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如何因材施教

2021-03-07 05:56:17 字數 5731 閱讀 3719

1樓:匿名使用者

由於小學生接受數學知識方面有的反應快理解快,有的則反省遲鈍理解慢,因此,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學生因材施教。讓學生成為學習活動的主體,達到快樂學習的目的。因材施教是指教師根據教學的需要,將所任教的學生,按學習能力狀況劃分為不同的層次,從而教學,來提高教學效率的一種教學方法。

下面就談談本人在因材施教教學中的一些體會。

一、 因材施教的必要性。

首先,我們必須要承認人的個性差異。受遺傳因素、家庭教育及社會環境因素影響,每個學生對於數學的理解能力、學習興趣、感悟能力有著很大的差異,以及受其基礎知識掌握的影響。學生在學數學的過程當中就自然而然的出現優劣。

在我們的日常教學中就會發現有些學生根本不需要老師多講,知識掌握得很好,一節課下來迫於紀律的約束,老老實實陪著讀書,浪費了許多時間。這種學生一般佔一個班的四分之一左右。還有一些學生,老師按照正常的授課他們也只能聽到8分懂,學得糊糊塗塗。

一個班大概也佔四分之一左右。面對這種「吃不飽」和「吃不了」的現象,如果我們的教學採用一刀切的原則,勢必就會造成好的學生得不到培養,成績差的學生得不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因此受到很大的打擊。這時,因材施教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

二、 課堂教學的因材施教。

要做好因材施教教學,首要任務是對學生要有全面深刻的瞭解。從學生的智力因素、學習習慣、基礎知識各各方面都要瞭如指掌。把學生從知識能力方面分為好中差三類,當然這種分類應該是模糊的,不公開的,只是存在於老師的心目當中,並不要向學生宣佈,更不能以此來安排學生座位。

以免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利於班級的團結。把學生分好類後,課堂上就可以分槽餵養了。

1、知識結構設計的合理安排

數學課本和課程標準對學生的要求都是針對中等學生而制定的,它要面對絕大部分的學生。如果我們的課堂只是講了這一點點東西,部分優秀的學生就會覺得太簡單,課堂上很無聊。我們要在數學課堂上設計一些課外的、富有挑戰性的知識補充進來,或者把課本上的一些知識發散開來,以滿足部分學生的需要。

2、問題上的優化設計

不同層次的學生,我們要給他們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老師的提問是很有藝術性的,問得太難學生答不上,最後老師自問自答,課堂沉悶,問得太簡單,學生得不到提高,也覺得沒意思,課堂顯得沒有深度。要把握好問題的難易度,給不同層次的學生提難易適度的問題,要讓他們想一想能夠得著,就是我們平常說的「跳一跳,摘到桃子」。

還要跟據學生的個性特點,提他感興趣的問題,調動他的積極性。想像力非富的學生多提猜測性的問題,理解力較強的學生多提邏輯思維性的問題,表達能力強的學生多提概括性的問題,膽小靦腆的學生多提書上能找到答案的問題,成績較差的學生多提基礎知識概念性的問題……等等。好的問題能讓全班的孩子都參與到課堂中來,讓每一個孩子都體驗到成功的感覺,我們的課堂也因此變得生動而活潑。

3、教學上不同的要求

不同層次的學生,對於知識的形成過程和掌握程度我們都要有不同的要求。過高或過低的要求都不利於孩子的成長。如在教學《圓的面積計算》這個內容時。

公式的推導過程複雜而難以理解,字母運算也較多,理解能力較差的學生根本就不能掌握。這時我只要求這些學生掌握最後的計算公式就可以了,對於理解能力較強的學生,對於公式推導過程一定要求掌握。***同志說過,我們教師培養的大部分是普通勞動者。

對於學生當中的後進生,我們教師確實要做到心平氣和,課堂上也允許個別學生聽不懂課,到了課後我們還可以用單獨輔導來彌補。

三 、 課後練習的佈置

面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我準備了三套作業。一套是全班都要做的,即當天新授的內容必需鞏固的知識。一套是思考題,每日一題,給班上思維能力強的學生做,帶有一定的趣味性。

一套是根據實際情況對班上部分成績落後的學生出的基礎題,多數是計算類,文字題或近段時間內他們掌握不太好的知識點,等等。因為每套題目的量都不大,學生是選擇性的做,所以並沒有加重學生的作業負擔。知識本是一種積累,一個學期下來,做思考題的同學可以做到60道左右,見多識廣了,思維自然也開闊了。

有時我忘記出題目,學生還追著要做,而且做思考題的同學還越來越多。做計算題、基礎題的同學受到長期訓練,計算能力也得到顯著提高,基礎知識也打牢了。

四、分層評價

把智力水平不同、基礎能力不同的學生用一個標準來評價,很顯然是不科學也是不平等的。這種評價方式會讓基礎差的學困生永遠抬不起頭,也讓成績優秀的學生高高在上,產生優越感。我的方法是分層評價。

