離子技術的日益成熟,利用這兩種技術,並在普通鋼工件表面塗敷一層其他耐磨、耐蝕或耐熱塗層,以改變原工件表面效能,這種新技術稱為表面改性。

6樓:來自楊三寨雪白的月季花

1、滲氮比滲碳具更高的表面硬度和耐磨性。

滲氮後鋼件的表面硬度高達950~1200hv,相當於65~-72hrc。

2、滲氮零件比滲碳件具有更好的熱穩定性。

高硬度和高耐磨性可保持到560-600℃而不降低

3、滲氮件比滲碳件具有更高的疲勞強度、抗咬合效能和低的缺口敏感性。

這是由於滲氮層體積脹大,在表層形成較大的殘留壓應力。

4、滲氮後由於鋼件表面形成緻密的氮化物薄膜因而耐腐蝕效能比滲碳件好。

5、滲氮溫度(500-600℃)比滲碳溫度(900-1000℃)低。

滲氮後鋼件不需熱處理,因此滲氮件變形很小。但是較低的溫度使滲氮的速度較慢,需要的保溫時間比滲碳長。

6、應用範圍不同。

滲氮在機械工業中獲得廣泛應用,特別適宜許多精密零件的最終熱處理,如磨床主軸、鏜床鏜杆、精密機床絲槓內燃機曲軸以及各種精密齒輪和量具等。

滲碳工藝廣泛用於飛機﹑汽車和拖拉機等的機械零件﹐如齒輪﹑軸﹑凸輪軸等。

擴充套件資料

滲碳工藝注意事項:

(1)滲碳前的預處理正火--目的是改善材料原始組織、減少帶狀、消除魏氏組織,使表面粗糙度變細,消除材料流線不合理狀態.正火工藝;用860--980c空冷、179--217hbs.

(2)滲碳後需進行機械加工的工件,硬度不應高於30hrc.

(3)對於有薄壁溝槽的滲碳淬火零件,薄壁溝槽處不能先於滲碳之前加工.

(4)不得用鍍鋅的方法防滲碳.

滲氮工藝注意事項:

(1)滲氮前的預備熱處理調質--滲氮工件在滲氮前應進行調質處理,以獲得回火索氏體組織.調質處理回火溫度一般高於滲氮溫度.

(2)滲氮前的預備熱處理去應力處理--滲氮前應儘量消除機械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內應力以穩定零件尺寸.消除應力的溫度均應低於回火溫度,保溫時間比回火時間要長些,再緩慢冷卻到室溫.斷面尺寸較大的零件不宜用正火.

工模具鋼必須採用淬火回火,不得用退火.

(3)滲氮零件的表面粗糙度ra應小於1.6um,表面不得有拉毛、碰傷及生鏽等缺陷.不能及 時處理的零件須塗油保護,以免生鏽.吊裝入爐時再用清潔汽油擦淨以保證清潔度.

(4)含有尖角和銳邊的工件,不宜進行氮化處理.

(5)區域性不氮化部位的保護,不宜用留加工餘量的方法.

(6)表面未經磨削處理的工件,不得進行氮化.

7樓:我是一個麻瓜啊

滲碳和滲氮的區別

1、概念不同:滲氮,是在一定溫度下一定介質中使氮原子滲入工件表層的化學熱處理工藝。滲碳一般是針對鋼來說,鋼的滲碳就是鋼件在滲碳介質中加熱保溫,使碳原子滲入鋼件表面,使其表面的碳濃度發生改變,從而獲得具有一定表面含碳量和一定濃度梯度的熱處理工藝。

2、介質不同:滲氮的介質是氮原子,常見有液體滲氮、氣體滲氮、離子滲氮。滲碳的介質是碳原子。

3、適用的鋼不同:滲碳適用於低碳鋼,滲氮適用於中碳鋼。

擴充套件資料:

滲碳零件注意事項:

(1)滲碳前的預處理正火--目的是改善材料原始組織、減少帶狀、消除魏氏組織,使表面粗糙度變細,消除材料流線不合理狀態。正火工藝;用860--980c空冷、179--217hbs

