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一等獎:5000*(1/10)=500張
二等獎:5000*(1/5)=1000張
三等獎:5000*(3/10)=1500張摸不到獎的:5000-500-1000-1500=2000張 或 5000*(2/5)=2000張我最在行數學,希望對樓主有幫助!
在此,誠心誠意祝樓主學習更上一層樓!
2樓:風燻草暖
一等獎:5000*(1/10)=500張
二等獎:5000*(1/5)=1000張
三等獎:5000*(3/10)=1500張剩餘(摸不到獎):5000-500-1000-1500=2000張 或 5000*(2/5)=2000張
3樓:匿名使用者
一等獎:5000*(1/10)=500張
依此類推,二等獎1000張
三等獎1500張
剩餘的為5000-500-1000-1500=2000張,即摸不到獎的獎券數
4樓:匿名使用者
一等獎:5000*(1/10)=500張
二等獎:5000*(1/5)=1000張
三等獎:5000*(3/10)=1500張摸不到獎:5000-500-1000-1500=2000張
5樓:甜無衣
一等獎券張數=5000\10 二等獎券張數=5000\5 三等獎券張數=5000\10*3 空的獎券張數=5000\5*2
6樓:匿名使用者
5分之2=10分之4,5分之一=10分之25000\10=500
一等獎1*500=500
二等獎2*500=1000
三等獎3*500=1500
摸不到獎4*500=2000
7樓:銀翼少年基德
一等獎:5000*0.1=500
二等獎:5000*0.2=1000
三等獎:5000*0.3=1500
摸不到獎:5000*0.4=2000
8樓:匿名使用者
5001000
1500
2000
一道小學數學題,求解(一定要有詳細的解答過程和講解)
9樓:匿名使用者
由於第二次由乙容器倒入甲容器的混合液在倒的前後濃度不變為25%,故第一次從甲容器倒入乙容器的酒精為5千克,設第二次由乙容器倒入甲容器的混合液有x千克,由題意得: 向甲容器倒混合液之前甲容器的酒精量為6千克,乙容器混合液酒精濃度為25%; 當向甲容器中倒入乙混合液x千克時,實際倒入甲中的酒精為:25%x 此時甲中純酒精(6+0.
25x)千克,混合液(6+x)千克: 列方程:(6+0.
25x)/(6+x)=0.625 解得:x=6 所以第二次乙倒入甲的混合液有6千克
10樓:o幽谷蘭
設第一次倒入x千克,第二次倒入y千克。
x÷(15+x)=25% x=5千克
第一次倒入後,甲有11-5=6千克 乙有 15+5=20千克(25%y+6)÷(6+y)=62.5% y=6千克第二次從乙容器中倒入甲容器混合液6千克。
11樓:匿名使用者
甲容器中純酒精11升,乙容器中有水15升,第一次將甲容器中一部分純酒精倒入乙容器,使酒精與水混合.第二次將乙容器中一部分混合液倒入甲容器,這樣甲容器中純酒精含量為62.5%,乙容器中純酒精含量為25%,那麼第二次乙倒入甲的混合液有多少升?
由於第二次由乙容器倒入甲容器的混合液在倒的前後濃度不變為25%,故第一次從甲容器倒入乙容器的酒精為5升,設第二次由乙容器倒入甲容器的混合液有x升,由題意得: 向甲容器倒混合液之前甲容器的酒精量為6升,乙容器混合液酒精濃度為25%; 當向甲容器中倒入乙混合液x升時,實際倒入甲中的酒精為:25%x 此時甲中純酒精(6+0.
25x)升,混合液(6+x)升: 列方程:(6+0.
25x)/(6+x)=0.625 解得:x=6 所以第二次乙倒入甲的混合液有6升
12樓:匿名使用者
乙容器中酒精含量為25%,說明第一次往乙容器倒後酒精含量就是25%,則水佔75%,乙容器中原有清水15kg,15/75%=20,說明第一次甲容器往乙容器倒入了20-15=5kg酒精,甲容器還剩下6kg酒精。
第二次從乙容器往甲容器倒混合液的時候,相當於往酒精中加含水的混合液,使6kg酒精與25%的酒精混合液再次混合後變為含62.5%濃度的酒精。6*(1-62.
