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子路:為人正直、伉直好勇、光明磊落,重友朋、講信義、守言諾. 他用一生執行著。
每次讀《論語》,我都發現在孔子的**中有一個人,雖然不能與孔子同輝並峙,卻依然憑藉自己的獨特可愛的個性和孔子亦師亦友的關係,超越了孔子最得意的**顏回和超級商人、外交家的子貢,成為拱衛孔子這顆「北辰」諸星中最奪目的一顆,他就是子路。 子路生於公元前542年,魯國卞人(今山東泗水縣),小孔子九歲,名仲由,字子路或季路。在《論語》中,曾經四十次提到子路或他的言行。
子路出身貧寒。《說苑》中說他:常食藜藿之實。
卻是個孝子,二十四孝中第一個就是子路幼年「百里負米」的故事,做大官以後,仍然錦衣玉食時仍然不忘逝去的雙親,連老師孔子都稱讚他:生事盡力, 死事盡思。 子路年輕時魯莽,好鬥卻又勇敢果斷。
在他第一次見孔子的時候,「凌暴孔子」,想必是拳頭上見分曉了。然而孔子雖然也武力不弱,卻並沒有針鋒相對,反以柔克剛,「設禮,稍誘子路」,子路「後服」,可以說是孔子以禮儀感化了子路,收到了門下。在一次北遊中,孔子讓隨行的三個**顏回子貢和子路各自陳述志向,子路傾吐了自己的鑲兵強國之夢:
願得白羽若月,鐘鼓,赤羽若日之音上聞乎天,旌旗翩翻,下蟠於地。由且舉兵而擊之,必也攘地千里,獨由能耳,使夫二子為從焉!這段理想的描述極為壯觀,可惜歷史沒有給他機會,如果他真的有機會統兵鏖戰,說不定也能旌旗蔽空,舳艫千里,成為一時之雄。
孔子聽了他的豪言,讚歎:真是一個勇士啊。孔子到宋國被圍困,子路發怒,拿起戟就要與對方大戰三百合,所以孔子常常嘆息:
子路好鬥勇猛超過我,就是不知道如何處理事情(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就是在孔子身邊侍的時候,子路也顯示出剛強的樣子(行行如也)。面對子路的勇,孔子教誨他:
君子義以為上,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雖然如此,並沒有教化到把他的脾氣改掉。 子路豪爽。
在諸**圍著孔子述說自己的志向時,子路毫不猶豫說:願意與朋友分享自己的東西,同乘車馬,共用衣裝。(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這裡的子路擁有的是一副重情義輕金錢的俠肝義膽。
子路崇尚實幹,且頗具政治才能。《論語》說他:聽到知識,沒有實施之前,就不願聽到聽到新的知識。
(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子路從孔子那裡學到了做人為政的知識,曾做了魯國權臣季氏的門臣,以實踐自己的所學。又曾經治蒲三年,孔子「三稱其善」。
對於自己的政治能力,子路在另一次敘述志向時說: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孔子也讚不絕口,認為他:
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可見治理一個地方,子路確實有一套辦法。《論語》中也認為孔門**中政事方面傑出的是子路和冉求。
子路不盲從。他幾乎是唯一一個敢當面批評孔子,表達自己態度的孔門**。子路到衛國做官,走前問孔子如何治理國家,孔子說治理國家必先「正名」,子路嗤之以鼻,認為這是迂腐可笑的。
雖然孔子後來又解釋了半天所謂的「名不正則言不順」,相信子路仍然持保留意見。還有三次,子路對孔子的言行表現出明確的態度:不悅。
一次是,孔子去見作風和美貌同樣享有「盛譽」的衛國國後南子,雖然孔子幾乎連南子的手都可能沒有碰到,但是子路不高興,孔子趕緊發誓:如果做了違背禮儀的事情,就讓上天懲罰我吧(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
)。又一次,公山弗想在魯國造反,邀請孔子前去,孔子懷著用自己理論治國安邦的偉大願望,打算前去實現從前的巨集偉理想。子路上來就澆了他一頭冷水:
沒有地方去也就罷了,何必去他那裡呢?估計後來孔子也沒有去成。另一次,晉國人佛肸叛亂,招孔子去,孔子又動心思了,結果子路旗幟鮮明--反對,說:
從前您不是教導我們說:「其身不善,君子不入」麼?現在怎麼又要出爾反爾呢?
