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借漁翁這一形象表達自己怎樣的思想感情請作簡要分析

2021-03-25 13:43:45 字數 4058 閱讀 4080

1樓:陸子涵

現了詩人寄情山水,超然世外,志趣高潔,又略顯孤寂的情懷.

詞人借這一人物形象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2樓:匿名使用者

有緣千里來相會,將感情長久得維持,很不容易,兩個人一定要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寬容,給對方更多的自由空間,記住,千萬不要粘著對方

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情感,作簡要分析

2.作者通過雨的形象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3樓:匿名使用者

2.作者通過雨的形象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作者以極大的熱情歌頌雨。雨,在作者的筆下是一個奉獻者和使者的形象。 它滋潤萬物,同時也把距離遙遠的事物聯結起來(是雲彩和田野的傳情的信使)。

有了雨,千山萬壑將會更加美麗;有了雨,大地萬物將會充滿生機;有了雨,花草樹木將會綻開笑臉;有了雨,雲彩和田野成了一對情侶。這些都說明雨是一個美好的事物,是一個奉獻者和使者的形象。 表現作者對自然、生活的熱愛對無私的奉獻者的歌頌

詩中的「漁翁」形象通常表達的情感

4樓:匿名使用者

作為古詩中經常出現的意象,漁翁通常代表著兩種感情。其一,表達了作者清高孤傲的節操;其二,則是表達了作者對悠閒自得,無拘無束的生活的嚮往。而有時候往往這兩種感情摻雜在一起,我們很難明確地區分出作者到底偏向於哪種更多些。

不過無論如何,大都不出乎此二者。

前一種,毫無疑問,當以柳宗元的《江雪》為代表。而第二種,舉例子如下:

雜歌謠辭·漁父歌 (第三首)

張志和西塞山邊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春江細雨不須歸。

釣臺漁父褐為裘,兩兩三三舴艋舟。能縱棹,慣乘流,長江白浪不曾憂。

霅溪灣裡釣漁翁,舴艋為家西復東。江上雪,浦邊風,笑著荷衣不嘆窮。

松江蟹舍主人歡,菰飯蓴羹亦共餐。楓葉落,荻花幹,醉宿漁舟不覺寒。

青草湖中月正圓,巴陵漁父棹歌連。釣車子,掘頭船,樂在風波不用仙。

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這是一首押仄韻的五言絕句,是柳宗元的代表作之一。大約作於他謫居永州(今湖南零陵)期間。

柳宗元被貶到永州之後,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和壓抑,於是,他就借描寫山水景物,借歌詠隱居在山水之間的漁翁,來寄託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抒發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鬱悶苦惱。因此,柳宗元筆下的山水詩有個顯著的特點,那就是把客觀境界寫得比較幽僻,而詩人的主觀的心情則顯得比較寂寞,甚至有時不免過於孤獨,過於冷清,不帶一點人間煙火氣。這顯然同他一生的遭遇和他整個的思想感情的發展變化是分不開的。

這首《江雪》正是這樣。詩人只用了二十個字,就把我們帶到一個幽靜寒冷的境地。呈現在讀者眼前的,是這樣一幅圖畫:

在下著大雪的江面上,一葉小舟,一個老漁翁,獨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釣。詩人向讀者展示的,是這樣一些內容:天地之間是如此純潔而寂靜,一塵不染,萬籟無聲;漁翁的生活是如此清高,漁翁的性格是如此孤傲。

其實,這正是柳宗元由於憎恨當時那個一天天在走下坡路的唐代社會而創造出來的一個幻想境界,比起陶淵明《桃花源記》裡的人物,恐怕還要顯得虛無縹緲,遠離塵世。詩人所要具體描寫的本極簡單,不過是一條小船,一個穿蓑衣戴笠帽的老漁翁,在大雪的江面上釣魚,如此而已。可是,為了突出主要的描寫物件,詩人不惜用一半篇幅去描寫它的背景,而且使這個背景儘量廣大寥廓,幾乎到了浩瀚無邊的程度。

