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雪》的寫作背景等等,魯迅的《雪》的寫作背景

2021-03-25 17:20:19 字數 4607 閱讀 6104

1樓:靚熒

《雪》寫於2023年1月。當時正處於北伐革命的前夜,同是兩黨結成統一戰線,革命形勢出現了可喜的局面。但魯迅當時生活的北平仍在北洋軍閥的黑暗統治下,反動勢力猖獗,鬥爭極其激烈。

魯迅先後用象徵手法,通過對江南和 的雪景的對比描寫,讚美了飛雪追求自由和頑強鬥爭的精神,表達了小作者對冷酷黑暗的社會觀賞的強烈不滿的無比憤思的感情,抒發了對美好事物的讚頌和 黑暗勢力作堅決鬥爭的革命情懷。

2樓:帶薔薇的刺

《雪》是魯迅先生在《野草》中的一文,刻畫出了暖國的雪與朔方的雪的景緻。

我個人覺得文章結尾寫到的「那是孤獨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對全文起到了提綱挈領的作用。用幻化了的、詩一般的語言描繪出了魯迅先生對生命最終將歸於無所依傍的孤寂的感悟與洞悉。

「他自己也以為不幸否耶?」反映出了魯迅先生在2023年作此文時的心境。用他自己後來寫給蕭軍的信中的話來評價:「我的那一本《野草》,技術並不算壞,但心情太頹唐了。」

魯迅的《雪》的寫作背景

3樓:babyan澀

《雪》寫於2023年1月,當時正處於北伐革命的前夜,同是兩黨結成統一戰線,革命形勢出現了可喜的局面。但魯迅當時生活的北平仍在北洋軍閥的黑暗統治下,反動勢力猖獗,鬥爭極其激烈。2023年到2023年「五四」新文化思潮的降溫使得魯迅也有了一些苦悶與彷徨。

這時的作品以內心抒發為主,交織著嚴肅的自制和不倦的戰鬥,感受非常深切,探索非常艱苦。

《雪》中描寫的不僅是理想與現實的衝突,也體現了存在於作者自己思想裡的同樣的衝突。他感到黑暗勢力的濃重;同時又覺得戰鬥的不能鬆懈。雖然景物清新,格調明麗,卻寄意深遠,一絲淡淡的憂鬱緩緩地流淌出來。

4樓:匿名使用者

魯迅的《雪》寫於2023年1月。當時正處於北伐革命的前夜,同是兩黨結成統一戰線,革命形勢出現了可喜的局面。但魯迅當時生活的北平仍在北洋軍閥的黑暗統治下,反動勢力猖獗,鬥爭極其激烈。

魯迅《雪》的寫作背景是什麼

5樓:匿名使用者

在文章中,北方的雪「決不粘連」,「奮飛」,「旋轉」,「升騰」,正是這種精神最為形象的體現。

在奮飛之際,北方的雪似乎也有點兒振臂一呼卻應者寥寥的寂寞,但正是這種寂寞,更凸現出堅守自身的可貴,這也是魯迅不同於一般作家的地方:甘於不被理解,義無反顧,決意向死而生,「從無所希望中得救」。 《雪》是魯迅先生在《野草》中的一文,刻畫出了暖國的雪與朔方的雪的景緻。

我個人覺得文章結尾寫到的「那是孤獨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對全文起到了提綱挈領的作用。用幻化了的、詩一般的語言描繪出了魯迅先生對生命最終將歸於無所依傍的孤寂的感悟與洞悉。

「他自己也以為不幸否耶?」反映出了魯迅先生在2023年作此文時的心境。用他自己後來寫給蕭軍的信中的話來評價:「我的那一本《野草》,技術並不算壞,但心情太頹唐了。」

關於魯迅《雪》的寫作背景和作者生平事蹟

6樓:靜悠然

魯迅的《雪》賞析

1924——2023年,魯迅在創作散文詩集《野草》的同時,開始翻譯日本廚川白村的文藝**集《苦悶的象徵》,在引言中,魯迅寫道:「非有天馬行空的大精神,即無大藝術的產生。」在《雪》中,魯迅為我們呈現了大精神產生的過程。

文章一開始,寫了「暖國的雨」的特徵,「向來沒有變過冰冷的堅硬的燦爛的雪花,博識的人們覺得他單調,他自己也以為不幸否耶?」。對雨,魯迅的態度並不是一概否定的,但,雨的確是與雪不同的事物,具有不同的特徵。

