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閱讀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

2021-03-22 05:59:50 字數 5350 閱讀 3580

1樓:百度使用者

小題1:d

小題1:b

小題1:c

小題1:略

小題1:此題考查的是一詞多義,詞義要結合具體句子理解。「傅說舉於版築之間」中「於」字的意思是「從」,a項「向」;b項「在」;c項「比」;d是「從」。

小題1:此題考查的是一詞多義,詞義要結合具體句子理解。a項前一個「滅亡」,後一個「沒有」;b項兩個都是「所以」;c項前一個「這」,後一個「是」;d前一個「國家」,後一個「國都」。

小題1:此題考查的是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能力。c項先從個人再說到國家。

小題1:此題考查的是句子翻譯,一般以直譯為主,注意不要用現在的意思解釋,省略的成分應補充上。

文言文閱讀   【甲】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

2樓:眾神小白蒼道

1.b2.d

3.c4.b5.所以上天將要下達重要責任給這樣的人,一定要使他的內心痛內苦,(「故」「是人」「苦」容)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中,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

3樓:116貝貝愛

這句話的意思為:舜從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說從築牆的勞作之中被起用,膠鬲從販魚賣鹽中被起用,管夷吾被從獄官手裡救出來並受到任用,孫叔敖從海濱隱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從奴隸市場裡贖買回來並被起用。

出處:先秦·孟子《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白話釋義:

舜從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說從築牆的勞作之中被起用,膠鬲從販魚賣鹽中被起用,管夷吾被從獄官手裡救出來並受到任用,孫叔敖從海濱隱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從奴隸市場裡贖買回來並被起用。

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臨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惱,筋骨勞累,使他忍飢挨餓,身體空虛乏力,使他的每一行動都不如意,這樣來激勵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堅忍,增加他所不具備的能力。

一個人,常常發生錯誤,這樣以後才能改正,在內心裡困惑,思慮阻塞.然後才能知道有所作為,別人憤怒表現在臉色上,怨恨吐發在言語中,然後才能被人所知曉。

一個國家,如果在國內沒有堅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輔佐君王的賢士,在國外沒有實力相當、足以抗衡的國家和來自國外的禍患,這樣的國家就常常會走向滅亡。這樣以後才知道憂慮禍患能使人(或國家)生存發展,而安逸享樂會使人(或國家)走向滅亡的道理了。

寫作背景:

孟子作為孔子之後儒家學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把孔子的「仁」發展為「仁政」的學說,提出「民貴君輕」的思想,主張國君實行「仁政」,要與民「同樂」。

孟子的思想學說就是著作《孟子》。《孟子》記載了孟子的言行,是一部對話體著作。

其顯著特點一是氣勢充沛,雄辯而色彩鮮明;二是善於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闡述事理。此文選自《孟子·告子下》。

春秋戰國時期,戰亂紛爭,一個國家要想立於不敗之地,要奮發圖強,不能安於現狀、不思進取。這篇文章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寫的。

文章賞析:

文章開頭,作者一連列舉了六位古代聖賢在困難憂患中崛起的事例,來證明「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這一著名論斷。

這個推理過程屬於邏輯學上的歸納推理,即由前面六個特殊的事例,歸納出後面帶普通意義的結論。

又通過後面的結論,說明了前面六個人物所以成功的原因:艱苦的環境,一方面給人們以困苦、飢餓、貧困、疲乏、憂慮,每每就不如人意,但另一方面,也正是這些困難,堅定、振奮人們的意志,使人們在不斷克服困難,求得生存的過程中增加了聰明才幹。

然而道理在此還沒有說完,上面只談到,在人與客觀環境這一對矛盾中,客觀環境對人的觸動,反過來,針對人的主觀世界對此又是怎樣做出反應,孟子接著指出:「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

客觀環境的困難和自身判斷的失誤,造**在改造客觀的過程中的錯誤,而他也就在不斷克服困難的過程中積累了經驗教訓,從而達到「能改」的境界——這個「能」,從語義上講,不僅體現了人的願望、決心,也體現了人的能力。

他因為自身所遭遇的困難而憂慮、痛苦、困惑,造成內心的壓抑,而他也就在不斷衝破這些心理壓抑的嘗試中,活躍了自己的思維,激發了自己的創造力。更重要的一點,人是有感情的,又是社會性的,他有痛苦,有憂慮,想發憤,想創造,必然表現在形色上,吐發在言辭中,期望得到理解與同情、啟發與幫助。

人就在這一切與憂患的鬥爭中,一方面求得了物質的生存可能,另一方面更求得了精神的生存,表現了他的活力、意志、情感、創造能力,一句話,表現了他「生」的價值。這,就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全部含義。

4樓:匿名使用者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選自《孟子》

[原文]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中,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

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5樓:匿名使用者

你問什麼啊?是要解釋?

