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1.(1)推薦 (2)路上 (3)瞭解 (4)調動2.c3.「其」指楊震
」此「指清官的子孫的稱號
4.楊震從前舉薦的荊州秀才王密擔任昌邑縣令,前來拜見(楊震),到了夜裡,王密懷揣十斤**來送給楊震。
5.第一個故事:王密為討好楊震給他獻銀子,楊震堅決地以禮拒絕了。
第二個故事:楊震讓子孫勤儉節約,把清廉的名號看得比賺錢的產業重要。
6.我們可看出,楊震是個聰慧賢明,公正廉潔,善待他人,關愛國家的人。
2樓:紅酒青豆
答案:(1)推舉;(2)路上,取道;3,瞭解;4. 調動
譯文:大將軍鄧騭聽說楊震賢明就派人徵召他,推舉他為秀才,多次升遷,官至荊州刺史、東萊太守。當他赴郡途中,路上經過昌邑,他從前舉薦的荊州秀才王密擔任昌邑縣令,前來拜見(楊震),到了夜裡,王密懷揣十斤銀子來送給楊震。
楊震說:「我瞭解你,你不瞭解我,為什麼呢?」王密說:
「夜裡沒有人知道。」楊震說:「上天知道,神明知道,我知道,你知道。
怎麼說沒有人知道呢!」王密(拿著銀子)羞愧地出去了。後來楊震調動到涿郡任太守。
他本性公正廉潔,不肯接受私下的拜見。他的子子孫孫常吃蔬菜,步行出門,他的老朋友中有年長的人想要讓他為子孫開辦一些產業,楊震不答應,說:「讓後代被稱作清官的子孫,把這個饋贈給他們,不也很優厚嗎?」
3樓:匿名使用者
不會,如果是課外閱讀。不做老師不會殺了你的
《四知》文言文閱讀答案,老師沒教過,實在看不懂啊!
《四知》全文翻譯和字詞解釋
4樓:戲立誠
一、全文翻譯:楊震小時候喜歡學習。大將軍鄧騭聽說楊震賢明就派人徵召他,推舉他為秀才,四次升遷,從荊州刺史轉任東萊郡太守。
在他赴郡途中,路上經過昌邑,他從前舉薦的荊州秀才王密擔任昌邑縣令,前來拜見(楊震),到了夜裡,王密懷揣十斤銀子來送給楊震。楊震說:「我瞭解你你不瞭解我,為什麼呢?
」王密說:「夜深了沒有人會知道。」楊震說:
「上天知道,神明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麼說沒有人知道呢!」王密(拿著銀子)羞愧地出去了。
後來楊震調動到涿郡任太守。他本性公正廉潔,不肯接受私下的拜見。他的子子孫孫常吃蔬菜,步行出門,他的老朋友中有年長的人想要讓他為子孫開辦一些產業,楊震不答應,說:
「讓後代被稱作清官的子孫,把這種為人清白的風氣留給他們,不也很優厚嗎?」
二、字詞解釋:
1、東萊:古地名,今山東境內
2、舉:推薦
3、懷:懷揣
4、遺:送給
5、故人:老朋友;楊震自稱
6、何也:為什麼
7、故舊長者:老朋友及德高望重的人
8、為:擔任
9、闢:徵召
10、 治:經營
11、以:把
12、茂才:秀才,意為才能優異,它是漢朝舉薦人員的科目之一1、《四知》出自《後漢書.楊震傳》
2、楊震人物簡介: 楊震(公元59一公元124),字伯起,東漢弘農華陰人。他出身名門,八世祖楊喜,在漢高祖時因誅殺項羽有功,被封為"赤泉侯".
