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佛教能在華夏昌盛而道教反而式微

2021-03-23 13:26:56 字數 4975 閱讀 5236

1樓:飛羽領主

1、與歷代統治者的推崇有關。

歷代對佛教都比較推崇,南朝梁武帝甚至數度避位出家由大臣贖回。元明清三朝大崇佛教。就是推崇道教的唐朝,對佛教也不壓制。

後來武則天又大肆興佛,唐憲宗還迎佛骨,鬧得沸沸揚揚,著名散文家韓愈上表陳奏還被貶到了潮州。

統治者對寺廟免除賦稅徭役,所以很多農夫紛紛依附寺廟,使得寺廟成為大地主,四方財源廣進,而道家只有乾瞪眼的份兒。

宋朝對佛教不甚推崇,清初康熙年間因為天地會的關係,對佛教有過鎮壓。但很快因為拉攏蒙藏,就興起佛教。雍正皇帝的故住地,即雍王府,都成為了佛教密宗的大廟。

慈禧晚年自稱老佛爺等等此般,無不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2、文學因素。

本來道家的典籍文采恣橫,比如莊子的《逍遙遊》、《秋水》等等,佛教萬不能及,但是作為道教的提出,乃是源於東漢張道陵,他的天書云云,世莫能見,而隨後起之的黃巾起義,使道教與亂**繫上,未免受其池魚之殃。至唐後,玄奘法師西行,直至西南亞,這一遠行成了婦孺皆知的傳奇,記過歷代的口耳相傳,最終成為膾炙人口的鴻篇鉅製《西遊記》,道教只有瞠乎其後。

3、教義

道教比較注重個人的修為,離尋常百姓遙不可及,有時有什麼燒汞煉丹畫符之舉,又讓人想到方士巫醫一流;而佛教宣傳渡人渡己,居士在家也能修行,實惠易行。那觀音漂亮不說,又送子、又送魚,比光死板板坐在那兒的長鬍子老頭很有吸引力。

附:因為佛教在日本太過盛行,已經形成了一股強大的政治力量,甚至出現了專事暗殺工作的「日蓮字」,所以受到了大名 織田信長 的大肆**,也未能盡除。一邊念著「我佛慈悲」,一邊揮刀霍霍,實在是黑色幽默。

2樓:愛君如燁o肆野

因為道教要求修仙,修仙難,誰能捨家離俗,幾十年如一日地苦行修仙?而佛法呢,則法門無量,重在修心,可以根據現在人的根機,不離俗而成道——比如淨土法門,所以普及得廣。

3樓:匿名使用者

這是由佛教的教理所決定的。

道教僅侷限在人天世間法之內,而佛教教理包括世間法和出世間法。不僅是道教,就連世界其他大宗教也只是在世間法之內。佛教的教理必然最終會被全世界所接受。

眾生法緣不同,各個地區的法緣也不同,佛教的復興也需要過程的。佛法也屬於因緣法之內,也有興衰更替的過程。

佛教殊勝,但不能因此而貶低其他宗教。任何一個宗教都有其法緣,都有需要他來教化的有緣眾生的。不可盲目評斷。

4樓:淺香居_槿

這個可以說得稍微玄一點~

佛家講求佛門大開,自古以來,佛門在世間都扮演了一個溫柔強大的保護者的角色,而道門雖然同樣強大,可是卻不問世事,可能在故人心中,仙氣環繞的道家,那是最接近仙人的存在,有一種疏離感,所以在人們心中,自然是什麼事都可以拜拜的佛家比較能讓人接受。

從歷史上來說,佛門在戰亂年代,無一例外的扮演了一個庇護者,戰火四起,百姓流離失所,只能選擇出家來保命,而歷代皇室,對佛家都極為敬重,這是不問世事的道家所比不上的,隨著歷史變遷,佛家自然在百姓心中定下了不可動搖的地位。不信回顧一下看過的古裝電視,皇帝祈福,都無一例外的選擇是在某某寺院,很少是在某某道觀吧?

