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你也不必低頭
誰發明的我不知道,但是我國在60年代文革期間,上海某開關廠已經設計了abk-12型漏電保護器,這種漏電保護器為三相380伏三線,專門供控制電動機用,特別是針對當時農村灌溉用的水泵電機。主開關額定電流為12安培,可直接起動5.5千瓦以下的三相鼠籠電動機,並作為漏電保護用。
它的原理和現在的電流動作型漏電保護器幾乎差不多,也是有零序電流互感器、電晶體放大電路、中間繼電器、及主開關和電磁分勵脫扣器組成,因為結構負雜,額定電流不大,且只有380伏一種(沒有能用於家庭的220伏單相產品),未能得到大量推廣。
低壓配電系統廣泛運用的漏電保護器(簡稱rcd)其設計思路來自高壓供電系統的零序電流檢測(即接地故障檢測)。因為高壓供電系統多數是it系統,即電源中性線不直接接地或經阻抗接地、消弧線圈接地。當線路發生接地故障時,高壓斷路器不會立即掉閘。
按規程規定,線路可繼續維持不超過2小時的執行,而零序電流互感器會在次級出現一電流訊號,驅動音響和燈光訊號(一般是電鈴和光字牌)告知變電所值班人員處理。而低壓供電系統的漏電保護器正是利用零序電流互感器檢測輸出測對地漏電訊號,一旦有訊號輸出,被送至電子線路放大,驅動靈敏繼電器觸動開關脫扣機構,開關掉閘切斷故障點。
2樓:涼念若櫻花妖嬈
斷路器是指能夠關合、承載和開斷正常回路條件下的電流並能關合、在規定的時間內承載和開斷異常回路條件下的電流的開關裝置。斷路器按其使用範圍分為高壓斷路器與低壓斷路器,高低壓界線劃分比較模糊,一般將3kv以上的稱為高壓電器。
斷路器可用來分配電能,不頻繁地啟動非同步電動機,對電源線路及電動機等實行保護,當它們發生嚴重的過載或者短路及欠壓等故障時能自動切斷電路,其功能相當於熔斷器式開關與過欠熱繼電器等的組合。而且在分斷故障電流後一般不需要變更零部件。目前,已獲得了廣泛的應用。
電的產生、輸送、使用中,配電是一個極其重要的環節。配電系統包括變壓器和各種高低壓電器裝置,低壓斷路器則是一種使用量大面廣的電器。
電是誰發明的
3樓:小小芝麻大大夢
電是被美國的科學家富蘭克林發明的。
2023年,富蘭克林提出了風箏實驗(。其他科學家在實驗中,將繫上鑰匙的風箏用金屬線放到雲層中,被雨淋溼的金屬線將空中的閃電引到手指與鑰匙之間,證明了空中的閃電與地面上的電是同一回事。後來他根據這個原理,發明了避雷針。
富蘭克林讓別人做了多次實驗,進一步揭示了電的性質,並提出了電流這一術語。富蘭克林對電學的另一重大貢獻,就是通過設計2023年著名的風箏實驗,「捕捉天電」,證明天空的閃電和地面上的電是一回事。
4樓:口才叔
2023年,歷史上第一個電池——提供穩定連續電流的電源裝置——即伏打電堆誕生了.
5樓:濟_百_南_度
電力是以電能作為動力的能源。發明於19世紀70 年代,電力的發明和應用掀起了第二次工業化高潮。成為人類歷史18世紀以來,世界發生的三次科技革命之一,從此科技改變了人們的生活。
既是是當今的網際網路時代我們仍然對電力有著持續增長的需求,因為我們發明了電腦、家電等更多使用電力的產品。不可否認新技術的不斷出現使得電力成為人們的必需品。
20世紀出現的大規模電力系統是人類工程科學史上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是由發電、輸電、變電、配電和用電等環節組成的電力生產與消費系統。它將自然界的一次能源通過發電動力裝置轉化成電力,再經輸電、變電和配電將電力**到各使用者。
產生的方式:火力發電(煤)、太陽能發電、大容量風力發電技術、核能發電、氫能發電、水利發電等,21世紀能源科學將為人類文明再創輝煌。燃料電池 燃料電池是將氫、天然氣、煤氣、甲醇、肼等燃料的化學能直接轉換成電能的一類化學電源。
生物質能的高效和清潔利用技術生物質能是以生物質為載體的能量。
輸電electric power tran**ission
電能的傳輸,它和變電、配電、用電一起,構成電力系統的整體功能。通過輸電,把相距甚遠的(可達數千千米)發電廠和負荷中心聯絡起來,使電能的開發和利用超越地域的限制。和其他能源的傳輸(如輸煤、輸油等)相比,輸電的損耗小、效益高、靈活方便、易於調控、環境汙染少;輸電還可以將不同地點的發電廠連線起來,實行峰谷調節。
