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先秦的歷史散文對後世歷史家和古文家的寫作有極其深遠的影響,特別是敘事文的影響版。
敘事散文在我國過權去的歷史著作中佔有極高的地位,但它的淵源則遠在先秦。司馬遷作《史記》本是想要上繼《春秋》的,不僅採用《尚書》和大量地採用《左傳》、《戰國策》的史料,而且汲取它們的寫作技巧和語言風格,例如《趙世家》極似《左傳》,平原君、魏公子等列傳又極似《戰國策》。《春秋》的褒貶是非以及《左傳》直書無隱的精神,一直為司馬遷以來的"良史"所繼承,成為過去史家撰著的原則。
從司馬遷起,史家之有論贊,也是受了《左傳》的啟示。《左傳》的作者常常通過"君子"或他人的口來表示自己的觀點以及對歷史事件和人物的批評,這對過去統治階級來說,也還有一定的積極意義。漢初政論家賈誼、晁錯之文尚有戰國縱橫餘習。
而唐宋以來著名的古文家和歷史家幾乎沒有不愛好並學習先秦的歷史散文的。他們的敘事文和傳記文,無論在語言上、表現方法上,很多受了先秦歷史散文的影響。
2樓:匿名使用者
先秦散文雖然不是純文學的著作,但它們對於中國文學的發展,影專禮樂文化
響是巨大屬
而深遠的。 在文體方面,後世各種文體的濫觴,多見於先秦。在劉勰《文心雕龍》文體論諸篇中,常追本溯源直到先秦。
先秦時期的論說及史傳各體都為後世所直接繼承。此外,《論語》「子路、曾晳、冉有、公西華侍坐」章、《晏子春秋》「晏子使楚」章等,類於軼事;《左傳》、《列子》好奇,載及鬼神,近乎志怪;子、史中的寓言故事以及《穆天子傳》、《燕丹子》,可以稱之為**萌芽;而《戰國策》鋪陳揚厲,《莊子·說劍》與宋玉《對楚王問》增設主客問答,更可以看出漢賦的淵源。
在文風方面,劉師培《**雜記》說:「中國文學至週末而臻極盛,《莊》、《列》之深遠,蘇、張之縱橫,《韓非》之排奡,《荀》、《呂》之平易,皆為後世文章之祖。」確實,先秦各家的散文風格,從不同方面滋養著後代作者。
此外,先秦散文還為後代**、戲曲創作提供了不少題材。 在表現手法上,「《春秋》筆法」、「《左傳》義法」,曾被推崇為文之準繩。唐宋古文運動以諸經、諸子為旗幟,標舉「文統」,莫不導源於先秦。
因此,先秦散文與《詩經》、《楚辭》一起成為中國文學的基石。
先秦諸子散文發展的特點都有哪些?
先秦散文主要可分為歷史散文和諸子散文。就大體情況而言,歷史散文主要是敘事的,諸子散文主要是說理的。歷史散文有 春秋 春秋至戰國初,有 老子 論語 墨子 老子 簡篇短幅,論語 也多為簡短的語錄,但都詞約義豐,對後世說理散文有廣泛的影響。戰國中期,有 孟子 莊子 孟子 散文也是語錄體,全書不僅記錄孟子的...
先秦道家思想形成的原因,先秦時期道家的政治思想有哪些?
老子認為人應該順其自然,不應該違背自然,於是就有了道家基本觀點 道家哲學首先擺脫儒家社會哲學的進路,直接從天道執行的原理側面切入,開展了以自然義 中性義為主的 道 的哲學。天道執行有其自然而然的原理在,道的哲學即在解明此一原理性內涵,而得以提出一個活潑自在的世界空間。透過對此一世界執行秩序之無定限 ...
先秦時期的十九首古詩,先秦時期的詩歌與唐宋時期的詩的寫作形式有什麼不同啊
先秦時期的詩歌無論是從形式還是內容上都與後代的詩歌有著極大的差異.詩歌是最早的文學形式之一,在文字發明以前就有了歌謠 這是口頭文學的歌謠.隨著人類語言的發展,真正意義上的詩歌出現了,最早的有文字記載的詩歌應該算是 詩經 其中的詩大多是四言詩,也有二言 三言 五言 六言 七言以及八言。詩經 以後的兩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