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法皆空,因果不空什麼意思萬法皆空,唯因果不空。是什麼意思?出自哪裡?

2021-03-07 05:18:28 字數 5108 閱讀 5596

1樓:蹉香卉郜妃

您好 萬法皆空,因果不空

出自淨空法師名言

濟群法師大慶淨覺寺講經答問:有人說

萬法皆空,因果不空

,這是淨空法師名言,您怎麼看待。

答:空和不空不是對立的。佛教講萬法皆空,本身就包含著因果的。

不要說因果,一切緣起的現象,都是假有的。佛教的空和有是不妨礙的。比如說這個桌子是緣起的有,這個緣起有的當下,它的自性就是空的。

空並不是指沒有,空只是指這個桌子是沒有固定不變的特質的,桌子的特質是沒有的。所謂桌子不過是木頭、鐵釘、油漆、人工等合成的,我們把這些合成的東西,給它起個名字叫做桌子而已。如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名字,名字只是假的,是在緣起的假相上安立的假名,這種假象並不是沒有的,的確是有的;但是這種有不是固定不變的。

沒有特質,沒有固定不變的有,所以才說空。其實因果也是空的,也是無自性的。淨空法師的這個說法是不嚴謹的,只是他所強調的是,因果是不空的。

任何東西,包括因果,既是空的,也是有的。

2樓:匿名使用者

淨空法師關於因果開示1、

眾生畏果輕忽因。因果報應是十法界裡任何一個眾生都無法避免的。明瞭之後,自己要常常反省、常常觀照,從早到晚我起的是什麼念頭?

跟人交談,我說的話含的是什麼意思?處事待人接物裡面就是因果,現前受的是果,現在造的是因,因中有果,果中有因。佛法常說:

「眾生畏果,菩薩畏因」,眾生是果報現前害怕了,後悔莫及;菩薩不怕果報,果報來了,樂意承受。種善因得善果,造惡業得惡報,就這麼一樁事情。

2、萬法皆空,因果不空。

世出世間一切法,就是一個因果報應,連佛法都不例外。

因果何以不空?第一「因果轉變不空」,因變成果,果又變成因;第二「因果迴圈不空」,因果迴圈,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第三「因果相續不空」。因為有轉變、迴圈、相續三種因果,所以它不空。

我們在清涼大師《華嚴經》註解裡看到「五週因果」、「一乘因果」,佛法常講的「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就是說這件事情。

阿彌陀佛。

3樓:騰忠零歌

這個空不是咱們腦海裡的空

不是沒有的意思

而是萬法

其實都是一法

可以說整個宇宙就是一法

現在有萬法

是為了不同根基的人

證得這一法

因果 可以說是整個宇宙動力

沒有因果

任何事情都無法實現

所以不空

4樓:宗溫兆雁

要解決因果之事,其實很簡單,靜下心來,深研《三世因果論》,不是照本宣科地讀,

而是自身帶著困惑(問題)去讀,不要太急,慢慢來,不久就能感受到屬於你的因果,

其實感受的過程就是參悟的過程,可以通的,

阿彌陀佛,迴響給十方諸佛。

5樓:箕楊氏哀棋

世上萬物都是成、住、壞、滅、空的過程。種豆得豆,豆也不是永遠不滅的,人生、老、病、死,也是要滅的。從心法上講這都是生滅相。——萬物都滅,因果規律不滅——就是這個意思。

6樓:但淑英少羅

所云「萬法皆空,因果不空」這兩句話,分開來說各成正理,如果連在一起,做方便說,其以悲心願重欲度凡夫不致墮落,亦無可非議。但是欲覓無上菩提必不可得,倘有邯鄲學步者誤謂是說為了義,即有謗法之嫌。理由是:

1、萬法皆空,是佛法,佛法就是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這個法,「實無有法如來可說」,既無所說、又無所有、因畢竟空、故不可得,《心經》雲「是諸法空相、無智亦無得」,諸法也就是所謂的萬法,這個萬法,包括因果。說到究竟空處,空相亦空,經雲「不生法相、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實無一法可得。

佛在《金剛經》上說:「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六祖說「本來無一物」——萬法皆空是這個意思。