輸電是電能利用優越性的重要體現,在現代化社會中,它是重要的能源動脈。
輸電線路按結構形式可分為架空輸電線路和地下輸電線路。前者由線路杆塔、導線、絕緣子等構成,架設在地面上;後者主要用電纜,敷設在地下(或水下)。輸電按所送電流性質可分為直流輸電和交流輸電。
19世紀80年代首先成功地實現了直流輸電,後因受電壓提不高的限制(輸電容量大體與輸電電壓的平方成比例)19世紀末為交流輸電所取代。交流輸電的成功,迎來了20世紀電氣化時代。20世紀60年代以來,由於電力電子技術的發展,直流輸電又有新發展,與交流輸電相配合,形成交直流混合的電力系統。
輸電電壓的高低是輸電技術發展水平的主要標誌。到20世紀90年代,世界各國常用輸電電壓有220千伏及以下的高壓輸電330~765千伏的超高壓輸電,1000千伏及以上的特高壓輸電。
變電電力系統中,發電廠將天然的一次能源轉變成電能,向遠方的電力使用者送電,為了減小輸電線路上的電能損耗及線路阻抗壓降,需要將電壓升高;為了滿足電力使用者安全的需要,又要將電壓降低,並分配給各個使用者,這就需要能升高和降低電壓,並能分配電能的變電所。所以變電所是電力系統中通過其變換電壓、接受和分配電能的電工裝置,它是聯絡發電廠和電力使用者的中間環節,同時通過變電所將各電壓等級的電網聯絡起來,變電所的作用是變換電壓,傳輸和分配電能。變電所由電力變壓器、配電裝置、二次系統及必要的附屬裝置組成。
變壓器是變電所的中心裝置,變壓器利用的是電磁感應原理。
配電裝置是變電所中所有的開關電器、載流導體輔助裝置連線在一起的裝置。其作用是接受和分配電能。配電裝置主要由母線、高壓斷路器開關、電抗器線圈、互感器、電力電容器、避雷器、高壓熔斷器、二次裝置及必要的其他輔助裝置所組成。
二次裝置是指一次系統狀態測量、控制、監察和保護的裝置裝置。由這些裝置構成的迴路叫二次迴路,總稱二次系統。
二次系統的裝置包含測量裝置、控制裝置、繼電保護裝置、自動控制裝置、直流系統及必要的附屬裝置。
編輯本段|回到頂部配電
1.電力系統電壓等級與變電站種類
電力系統電壓等級有220/380v(0.4 kv),3 kv、6 kv、10 kv、20 kv、35 kv、66 kv、110 kv、220 kv、330 kv、500 kv。隨著電機制造工藝的提高,10 kv電動機已批量生產,所以3 kv、6 kv已較少使用,20 kv、66 kv也很少使用。
供電系統以10 kv、35 kv為主。輸配電系統以110 kv以上為主。發電廠發電機有6 kv與10 kv兩種,現在以10 kv為主,使用者均為220/380v(0.
4 kv)低壓系統。
根據《城市電力網規定設計規則》規定:輸電網為500 kv、330 kv、220 kv、110kv,高壓配電網為110kv、66kv,中壓配電網為20kv、10kv、6 kv,低壓配電網為0.4 kv(220v/380v)。
發電廠發出6 kv或10 kv電,除發電廠自己用(廠用電)之外,也可以用10 kv電壓送給發電廠附近使用者,10 kv供電範圍為10km、35 kv為20~50km、66 kv為30~100km、110 kv為50~150km、220 kv為100~300km、330 kv為200~600km、500 kv為150~850km。
2.變配電站種類
電力系統各種電壓等級均通過電力變壓器來轉換,電壓升高為升壓變壓器(變電站為升壓站),電壓降低為降壓變壓器(變電站為降壓站)。一種電壓變為另一種電壓的選用兩個線圈(繞組)的雙圈變壓器,一種電壓變為兩種電壓的選用三個線圈(繞組)的三圈變壓器。
變電站除升壓與降壓之分外,還以規模大小分為樞紐站,區域站與終端站。樞紐站電壓等級一般為三個(三圈變壓器),550kv /220kv /110kv。區域站一般也有三個電壓等級(三圈變壓器),220 kv /110kv /35kv或110kv /35kv /10kv。
終端站一般直接接到使用者,大多數為兩個電壓等級(兩圈變壓器)110kv /10 kv或35 kv /10 kv。使用者本身的變電站一般只有兩個電壓等級(雙圈變壓器)110 kv /10kv、35kv /0.4kv、10kv /0.
