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2-3歲――孩提。
童年——總角,垂髫。
8歲(男)——齡年。
10歲以下――黃口。
10歲(女)——髻年。
12歲(女)――金釵之年。
13—14歲(女)――豆蔻年華。
13—15歲——舞勺之年。
15歲(女)——及笄之年。
15歲(男) -志學之年。
15—20歲——舞家之年。
16歲(女)――碧玉年華。
20歲(女)――桃李年華。
24歲(女)――花蓓(信)年華。
出嫁——標梅之年。
30歲(女)――半老徐娘。
20歲(男)――弱冠。
30歲(男)――而立之年。
40歲(男)――不惑之年。
50歲――知命之年、半百。
60歲――花甲,平頭之年、耳順之年,杖鄉之年70歲――古稀、杖國之年。
80歲――杖朝之年。
88歲——米壽。
80-90歲――耄耋之年。
90歲――鮐(臺,駘)背之年。
99歲——白壽。
100歲――期頣 ,人瑞。
108歲——茶壽。
2樓:鄰居女兒收音機
七叔七數七書,奇書奇述奇樹,柒庶期曙,啟樹祈熟,琪束其樹,豈屬欺術。
3樓:匿名使用者
佔樓觀望 這個對 沒轍。
古代稱呼朋友怎麼稱呼
4樓:匿名使用者
足下、兄臺、賢弟、吾友、知己等。
1、足下。解釋:足下,常用於對平輩或是朋友之間的敬稱。古人的尊稱有四種:陛下、殿下、閣下、足下。
見到尊貴的朋友,我也不敢看你的臉,我只敢看你的腳下,就是低頭的意思。權在足下,就看足下的這個足往哪邊走,這叫做舉足輕重,你這一抬腳就有分量。
2、兄臺。解釋:對朋輩的敬稱,多見於書面語言。
3、賢弟。解釋:是古時人們對與自己熟識的朋友或者結拜兄弟的尊稱。
出處:《史記·刺客列傳》:「妾其奈何畏歿身之誅,終滅賢弟之名!」
白話釋義:「我怎麼能怕殺身之禍,最終埋沒我弟弟的名字!」
4、吾友。解釋:指同伴或我的朋友等。
出處:唐·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白話釋義:朋友呵,洛陽親友若是問起我來,就說我依然冰心玉壺,堅守信念。
5、知己。解釋:知己,顧名思義是瞭解、理解、賞識自己的人,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更常指懂你自己的摯友或密友,它是一生難求的朋友,友情的最高境界。正所謂:「士為知己者死」。
出處: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
白話釋義:四海之內只要有了你,知己啊知己,不管遠隔在天涯海角,都象在一起。
5樓:匿名使用者
1.比較隨意的稱呼,用於關係很近的朋友之間互相稱兄道弟(就像現在的哥們之間),年長於自己的稱為「兄臺」,年幼於自己的稱為「賢弟」,對自己的稱呼則是「愚兄」、「愚弟」。
2.對朋友和同輩比較正式、鄭重和尊重的敬稱是「足下」,但「足下」可不是把朋友當作腳下的意思。
6樓:time靜女其姝
閣下 賢弟 知音 吾友 x兄 x弟 知己。
古代的稱呼叫法怎麼稱呼 答對高分懸賞~~~~
7樓:網友
嫡長子:正妻生的第一個兒子。
嗣子:嗣子」有兩種意思(1)先秦時,諸侯死了,處在守喪期間的有權繼承的嫡子稱自己為「嗣子」,後來便稱嫡長子為「嗣子」;(2)自己無子,以近支兄弟之子過繼者亦稱為「嗣子」。
庶子:妾(俗稱小老婆)所生之子。但是,當嫡子中的長子(嫡長子)繼承了皇位、王位等以後,正妻所生的其他兒子也變成了「庶子」。
令尊:對方的父親 令堂:對方的母親 令愛:對方的女兒 令郎:對方的兒子 令妹:對方的妹妹。
老婆稱"拙荊","賤內"
賢弟:對方的弟弟的稱呼, 賢,用於稱平輩或晚輩賢侄:一般稱呼自己友人的兒子。
令尊:是指對方的父親。
8樓:
學習一下,二樓好厲害!
9樓:匿名使用者
嫡長子就是正妻所生的第一個兒子。
令尊是對別人父親的尊稱。
10樓:匿名使用者
你指哪些稱呼?沒說明白啊!對人的稱呼嗎。有令尊。令堂。令愛。令郎。兄臺。令妹。犬子。娘子。
古代人的稱呼
關於古代的稱呼....
