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觀創立的偉大意義

2021-03-04 07:40:35 字數 4479 閱讀 5530

1樓:匿名使用者

首先,它結束了唯心史觀在社會歷史理論的長期統治,使歷史破天荒地第一次被安置在它真正基礎之上。

其次,它作為人類的認識工具,是我們觀察和研究社會歷史問題的一般方法,是我們解決社會歷史問題的指南。

最後,它使得馬克思主義的自然觀和歷史觀在唯物主義的基礎上得到統一,體現了馬克思主義辯證唯物論和歷史唯物論的整體性。

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創立在人類歷史上完成了對社會歷史的科學認識,捍衛了唯物主義的權威,使唯心主義在最後一個領域得到徹底的摧毀。它成為馬克思對人類最重要的兩大貢獻之一。

2樓:匿名使用者

「第一次」的經典表述。

為了分析研究之便,這裡先把《形態》中對唯物史觀所作的近1000字的表述抄引如下:

「這種歷史觀就在於:從直接生活的物質生產出發來考察現實的生產過程,並把與該生產方式相聯絡的、它所產生的交往形式,即各個不同階段上的市民社會,理解為整個歷史的基礎;然後必須在國家生活的範圍內描述市民社會的活動,同時從市民社會出發來闡明各種不同的理論產物和意識形態,如宗教、哲學、道德等等,並在這個基礎上追溯它們產生的過程。這樣做當然就能夠完整地描述全部過程(因而也就能夠描述這個過程的各個不同方面之間的相互作用)了。

這種歷史觀和唯心主義歷史觀不同,它不是在每個時代中尋找某種範疇,而是始終站在現實歷史的基礎上,不是從觀念出發來解釋實踐,而是從物質實踐出發來解釋觀念的東西,由此還可得出下述結論:意識的一切形式和產物不是可以用精神的批判來消滅的,也不是可以通過把它們消融在『自我意識』中或化為『幽靈』、『怪影』、『怪想』等等來消滅的,而只有實際地推翻這一切唯心主義謬論所由產生的現實的社會關係,才能把它們消滅;歷史的動力以及宗教、哲學和任何其他理論的動力是革命,而不是批判。這種觀點表明:

歷史並不是作為『產生於精神的精神』消融在『自我意識』中,歷史的每一階段都遇到有一定的物質結果、一定數量的生產力總和,人和自然以及人與之間在歷史上形成的關係,都遇到有前一代傳給後一代的大量生產力、資金和環境,儘管一方面這些生產力、資金和環境為新的一代所改變,但另一方面,它們也預先規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條件,使它得到一定的發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質。由此可見,這種觀點表明:人創造環境,同樣環境也創造人。

每個個人和每一代當作現成的東西承受下來的生產力、資金和社會交往形式的總和,是哲學家們想象為『實體』和『人的本質』的東西的現實基礎,是他們神化了的並與之作鬥爭的東西的現實基礎,這種基礎儘管遭到以『自我意識』和『唯一者』的身份出現的哲學家們的反抗,但它對人們的發展所起的作用和影響卻絲毫也不因此而有所削弱。各代所面臨的生活條件還決定著這樣一些情況:歷史上週期性地重演著的革命**是否強大到足以摧毀現存一切的基礎:

如果還沒有具備這些實行全面變革的物質因素,就是說,一方面還沒有一定的生產力,另一方面還沒有形成不僅反抗舊社會的某種個別方面,而且反抗舊的『生活生產』本身、反抗舊社會所依據的『總和活動』的革命群眾,那末,正如共產主義的歷史所證明的,儘管這種變革的思想已經表述過千百次,但這一點對於實際發展沒有任何意義。」〔1〕

從上面抄引的表述中,我們不難理解,儘管在這段文字中有的用詞借用了當時德國流行的哲學術語,但對唯物史觀的基本內容則闡明得非常清楚。在這裡,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生產力、生產關係(交往形式)、生產方式、經濟基礎(市民社會)及社會革命、人民群眾等唯物史觀的基本範疇,並運用這些範疇系統闡釋了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分析《形態》中的上述對唯物史觀的表述,可以得出其闡釋的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

