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秋夕涼
孟子及其**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是一篇
描寫奮鬥的文言文。
原文如下: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先秦·孟子及其**《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譯文:舜從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說從築牆的勞作之中被起用,膠鬲從販魚賣鹽中被起用,管夷吾被從獄官手裡救出來並受到任用,孫叔敖從海濱隱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從奴隸市場裡贖買回來並被起用。
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臨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惱,筋骨勞累,使他忍飢挨餓,身體空虛乏力,使他的每一行動都不如意,這樣來激勵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堅忍,增加他所不具備的能力。
一個人,常常出錯,然後才能改正;心意困苦,思慮阻塞.然後才能奮發;別人憤怒表現在臉色上,怨恨吐發在言語中,然後你就會知道。一個國家,如果在國內沒有堅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輔佐君王的賢士,在國外沒有與之匹敵的鄰國和來自外國的禍患,就常常會有覆滅的危險。
這樣,就知道憂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樂足以使人滅亡的道理了。
註釋1、舜:姚姓,名重華。唐堯時耕於歷山(在今山東濟南東南,一說在今山西永濟東南),「父頑,母囂,弟傲,能和以孝」,堯帝使其人山林川澤,遇暴風雷雨,舜行不迷,於是傳以天子之位。
國名虞,史稱虞舜。事蹟見於《尚書·堯典》及《史記·五帝本紀》等。
2、發:起,指任用。
3、畎(quǎn)畝:田畝,此處意為耕田。畎,田間水渠。
4、傅說(fù yuè):殷商時為胥靡(一種刑徒),築於傅險(又作傅巖,在今山西平陸東)。商王武丁欲興殷,夢得聖人,名曰說,視群臣皆非,使人求於野,得傅說。
見武丁,武丁曰:「是也。」與之語,果聖人,舉以為相,殷國大治。
遂以傅險為姓,名為傅說。事蹟見於《史記·殷本紀》等。
5、舉:被選拔。
6、版築:築牆的時候在兩塊夾板中間放土,用杵搗土,使它堅實。築,搗土用的杵。
7、膠鬲(gé):商紂王大臣,與微子、箕子、王子比干同稱賢人。
8、魚鹽:此處意為在海邊捕魚晒鹽。《史記》稱燕在渤碣之間,有魚鹽之饒;齊帶山海,多魚鹽。
9、管夷吾:管仲,潁上(今河南許昌)人,家貧困。輔佐齊國公子糾,公子糾未能即位,公子小白即位,是為齊桓公。
齊桓公知其賢,釋其囚,用以為相,尊稱之為仲父。《史記·管晏列傳》:「管仲既用,任政於齊,齊桓公以霸。
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謀也。」
10、士:獄官。
11、孫叔敖(áo):蒍姓,名敖,字孫叔,一字艾獵。春秋時為楚國令尹(宰相)。本為「期思之鄙人」,期思在今河南固始,偏僻之地稱為鄙。
12、海:海濱。
13、百里奚(xī):又作百里傒。本為虞國大夫。
晉國滅虞國,百里奚與虞國國君一起被俘至晉國。晉國嫁女於秦,百里奚被當作媵臣陪嫁到秦國。百里奚逃往楚國,行至宛(今河南南陽),為楚國邊界之鄙人所執。
秦穆公聞其賢,欲重贖之,恐楚人不與,乃使人謂楚曰:「吾媵臣百里奚在焉,請以五羖羊皮贖之。」楚人於是與之。
時百里奚年已七十餘,至秦,秦穆公親釋其囚,與語國事三日,大悅。授以國政,號稱「五羖大夫」。史稱秦穆公用百里奚、蹇叔、由余為政,「開地千里,遂霸西戎」,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事蹟見於《史記·秦本紀》。
14、市:市井。
15、故:所以。
16、任:責任,擔子。
17、是:代詞,這,這些。
18、也:助詞,用在前半句的末尾,表示停頓一下,後半句將要加以解說。
19、必:一定。
20、苦:動詞的使動用法,使……苦惱。
21、心志:意志。
22、勞:動詞的使動用法,使……勞累。
23、餓:動詞的使動用法,使……飢餓。
24、體膚:肌膚。
25、空乏: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窮困。
26、拂亂: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顛倒錯亂。拂,違背,不順。亂,錯亂。
27、所為:所行。
28、所以:用來(通過那樣的途徑來……)。
29、動:動詞的使動用法,使……驚動。
30、忍: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堅韌。