高祖楊敞。漢昭帝時為丞相,因功被封安平侯。父親楊寶,因刻苦攻讀歐陽生所傳授講解的《今文尚書》,而成為當時名儒。
衰、平二帝時,楊寶隱居民間,以教書為生。
參考資料搜狗百科楊震論四知
5樓:匿名使用者
文章註釋:大將軍鄧騭聽說楊震德才兼備就徵召他,舉薦他為「茂才」。經過四次的升遷,做了荊州刺史、東萊太守,當他去東萊上任的時候,路過昌邑,原來由楊震所推薦為茂才的王密現任昌邑縣的縣令,(為了感謝楊震的知遇之恩)前來拜見,深夜帶著十斤**用來贈送給楊震。
楊震說:「老朋友我瞭解你是怎麼樣的人,你不瞭解老朋友我,為什麼呢?」王密說:
「深夜,不會有知道的人,(您就放心收下吧)。」楊震(嚴肅地)說:「天知,地知,我知,子知。
怎麼能說沒有人知道呢!」王密羞愧地走了。後來調動為涿州太守。
品性公正廉潔,不接受私下的拜見。子孫常常只食用蔬食,出行步行,以前的長輩有人想要讓他為子孫開辦產業,楊震不肯,說:「使後世的人稱他們為清白官吏的子孫,把這個節操留給他們,不是很寶貴的財富嗎!
」騭(zhì):安排;定。如:
評騭。 闢: 1.
(pì)①開闢。如:各家開闢出綠地。
②透徹。如:精闢。
③駁斥或排除。如:闢謠。
2.(bì)①排除。如:
辟邪。②帝王召見並授予官職。如:
辟舉。本文取此義。 謁(yè):
謁見。 涿(zhuō):地名。
輒(zhé):總是,就。 便(biàn):
1. 方便,便利。如:
輕便。本文取此義。 2.
非方式的,簡單平常的。如:便飯。
3. 排洩屎、尿。如:
大便。 愨(què):恭謹,誠實。
藉: 1.(jiè)墊在下面的東西。
如:枕藉。 2.
(jí)①踐踏;侮辱。②盛多;雜亂。
6樓:匿名使用者
楊震,字伯起,弘農華陰人。楊震從小好學,博通經術。眾儒生說:
「真是關西的孔子楊伯起啊。大將軍鄧騭聽說楊震賢明就派人徵召他,推舉他為秀才,多次升遷,官至荊州刺史、東萊太守。當他赴郡途中,路上經過昌邑,他從前舉薦的荊州秀才王密擔任昌邑縣令,前來拜見(楊震),到了夜裡,王密懷揣十斤銀子來送給楊震。
楊震說:「我瞭解你,你不瞭解我,為什麼呢?」王密說:
「夜裡沒有人知道。」楊震說:「上天知道,神明知道,我知道,你知道。
怎麼說沒有人知道呢!」王密(拿著銀子)羞愧地出去了。後來楊震調動到涿郡任太守。
他本性公正廉潔,不肯接受私下的拜見。他的子子孫孫常吃蔬菜,步行出門,他的老朋友中有年長的人想要讓他為子孫開辦一些產業,楊震不答應,說:「讓後代被稱作清官的子孫,把這個饋贈給他們,不也很優厚嗎?」
文言文閱讀答案,文言文閱讀題及答案
11.1 之 指那個被人遺棄的犬。2 延 引進,迎接,或尋求。12.譯文 叔父被蛇咬傷,撲倒在地上不能行走。13.本文主要表達了要尊重生命 救死扶傷和行善必得善報的思想。文言文閱讀題及答案 1釣餌同而得失異 予嘗步自橫溪 有二叟分石而釣,其甲得魚至多且易取 乙竟日亡所獲也,乃投竿問甲曰 食餌同,釣之...
文言文閱讀文言文閱讀題及答案
狐假虎威 88字 虎求百獸而食之,得狐。狐曰 子無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長百獸,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為不信,吾為子先行,子隨我後,觀百獸之見我而敢不走乎。虎以為然故遂與之行。獸見之皆走。虎不知獸畏己而走也,以為畏狐也。譯文 老虎尋找各種野獸吃掉他們,抓到 一隻 狐狸。狐狸說 您不敢吃我!天帝派...
文言文《韓信忍辱》的閱讀答案,文言文《韓信忍辱》翻譯
淮陰侯韓信,是淮陰人。當初為平民百姓時,貧窮,沒有好品行,不能夠被推選去做官,又不能做買賣維持生活,經常寄居在別人家吃閒飯,人們大多厭惡他。曾經多次前往下鄉南昌亭亭長處吃閒飯,接連數月,亭長的妻子嫌惡他,就提前做好早飯,端到內室床上去吃。開飯的時候,韓信去了,卻不給他準備飯食。韓信也明白他們的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