我把班上成績接近的學生按4人或5人分為一組,小組內的同學從作業、平時測驗、上課回答問題等方面來進行競爭。因為同組的同學實力相當,所以競爭也非常激烈。一個月評選一次,加以獎勵。

這樣成績中下等的學生擁有同樣獲勝的機會,也能得到獎品,他們的自信心也能得到極大的提高。成績非常好的學生,由於同組的實力都很大,也會失敗,更加激起他們的鬥志,讓他們知道,只有加倍的努力才能立於不敗之地,時刻都有緊迫感。

在這兩年的教學與探索教學中,我覺得因材施教教學對提高教學質量有著很大的作用。關鍵在於在平常教學中要堅持,只要做到持之以恆,把細節做好,功到自然成。

2樓:可薄乙瑛

摘要:家校合作是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教學改革十分關注的領域.長期的德育實踐證明,重視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教師與家長的相互溝通協作,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既不給家長提過高的要求,造成其不必要的困擾,又要能充分發揮家長的主觀能動性,幫助其與孩子一道共同成長.

3樓:啊往事知多少

(1)深入細緻地研究和了解學生,弄清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性格特點、學習態度、知識基礎、健康狀況等,可以通過課內外活動進行觀察,也可以通過對學生作業分析,與其他任課教師交談、家訪等方式。

(2)正確對待學生的不同差異采取不同措施。

(3)教學中面向全體學生,使絕大多數學生經過努力都能達到共同的基本要求。

4樓:社會名勝

所謂尊重學生個性,所謂因材施教,一定要落實到每個學生的智慧特徵的瞭解和尊重上。而目前我們所奉行的對於學生的評估標準,過分倚重在各種功課上的考試能力。根據多元智慧論,我們應做到以下幾點:

1.樹立多元評價標準,智慧面前人人平等,每個兒童都有獨特的智慧傾向,只要以他的智慧為標準去評價他,我們就會發現,每個兒童都是美麗的,都是可以培養的。在實際教學中只有平等地對待每一種智慧,每個兒童,有可能受到尊重。

2. 找到孩子的智慧發光點,然後教師和家長應依據孩子的智慧特徵,構建符合其智慧發展的學習活動,使兒童從小就享受到學習帶來的快樂,體驗生命的魅力。3.

採用多元教學方法,是我們的孩子優勢的智慧得到發揮,弱的智慧得到提高。

社會對人才型別的需要是多樣化的,智商低的人不一定笨,每個人在不同的智力範疇都有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只有準確瞭解自己天賦的人才有可能正確選擇對其有利的,接受挑戰並感到幸福。如男高音歌唱家戴玉強沒考上大學,卻在2023年與世界三大男高音的合作中一舉成名。

因此,多元智慧理論提醒我們:不能單以考試成績論優差,而應從各方面發展人才,培養人才。

5樓:匿名使用者

實施因材施教,就是要求教師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使教學的深度、廣度、進度適合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時考慮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個性差異,使每個人的才能品行獲得最佳的發展。

那麼,教師怎樣實施因材施教?

(1)、深入細緻地研究和了解學生,弄清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性格特點、學習態度、知識基礎、健康狀況以及家庭、社會背景等,對上、中、下的學生典型作重點的個案研究,然後由點到面逐步推進。研究和了解的方式主要通過課內外活動進行觀察,也可以通過對學生作業分析,與其他任課教師交談、家訪、「教育會診」或心理測試等。

(2)、教學中面向全體學生,使絕大多數學生經過努力都能達到共同的基本要求,這裡「共同的基本要求」是指國家統一規定的教育目的、教學計劃。這是使教學達到國家所規定的基本要求的重要保證。教師要教育和要求學生正確處理學習各門功課與發展個人興趣、愛好、特長的關係,使他們努力學好國家為中小學開設的各門基礎課。

在這個前提下,根據個別差異進行重點指導,使學生充分發展個人的潛在能力和特長。

(3) 正確對待學生的個別差異採取不同的具體措施。學生個別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影響個別差異的因素又相當複雜。一個學生可能在某些方面表現出長處,而在另一些方面有短處。

或善於觀察,或長於記憶,或擅長思維。從思維型別上講,也有長於形象思維和善於邏輯推理之分。教師必須對學生表現出的差異特點進行全面而具體地分析,以發展的眼光區別對待,因材施教。

在教學中,對那些成績優異或具有特殊才能的學生也要一分為二,為充分發展他們的才能應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後進學生,要給予熱情關懷和照顧,深入研究他們的心理活動特點,從實際出發,制定一套適合他們特殊情況的措施。只有這樣,才能使每一個學生的素質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