怎麼感覺亂亂的……隨便看看吧……

5樓:最基本開始

別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都還存在

6樓:矣俟

道教的影響力大於佛教。

財神,是道教的神,中國全民信財神。其他如太上老君、福祿壽三星、張天師、八仙、關公、門神、灶神、媽祖、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四海龍王、雷公電母、土地公等都是道教的神仙。佛教,說來說去也就那幾個菩薩。

道教的神仙已經進入千家萬戶,老百姓家家戶戶接財神、貼門神、祭灶神,佛教的菩薩遠沒有達到這個程度。

7樓:匿名使用者

有的,複製下面地址開啟

連線:33h.co/bfrd?4bhijklm。。

。。。顯

寱蛹摓薊崟鎖

摎液嫙脂帢廓

道教為什麼沒有佛教昌盛

8樓:匿名使用者

這和道教的教理教義是有關係的,道教是能顯則顯,能隱則隱,講究不爭、處下。

其實,現代的人用「道」而不知道是「道」,比如中國人過的很多節日、習俗。很多人都以為這些是佛教的、自己信仰的是佛教

仙道貴生,無量度人

福生無量天尊

9樓:匿名使用者

吾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道德經》語。

是否可以從這句話中回答你的問題呢?呵呵

10樓:匿名使用者

佛教和道教是兩個大相徑庭的教門,道教脫胎於春秋的老子和道德經,講求無為。而佛教是**於天竺(古印度,現代印度的佛教並不全真正意義上的佛教,都有所變味了),佛教講求的是普度眾生,人在世上都是謎中,是看不透的,所以有佛門中人來點化的說法。從總的理念上來說佛教更容易讓人接受,尤其是在南北朝,隋朝,唐朝的信佛的觀念引導下。

佛教說眾生皆苦,所以要普度眾生,脫離苦海。人民日子過得不好就更依賴佛教,吧希望寄託在了佛教上。而道教要講求無為,就是首先要自己在自身上面講求超脫,沒有太多欲念,才能修行養性達到真正的超脫。

任何有生命的物體都是有慾念的,哪怕是植物,就比方說向日葵為了生存戰友更多的陽光才能更好的生長。而人類做為高等的生命體更是慾念不斷,你讓他儘量減少那些世俗慾念是相當困難的,所以與其自身減少慾念尋求超脫不如找人來度化。你見過哪個道觀裡有那麼多求這個求那個的,很少。

但是去寺廟燒香都是帶著功利心和執著心去求所謂的菩薩佛祖保佑這樣那樣的,到家要求太高了,一般人做不到,所以更願意接受佛教,就是這個原因。我是純正的華夏炎黃子孫,所以我不信這個,我更喜歡春秋時代的諸子百家,尤其是墨家和道家(道教和道家是兩碼事,道教只是有人從道家學說裡有所感悟創立的門派而已)。其實人只要有正確的信仰就行,做好事不求回報,不要以為雷鋒就是完全真正意義上的好人,真正的好人不會把做了什麼好事記下來的,只有做完了自己都不知道做過,或者是做的太多記不清,也不去記。

那才是真正的好人。

11樓:匿名使用者

道者得到天成,道是一種境界,是一種思維,是一種方法,這是中國文化裡的道,包含了老子之道,儒家之道,道家文化在很多研究文化的書中大部分被說成是原生文化,是居於主要地位的,而儒家文化及其他都是次級文化,其他的包括陰陽家,鬼谷,兵家都是來自老子之道,或者是說成他們基本是老子之道的分支,有的管理學家卻說儒家是原生文化,但是他們的觀點是居於百家爭鳴的結果而得來的,對於這些人的觀點是,他們認為儒家代表的是職業**個價值觀,墨家代表的是平民的價值觀,道家代表的是不得志者(隱士)的價值觀,法家代表執政者的價值觀(投資者,領導者),為什麼說儒家文化就是原生文化呢?因為他們認為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就是很好的列子,他們的解釋是漢武帝一個人不能左右百姓或者社會意識(如果能那就太小看百姓了),但是秦始皇的焚書坑儒就不能解釋,其實儒家在孔子時期基本上是關於教育的,只是體系很散,經歷焚書坑儒之後,他們就開始反思自己,於是把老子之道引入體系作為哲學基礎,就有了(易),形成《詩》,《書》,《禮》,《儀》,《樂》,《易》(來自周易,但是周易卻和老子之道是相通的),之後就有了完整的體系或者是系統,可以看出老子之道是哲學基礎,是根源,但是因為老子之道說的是不言之教,缺乏實用平臺,再加上後面出現的陰陽家,道觀,道教之類的,基本被定位於煉丹的角色所以後面變逐漸被忽視,在中國人們卻認為儒家文化是主題就是因為這樣。於是到這就有了到底什是道教,什麼是佛教?

