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渡海之舟
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錯誤的行為。把自己錯誤的想法、看法、做法改變為正確的想法、看法和做法。一個有思想、有志向、有修養的人,他們都會這樣做。
即使是一個成功的領導人、企業家、軍事家,他們都會不斷的修正自己對於客觀的認識,改造自己的主觀世界。這都是修行。
修行的目標、標準不同,才出現了各種不同層次的人群。凡夫中,以「對得起良心」為標準的修行,都是些善良的人。信仰佛教的人,講「諸惡莫做,眾善奉行」,凡所有的惡,都要改過來;所有的善,都要去做。
從言語、思想、身行,事無鉅細,都要不斷的修正。不論出家、在家,都要依此修行。
出家人與在家不同的是,他們不但要修行自己,他們還有一個重要責任:講經說法。
2樓:3新不了情
修行就是修改自己的行為。從我們日常生活當中來做,如實地從我們經歷的每一件事情中來看清楚自己。佛法裡面講善心、慈悲心、歡喜心都是從我們內心散發出來的。
你們對一個人發出你們真正的誠心,你就可以行善,就可以發出慈悲心。拿著自己認為對的東西不放,我們稱為執著;執著就是拿著的意思。當我們拿著自己認為很對、很有理的東西,來跟別人相處、跟父母親相處,產生的不相應,稱為「代溝」;有代溝、有執著的時候,我們內心裡面就會不快樂。
一個人不快樂,臉就會臭臭的、不會笑,如果臉常常臭臭的,你想這樣的人,「命」會好嗎?「運」會好嗎?生問:
修行能讓我們越來越好命嗎?能轉我們的運嗎?師答:
有三種人的命是算不準的:第一種是大善人;他每天行善、時時行善,結了無數善緣。那天遇到困難時,貴人時時都有可能出現,拉他一把,所以他的命算不準。
第二種是大惡人;每天自損損人,時時造惡,時時仇家都有可能會找上門,而失了身命,所以這種人的命,也算不準。第三種人是修行人;時時刻刻在修改知道自己行為的人。原本遇到不如意事,會煩惱、生氣,會衝動、會說出不當的言詞、做出傷害的行為,因時時修改自己,時時看清楚自身的真相,原本會生氣的,也不生氣了;原本會還手的,也不還手了。
很多劫數就這樣迎刃而解。這種人的命也是算不準的,這樣的人,在這世間也是最珍貴的!命要好,自己要轉到好的地方,命才會好。
命運是一秒鐘、一秒鐘產生的,你轉到那邊,命就產生什麼狀況。這樣的運轉就稱為「命運」。一個人會造惡業,大多是因為「主人」不在,心不在焉,此時「賊」從你的耳朵、眼睛、口把你的善德拿走,你很容易就會造惡業。
因此,主人不在是很危險的,所以我們要對我們所作的事情看清楚,當你(這個正在聽話的你)很好的時候,你的命就會好;當你心情很好的時候,你吃的東西好不好吃?當你心情不好的時候,你所吃的東西好不好吃?我們內心怎樣轉動,世界就跟著變。
以後想要往生至非常快樂的佛國,你們也需要有這樣子快樂的內心,才能轉生到快樂的佛國去,這是隨著每個人自己業所相應的地方來投胎的。
什麼是修行?
3樓:手機使用者
佛教在告訴我們世界和生命的本質之後,又提出了眾生追求的目標和最高理想。佛教徒把這些為了達到目標而進行實踐的過程稱為修行。
具體的來說,修行主要包括行為方面的規、範語言方面的約束、品行方面的提升和智慧方面的覺悟,這一切修行都是為了一個目的,這個目的就是「涅??」。
涅??是梵語的音譯,涅??的意思就是不生不滅,主要是指超越生死的痛苦,斷盡一切煩惱的境界。
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世間一切事物和現象的產生都是依據條件,但事實上我們卻不明白,我們不僅認為世界有一個真實的自我,並因為愛對事物產生了貪、嗔、痴,這些慾望也成為三毒,這三毒不斷的惡性使我們煩惱不已。
但這些苦難並不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我們認識到這一點,並通過個人來破除一切錯誤的知見和行為,消滅貪、嗔、痴。這樣就能夠看到事物的真相,就能達到解脫。這就是涅盤的境界。
關於涅??,我們常常陷入以下的這些誤區。
我們經常把涅盤是死亡,其實不然,因為按照十二因緣中間業力的牽引,人的死亡往往是新生命的開始,而且眾生是完全不能自主選擇輪迴的去處,所以死亡並非真正胡解脫,而是應該要努力發現自己重要的事物,順其自然的生活。
所以說,正信的佛教是積極的笑對人生,而絕非悲觀消極。
修行是什麼意思?是指幹些什麼?
4樓:如如心舍
現在生活中,人們的生活壓力、生存壓力、工作壓力都很大,大家都在尋求解脫之道,修行就是最好的解脫之道,那麼如何修行呢?請聽如如分解。
5樓:蹇採白延家
修行的意思是,通過修正言行意,符合特定風格的生活方式。
修行,即一刻接一刻的覺察情感、思想、言語、行動、念頭。真正的修行就是一個道理:斷惡修善、成就太上聖道。
什麼是修行?修行是在修什麼
6樓:ry發給高分
什麼是修行?
