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述中國烹飪繼承與創新之間的關係

2023-08-21 12:07:32 字數 2371 閱讀 3591

1樓:遙遠遙遠的遠方

中國烹飪繼承與創新是既對立又統一的關係。

1繼承是創新的基礎,創新是繼承的要求。創新是一種從有到優的發展,而不是從無到有的引進。沒有繼承,就沒有中國烹飪,沒有中國烹飪,何來中國烹飪的創新?

所以說繼承是創新的基礎以及物質載體。而繼承之後,如不創新,必然落後於社會環境的變化,最終出局以至於失傳,既然失傳,又何談繼承?

2繼承在一定程度上制約創新。人們常說,書,非借不讀,這是有很大現實基礎的。很多烹飪以祖傳秘方自居,不思改進,也不想改進,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其創新程序。

3創新也制約繼承。繼承的東西必然是有特色的東西,而創新的東西特色則不是那麼明顯,如果說創新的東西只有一個特色,那就是先進。但這種先進不持久,並且很容易被模仿和超越。

一旦被模仿和超越,那麼就失去了繼承的意義。

中國烹飪大致經歷那四個階段烹飪原料的發展變化歷史

2樓:

中國烹飪在其漫長發展歷程中,形成了中國烹飪絢麗多彩的文化內涵和堅實的技術基礎。自從我們的祖先懂得用火熟食後,中國烹飪大致經歷了萌芽時期、形成時期、發展時期與繁榮時期四個歷史階段。四個歷史階段。

一、萌芽時期烹飪的誕生,是以用火熟食為標誌的。在距今五十多萬年的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遺址,發掘出4個較大的灰燼層,最厚處達到6米,並在灰燼層中發現了許多被燒過的石頭、骨頭和朴樹籽以及木炭。中國現代考古學家、第四紀地質學家賈蘭坡等據此作出了“北京人”已能儲存火種,很好地管理火,並且已經1知道熟食的論斷。

這證明了“北京人”已經懂得了用火熟食,發明了加熱制熟的技能。這也是迄今為止全世界已知的人類最早用火熟食的事例。烹飪自此誕生。

二、形成時期中國烹飪的形成時期即陶烹時期。此時期內,農業、畜牧業有了長足發展,並創制了灶具、杵臼、磨盤等加工工具,後期有了煮海為鹽的人工鹹味調味料。陶罐等是先民們發明的最早的炊具,使利用水為傳熱介質的諸種水熟烹調法陸續問世。

溼加熱的主要地位,也就可以將農業所生產的稻、粟、麥等細粒狀原料,經脫殼、去皮等處理後製成食品,粥、飯先後出現。其後,又發明了陶甑等利用蒸汽為傳熱介質的蒸法出現。煮、蒸等烹調法可以使澱粉類多糖充分分解,而利於人體吸收,使農產品得到充分利用,糧食漸居主食位置,從而又促進了農業的發展。

這段時期,約為整個新石器時代。在此時期內,烹飪原料逐漸以農產品為主,有了比較恆定的**;原料加工技法有所發展,且因炊具、灶具的大量應用,加上較簡單的調味,開始具有烹有調的格局,構成為最初的烹飪工藝流程,“火食之道始備”,故稱之為形成時期。

中國烹飪技術的發展歷史上,大變革的時代是什麼時候?

3樓:行樂先生

應該是在春秋的時候,這個時候我們的飲食習慣已經發生了非常大的改變,已經選擇了其他的烹飪方式。

4樓:王志剛剛剛

是在春秋戰國的階段,也是美食的大變革時代。在當時就可以研製出非常好吃的菜品。

5樓:樂樂在此呢

是在明代和清朝的時候,這兩個朝代很多烹飪手法就發生了改變,而且引進了很多不同的烹飪知識。

中國烹飪典籍對於了解中國烹飪的發展有什麼意義

6樓:

摘要。(2)隨著中國烹飪技術的發展,拜讀曾經的中國烹飪典籍可以讓我們從以前的文化典籍當中,學習到曾經的烹飪技術,有利於烹飪的創新和發展。

中國烹飪典籍對於了解中國烹飪的發展有什麼意義。

<>好的。(1)中國烹飪典籍可以告訴我們什麼是烹飪,讓我們對中國烹飪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中國飲食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最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內容之一。

2)隨著中國烹飪技術的發展,拜讀曾經的中國烹飪典籍可以讓我們從以前的文化典籍當中,學習到曾經的烹飪技術,有利於烹飪的創新和發展。

3)通過拜讀烹飪古典書籍,可以讓我們學習更多的烹飪技術,了解更多的烹飪文化。讓我們現在做出的食品是具有文化氣息的,而不僅僅只是簡單的一道食物。

4)烹飪典籍往往記錄的是某一段時間的烹飪技術,烹飪手法,食材等不同方面的內容,我們也可以通過不同時期的烹飪典籍去了解不同的飲食文化,以便於我們傳承和發揚烹飪技術。

以上是我的全部答覆,請問您這邊還有什麼需要諮詢的嗎?

中國烹飪典籍對於了解中國烹飪的發展有什麼意義

7樓:

您好,很高興為您服務。關於中國烹飪典籍對於了解中國烹飪的發展有什麼意義的問題,我們這邊查詢到的答案是。原始人過著茹毛飲血的日子,生食影響著人類的健康和壽命,在特殊的情況下人們通過雷擊**後吃到了熟的食物,組建改善了人類的健康和壽命。

燧人氏鑽木取火的傳說就是文明的轉變中的故事,後來隨著人類的冶金技術的進步而發展。我們這邊建議您前往***細化了解哦。感謝您的諮詢,希望本次服務能夠幫助到您,您可以點選我的頭像關注我,後續有問題方便再次向我諮詢,最後祝您生活愉快!

論述川端康成作品與日本傳統文學之間的繼承關係

日本作家川端康成 1899 1972 是東方文學史上一位傑出的作家。1968年 由於他的高超的敘事文學以非凡的銳敏表現了日本人的精神實質 而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是繼印度作家泰戈爾之後第二個獲此殊榮的東方作家。他獲得諾貝爾獎的三部作品 雪國 1935 1947 古都 1962 和 千隻鶴 1951 從...

如何理解科學繼承與創新的辯證關係

科學繼承與創新的辯證關係是 只有繼承已發現的科學事實 已有理論中的正確東西,科學才能發展並且不斷完善。而創新是人類對自然的認識出現新的飛躍,引起科學發展中的質變。創新是繼承的必然趨勢和目的。科學發展在縱向上表現為漸進與飛躍的統一,在橫向上表現為分化與綜合的統一,在總體趨勢上表現為繼承與創新的統一。技...

論述一位藝術家或設計師論述藝術與科學的關係

達 芬奇 人物背景 列昂納多 達 芬奇,義大利文藝復興三傑之一,也是整個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最完美的代表。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學識淵博,多才多藝的畫家 寓言家 雕塑家 發明家 哲學家 家 醫學家 生物學家 地理學家 建築工程師和軍事工程師。他是一位天才,他一面熱心於藝術創作和理論研究,研究如何用線條與立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