背景越廣大,主要的描寫物件就越顯得突出。首先,詩人用「千山」、「萬徑」這兩個詞,目的是為了給下面兩句的「孤舟」和「獨釣」的畫面作陪襯。沒有「千」、「萬」兩字,下面的「孤」、「獨」兩字也就平淡無奇,沒有什麼感染力了。

其次,山上的鳥飛,路上的人蹤,這本來是極平常的事,也是最一般化的形象。可是,詩人卻把它們放在「千山」、「萬徑」的下面,再加上一個「絕」和一個「滅」字,這就把最常見的、最一般化的動態,一下子給變成極端的寂靜、絕對的沉默,形成一種不平常的景象。因此,下面兩句原來是屬於靜態的描寫,由於擺在這種絕對幽靜、絕對沉寂的背景之下,倒反而顯得玲瓏剔透,有了生氣,在畫面上浮動起來、活躍起來了。

也可以這樣說,前兩句本來是陪襯的遠景,照一般理解,只要勾勒個輪廓也就可以了,不必費很大氣力去精雕細刻。可是,詩人卻恰好不這樣處理。這好象拍電影,用放大了多少倍的特寫鏡頭,把屬於背景範圍的每一個角落都交代得、反映得一清二楚。

寫得越具體細緻,就越顯得概括誇張。而後面的兩句,本來是詩人有心要突出描寫的物件,結果卻使用了遠距離的鏡頭,反而把它縮小了多少倍,給讀者一種空靈剔透、可見而不可即的感覺。只有這樣寫,才能表達作者所迫切希望展示給讀者的那種擺脫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感情。

至於這種遠距離感覺的形成,主要是作者把一個「雪」字放在全詩的最末尾,並且同「江」字連起來所產生的效果。

在這首詩裡,籠罩一切、包羅一切的東西是雪、山上是雪,路上也是雪,而且「千山」、「萬徑」都是雪,才使得「鳥飛絕」、「人蹤滅」。就連船篷上,漁翁的蓑笠上,當然也都是雪。可是作者並沒有把這些景物同「雪」明顯地聯絡在一起。

相反,在這個畫面裡,只有江,只有江心。江,當然不會存雪,不會被雪蓋住,而且即使雪下到江裡,也立刻會變成水。然而作者卻偏偏用了「寒江雪」三個字,把「江」和「雪」這兩個關係最遠的形象聯絡到一起,這就給人以一種比較空濛、比較遙遠、比較縮小了的感覺,這就形成了遠距離的鏡頭。

這就使得詩中主要描寫的物件更集中、更靈巧、更突出。因為連江裡都彷彿下滿了雪,連不存雪的地方都充滿了雪,這就把雪下得又大又密、又濃又厚的情形完全寫出來了,把水天不分、上下蒼茫一片的氣氛也完全烘托出來了。至於上面再用一個「寒」字,固然是為了點明氣候;但詩人的主觀意圖卻是在想不動聲色地寫出漁翁的精神世界。

試想,在這樣一個寒冷寂靜的環境裡,那個老漁翁竟然不怕天冷,不怕雪大,忘掉了一切,專心地釣魚,形體雖然孤獨,性格卻顯得清高孤傲,甚至有點凜然不可侵犯似的。這個被幻化了的、美化了的漁翁形象,實際正是柳宗元本人的思想感情的寄託和寫照。由此可見,這「寒江雪」三字正是「畫龍點睛」之筆,它把全詩前後兩部分有機地聯絡起來,不但形成了一幅凝鍊概括的圖景,也塑造了漁翁完整突出的形象。

用具體而細緻的手法來摹寫背景,用遠距離畫面來描寫主要形象;精雕細琢和極度的誇張概括,錯綜地統一在一首詩裡,是這首山水小詩獨有的藝術特色。

另舉一例:

