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艱苦樸素勤儉節約還有必要嗎

2021-03-04 06:35:20 字數 1328 閱讀 6460

1樓:匿名使用者

現代社會,艱苦樸素、勤儉節約依然有重要作用和意義,原因如下:

艱苦奮鬥、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們黨的傳家寶,也是新形勢下加強領導幹部作風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

中華民族歷來以勤勞勇敢、不畏艱苦著稱,歷來講求勤儉持家,勤儉辦一切事情。我們黨是靠艱苦奮鬥成長壯大、成就偉業的,是靠勤儉節約發展事業、建設國家的。艱苦奮鬥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是我們黨保持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絡的一個重要法寶。

近年來,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在我們的隊伍中有所滋長,講排場、比闊氣、揮霍浪費的現象還大量存在,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優良作風在一些領導幹部那裡被淡忘了。有的甚至對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不以為然,認為不合時宜。這是錯誤的,也是有害的。

應當清醒地看到,現在,我國經濟總量擴大了,物質條件比過去改善了,但我國還是發展中國家,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國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資源少,生產力不發達,發展不平衡,全體人民的生活還不富裕,國家建設需要辦的事情還很多。我們必須堅持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方針,必須有長期艱苦奮鬥的思想準備。

即使我國將來進一步發展了,綜合國力更強大了,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好傳統仍然不能丟。

還應當清醒地看到,艱苦奮鬥、勤儉節約也是一種精神狀態,能夠起到砥礪意志、陶冶情操的重要作用,形成凝聚人心、戰勝困難的強大力量。我們講艱苦奮鬥、勤儉節約,不是要人們去過清教徒式、苦行僧式的生活,也不是要否定合理的物質利益,而是要大力發揚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精神,始終保持昂揚向上、奮發進取的精神狀態,不畏艱難,不懈奮鬥。

艱苦奮鬥、勤儉節約是社會主義榮辱觀的一個重要內容,應成為經濟社會生活的一個基本價值觀念和行為準則。發揚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精神,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關鍵是領導幹部要以身作則,特別是高階幹部要率先垂範。領導幹部中是勤儉節約之風盛行,還是奢侈浪費之風氾濫,對社會風氣會產生重要影響。

各級領導幹部要牢記「兩個務必」,帶頭髮揚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精神,帶頭反對鋪張浪費和大手大腳,帶頭抵制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在各項工作中都要貫徹勤儉節約原則,精打細算,嚴格把關,真正把有限的資金和資源用在刀刃上。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歷史和現實都表明,一個沒有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精神作支撐的民族,難以自立自強;一個沒有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精神作支撐的國家,難以發展進步;一個沒有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精神作支撐的政黨,難以興旺發達。在繼往開來的偉大事業中,大力發揚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精神,我們就能夠不斷克服一個又一個的困難,奪取一個又一個的勝利。

艱苦奮鬥 勤儉節約--時政--人民網

2樓:匿名使用者

當然有啊!什麼年代都不能丟!

大學是追求艱苦樸素的條件還是追求較好的條件辯論賽

艱苦樸素是一種精神,而非追求,勤勉節約,剛毅正直,敢於面對困難,勇於戰勝困難,在磨礪中成長,而不是做秀。好心有好報的辯論賽我是正方四辯,對方為好心未必有好報說了兩個觀點 好人會有好報 粗一想沒有什麼客觀依據。仔細想想卻不然,世界上絕大多數人都是有恩報恩,有仇報仇。社會就像是一個反作用器,通常你付出什...

我們從小就要養成艱苦樸素的習慣 是什麼語病 改成無語病句子是

詞語搭配不當 習慣改為作風 搭配不當,習慣改為作風 修改 我們從小就要培養艱苦樸素 這個病句 我們從小就要養成艱苦樸素的好習慣。我們從小就要培養艱苦樸素的好品德.我們從小就要養成艱苦樸素的好習慣.我們從小就要培養艱苦樸素的精神 從小我們就要培養艱苦樸素 的精神 之所以把從小移到前面來是因為在漢語中一...

「現代社會」的定義,社會的定義是什麼

現代社會實bai質上就是通常du所說的工zhi業社會 industrial society 工業社dao會是指以工業生產 現代意義上的現代社會,不再是普通的工業社會了,而應該交後工業化社會。也可以叫資訊社會。社會的定義是什麼 社會,漢字本意是指特定土地上人的集合。社會在現代意義上是指為了共同利益 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