這個境界就是見性。因此,萬法皆空,說到底是見性成佛的境界。在這個境界裡萬法皆空,因果亦空,應該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2、因果不空,是世間法,在世間法裡,所云「因果的轉變不空、迴圈不空、相續不空」等因果的法則,才稱得上是顛撲不破的真理,說穿了,因果法則只是一個相對真理,三界六道是因果的世界,是凡夫的世界(如果是由聖入凡,出入無礙者此又另當別論),在這個世界,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罪、無不是業,無不受著因果業力的支配。因此於此法中非但因果不空,萬法皆不空。不空是因為不見性,見性即空,未見性即不空。

因而,如果未見真如本性,妄言本空,作惡無過,撥無因果,那麼因果報應,就不能避免。

3、所云「轉變、迴圈、相續」等相,都是世間的有為法、生滅法、輪迴法、外道法,不是佛法。佛法實無一法可得,更無所謂轉變、迴圈、相續等相。祖雲:

「何其自性本自清淨」,自性清淨即是心空,即是諸法空相、萬法皆空,無智無得。空而無得,因果何來?若有因果即是染汙,染汙不是佛法。

祖雲:「何其自性本不生滅」,既無生滅、何來迴圈?若有迴圈即是輪迴,輪迴不是佛法。

祖雲:「何其自性本不動搖」,既無動搖,何來轉變?若有轉變即是無常,無常不是佛法。

又如《金剛經》所言,三心本不可得,既無過現未來,何來相續等相?若有相續,即是妄想執著,妄想執著不是佛法。故《

達磨血脈論》說:「成佛須是見性。若不見性。因果等語。是外道法。若是佛不習外道法。」

4、所言「萬法皆空,因果不空」,是告誡我們,不要聽說萬法皆空,就以為因果也空了,那只是究竟空理,凡夫不要空談空理,而應立足現實,於世間法中修行,務須深信因果,修十善業,這種說法無疑是正確的,也是必要的。但是有者誤傳誤會導師語意,認為修到畢竟空處仍有一因果不空,如果這樣想就錯了。因為因果就是繫縛,使人不得解脫。

因果如果畢竟存在,世上就不會有解脫的聖人了,怎麼修都有因果在盡頭候著,那樣誰還有超越的希望呢?

5、綜上所述,「萬法皆空」與「因果不空」,這是兩個不同概念,涉及兩個不同範疇,代表兩個不同境界。若作同日之語,則正解亦可。如若將出世法混同於世間法,強於萬法皆空之外別立一法不空,即如祖言:

「但有少法可得。盡是謗佛。」

7樓:羽英悟莊慕

「萬法皆空,唯有因果不空」你肉眼所見的一切事物都是過眼雲煙,你說雲煙是不是空的?因果不空,就是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

8樓:東營同濟醫院

萬法皆空,因果不空。這兩個「空」不是一個意思。

一切人事物,一切萬法雖然都是「空性」的,但是身口意造作的業力因果並不是因此就「沒有」了,而是「示現宛然」,這就是所謂的「性空緣起」。但是在業果緣起的同時,萬法的本質還是空性的,這個實相不會改變。

如果有人錯解佛說的「空」,以為「空」就是什麼都「沒有」,那就會產生種種的邪見邪思邪行,比如撥無因果、以為「人死如燈滅」、造惡無下限等等,那基本上就必墮地獄,基本上就死定了!

所以古德強調「因果不空」,是為了提醒和預防,是一種大智慧、大慈悲心。望瞭解,南無阿彌陀佛。

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

【經典原文】因地不真。果招紆曲。——《楞嚴經》

【**解釋】辦道的先決條件——深信因果

無論什麼人。尤其想用功辦道的人。先要深信因果。若不信因果。妄作胡為。不要說辦道不成功。三塗少他不了。

佛雲。「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又說。「假使百千劫。所造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楞嚴經說。「因地不真。果招紆曲。」故種善因結善果。種惡因結惡果。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乃必然的道理。(選自《虛雲老和尚法匯·開示》)

【經典介紹】《楞嚴經》,顯密圓通,頓漸俱備,印度國王祕為至寶,禁止外傳,我國古德謂之教網巨集綱,禪門要關。守培法師謂此經非但是教網禪關,亦是破無始黑暗之明燈,照本來面目之寶鏡。

9樓:匿名使用者

佛祖釋加牟尼成佛後依然生老病死,接受果報,因果對所有眾生一樣,佛也不例外,只是佛覺悟了,明白世間一切因果都是虛幻的,就像做夢一樣,凡夫與佛的區別就是凡夫做夢以為夢境都是真實的,而且醒不起來,佛已從夢中醒來,知道一切都是虛幻的夢境。

10樓:匿名使用者

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無情即無種,無性亦無生…因果有…法性空…

11樓:藏北容簫吟

就是隻有因果是空,其它一切都是唯心所現,

12樓:迮蕊釗德潤

就是說誰也無法逃避因果報應,行善得福,作惡得殃,千古不變

13樓:茆知蕢炫明

萬法皆空,萬法因緣和合而成,無有實性,稱為性空,而性空隨緣而成萬法,是遵循因果規律成就的萬法.