柳宗元漁翁夜傍西巖宿,曉汲清湘燃楚竹。

煙銷日出不見人,唉乃一聲山水綠。

回看天際下中流,巖上無心雲相逐。

此篇作於永州。作者所寫的著名散文《永州八記》,於寄情山水的同時,略寓政治失意的孤憤。同樣的意味,在他的山水小詩中也是存在的。

此詩首句的「西巖」即指《始得西山宴遊記》的西山,而詩中那在山青水綠之處自遣自歌、獨往獨來的「漁翁」,則含有幾分自況的意味。主人公獨來獨往,突現出一種孤芳自賞的情緒,「不見人」、「回看天際」等語,又都流露出幾分孤寂情懷。

5樓:苡臉茫然

對於那時的一種嚮往於追求吧…那時的國家很多詩人都希望國家太平,百姓安居樂業…也是一種避世隱居的高潔志向…我想差不多是這個意思…

作者通過塑造「漁翁」這一形象,寄託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6樓:匿名使用者

有心報國卻又報國無門的憂憤、失望之情;迫於無奈只能逍遙江海的抑鬱孤獨、無可奈何之情。(本詞上片突出了一個「愁」,下片塑造了「漁翁」的形象)

漁翁柳宗元表達了詩人什麼思想感情

葉落盡偶題 柳宗元 這首詩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7樓:h一米r陽光

《柳州二春御歲月榕葉落盡偶題》

唐 柳宗元

宦情羈思共悽悽,春半如秋意轉迷。

山城過雨百花盡拆陵,榕葉滿庭鶯啼。

這首詩通過描述詩人在參與以王叔文為首扒睜的革新運動,失敗後被貶作永州司馬的途中的景色,表現了長年遊宦在外,遠離故土與親人,旅途漂泊的艱辛,離親別故的悲怨,抒發在詩人心中的惆悵和不滿的情緒.一個「亂」字,分明是詩人心煩意亂的精神狀態的真實反映.

分析喜園中茶生詩人這一形象有哪些特點

8樓:完美假知己

詩風恬淡高遠,以善於寫景和描寫隱逸生活著稱。

韋應物的詩歌創作成就最大。其詩宴頌滲多寫山水田園,清晌脊麗閒淡,和平之中時露幽憤之情。反映民間疾苦的詩,頗富於同情心。是中唐藝櫻差術成就較高的詩人。

梅堯臣《蘇幕遮》一詞中表現詩人的怎樣形象

梅堯臣詞作鑑賞 宋沈義父雲 詠物詞,最忌說出題字。樂府指迷 這首詠草詞雖不著一 草 字,卻用環境 形象 神態的描繪,將春草寫得形神俱備。詞中,上片以綺麗之筆,突出雨後青草之美 下片以悽迷之調,突出青草有情,卻反落入蒼涼之境。全詞通過上下片的對照,抒發了作者的惜草 惜春的情懷,寄寓了個人的身世之感。全...

孔乙己是怎樣的人物形象?作者塑造這一人物形象有何作用

孔乙己是一個深受封建科舉制度殘害的下層知識分子,一生窮困潦倒,既未能進回學,又不會營生,再答加上他好喝懶做,不願以自己的勞動去爭取生存的劣性,使他的生活連溫飽都得不到保障。清高卻又自卑,迂腐卻又圓滑,善良卻又虛偽,擅於自我安慰卻又神經脆弱。孔乙己那可憐而可笑的個性特徵及悲慘結局,既是舊中國廣大下層知...

從軍行其一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王昌齡從軍行七首 第一首詩刻畫了邊疆戍卒懷鄉思親的情景 第二首詩描寫征戍者在軍中聽樂觀舞所引起的邊愁 第三首詩描寫古戰場的荒涼景象,寫將軍上表請求歸葬戰死將士骸骨,表現將帥對士卒的愛護之情 第四首詩表現戰士們為保衛祖國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 第五首詩描寫奔赴前線的戍邊將士聽到前方部隊首戰告捷的訊息時的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