「江南的雪,可是滋潤美豔之至了:那是還在隱約著的青春的訊息,是極壯健的處子的**。」正是「青春的、壯健的」江南雪,引來了孩子們的熱鬧,可它也有一個特點:

粘連、易變。「晴天又來消釋他的**,寒夜又使他結一層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樣;連續的晴天又使他成為不知道算什麼,而嘴上的胭脂也褪盡了。」但是,「朔方的雪花」就大不相同了,他們「在紛飛之後,卻永遠如粉,如沙,他們決不粘連,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這樣」。

而且,「在晴天之下,旋風忽來,便蓬勃地奮飛,在日光中燦燦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霧,旋轉而且升騰。瀰漫太空,使太空旋轉而且升騰地閃爍」。因此,作者在結尾深情的喊道:

「是的,那是孤獨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雨是雪的初始階段,雪是雨的昇華。

王國維說:「一切景語皆情語。」魯迅筆下的雪,是「天馬行空的大精神」的寫照,從「暖國的雨」到「江南的雪」再到「朔方的雪花」,這是一個「天馬行空的大精神」的形成過程。

我們可能聯想到:一個人,從「天真爛漫的少年」到「健壯蓬勃的青年」再到「大氣磅礴的壯年」;一個靈魂,從「溫柔單純的留學生」到「慷慨激昂的文人」再到「筆意如刀天馬行空的戰士」。在這個變化中,「孤獨」起到了決定作用。

雪從「目光灼灼地嘴脣通紅地坐在雪地裡」到「終於獨自坐著了,連續的晴天又使他成為不知道算什麼,而嘴上的胭脂也褪盡了」,最後變成「在無邊曠野上,在凜冽的天宇下,閃閃地旋轉升騰著的是雨的精魂……」啊,好一場心靈的大雪呀!

難能可貴的是,文筆犀利老辣、解剖自己如解剖別人的魯迅,在這篇散文詩中卻表現了少有的寬容和溫情。他沒有讓「暖國的雨」、「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花」,形成截然不同的對照,在突出「朔方的雪花」是「大精神」的同時,又在「暖國的雨」和「江南的雪」中寄寓了自己的理想。他不僅歌頌那「旋轉升騰著的是雨的精魂——孤獨的雪」,而且用回憶、嚮往中的江南美景和富於情趣的童事,與醜惡的現實世界作對比,表達了追求一個美好的理想的世界的願望。

魯迅寫《雪》的寫作背景和《雪》四人談的寫作背景

7樓:no1的眼淚

1、先用比較的方法來說《雪》的特點,連用了幾個「不是」,突出強調了《雪》的寫法與傳統的「賦」「比」寫法是不同的。

2、王蒙認為《雪》只有「興」的前一半,卻沒有後一半,怎樣理解?

舉例:「關關睢鳩,在河之洲」,這是興的前一半;「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是興的後一半。前一半和後一半在意義上有某種聯絡,因為水鳥和鳴,也是可以喻男女相悅。

再如:「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這也是先起興,後引出本詩的中心。

《雪》的寫法與「興」的寫法既有相同點,也有不同點。相同點,它們都描寫了景物,以引起人們的聯想。聯想什麼?

興是把它寫出來了,但《雪》並沒有把它直接寫出來。魯迅只是具體地描寫了雪,而雪後面的,「那種更大更深更感人的形象和思想」,儘管「已經成熟到呼之欲出的地步」,但並沒有把所引發的思想明明白白地表達出來,而是讓讀者自己去領悟。所以說「它只有興的前一半」。

而要能理解興的後一半,那麼你必須去聯想。

魯迅 雪 的寫作背景

8樓:

魯迅的《雪》寫於2023年1月。當時正處於北伐革命的前夜,同是兩黨結成統一戰線,革命形勢出現了可喜的局面。但魯迅當時生活的北平仍在北洋軍閥的黑暗統治下,反動勢力猖獗,鬥爭極其激烈。

魯迅先後用象徵手法,通過對江南和北平的雪景的對比描寫,讚美了飛雪追求自由和頑強鬥爭的精神,表達了作者對冷酷黑暗的社會觀賞的強烈不滿的無比憤思的感情,抒發了對美好事物的讚頌和對黑暗勢力作堅決鬥爭的革命情懷。