孔子估計是面紅耳赤,狡辯了一番:白的東西,即使染也染不黑的(白也,涅而不淄)。只好又作罷。
孔子周遊列國時,路過陳國,被與自己政見相左者圍困,彈盡糧絕,孔子沒辦法,搞精神勝利法,「絃歌不絕」,子路怒氣衝衝來見(慍見),說:君子也有困頓的時候麼?孔子只好做「畫餅充飢」狀,以精神餅來補物質餅,說:
君子在困頓時能堅守道德,小人困頓時就要胡作非為了。直到後來讓子貢去楚國搬來救兵才算解圍。一次,子路叫子羔去做一個地方的長官,孔子說這是害那裡的子弟。
子路發問:有百姓,有土地和穀物,為什麼還要讀書才叫做有學問呢?(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讀書,然後為學?
)孔子無話可說,只好說:我就討厭那些口齒伶俐的人。在所有的學生都對老師的見解、教導和行為心悅誠服頂禮膜拜時候,子路卻能屢次站出來,表達與老師不同的自己的個人見解,這就是那個獨具個性的可愛子路。
也惟有這個子路,連孔子都得看看他的臉色再決定怎麼辦。 子路忠於孔子,因而也得到了孔子的信任。孔子周遊列國時五十四歲,當時年已四十五歲的子路毅然辭官緊隨,作為孔子的護衛,開始了長達十四年的征途,所以孔子曾經稱讚他:
自從我得到了子路,沒有人敢辱罵我了(自吾得由,惡言不聞於耳)。孔子說:如果我的主張得不到實行,我就乘小船到海外去,跟隨我的,除了子路還有誰?
(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困於陳蔡時,子路煮了豬蹄,孔子問都沒問,就直接吃掉了。
這也間接體現了他們之間的關係。子路二十多歲就認識了孔子,很早就入了孔門,在孔門眾**中,他是較為年長的,有名的**中,也許就顏回的父親顏路長於子路,他一邊依仗著自己的不凡身手擔任孔子的護衛,一邊以長**的身份幫老師管理著後入門的各位年輕師弟們,年輕的師弟們也對子路執長輩禮。直到六十多歲遇難,一生大半時間都跟隨著孔子,這在孔子**中是絕無僅有的。
公元前481年,此時子路擔任了衛國衛國大夫孔悝的邑宰,次年,也就是公元前480年衛國發生政變,子路在外聽說,態度鮮明:「食其食者不避其難」,毅然前往。戰鬥中,子路受傷了,纓帶斷了,子路想起老師的教導,君子死而冠不免,於是在重結纓帶的過程中被砍作肉泥。
年六十二。有人笑子路太迂,此時還在幹這些事情。但是年過花甲的子路是抱著儘自己的職責的想法而來的,他明明知道此**多吉少,卻決然來了,即使他不結纓,也依然難以活著回去,雖然他年輕時曾經有著「暴虎馮河」的勇力。
他以行為實踐了老師孔子的「殺身成仁」。知子莫如父,知徒莫如師。孔子聽說衛國內亂而子路去了,就嘆息:
嗟乎,由死矣!果然不出所料。《禮記》中說:
子路死後,孔子在中庭哭子路,有人祭奠子路,孔子倒頭便拜。聽說被剁成肉醬,孔子讓人「覆醢」,再也不吃肉了,看都不看了。而且每次聽到打雷,都感到心中不安。
在最得意**顏回和兒子孔鯉死後,子路就是孔子的精神支柱,他的死給了孔子一個巨大而沉重的打擊。就在在孔子的最親密夥伴和學生子路去世的次年,孔子也去世了。 子路窮其一生都在實踐著老師孔子的理想和路線,積極入世,參與政事,繼承了孔子「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現實精神,實現自己治理國家的追求;同時忠心於老師,盡職於國家,勇擔責任,慷慨赴難,至死都在履行自己的職責。
這點上,他與「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譚嗣同極為相似,譚嗣同與康有為的關係也是亦師亦友,在康有為首倡變法之後,譚嗣同無畏地為變法,為自己所堅守的理想獻身了,譚死後康有為也曾以一聯痛挽譚嗣同:復生不復生矣(譚嗣同字復生),有為安有為哉?譚嗣同是不是瞭解子路,我們無從知曉,但是相隔兩千五百年的兩個人,卻同樣具有著令人歎服的品行,永遠散發著輝耀千秋的光芒,成為後人仰視的楷模。
無論哪方面,子路都不愧是孔子最傑出的**和儒家思想最忠實的守護神。他也不愧是一個頂天立地鐵骨錚錚的男子漢。 蘇軾曾說:
子路之勇,子貢之辯,冉有之智,此三子者,皆天下之所謂難能而可貴者也。子路當不朽。 簞食瓢飲,是孔子描寫顏回的清貧生活的話語,反映了顏回貧而好學、安貧樂道的精神。
語出《論語·雍也》:"子曰:'賢哉,回也!