4kv,其中以10kv /0.4kv為最多。
3.變電站一次迴路接線方案
1)一次接線種類
變電站一次迴路接線是指輸電線路進入變電站之後,所有電力裝置(變壓器及進出線開關等)的相互連線方式。其接線方案有:線路變壓器組,橋形接線,單母線,單母線分段,雙母線,雙母線分段,環網供電等。
2)線路變壓器組
變電站只有一路進線與一臺變壓器,而且再無發展的情況下采用線路變壓器組接線。
3)橋形接線
有兩路進線、兩臺變壓器,而且再沒有發展的情況下,採用橋形接線。針對變壓器,聯絡斷路器在兩個進線斷路器之內為內橋接線,聯絡斷路器在兩個進線斷路器之外為外橋接線。
4)單母線
變電站進出線較多時,採用單母線,有兩路進線時,一般一路供電、一路備用(不同時供電),二者可裝置用電源互自投,多路出線均由一段母線引出。
5)單母線分段
有兩路以上進線,多路出線時,選用單母線分段,兩路進線分別接到兩段母線上,兩段母線用母聯開關連線起來。出線分別接到兩段母線上。
單母線分段執行方式比較多。一般為一路主供,一路備用(不合閘),母聯合上,當主供斷電時,備用合上,主供、備用與母聯互鎖。備用電源容量較小時,備用電源合上後,要斷開一些出線。
這是比較常用的一種執行方式。
對於特別重要的負荷,兩路進線均為主供,母聯開關斷開,當一路進線斷電時,母聯合上,來電後斷開母聯再合上進線開關。
單母線分段也有利於變電站內部檢修,檢修時可以停掉一段母線,如果是單母線不分段,檢修時就要全站停電,利用旁路母線可以不停電,旁路母線只用於電力系統變電站。
6)雙母線
雙母線主要用於發電廠及大型變電站,每路線路都由一個斷路器經過兩個隔離開關分別接到兩條母線上,這樣在母線檢修時,就可以利用隔離開關將線路倒在一條件母線上。雙母線也有分段與不分段兩種,雙母線分段再加旁路斷路器,接線方式複雜,但檢修就非常方便了,停電範圍可減少。
4.變配電站二次迴路
1)二次迴路種類
變配電站二次迴路包括:測量、保護、控制與訊號迴路部分。測量回路包括:
計量測量與保護測量。控制迴路包括:就地手動合分閘、防跳聯鎖、試驗、互投聯鎖、保護跳閘以及合分閘執行部分。
訊號迴路包括開關執行狀態訊號、事故跳閘訊號與事故預告訊號。
2)測量回路
測量回路分為電流回路與電壓回路。電流回路各種裝置串聯於電流互感器二次側(5a),電流互感器是將原邊負荷電流統一變為5a測量電流。計量與保護分別用各自的互感器(計量用互感器精度要求高),計量測量串接於電流表以及電度表,功率表與功率因數表電流端子。
保護測量串接於保護繼電器的電流端子。微機保護一般將計量及保護集中於一體,分別有計量電流端子與保護電流端子。
電壓測量回路,220/380v低壓系統直接接220v或380v,3kv以上高壓系統全部經過電壓互感器將各種等級的高電壓變為統一的100v電壓,電壓表以及電度表、功率表與功率因數表的電壓線圈經其端子並接在100v電壓母線上。微機保護單元計量電壓與保護電壓統一為一種電壓端子。
誰發明了電,電是誰發明的?
600年前左右,古希臘有個叫 泰勒斯 的希臘人,研究了一個神奇的現象。經過仔細的觀察和思索,他注意到掛在頸項上的琥珀首飾在人走動時不斷晃動,頻繁地摩擦身上的絲綢衣服,從而得到啟發。經過多次實驗,泰勒斯發現用絲綢摩擦過的琥珀確實具有吸引灰塵 絨毛 麥稈等輕小物體的能力 於是他把這種不可理解的力量叫做 ...
電是誰發明的
1800年,歷史上第一個電池 提供穩定連續電流的電源裝置 即伏打電堆誕生了.1 電是被美國的科學家富蘭克林發明的。2 1732年,美國的科學家富蘭克林 benjamin franklin,1706 1790 認為電是一種沒有重量的流體,存在於所有物體中。當物體得到比正常份量多的電就稱為帶正電 若少於...
電是誰發明的
1 電是被美國的科學家富蘭克林發明的。2 1732年,美國的科學家富蘭克林 benjamin franklin,1706 1790 認為電是一種沒有重量的流體,存在於所有物體中。當物體得到比正常份量多的電就稱為帶正電 若少於正常份量,就被稱為帶負電,所謂 放電 就是正電流向負電的過程 人為規定的 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