「舜從田間勞動中成長起來,傅說從築牆的工作中被 選拔出來,膠鬲被選拔於魚鹽的買賣之中,管仲被提拔於囚犯的位置上,孫叔敖從海邊被發現,百里奚從市場上被選拔。

文言文閱讀。(17分)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

6樓:紅顏

小題1:起,指被任用 ;安逸  ;犯過失 ;同「橫」,梗塞,指不順小題1:①所以上天將要下達重大責任給這樣的人。

②用這種方法來使他的心驚動,使他的性格堅忍起來,增加他過去所沒有的才能。

小題1:生於憂患  而死於安樂   法家拂士 敵國外患小題1:略。

小題1:此題考查學生對文言實詞的理解能力,結合具體語境理解詞義即可。

小題1:本題考查學生翻譯文言文的能力。要求具有落實重點詞語的能力,不能遺漏,同時要與上下文連貫,有時還要補出省略的主語,同時要抓住其中的關鍵字。

小題1:本題考查理解文章的能力。根據文章的內容來回答此題即可。

小題1:本題是一道開放題。不論學生就一點來談或兩點結合起來談,不論學生持什麼觀點,只要所言有積極意義,符合情理即可。

文言文閱讀(13分)【甲】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

7樓:小白48m倏

小題1:(1)勞:使………勞累       (2)所以:用來(通過。。。。。。來)

(3)若:你                 (4)孰:通「熟」仔細地

(4分,每個1分,通假字指出所通的字、解釋各0.5分)

小題1: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1分)

小題1:d(2分)

小題1:(1)一個國家,在國內如果沒有堅持法度輔弼君王的賢士,在國外沒有敵國外患,這樣的國家常常會導致滅亡。(1.

5分)(2)大丈夫不能養活自己,我是可憐你這位公子才給你飯吃,難道是希望你報答嗎?」(1.5分)

小題1:能,因為「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而韓信少年時出身貧賤,寄人籬下,受盡屈辱,特別是受到一少年的羞辱從其胯下鑽過,但他懂得知恩圖報,能屈能伸所以將來能擔當大任。

(判斷1分,結合甲文1分,概括乙文內容1分共3分)

閱讀下面文言文。(15分)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

文言文閱讀。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

8樓:裸嗨

小題1:b

小題1:a

小題1:d

小題1:(1)一個人常常犯錯誤然後才能改正。(2分,得分點「恆」「過」)

(2)這樣(人們才會)明白因有憂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樂而衰亡。(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各1分)

小題1:b項「勞」,都是「使……勞累」。a項分別是「被選拔」和「 發動」。

c項第一句曾(zēng)通「增」,增加;第二句曾(céng)通「層」,層疊、一層一層。d項第一句「市」是名詞「集市」;第二句的「市」是動詞「買」。)

小題1:虛詞辨析注意先判斷用法(詞性),用法相同再判斷意義是否相同。 a 項「故」,都是連詞,所以。

b項分別是:代詞,他的;語氣詞,加強反問語氣。c項分別是:

連詞,表承接;連詞,錶轉折。d項分別是:介詞,表動作、行為發生的處所,從;介詞,表比較,比。

小題1:d項「通篇設喻說理」錯誤,文章主要運用排比舉例和對比的論證說理方法。

小題1:翻譯要注意重點詞語。第①句重點注意「恆」和「過」的含義。第②句重點注意「然後」、「於」的含義和介詞結構後置的句式。

文言文閱讀(7分)(甲)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

9樓:空如此生丶

小題1:(1)使……痛苦(2)通「弼」,輔佐(3)聽說(4)討厭,厭惡(

每小題1分)

小題1:d

小題1:(1)人常常犯錯誤,然後才能改正錯誤。(2分,「恆」「過」各1分)

(2)可以憑藉這種做法免除禍害嗎?(2分,「乎」1分,語句通順1分)小題1:(1)成就大業者,通常要在生活、思想和行為等方面經受一番艱難甚至痛苦的磨練。

(2分,意對即可)  (2)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2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

10樓:愛淳仄

1.b2.(1)譯文:用這些來激勵他的心志,使他的性情堅忍,增加他所沒有的才能。

(2)譯文:這樣,就知道憂愁禍患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樂足以使人滅亡的道理了。

3.(1)答題示例:

①司馬遷在遭受腐刑後,忍辱負重,發憤著書,最後完成了驚世之作《史記》。

②原保山地委書記楊善洲離退後獨守荒山20多年,離世前把價值3億多元的林場無償捐獻給國家。

(2)死於安樂

4.答題示例:「人恆過,然後能改」這句話的意思是一個人常常會犯錯誤,然後才能改正錯誤。我認為一個人犯錯是難免的,但犯錯後並不可怕,只要知錯、認錯,就能改錯。

只有這樣才能不斷進步,不斷完善自我。(或圍繞「成才離不開主觀努力」作答亦可)

文言文閱讀傅珪,文言文《明史》中寫傅珪的原文是什麼?

魚我所欲也 魚,我所欲也 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 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 w i 苟 g u 得也 亦我所惡 w 所惡 w 有甚於者,故患有所不闢 b 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文言文閱讀文言文閱讀題及答案

狐假虎威 88字 虎求百獸而食之,得狐。狐曰 子無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長百獸,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為不信,吾為子先行,子隨我後,觀百獸之見我而敢不走乎。虎以為然故遂與之行。獸見之皆走。虎不知獸畏己而走也,以為畏狐也。譯文 老虎尋找各種野獸吃掉他們,抓到 一隻 狐狸。狐狸說 您不敢吃我!天帝派...

文言文閱讀,文言文閱讀一篇

從前皖南有一個農婦,在河邊拾柴,隱約聽到了鳥的叫聲,好像在哀鳴,仔細一看,是一隻野鴨。農婦走近它,看見它的兩個翅膀上血跡斑斑,懷疑是受傷了。農婦捧著野鴨回家,了十天左右,傷口慢慢癒合,野鴨 臨行之時,頻頻點頭,好像是在感謝。過了一個多月,有數十隻野鴨來到了農婦的園中棲息,並且每天產很多的蛋,農婦不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