31、曾益:增加。曾,通「增」。
32、能:才幹。
33、恆:常常,總是。
34、過:過錯,過失。
35、困於心:心中有困苦。
36、衡於慮:思慮堵塞。衡,通「橫」,梗塞,指不順。
37、作:奮起,指有所作為。
38、徵於色:面色上有徵驗,意為面容憔悴。徵,徵驗,徵兆。
色,顏面,面色。趙岐《孟子注》:「若屈原憔悴,漁父見而怪之。
」《史記·屈原賈誼列傳》:「屈原至於江濱,被髮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而問之曰:
『子非三閭大夫與?何故而至此?』屈原曰:
『舉世混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
39、發於聲:言語上有抒發,意為言語憤激。趙岐《孟子注》:
「若甯戚商歌,桓公異之。」甯戚,春秋時衛國人。家貧,為人挽車。
至齊,喂牛於車下,齊桓公夜出迎客,甯戚見之,疾擊其牛角而商歌。歌曰:「南山矸,白石爛,生不逢堯與舜禪。
短布單衣適至骭,從昏飯牛薄夜半,長夜漫漫何時旦。」齊桓公召與語,悅之,以為大夫。
40、而後喻:然後人們才瞭解他。喻,知曉,明白。
41、入:名詞活用作狀語,在國內。
42、法家:有法度的世臣。
43、拂(bì)士:輔佐君主的賢士。拂,通「弼」,輔佐。
44、出:名詞活用作狀語,在國外。
45、敵國:實力相當、足以抗衡的國家。
46、外患:來自國外的禍患。
47、恆:常常。
48、亡:滅亡。
49、生於憂患:憂患使人生存發展。
50、死於安樂:享受安樂使人萎靡死亡。
創作背景:
孟子作為孔子之後儒家學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把孔子的「仁」發展為「仁政」的學說,提出「民貴君輕」的思想,主張國君實行「仁政」,要與民「同樂」。孟子的思想學說就是著作《孟子》。《孟子》記載了孟子的言行,是一部對話體著作。
其顯著特點一是氣勢充沛,雄辯而色彩鮮明;二是善於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闡述事理。此文選自《孟子·告子下》。春秋戰國時期,戰亂紛爭,一個國家要想立於不敗之地,要奮發圖強,不能安於現狀、不思進取。
這篇文章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寫的。
參考資料
2樓:
我(文言文版自傳) \r\n \r\n 餘生於安樂,弱冠入學,懵懵間已然及冠之年,學而高不成,低未就。而為府政所不棄,為之先生。苟安於教為一年有餘,而教之不善,生性平淡,奈無響應之舉,何其衰也,實為吾之不幸。
\r\n 夫生性豁達,然粗心不在話下,平生無甚特性。思公門之行,奈何學識淺陋,阻於試場。嘗入商海為之奮鬥,奈何無可用之資,無拼搏之計。
遂安於平淡,不思進取。 \r\n 霍然間,人生已虛度24載春秋,苦無驚人之舉,與人不奇。自思仰愧於天,俯無顏以對地,嗚呼!
曰之天理,然天道不恥,吾將窮畢生之力,與天爭豔。《書》曰:\\「天道酬勤」,餘必將有所為歟。
3樓:上將軍之太白
鑿壁偷光乃為奮鬥。~奮鬥是白話詞~在古漢語中不常用~一般說用功~
只要努力奮鬥,總有一天會成功用文言文怎麼說
4樓:樹又綠皮敏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蒲松齡的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
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滅吳
還有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有關努力奮鬥的文言文
關於奮鬥的古文
5樓:戀夏蝶舞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蒲松齡: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
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滅吳.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蘇軾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宜自勉,歲月不待人.
陶淵明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捨;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荀況
曾子: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周易·乾·象》
與天地兮比壽,與日月兮齊光------戰國.楚.屈原《涉江》
伏久至,飛必高!寇可往,吾亦可往!
孟子:達則兼善天下,窮則獨善其身(不知道這句算不算-_-)最後:求採納!
「我一定用盡全力,努力拼搏」用文言文怎麼說?