道家到道教似乎把老子之道給歪曲了,但是它卻是老子之道的分支,它講究隱士特質,而且道教之人要麼是不得志者,要麼是能人,高人的退居所,所以他的教徒就非常少,。對於佛教教普度眾生,導人向善,於是就總結出佛乃覺性非人,人人都有覺性但不等於覺性就是人,人相可壞,覺性無生無滅,即覺即顯即障即塵蔽,無障不顯,了障涅槃;覺行圓滿之佛乃佛教之佛,圓滿即止,即非無量,若佛有量即非阿彌陀佛;佛法無量即覺行無量,無圓無不圓,無滿無不滿,以無是名究竟圓滿。佛教按層次來分,從精深處來說是得到天成的道法,道法如來不可思議,即非文化;從淺義處來說是導人向善的教義,善惡本有人相我相眾生相即是文化;從眾生出說出說是以貪治貪以幻制幻的善巧,雖不滅敗壞下流卻無礙撫慰靈魂的慈善。

於是佛教具有普世意義,自然而然教徒眾多就不用說了,然而它和**也有很大差別,**是講求信,因信者得救而上天堂,因不信者而下地獄。在我們國家佛教算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支柱之一,甚至出現過用佛教思想來統治國家的狀態,歷史上秦朝興於法家亡於法家,漢朝興於道家亡於儒家,唐朝興於道家亡於佛教,宋朝從未中興亡於儒家,元朝興於法制亡於佛家,明朝興於道家亡於儒家,清朝興於道家亡於儒家。當然到現在似乎這些都不關我們的事,我有時會很不理智,或者偏執的說我們的傳統越繼承越腐敗,到現在似乎還有有酒文化,官僚文化比較盛行,我們古代所擁有的創造和發明是科技革命和管理革命的前提條件,但是科技革命卻不在在我們國家發生,很大程度上來說是封建制度的限制,但是也是文化的限制,從老子之後都把眼光放在了使用上,對於啟發思維或者是哲學層面的關注和研究少之又少,到現在我們追名逐利,又有多少人能不被生活所牽絆,我們能靜下心來體驗生活,迴歸自然已變成是奢侈。

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

12樓:匿名使用者

道教不如佛教昌盛麼?

道教難道不是融入你我的血脈中嗎?

13樓:匿名使用者

道家進深山,都隱居了,你找都找不到。

佛教建個廟,希望大家來施捨,順便傳揚佛法。

**教不僅建了廟,還派人在廣場宣傳福音。

這就是他們流行廣度的差異。

14樓:匿名使用者

原始道教並不是一個宗教,只不過是老子的一個思想。後來經過張天師加入神仙成分,成為一個宗教。道教講究練氣服藥,最後羽化登仙。

佛教講的是普度眾生。 顯然,昇仙是不可能的。但是普度眾生的思想卻是很吸引人的。

所以,佛教更受歡迎些!

15樓:匿名使用者

道教的本身就是消極避世,而佛教則不然,佛教則是修行自心,更好的融於社會。佛教的圓融性,包容性,當然會昌盛。

16樓:匿名使用者

昌盛與否,不能斷定是否就是真理。

相信的人多,也未必就是對的。相信與否,都在於因緣。不是一言兩語能說明的。世間人,只能以世間的眼光來看待一切。到最後,還不知道自己很糊塗。

人們都以為自己很明白。都不知道自己是如何的糊塗啊。這就是眾生。因此,鄭板橋老人最後說了一句,

難得糊塗。

為什麼在佛教寺廟裡可以舉辦儒家的活動,而排斥道教的活動

簡單地說,儒家沒有形成宗教,而道家形成了宗教,與佛教相牴觸,同性相斥嘛。可沒有多少人能把宗教觀念拋開的,佛教 道教都不能。儒家是佛教,道家的根基 儒家在中國百姓中更容易接受 佛教包容,不會排斥任何正教 兩個原因 1 儒家不是宗教。2 儒家是中國人的精神根基,佛教不敢排斥。而道教是宗教,歷史上多次興道...

為什麼藏傳佛教有供奉藏族的佛而內地的寺廟裡沒供奉漢族的佛

藏傳佛教國內供奉的佛像除了藝術風格同漢地有區別以外,其佛號毫無二致,是一樣的,根本不存在有藏族的佛這件事,但是在藏密寺廟也會同時供奉祖師,這些祖師有大量的藏族歷史人物,可漢地寺廟祖師殿也一樣會供奉漢地歷史人物。假佛假物,供與不供,皆無功德,達摩如此對皇帝說。即心即佛,何在於寺?真佛不住寺,真龍不住水...

滅佛不滅道!什麼都沒做,為什麼佛教屢被滅?道教為何安然無恙

滅佛不滅道!明明什麼都沒做,為什麼佛教屢被滅?道教為何安然無恙?佛教在中國的發展經歷了一個十分漫長的時期。在 洛陽伽藍傳 中,對佛教有過記錄,記下了當時的幾百座寺廟以及周邊的發展的情況。從這些都可以看出當時佛教有多興盛,但是佛教的發展並不是一帆風順的,歷史上有不少統治者曾經下令要消滅佛教,命令百姓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