著名教育家朱熹曾說過:「聖賢施教,各因其材,小以小成,大以大成,無棄人也。」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應以此為鑑,爭取最大努力,做好教書育人的工作。

6樓:瓊

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使教學的深度、廣度、進度適合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時考慮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個性差異,使每個人的才能品行獲得最佳的發展。

(1)深入細緻地研究和了解學生,弄清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性格特點、學習態度、知識基礎、健康狀況等,可以通過課內外活動進行觀察,也可以通過對學生作業分析,與其他任課教師交談、家訪等方式。

(2)正確對待學生的不同差異采取不同措施。

(3)教學中面向全體學生,使絕大多數學生經過努力都能達到共同的基本要求。

7樓:沉默非諂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明確指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現代教育確立了人人都是有用之才,人人都是可用之才的普遍人才觀。

教師「因材施教」就是要分析每個個體的材質,挖掘其巨大潛能,使每個人都能夠人盡其才。因此,「因材施教」是教師職業的基本責任所在。 那麼,什麼是因材施教,它的原理是什麼?

如何因材施教?下面就這些問題具體討論。

一、因材施教的定義 所謂因材施教,是指在教學過程和課外輔導中,教師根據每個學生的具體個性、興趣愛好和能力等的差異,對不同學生採取相應的教育方式,以滿足個別學生差異需求的過程。

二、因材施教的基本原理 由於遺傳素質,家庭環境和個人成長經歷的不同,在同一班級的小學生,雖然有著共同的年齡特徵,但是在學習的成績、學習態度和方法、興趣和愛好、氣質和性格、稟賦和潛能方面都會存在很大的差異。教師是對由個性完全不同的學生組成的集體教學,因材施教不是要求所有學生達到統一的規格和標準,而是適應每個不同需要及可能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

三、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則對教師的基本要求 (1)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開展教育。瞭解學生是教育教學的起點,只有心中有人的教育、貼近人的教育、以人為本的教育,才會是成功的教育。因此,教師在備課時既要備教材,更要備學生。

教師就是在瞭解學生的知識背景之後才有針對性地採取有效的教學方式,實現了因材施教。 (2)認識學生性格的多元性,有效進行分層、分類教學。孔子提出,育人要「深其深,淺其淺,益其益,尊其尊」。

就是說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個性特徵,提供適宜的個性化教育。 心理學認為氣質是人生來就具有的心理活動的特徵,具有較強的穩定性。氣質不同的人在同一件事上的態度和反應具有很大的個體差別。

根據學生不同的氣質型別因材施教是一種非常有效地分類教育。氣質差異對學生成績的影響既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負面的,這取決於教師怎樣看待學生的氣質,怎樣對待他們提出合理、恰當的要求。 (3)教師要善於發現學生的優點,揚長避短,定向施教。

《學記》中說,「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意思是,教育的作用是發揚學生的優點,克服學生身上的缺點。作為教師,只有善於發現學生的優點,才能激發學生的自身價值,才能可能促使學生奮發上進。

四、因材施教的教學實踐 在因材施教的過程中,在把握上述原則的基礎上,要結合實際情況,從學生的差異的各個方面有針對地採取合適的方法,具體而言,在教學的實踐過程中,主要從以下方面入手: 第一,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成績差異。 第二,學生的氣質和性格差異。

第三,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特長差異。 第四,學生的家庭背景差異。 總之,學生個體的特殊性要求教育教學要因材施教,這是現代教育教學的一項重要原則。

因材施教是什麼意思

因材施教bai y n c i sh ji duo 釋義 因 根據 zhi材 資質 施 施加 dao教 教育。指標對學回 習的人的志答趣 能力等具體情況進行不同的教育。示例 教師應當注意學生各方面的差異,以便 出處 論語 為政 子游問孝 子夏問孝 朱熹集註引宋程頤曰 子游能養而或失於敬,子夏能直義而...

如何理解因材施教,如何辯證理解全面發展與因材施教的關係教育學

因材施教 y n c i sh ji o 是指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 個別差異出發,有的放矢地進行有差別的教學,使每個學生都能揚長避短,獲得最佳發展。所謂因材施教,是指教師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使教學的深度 廣度 進度適合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時考慮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個性差異,使每個人的才能品行獲得...

利用心理學的相關知識談談如何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指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 個別差異出發,有的放矢地進行 專有差別的教學,屬使每個學生都能揚長避短,獲得最佳的發展。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因材施教主要包含兩個方面 一方面,教師要針對每個學生的心理特點進行有區別的教學,有目的地進行因材施教。另一方面,教師要注意瞭解學生的能力傾向上的個別差異,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