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開頃刻花
葉公認為自己一類的正直是大義滅親,而孔子認為父慈子孝才是更高等級的正直,或者兩害相權取其輕的話,寧可違背自己的原則,也不應違背孝道,寧願自己失去正直的榮耀,也不能讓父親因為自己的告發陷於不義。
2樓:匿名使用者
「為親者晦,為尊者晦。」 孔子先禮後法,重視家庭倫理的和諧,不支援親人之間告發。在他看來重視孝道是基礎,只有如此才能為仁人,做到正直。
3樓:匿名使用者
我們假設這兒子是單純的,他認為這樣做對,所以才這樣做,那麼我們可以認為這兒子有一顆「聖心」。為什麼這麼說?為什麼有聖心,做出來的事卻完全錯誤?
因為他的聰明不夠,不足以深刻地判斷義理,只能夠就事論事,因此他的目光短淺,不足以看清楚全盤的緣故啊。那麼,有沒有一種辦法來改變他呢?也就是說有沒有一種辦法令他變得聰明起來呢?
答案是不能,為什麼這麼悲觀?我們不妨站在他的角度來設想一下,假如孔子來教他所謂「直在其中」的道理,他能理解不?好吧,退一步說,就算他當時理解了,往後能舉一反三不?
如果說可以,說能,那可就真的太樂觀了,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他就是他,他不可能變得跟孔子一樣聰明,甚至比他自己聰明一點也不能。那麼問題出在哪?細看孔子的觀點,可知孔子就這件事所說的是「變」,是義理的究竟,好比「跑」。
而不是事物初始呈現出來的常,好比「走」。小孩到了能跑的時侯就能走,能走的未必能跑。而這個「證之」的傻仔,不管他做對做錯,其出發點無疑是好的,所以說他是聖心,這就是事物的常,如果我們脫離這個常,去琢磨孔子所表述的變,不好意思,你會跌倒的,你變不清楚。
這也就是為什麼好多人讀聖賢書,結果把自己變成幻想性角色扮演者的原因。記住,重點不是跑,所以不要去苦思什麼直在其中,而是踏踏實實去練習走,能跑自然會跑,這個真不用學,而學也學不來。只有熟悉了常,才能窮仁義之工,極智勇之變,而不會學無所用。
論語八則的意思謝謝,論語 八則的意思謝謝
1 子曰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選自 論語八則 孔子說 學了知識然後按一定時間去複習,不也很高興的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也是很開心的嗎?別人不瞭解我,我卻不生氣,不正是君子的作風嗎?2 子曰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孔子說 複習學過的知...
《論語》的溫度,《論語》的溫度是什麼意思
喻孔子 他千古恆溫,堪比 問病泉 記 你心中的孔子是什麼形象?於 我覺得孔子是樸素溫暖的儒雅長者,如此而已。記 易中天在給你的書寫的序中說,孔子是灰色的,他的學說有普適性。你怎麼看?於 我在後記裡寫了孔子的溫度。什麼溫度呢?論語 的溫度不燙手 不冷漠,略高於體溫,千古恆常。我聽說某個地方有個 問病泉...
關於孔子的思想論語的深度評析,急
孔子重 孝 孝 是中華名族的傳統美德,是為人之本。子曰 父在,觀其志 父沒,觀其行 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意即 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志向 在他父親死後,要考察他的行為 若是他對他父親的教誨長期不加改變,這樣的人可以說是盡到孝了。子曰 事父母能竭其力 講的是 做子女的侍奉自己的父母應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