6樓:匿名使用者
我一定用盡全力,努力拼搏。
用文言文:
吾必竭力而搏,(wú bì jié lì ér bó )
吾:【吾屬】我輩;我等。【吾子】指自己的兒子。對平輩人的一種親切的稱呼,可譯為「您」
必:決定,肯定:「深念遠慮兮,勝乃可必」。 固執:「毋意,毋必」。 果真,假使:「王必無人,臣願奉璧往使」。
竭:盡,用盡:竭誠。竭盡。竭力。竭澤而漁。
力:人和動物筋肉的效能:力氣。力量。 一切事物的效能:視力。生產力。控制力。
而: 古同「爾」,代詞,你或你的:「而翁歸,自與汝復算耳」。 連詞(a.表平列,如「多而雜」。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遞進。
搏:對打:搏鬥。搏擊(奮力進擊)。搏戰。搏膺(捶胸,表示憤怒)。肉搏。拼搏。
擴充套件資料:
還可以為
今不多言矣,吾當傾力而為(jīn bú duō yán yǐ ,wú dāng qīng lì ér wéi )
今:現在:今天。今生。今世。今番(這次)。古為今用。今是昨非。 古昔 。
不:副詞。 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它詞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語素前面,構成形容詞: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謙)。
多:數量大,與「少」、「寡」相對:人多。
多年。多姿。多層次。
多角度。多難(nàn )興(xīng )邦。多多益善。
多行不義必自斃。 數目在二以上:多年生草。
多項式。多義詞。多元論。
有餘,比一定的數目大:多餘。一年多。
言:講,說:言說。
言喻。言道。言歡。
言情。言必有中(zhòng )(一說就說到點子上)。 說的話:
言論。言辭(亦作「言詞」)。語言。
言語。言簡意賅。
矣:文言助詞(a.用於句末,與「了」相同,如「由來久矣」,「悔之晚矣」;b.表示感嘆,如「大矣哉」)。
吾:我,我的:吾身。吾國。吾輩。 姓。
當:充任,擔任:充當。
擔(dān )當。當之無愧。 掌管,主持:
當家。當權。當政。
正在那時候或那地方:當時。當代。
當初。當今。當即(立即)。
當年。當街。當院。
面對著:當面。當機立斷。
首當其衝。 相稱,相配:旗鼓相當。
當量(liánɡ)。 應該:應當。
理當。老當益壯。
傾:斜,歪:傾斜。
傾側。傾塌。傾圮。
傾跌。 趨向:傾向。
傾心。傾慕。傾注。
左傾。右傾。 倒塌:
傾頹。傾覆。傾軋(y?
)(在同一組織中互相排擠)。
力:物理學上指物體之間相互作用,引起運動加速或形變:力學。作用力。保守力。 用極大的力量:盡力。力挫。力挽狂瀾。
而: 連詞(a.表平列,如「多而雜」。
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
表遞進,如「而且」。d.折,如「似是而非」。
e.連線肯定和否定表互為補充,如「濃而不烈」。f.
連線狀語和中心詞表修飾,如「侃侃而談」。g.插在主語謂語中間表假 ◎ 設,如「人而無信,不知其可」)。
為:做,行,做事:~人。
~時。~難。不~己甚(不做得太過分)。
當做,認做:以~。認~。
習以~常。 變成:成~。
是:十兩~一斤。 治理,處理:
~政。 被:~天下笑。
關於知音的文言文,關於文言文的
高山流水 伯牙 子期,經典的知音故事 原文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伯牙遊於泰山之陰,卒逢暴雨,止於巖下 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鍾子期輒窮其趣。伯牙乃舍琴...
文言文翻譯,古文翻譯
大都的荊州人都率先供敬鬼神,特別看重立祠祭神的事情,以前有屈原為其創作 九歌 就是由於這個原因。屈原在五月十五日 望月 舊曆每月之十五日 去往汨羅江,士人追到洞庭看不到他,洞庭湖大船隻小,沒有渡湖人,他口中唱道 如何才能渡湖!因此划槳爭著歸回,這種習慣得以相傳,成為了競賽。大致翻了一下,具體有些地方...
關於初三文言文的對聯,關於初中古文對聯
清風徐來 水波不興 核舟記 無邊落木蕭蕭下 不盡長江滾滾來 杜甫 登高 黑髮不知勤學早 白首方悔讀書遲 顏真卿 勸學 先天下之憂而憂 後天下之樂而樂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岳陽樓記 木受繩則直 金就礪則利 不等高山不知天之高也 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荀子 勸學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