5%)/(62.5%-25%)=6,所以第二次乙容器往甲容器中倒入的混合液是6kg。
1道小學數學題,求過程
13樓:瑤蘭兒
原來浸溼鐵塊的體積:225×50=11250水的體積=3600×50-225×50
=180000-11250
=168750(立方厘米)鐵塊向上垂直提起24釐米,此時水面下降,設下降x釐米,
此時浸入水中的高度為(50-24-x)釐米,算出浸入鐵塊的體積+水的體積=此時的水的底面積×高【注:此時水的深度為(50-x)釐米】
解:設液麵下降x釐米, 225 ×(50-24-x)+ 168750=3600×(50-x) 5850-225x+ 168750 =180000-3600x 3375x=5400 x=1.6 24+1.
6=25.6(釐米)答:露出的鐵塊上被水浸溼的部分長25.
6釐米.
14樓:匿名使用者
向上提24釐米,浸入水的體積少:225*24=5400立方厘米
水下降的高度;5400/3600=1.5釐米
現在水深:50-24-1.5=24.5釐米
15樓:五常玲寶
24cm
這是一個腦筋急轉彎,你把一直筆放在水裡,向上提幾釐米,鉛筆露出水面就是幾裡面
16樓:咪憲
容器內水的體積v水=(3600-225)×50=168750立方厘米向上方提起24cm鐵塊,則圓柱體容器下方水的體積為v下=24×3600=86400立方厘米
提起後鐵塊被浸沒的長度為h=(168750-86400)÷(3600-225)=24.4釐米
所以麼露出的鐵塊上被水浸溼的部分長為l=50-24.4=25.6釐米
求解一道小學數學題,要過程
17樓:
法一:(方程思想)
設甲、乙兩袋糖的質量分別為x、y,則
x=4y
5*(x-10)=7*(y+10)
解得 x=480/13、 y=120/13所以,兩袋糖一共600/13千克。
法二:(比例關係)
根據前後甲乙兩袋糖質量的變化,計算這10千克糖佔總數的比例。
10/(5/12-1/5)=600/13
注:個人認為若是小學數學題的話,法二較為適合,利於孩子對分配比例的思考;但是,該題出在小學未免有點難度,法一是即將在初中所學到的二元一次方程組,比較方便簡潔,不用多想比例關係,也不容易出錯,是一種較為高階的做法。
所以,若孩子當時沒有做出來,也是沒事的,可能因為年齡比較小,不容易去分析比例關係,就不要太強求孩子做這型別的題了,掌握幾道該型別的典型題就可以了(主要是對比例的分析)。孩子以後會學到更為方便的解法,所以這只是一種思維的鍛鍊,不要過於專注於這方面的訓練,方法有很多種;不要讓孩子因為這種題而喪失對魅力數學的興趣。
不好意思,略微抒發了一下我的小看法,主要是我真的覺得我們小學教育太過於死板了。。。純屬個人建議,無視就可以。。。
18樓:匿名使用者
設甲有x千克,乙有y千克。那麼根據題意可以列方程組x:y=4:1
(x-10):(y+10)=7:5
解得x=480/13,y=120/13
兩袋糖共有x+y=480/13+120/13=600/13千克。
19樓:匿名使用者
從甲袋中取出10千克放入乙袋,則和不變。所以應把和當單位一。拿出前甲佔和的4/(4+1),拿出後甲佔和的7/(7+5).
綜合算式10除以4/(4+1)減7/(7+5).的差等於600/13千克。
20樓:匿名使用者
設乙x千克,則甲4x千克,(4x-10):(x+10)=7:5 解的結果x= 答案是5x
一道小學數學題(競賽題),求解題方法!