第一,人類的物質生產是整個歷史發展的出發點。人類社會是一個極其複雜的有機體,其歷史發展的出發點在**呢?唯物史觀和唯心史觀的看法是絕然不同的。

唯心史觀把從頭腦中產生出來的範疇、觀念做為歷史發展的出發點,唯物史觀則把人類的物質生產做為歷史發展出發點。如何確定歷史發展的出發點,直接影響能否正確認識極其複雜的人類社會有機體,能否客觀揭示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及推動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我們說,唯心史觀是一種對社會歷史的錯誤想象,對人類社會及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是根本錯誤的,而唯物史觀是科學的歷史觀,是社會有機體普遍本質的理論再現,其原因,就在於對歷史發展的出發點的理解不同。

由此,馬、恩特別重視並在對唯物史觀的表述中首先明確指出考察社會歷史要「從直接生活的物質生產出發」。

第二,人們在生產中結成的物質關係是整個社會歷史的基礎,它決定了整個社會的基本結構和基本矛盾的形成。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主義基本理論告訴我們,社會現象是複雜的,人們在社會交往中所結成的關係是多種多樣的,而人們在生產中所產生的交往形式,即生產關係,則是人類一切社會關係的基礎,它決定了人與人之間的一切社會關係,決定了整個社會歷史的發展,決定了歷史發展的各個不同階段的性質。只有以這樣一種物質關係、經濟關係作為整個歷史的基礎,作為一種歷史觀,才能再現社會有機體的普遍本質,才能揭示出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之間的矛盾運動,才能把握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

對這一內容,馬、恩在上述表述中是闡述得非常清楚的。馬、恩在指出整個歷史的基礎的同時,還把「與該生產方式相聯絡的,它所產生的交往形式」和「各個不同階段上的市民社會」理解為同等意義的概念,這不僅說明了生產關係和經濟基礎這兩個歷史唯物主義基本範疇之間的聯絡,而且還揭示了唯物史觀關於社會的基本結構和基本矛盾的原理。

第三,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物質實踐是社會歷史發展及社會意識諸形式產生、發展的動力。歷史觀的基本問題是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關係問題。如何回答這個問題,是劃分唯物史觀和唯心史觀的唯一標準。

在上述表述中,馬、恩以「從市民社會出發來闡明各種不同的理論產物和意識形式,如宗教、哲學、道德等等,並在這個基礎上追溯它們產生的過程」回答了歷史觀的基本問題,即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馬、恩還明確指出,只有堅持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這一原理,才能夠完整地描述其全部過程及這個過程的各個不同方面之間的相互作用。在具體說明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原理中,馬、恩向我們指出了物質實踐是社會歷史發展及社會意識諸形式產生、發展的動力,不能從範疇、觀念出發來解釋實踐,而是要始終站在現實歷史的基礎上,從實踐出發來解釋觀念的東西。

這也就是說,任何一種觀念的東西,只要把它放在社會實踐中加以考察,就能弄清楚它的來龍去脈和真實面目;錯誤的觀念及一切唯心史觀的謬論,都有其產生的社會基礎,只有通過實踐,才能推翻這一社會基礎,以致消滅由之產生的錯誤的觀念和唯心史觀的謬論。這裡,馬、恩科學地解決了社會意識和社會存在的辯證關係,說明了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的依賴關係,社會存在對社會意識的決定性作用。

第四,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決定歷史的每一階段發展和特殊的性質。在上述表述中,馬、恩明確指出,人類的物質生產是歷史發展的出發點,生產關係是整個歷史的基礎,而這一切,都和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相聯絡。同時,馬、恩還指出,生產方式規定了歷史的每一階段的生活條件,決定了其發展和特殊的性質。

「人創造環境,同樣環境也創造人。」這裡的環境指「一定的物質結果,一定數量的生產力總和,人和自然以及人與人之間在歷史上形成的關係」,即生產方式。一定的歷史階段的生產方式都是由前一代傳給後一代的,當然它也為新的一代所改變,但是,它「也預先規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條件,使它得到一定的發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質」。