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大意為:
孔子說:"顏回的精神多麼可佳呀!在陋僻的小巷裡過著極為清貧的生活,別人都忍受不了這種憂苦,顏回卻依然自得其樂,顏回的精神是多麼可佳呀!
" 孔子的另一句話"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論語·里仁》),是說如果一個人立志鑽研學問道德,卻又不能忍受低劣的生活條件,那麼,就不值得與這個人講求什麼學問道德了。這是從反面襯托了顏回的上述好學精神。 自己也說"學而不厭","發憤忘食,樂以忘憂"(《論語·述而》),又說"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同上),意即粗茶淡飯,彎著胳膊作枕而臥,快樂也就在這裡。
可以說,顏回好學精神正是秉承孔子這種精神的,因此,漢代揚雄說:"顏淵習孔子也。"(《法言·學行》)又說:
"紆朱懷金者之樂,不如顏氏子之樂。顏氏子之樂也內,紆朱懷金者之樂也外。"(同上)大意即是**厚祿者的快樂比不上顏回的快樂,顏回的快樂是內在的精神上的快樂,而**厚祿者的快樂是外在的物質享受上的快樂。
瓢之樂,顏氏德也"(《法言·修身》),突出地表明瞭顏回的"簞瓢之樂"根源於其自身內在的品德。所以,"簞食瓢飲"後來便象徵了好學忘憂、安貧樂道的求學精神。這對歷代知識分子影響極大。
孔子 他正直、樂觀向上、積極進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會。 孔子其精神以「仁」核心,以為「仁」即「愛人」。提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等論點,提倡「忠恕」之道,又以為推行「仁政」應以「禮」為規範:
「克己復禮為仁」。 孔子思想、學說的精華,比較集中地見諸於《論語》一書,共二十篇,一萬一千餘字.
子路、顏回、孔子各自表達的志向分別表現了他們什麼的精神品質?
2樓:匿名使用者
子路非常地重視朋友,很講義氣又豪爽。其實他和孔子也是亦師亦友的關係,這是孔子其他的學生所達不到的。
顏回則是對自己的高度要求,自己要謙遜要儒雅。
孔子則表達對所有人的關愛,就是他自己追求的仁者愛人
什麼孔子讚許的是子路的和顏回的有福同享在文
原文 孔子游春 孔子說 可以說說你們的志向嗎?子路是個急性專子,老師的話音未落就開屬了腔 我願意把車馬 衣服拿出來跟朋友們一塊兒享用,就是用壞了 穿破了我也不會在意。朋友之間就應該有福同享嘛。溫文爾雅的顏回經過深思熟慮,從容不迫地說 我希望成為一個不為自己表功的人。孔子用讚許的眼光看著他們,微微地點...
子路受教子路見孔子敬而受教。」翻譯
see confucius zilu teachable child road king and teachable he saw confucius,confucius said the ru he haole?said good sword.confucius said i am not the...
顏回是孔子最優秀的弟子嗎?孔子是如何評價顏回一生功過的?
的確是,孔子說顏回這一生都是淡泊名利,他的功過不明顯,但是他的名氣傳的特別的開。確實是的,而且孔子也是最喜歡他的,他認為顏回這一生做的最錯的事就是沒有選擇跟自己去周遊列國。孔子對顏回有什麼評價?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 不知老之將至 飯疏食 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