修行就是修正自身的行為。。
修行是修的是心。
菩薩六度萬行。點點滴滴都是修行
佈施持戒是修行。行善、放生是修行。
忍辱、精進是修行。唸佛、唸經是修行。
禪定是修行。努力參悟佛法智慧也是修行。
真正的修行是從心上改掉自己不符合宇宙本性的意、言、行,使自己的意、言、行逐漸靠近道,這才是真正的修行。
佛和善知識都點的非常明確,修行就是修清靜心,斷分別心,立平等心。
南無阿彌陀佛。祝您吉祥如意 ~
修行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是修和行組成
"修行"是什麼意思?
7樓:mit在路上
美好的品行、泛指操行、遵行、出家學佛或學道、行善積德。
1、美好的品行:《呂氏春秋·贊能》:「 叔敖遊於郢三年,聲問不知,修行不聞。」漢 劉向《說苑·善說》「願大王選良富家子有修行者以為吏。」
2、泛指操行:《東觀漢記·第五倫傳》: 第五倫 、字伯魚 , 京兆長陵人,修行清白。
3、遵行:《史記·殷本紀》:封紂子武庚祿父 ,以續殷祀,令修行盤庚之政。
4、出家學佛或學道:《晉書·藝術傳·鳩摩羅什》:「為性率達,不拘小檢,修行者頗共疑之。」唐 王建《贈太清盧道士》詩:「修行近日形如鶴,導引多時骨似綿。」
5、行善積德:《儒林外史》第十三回:「我們公門裡好修行,所以通個信給他,早為料理。
」清代李漁 《奈何天·焚券》:「凡在佃戶債戶身上,都要施些小恩,存些厚道,一來替主人積德,二來當自己修行。
擴充套件資料
修行形成的學派:春秋時期形成了儒家和道家兩大派。
1、以孔子為首的儒家繼承和發揚堯舜禹湯文武之道,以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入世之法。其門徒曾子所著的《大學》,子思所著的《中庸》,闡述儒家的養生。
2、曾子謂:「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始終,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3、道家以老子為首,其《道德經》已成為道教之祖書。列禦寇的《沖虛經》、莊子的《南華經》、文子《通玄經》,庚桑子《洞靈經》、《河上公老子章句》、《老子指歸》、《周易參同契》,以及後來的「丹經、道書」,無不闡述發揚養生修道觀。
8樓:有點意思si兒
修行,就是依照佛法修
正自己的行為。更準確地說,是修正自己「心」的行為,即價值觀念、思維方式、處事心態等,使之安住於善法,對人對事都能起正確的反應,具有慈悲與智慧。祖師說「擔柴運水無不是道」,修行並沒有絕對的外在行為模式。
心中有佛,所見皆佛!
「心中有佛」是修行的極高境界,絕不是不是口頭輕飄飄幾個字這麼簡單的。初學者必定需要一個清淨小環境的保護和幫助,需要得到老師的指點。
清淨的修學環境,不一定指地點上的,而是指人。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不可能天天跟出家人在一起,但是應該依止一個善知識帶領的正法團隊,它包括僧俗兩個群體。道場、善知識、僧團和在家學佛的人,就好比學校、校長、老師和學生一樣。
自己的起心動念,一舉一動!皆是修行!佛法是無形無相的,一個人只有通過外在種種的行為才能詮釋出自己內心的境界,心中佛法的力量只有通過外在的身、語、意而表現出來。
修心不在別處,就在每一件事、每一個境界中。
修行進步的判斷標準:為人越來越謙虛,行善越來越積極,煩惱越來越輕微,解決問題越來越果斷。修行的功夫,不是一個人靜靜坐在屋裡能檢驗出來的,要到境介面前才能看得出。
漢地密宗怎麼修行,密宗的修行方法是什麼?
和藏地一樣,先皈依上師,得到傳承後上師才可以傳法,會告訴你怎樣去修 1.看大成佛經 以儘快地明白佛法的根本 首先明理 先看 楞嚴經 都看文言文 白話文對照的 金剛經 大般涅磐經 法華經 地藏菩薩本願經 圓覺經 楞伽經 淨土諸經 等 2.看修行的書 明理不求實證 則無意義 目前時代 最好最易成就的 就...
去哪裡修行好,在什麼地方修行好
南無阿彌陀佛!現在這個時代修行想找個好地方很難,而沒有好的修行環境為助緣修行更難。相對於修行的場所而言,修學法門的選擇更加重要。如果您是學佛的,那麼在這個末法時代,只有依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信願專修唸佛而能成就了。因為念佛法門成就全靠阿彌陀佛的佛力成就,而非吾人自力修持,自力與佛力怎麼有可比性。所以唸...
為什麼有些修行人能超越魔障,修行人為什麼會遇到魔障,該用什麼辦法克服
其實就是一種思想境界問題 任何事情都是保持中立 不左右 不上下 不動心 就好了 修行人為什麼會遇到魔障,該用什麼辦法克服 無魔障,來的劫 無劫,成得了仙?用心克服,唯有至痛,方可涅槃 魔障要靠智慧破,智慧要靠戒定生。如果沒有智慧,則能克服就克服,不能克服就繞著走,繞不開就忍著。無魔不成佛。當一個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