生產方式是社會生存的基礎和發展的源泉,決定並制約著人的全部活動以及全部社會生活的領域和過程。作為社會實踐主體的人,只有在一定的生產方式中才能發揮作用,才有自身的發展。馬、恩明確指出,生產方式作為「人的本質」的現實基礎,決不因為遭到歷史唯心主義者的反抗,而對人們的發展所起的作用和影響有絲毫削弱。

第五,一定的生產力和積極參與反抗舊社會活動的革命群眾是社會革命的物質因素。作為唯物史觀,在說明歷史發展的規律中,必然要論及社會革命。在這裡,馬、恩從生產力和革命群眾兩方面闡明瞭社會革命發生的不可缺少的物質因素。

一方面,生產力的發展,致使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矛盾的激化,導致社會革命的爆發。因此,一定的生產力是社會革命的物質前提,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是社會革命的根源。另一方面,革命群眾是推動歷史發展的決定力量,作為社會革命的主體,革命群眾起著任何其他因素所無法取代的作用。

沒有革命群眾的積極參與,任何變革的思想都沒有意義,因為革命群眾「不僅反抗舊社會的某種個別方面,而且反抗舊的『生活生產』本身、反抗舊社會所依據的『總和活動』」,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很顯然,歷史唯物主義的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基本原理在上述表述中是闡釋得非常明確和清楚的。

應該指出,《形態》的上述對唯物史觀的表述是為了清算馬、恩以前的哲學信仰,達到自己弄清問題的目的而概括出來的。恩格斯在《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一書的「2023年單行本序言」中曾說,《形態》中對唯物主義歷史觀的解釋,「表明當時我們在經濟史方面的知識還多麼不夠」。〔2〕正是為了克服這一不足,馬克思以後一直潛心於政治經濟學研究,併為此而付出了極其艱苦的勞動,經過15年的研究,終於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又一次對唯物史觀作了表述。

(這一表述也就是理論界稱為的「經典性表述」)比較《形態》和《序言》中對唯物史觀的兩次表述,其差異還是存在的:前者的出發點是批判舊哲學,清算以往的哲學信仰,後者則是研究政治經濟學的成果總結;前者側重於對歷史的現實基礎的闡述,後者則側重於對物質生產關係的解剖。但二者的共同性更是明顯:

都揭示出唯物史觀的實質性內容,強調了人類全部歷史的現實基礎及發展的基本規律,得出了要根源於物質的生活關係來認識歷史及歷史發展的結論;都體現了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辯證關係、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社會革命發生的根源及物質因素等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內容。從二者之間的聯絡而言,我們以為,《形態》對唯物史觀的表述是規定其基本內容,搭框架,而《序言》對唯物史觀的表述是在前者的基礎上作深刻剖析,為其提供充實的論據。因而,二者都可謂「經典」。

二者的結合,構成了馬克思、恩格斯對唯物史觀的最完整、最準確,也是最完善的表述。

先秦散文的偉大意義

先秦的歷史散文對後世歷史家和古文家的寫作有極其深遠的影響,特別是敘事文的影響版。敘事散文在我國過權去的歷史著作中佔有極高的地位,但它的淵源則遠在先秦。司馬遷作 史記 本是想要上繼 春秋 的,不僅採用 尚書 和大量地採用 左傳 戰國策 的史料,而且汲取它們的寫作技巧和語言風格,例如 趙世家 極似 左傳...

運用唯物史觀的相關原理闡述我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必要性

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對上層建築改革的必然要求,不斷解決社會基本矛盾 構建和諧 回社會的重大答舉措。簡而言之,依法治國就是依照憲法和法律來治理國家,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顯著標志,還是國家長治久安的必要保障。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

遵義會議的內容和偉大意義是什麼,遵義會議的意義

決議 否定了博古的報告,認為基本上是錯誤的。決議 列舉大量事實,說明紅軍在主觀上 客觀上均具備粉碎第五次 圍剿 的條件,明確指出反 圍剿 失敗的主要原因是 軍事上的單純防禦路線 在敵人採用 持久戰與堡壘主義的戰略戰術 的情況下,我們的戰略戰術應該是決戰防禦 即攻勢防禦 集中優勢兵力選擇敵人的弱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