參考資料

求~魯迅的《雪》的寫作背景,課文賞析的資料,今天1點前

9樓:七巧芊芊

《野草》寫於2023年至2023年,以內心抒發為主,交織著嚴肅的自剖和不倦的戰鬥。《野草》的內容比較複雜,貫穿在不少篇章裡的主要是理想與現實的衝突,也體現了存在於作者自己思想裡的同樣的衝突。但也有不少像《雪》和《好的故事》一類景物清新,格調明麗,而又寄意深遠的作品。

在《野草》中,作家的思想感情主要是通過詩的形象表現出來的,這在當時是一種新的嘗試。可以說,在現代文學史上,《野草》開了中國散文詩的先河。 《雪》這篇散文,2023年1月18日寫於北京,當時魯迅先生在北京女子師範大學任教。

這時正值「五四」退潮時,他以優美的藝術形式記錄他當時彷徨、苦悶、希望能找到未來的心情。

魯迅是五四運動中鬥爭最徹底和影響最廣的作家,這時魯迅的思想基礎仍然是以他所理解的進化論為基礎,從現實的鬥爭要求出發,站在革命民主主義立場上。一方面在2023年已經歌頌了人民創造的「新世紀的曙光」,另一方面到2023年還沒有擺脫對人民力量估計不足的弱點,認為「群眾,——尤其是中國的,——永遠是戲劇的看客。」2023年到2023年「五四」新文化思潮的降溫使得魯迅也有了一些苦悶與彷徨。

這時的作品以內心抒發為主,交織著嚴肅的自制和不倦的戰鬥,感受非常深切,探索非常艱苦。這種感受和探索正是動盪的時代生活的產物。在新文學統一戰線內部日趨分化的時候,進步的知識分子由於沒有認清前進的方向,大都抱有同樣的苦悶。

不過魯迅的苦悶比一般人要大得多,深得多。《雪》中不僅是理想與現實的衝突,也體現了存在於作者自己思想裡的同樣的衝突。他感到黑暗勢力的濃重;同時又覺得戰鬥的不能鬆懈。

雖然景物清新,格調明麗,卻寄意深遠,一絲淡淡的憂鬱緩緩地流淌出來。

魯迅《雪》的背景資料

10樓:め蝴蝶飛飛

魯迅先生的散文抄名篇《雪》,寫於2023年1月18日。魯迅當時正在北京高校任教。最初發表於2023年1月26日《語絲》週刊第11期。

作者通過江南滿含春意的雪景、繁忙採蜜的蜜蜂和快樂玩雪的孩子,抒發了自己對春日的熱切渴望,對美好生活、光明前景的熱情嚮往,展示了作者熾熱的革命激情和積極追求、頑強抗爭的戰鬥英姿!文章以其不朽的藝術魅力,在反動軍閥黑暗統治的年代,產生著強烈的鼓舞人們前進的作用

魯迅的《雪》的寫作背景,魯迅《雪》的寫作背景等等

雪 寫於1925年1月,當時正處於北伐革命的前夜,同是兩黨結成統一戰線,革命形勢出現了可喜的局面。但魯迅當時生活的北平仍在北洋軍閥的黑暗統治下,反動勢力猖獗,鬥爭極其激烈。1924年到1926年 五四 新文化思潮的降溫使得魯迅也有了一些苦悶與彷徨。這時的作品以內心抒發為主,交織著嚴肅的自制和不倦的戰...

魯迅在寫《雪》時的背景,魯迅的《雪》的寫作背景

雪 這篇散文,1925年1月18日寫於北京,當時魯迅先生在北京女子師範大學任教。這時正值 五四 退潮時,他以優美的藝術形式記錄他當時彷徨 苦悶 希望能找到未來的心情。魯迅是五四運動中鬥爭最徹底和影響最廣的作家,這時魯迅的思想基礎仍然是以他所理解的進化論為基礎,從現實的鬥爭要求出發,站在革命民主主義立...

魯迅 雪的閱讀題答案,魯迅的雪閱讀題答案

1,對於江南的雪作者是有遺憾的,從 晴天又來消釋他的 而嘴上的胭脂也褪盡了 可以看出,因為從前面可以看出作者覺得江南的雪滋潤美豔,具有生命力,是令人喜愛的,這段話中的連續幾個 又 字可以看出作者對如此富有生命力的雪消釋掉的惋惜之情,寄託了對江南雪這樣的美好事物不能常在的惋惜之情。2,作者稱北方的雪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