11樓:亓詩蕾文寶
《紅樓夢》中探春之所以喊自己的娘為姨娘,其實是因為她從心裡看不起她娘,也很恨自己身為庶出子女的卑賤。中國的親屬制度是相當複雜的,我國著名的民族學家林耀華先生編了中國親屬制度表,你可以看一下,從中可以瞭解到中國親屬制度的詳情。許多稱謂是自稱還是他稱,或是經過了很長的歷史階段發生了變異,這些因素都是存在的。
比如說「姨娘」最初在我國的親屬制度中專指母親的姐妹,但經過很長歷史時期,這種稱謂發生了變異,也指男人的小妾。
12樓:會寫字的菸圈
中國古代稱謂(親戚)古代將。
凡血緣相近的同姓本族和異性外族都稱作親屬。具體稱謂如下: 祖(王父、祖父)父之父。
祖母、王母、父之母。(曾祖父、母)祖之父、母。(高祖父、母)曾祖之父、母。
(上五世即從本位起,上及父、祖、曾祖、高祖)。 曾孫孫之子。 玄孫曾孫之子。
來孫玄孫之子。(下五世指從本位起,下主立孫) 世父(伯父)父之兄。 叔父父之弟。
世母(伯母)世父之妻。 叔母(嬸)叔父之妻。 姑(姑母)父之姊妹。
姑父姑之夫。 從祖祖父(伯祖父、叔祖父)父之伯叔。 從祖祖母(伯祖母、叔祖母)父之伯母、叔母。
從祖父(堂伯、堂叔)父之從兄弟。 從祖母(堂伯母、堂叔母)從祖父之妻。 族曾祖父(族曾王父)祖父的伯叔。
族曾王母祖父的伯叔之妻子。 族祖父(族祖王父)族曾祖父之子。 族父族祖父之子。
族兄弟族父之子。 嫂兄之妻。 弟婦弟之婦。
從子(侄)兄弟之子。 從女(侄女)兄弟之女。 從孫兄弟之孫。
甥(外甥)姊妹之子。 私姊妹之夫。 女婿(子婿、婿)女之夫。
中表(姑表)父之姊妹之子女。 外祖父(外王父)母之父。 外祖母(外王母)母之母。
外曾王父外祖父之父。 外曾王母外祖父之母。 舅(舅父)母之兄弟。
舅母(妗子)舅之妻。 從母(姨母、姨)母之姊妹。 姨父姨母之夫。
中表(姨表)姨之子女。 從母兄弟、從母姊妹(姑表兄弟姊妹、姨表兄弟姊妹)母之兄弟姊妹的子女。 外舅(岳父、岳丈、丈人、泰山、嶽翁)妻之父。
外姑(岳母、丈母、泰水)妻之母。 姨(姨子)妻之姊妹。 妻侄妻之兄弟之子。
舅(嫜、公)夫之父。 姑(婆)夫之母。 姑嫜、舅姑即夫之父母(俗稱公婆)。
伯叔(大伯、大叔子)夫之兄弟。 小姑子夫之妹。 娣婦夫之弟婦。
姒姆夫之嫂。 娣姒、妯娌古之弟婦與嫂的簡稱。 婭、連襟(襟兄、襟弟)、兩喬兩婿互稱。
13樓:匿名使用者
叔叔 就叫叔。
阿姨 叫姨。
舅舅 叫舅。
就這樣沒多大區別其實。
古代稱呼爸媽為什麼,古代人稱呼朋友的父母是
古代稱呼爸為 爺,古代稱呼媽為 娘 一 爺拼音 y 釋義 1 父親。2 祖父 爺爺。姥爺。3 對長輩或年長男子的敬稱 張大爺。4 舊時對官僚 財主等的稱呼 縣太爺。少 sh o 爺。5 對佛 神的稱呼 佛爺。財神爺。二 娘拼音 ni ng 釋義 1 母親 孃親。孃家。爹孃。2 對年輕女子的稱呼 娘子...
古代人都是怎麼稱呼老婆的古代稱呼老婆的幾種方式?
古代對妻子的稱呼有很多,查閱如下 1 小君,細君 最早是稱諸侯的妻子,後來作為妻子的通稱。2 皇后 皇帝的妻子。3 梓童 皇帝對皇后的稱呼。4 夫人 古代諸侯的妻子稱夫人,明清時一二品官的妻子封夫人,近代用來尊稱一般人的5 妻子,指的是妻子和兒女。早期有 妻子 妻室 也單稱妻,有的人為了表示親愛,在...
古代稱愛情叫什麼,古代稱呼愛情為什麼
只羨鴛鴦不羨仙 這就是古代人對愛情的嚮往。梁山伯與祝英臺 的故事典故也可以看出來。先看男人 1良人 古時叫丈夫 良人 好聽吧!從中我們不難看到古代丈夫們光輝高大的形象,估計那時的男人們是說有 腐敗,泡小蜜的吧。古詩裡就有 妾家高樓連苑起,良人持戟明光裡 良人 一詞顯示不出男女性別,妻子稱自己的丈夫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