(2)滲碳後需進行機械加工的工件,硬度不應高於30hrc。

(3)對於有薄壁溝槽的滲碳淬火零件,薄壁溝槽處不能先於滲碳之前加工。

(4)不得用鍍鋅的方法防滲碳。

滲氮零件注意事項:

(1)滲氮前的預備熱處理調質--滲氮工件在滲氮前應進行調質處理,以獲得回火索氏體組織。調質處理回火溫度一般高於滲氮溫度。

(2)滲氮前的預備熱處理去應力處理--滲氮前應儘量消除機械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內應力以穩定零件尺寸。消除應力的溫度均應低於回火溫度,保溫時間比回火時間要長些,再緩慢冷卻到室溫。

(3)滲氮零件的表面粗糙度ra應小於1.6um,表面不得有拉毛、碰傷及生鏽等缺陷。不能及時處理的零件須塗油保護,以免生鏽。

(4)含有尖角和銳邊的工件,不宜進行氮化處理。

(5)表面未經磨削處理的工件,不得進行氮化。

8樓:古宅子畫像

滲碳和滲氮最大的區別就是介質不同,適用的鋼也不同,滲碳適用於低碳鋼,滲氮適用於中碳鋼。

滲碳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一種化學熱處理方法。它是滲碳介質在工件表面產生的活性碳原子,經過表面吸收和擴散將碳滲入低碳鋼或低碳合金鋼工件表層,使其達到共析或略高於共析成分時的含碳量,以便將工件淬火和低溫回火後,其表層的硬度、強度,特別是疲勞強度和耐磨性,較心部都有顯著的提高,而心部仍保持一定的強度和良好的韌性。

滲碳方法

(1)固體滲碳:粒狀或膏狀滲碳劑中滲碳

(2)液態介質滲碳:鹽浴滲碳

(3)氣體滲碳:有機含碳氣氛中進行

(4)特殊滲碳:真空滲碳、離子滲碳、液態床滲碳

將氮滲入鋼件表面的熱處理工藝稱為鋼的氮化或滲氮。

特點氮化能使鋼件表面獲得比滲碳更高的表面硬度(可高達hv950~1200)、耐磨性、疲勞強度、紅硬性及抗咬合性。

氮化在鋼件表面形成穩定的化合物層,所以氮化還可以提高鋼件的抗蝕性。

氮化溫度低,一般480~600c,常用560c,而且氮化後通常爐冷,因此氮化後工件變形很小。

但氮化週期長,一般幾十甚至上百小時、成本高、氮化層較薄,一般0.5mm、且脆性較高,使氮化件不能承受太高的接觸應力和衝擊載荷。

你好我是「金屬件用清洗劑清洗表面油汙,清洗後用吹風和高溫烘乾,烘乾後金屬件表面出現清洗劑印記。」

大概瞭解了下你的情況,主要問題還是出現在 重複利用上 如有第一次使用時就由印記,那就是清洗劑有問題 水性清洗劑不同與溶劑型清洗劑,它是依靠表面活性劑來螯合或皂化油汙以達到清洗的目的,隨著清洗的進行有效成分也會降低,同時被螯合或皂化的油汙同樣混合在清洗劑中,這就造成了,清洗效率低和清洗雜誌多,加上快速...

我廠專門從事汽車塑料件和部分金屬件的生產,請問有什麼展會可以

深圳機械展,明年的3月28到31,在深圳會展中心,那個展會有一個模具展區,很多汽車配件廠來採購的,你可以諮詢一下,那個展會人氣挺足的,我們公司已經連續參展多年了 我們公司是做汽車緊韌體的,參加哪個展會宣傳比較好?專門做汽車緊韌體嗎?那你們可以去上海那個中國國際緊韌體工業博覽會,好像是10月21日在上...

金屬的表面處理有哪些方式金屬的表面處理有哪些?

金屬的表面處理 不鏽鋼 電鍍 拋光 拉絲 電泳 pvd 蝕刻 彩色鈍化鋁合金 陽極氧化 電鍍 蝕刻 鎂合金 電鍍 鈍化皮膜 鈦合金 電鍍 陽極氧化 鋅合金 電鍍 鈍化 鑄鋁 電鍍 陽極氧化 鋼鐵 鈍化 磷化 金屬表面在各種熱處理 機械加工 運輸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產生腐蝕 隨著油汙和雜質等,產生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