「萬法皆空,唯因果不空。」是什麼意思?出自**?

14樓:南瓜蘋果

「萬法皆空,唯因果不空。」出處:《佛經》。字面的意思大致如下:萬法皆空,就是一切法都是空。

內涵:因為一切事物都是因緣和合而產生的,並沒有單獨、固定、恆常的存在。所以在究竟上,是不可得的。

這裡講的一切事物,就是萬法。包括了看得見的實物,也包括了看不見的思想、甚至也包括了佛法本身。

所以是一切一切的事物。都是遵循這個規律(一切事物都是因緣和合而產生的)。正因為遵循了這個規律,所以萬法緣起緣滅。其實緣起緣滅就是因果。因為因,所以果。

擴充套件資料

佛經有三個作用,一是誘你起信,二是據根器不同而教你修持的方法,三便是「印心」。其傳說部分也許是為了展現佛教的神奇之處;哲學與修行部分是值得學習與深思的道理;其將一世因果擴至三世因果無論是否存在都可以合理解釋一些科學中無法解釋的現象,達到導人向善的作用。

有許多佛經表達的是佛之「心印」,故達摩把《楞伽》付與慧可(神光),說可以「印心」。至黃梅五祖又提倡用《金剛經》印心。對照《楞伽》,則認為香嚴擊竹後是「自共相建立。」

在我們看來,有許多對佛提持心印的**的解讀文章,大多是從義理到義理的東西,可能會誤人子弟。怪不得聲聞乘的人要講,不提倡讀經書,只念一句「阿彌陀佛」即可。

的確如此,只要能「一念」代「萬念」,然後「念」得人空法空。你再看《維摩詰所說經》中說:「菩提煩惱無異境界」一句,你不達到一定程度根本無法領會,只有當你能「轉」能「化」後才能深會其意。

又如靈雲的禪詩:「自從一見桃花後,直至今日更不疑。」又如藥山的:「雲在青天水在瓶」,也是一樣的道理。

15樓:期待你的老巢

我也在想這句話是出自哪部佛經呢還是出自哪位大德呢?我的理解是若離一切相則也離了因果,可是有情眾生是無法離一切相的,所以說因果不空,但我們可以想象一個離一切相的概念比如零,零是存在於萬相呢還是不存在呢?零到底是個什麼樣子?

零是絕對存在還是相對存在?什麼又是絕對和相對?

萬法皆空,因果不空是佛說的嗎?出自哪部佛經

1.不是佛說的,是後人總結性的話。2.沒有必要咬 文嚼字。3.佛講的是因果。說因緣也可以,兩個都是對的。一切萬有皆由因緣之聚散而生滅,稱為因緣生 緣生 緣成 緣起。因此,由因緣生滅之一切法,稱為因緣生滅法 而由因與緣和合所產生之結果,稱為因緣和合。一切萬有皆由因緣和合而假生,無有自性,此即 因緣即空...

一法通則萬法通是什麼意思,「一法通時萬法通」中「一法」指的是什麼

一法通則萬法通,頭頭物物盡圓融 一法不通則一切不通。虛雲老和尚方便開示 一法指修行者所修之法門。一般情況下。一個人只能專修一個法門。一法通時萬法通 中 一法 指的是什麼?一法通時萬法通 一法指修行者所修之法門。一般情況下。一個人只能專修一個法門。如果能夠把一個法門學到明心見性的境界,那麼其他法門的修...

萬法唯心是什麼意思佛萬法唯心出自那本經典,是什麼意思。

佛法總分兩大類大乘和小乘,最重要的區別在於 發心不同,小乘是以自己得到果位為目的而發心修佛,大乘得到果拉的目的是為了自己能有更大的能力度化一切無量無邊的眾生而修佛,所發之心是為利他。心是一切修法的根本。下面細說一下。偈雲 若人慾了知,三世一切佛 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因此,如能真實現觀法界本為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