21樓:匿名使用者
1)小明必須拿出36只襪子後他才可以確定他能夠有每種顏色的一雙襪子
2)小明需要拿出4只襪子後才能湊成一雙襪子(任何顏色均可)
22樓:匿名使用者
這是小學數學的「抽屜原理」
1)把每一種顏色看做一個「抽屜」,要確定每種顏色都有一雙,就要想到最大可能。
至少要拿17+17+2=36只
2)同樣把每一種顏色看做一個「抽屜」同樣想到最大可能,每種顏色一隻,再拿一隻任何顏色的都能湊成一雙,至少拿3+1=4只。
23樓:**愛祖子
(1);一種必須要4只,因為如拿三隻,有可能全是不一樣的顏色。三種就是3x4
(2);12÷3=4(只)
請教一道小學數學題(競賽題),求解題方法,謝謝!
24樓:匿名使用者
「數理答疑團」為您解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3) (1-1/4) (1-1/5)....(1-1/10)=c
a. 1/2 b. 1/10 c. 0.2 d. 10
解答:(1-1/3) (1-1/4) (1-1/5)....(1-1/10)
=2/3× 3/4×4/5×....×9/10 約分=2/10
=0.2
如果你認可我的回答,敬請及時採納,點選【採納為滿意回答】按鈕~~手機提問的朋友在客戶端右上角評價點【滿意】即可。
~你的採納是我前進的動力
祝你學習進步,更上一層樓! (*^__^*)
25樓:樂為人師
答案:選c.0.2
解題過程:
1-1/3)(1-1/4)(1-1/5)……(1-1/10)=2/3×3/4×4/5×……×9/10
=(2×3×4×5×……×9)/(3×4×5..×10)=2/10
=1/5
=0.2
26樓:匿名使用者
先算括號,原式=2/3*3/4*4/5*...*9/10
你會發現中間的分子分母都約掉,最後剩下2/10=1/5,選c
27樓:匿名使用者
1-1/3=2/3 1-1/4=3/4 1-1/5=4/5 利用這三相乘,找到規律 (1-1/3) (1-1/4) (1-1/5)=2/5 也就是說 等於第一項的分子比上最後一項的分母
所以 (1-1/3) (1-1/4) (1-1/5)....(1-1/10)=2/10=0.2選c
28樓:匿名使用者
選c原式=(2/3)*(3/4)*(4/5)*(5/6).....*(9/10)相互抵消
最後等於1/5即0.2
請採納,謝謝!
29樓:匿名使用者
2/3*3/4*4/5*...*9/10
中間的都約去,得2/10=1/5
30樓:落葉飄零的孤寂
c 2/10…………
數學題一道,求過程,一道數學題,求解 求過程
圓柱側面積 底面周長 高 體積等於底面積 高 所以圓柱側面積 體積 底面周長 底面積 2 pai r pai r r 2 r 即942 2355 2 r r 5所以底面積 3.14 5 5 78.5平方釐米 側面積 2 rl 體積 r 2l 所以體積 側面積 r 2l 2 rl r 2所以半徑 2 ...
求一道小學數學題求解一道數學題。
周長就是構成這個圖形所需要的邊的總體長度。而面積就是這些邊構成的圖形,大小的標誌。一樣的周長可以構成不一樣的面積大小,比如等周長的正方形和圓的面積就完全不相等 周長 因平行四邊形對邊相等 所以底加高的和乘二就是它的周長 面積 沿平行四邊形最右邊的高剪一個最大的直角三角形,再把這個三角形憑藉在左邊,就...
一道小學數學題一道小學數學題
最後三個魚缸的金魚數相等,總數為27,那麼三個魚缸都是9條第一個拿出3條後為9條,那麼第一個原來為12條第二個先放進3條又拿出1條,總共放進2條,那麼第二個原來為7條第三個為27 12 7 8條 設原來三個魚缸分別有a,b,c條金魚 那麼a 3 b 3 1 c 1 k 那麼a k 3,b k 2,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