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第一節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和最終動力
一、 社會基本矛盾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
社會基本矛盾是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
在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中,生產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生產力對生產關係起著決定作用:( 1 )生產力的性質決定生產關係的性質;( 2 )生產力的發展變化決定生產關係的發展變化。
生產關係對生產力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1 )當生產關係適合生產力的性質和發展要求時就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因為,這種生產關係能調動和激勵生產者的積極性,合理配置生產力要素,從而促進生產力發展。
( 2 )當生產關係不適合生產力的性質和發展要求時就礙生產力的發展。因為,這種生產關係已無力調動和激勵生產者的積極性,不能合理配置生產力要素,從而阻礙生產力發展。
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生產關係反作用於生產力,這種辨證關係表現為連續不斷的矛盾運動,其基本過程是:生產關係對生產力由基本適合到基本不適合、再到新的基礎上的基本適合,如此川流不息,不斷迴圈地發展。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內在的本質聯絡,構成了生產關係必須適合生產力發展狀況的規律。
這一規律是無產階級政黨制定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的理論依據。正確理解和運用這一規律,對於我們今天正在進行的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具有極為重要的指導意義。
經濟基礎是指一個社會中佔統治地位的生產關係的各個方面的總和。上層建築是指社會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設施,以及與之相適應的政治、法律、文藝、道德、宗教、哲學等社會意識形態的總和。上層建築分為政治上層建築和觀念上層建築,政治上層建築就是社會的政治結構,觀念上層建築也叫思想上層建築,就是社會的文化結構。
它們之間是對立統一的關係。
在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基本矛盾中,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對經濟基礎有反作用。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 1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產生和上層建築的性質。( 2 )經濟基礎的變化決定上層建築的變化。
上層建築對經濟基礎的反作用也表現為兩個方面:( 1 )當上層建築為適合生產力發展的經濟基礎服務時,就幫助它形成、鞏固和發展,從而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推動社會的進步;( 2 )當上層建築為阻礙生產力發展的經濟基礎服務時,就會極力維護這種經濟基礎,企圖使其免於滅亡,這時上層建築就阻礙生產力的發展,阻礙社會的進步。上層建築對經濟基礎的反作用的性質取決於其所服務的經濟基礎的性質。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反作用於經濟基礎,這一辯正關係構成兩者的矛盾運動,矛盾運動的基本過程表現為:上層建築對經濟基礎由基本適合到基本不適合、再到新的基礎上的基本適合,這樣川流不息,不斷迴圈發展的過程。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運動體現了上層建築必須適合經濟基礎發展要求的規律。
這一規律也是無產階級政黨正確制定路線、方針、政策的重要理論依據。正確理解和運用這一規律對於我們正在進行的改革開放和政治體制改革具有極為重要的指導意義。
社會基本矛盾的總體運動,表現為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生產關係作為經濟基礎又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反作用於經濟基礎,經濟基礎作為生產關係又反作用於生產力。社會就是在這兩對基本矛盾的不斷的相互作用中前進的。所以說,社會基本矛盾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
二 、生產力是社會發展的最終動力
生產力是人們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人類的生存和發展的需要是人們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內在根據和尺度。人類的生產力隨著世代相續的生產實踐的不斷髮展和新的需要的不斷產生而不斷地得到積澱和發展。
生產力的不斷髮展牽引了社會基本社會矛盾的總體運動及其不斷迴圈發展,從而推動著人類社會不斷地由低階向高階發展。因此,生產力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最終動力。
人類的生產力的變化發展大體上經過了手工生產、大機器生產、自動化生產這樣三個大的階段,每一階段的社會狀況和社會發展都是與這一階段的生產方式相適應的,是生產力條件的產物。
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之前的社會歷史觀,都是歷史唯心主義的,其根本原因就在於沒有發現人類社會是一種物質性的存在,沒有認識到生產力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
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從自然關係和社會關係相互制約的思想出發,進一步為「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這兩對範疇,用以揭示社會發展的規律性。他所用的方法就是從社會生活的各種領域中劃出經濟領域來,從一切社會關係中劃出生產關係來,並把它當作決定一切關係的基本的原始的關係,進而把生產關係歸結於生產力的高度。
馬克思關於生產力是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的重要思想,在當代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中獲得了新的發展。
第二節 階級鬥爭、社會革命和改革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一、階級鬥爭是階級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
階級鬥爭是指各對抗階級之間的鬥爭。其中既包括剝削階級和被剝削階級之間的鬥爭,也包括上升時期的剝削階級和腐朽沒落的剝削階級之間的鬥爭。階級鬥爭的根源在於階級利益主要是物質利益的根本對立。
階級鬥爭的目的是為了維護或實現階級的物質利益。階級鬥爭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經濟鬥爭、政治鬥爭和思想鬥爭是它的三種基本形式。
階級鬥爭是推動階級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這種作用首先最明顯地表現在社會形態更替的過程中;其次還表現在同一個階級社會形態的量變過程中。
無產階級的政權建立之後,經過逐步的社會改造,剝削階級作為一個階級終將被消滅,階級鬥爭更多地表現為在思想領域裡與剝削階級殘餘思想的鬥爭,這種階級鬥爭的存在是長期的,並且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但是,此時的階級鬥爭已不再是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
二、社會革命的歷史作用
社會革命是社會發展的質變形式,是階級鬥爭的最高表現,是先進階級推翻反動階級的統治直接奪取國家政權的鬥爭。社會革命的最深刻的根源在於新的生產力和腐朽的生產關係之間的矛盾和衝突,以及由此產生的經濟基礎變革的要求與由反動階級把持的上層建築不會自行退出歷史舞臺的矛盾和衝突。社會革命的根本問題是國家政權問題。
社會革命有三種型別:新興封建主階級推翻沒落奴隸主階級的革命;新興資產階級推翻沒落封建主階級的革命;無產階級推翻反動資產階級的革命。
社會革命在社會發展中的突出作用在於:社會革命是階級社會由低階向高階發展的決定性手段;人民群眾在革命時期能發揮出創造歷史的巨大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革命階級在革命鬥爭中受到鍛鍊和改造,成為新社會的建設者和管理者。
三、改革是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
社會改革是在一定社會制度下,為了解決生產關係不適應生產力,上層建築不適應經濟基礎的某些部分和環節,而對社會體制進行的改良和革新。
社會改革與社會革命是社會發展的兩種基本形式。社會改革是在社會制度不發生根本變化的情況下,對部分社會體制進行某種程度的調整,是社會變化中的量變,或社會總的量變過程中的部分質變,是由統治階級或統治階級內部的某種力量、社會集團自上而下地發動和的,目的在於維護和鞏固統治階級的統治地位。社會革命則是由革命階級自下而上發動和的,旨在推翻反動階級的統治奪取國家政權,使社會的政治制度和經濟制度發生根本性的質變。
社會改革也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動力,並且是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
社會改革對社會發展的作用主要表現在:第一:社會改革是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之間矛盾運動的量變過程,社會變化比較平穩,有利於人民的生活。
第二:社會改革可以鞏固現存的社會制度。第三:
社會改革促進經濟基礎和生產力的發展,並促進社會樹立新思想、新觀念、新風俗、新習慣,提高社會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程度。
社會主義社會的改革不同於以往剝削階級所進行的改革,其特殊的重要意義在於:第一,社會主義社會的改革是主動的、自覺的,是為了使無產階級的國家朝著更為光明的前途邁進。第二,社會主義社會的改革,是從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出發,為了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要求而進行的,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援,有深厚的群眾基礎。
第三,社會主義社會的改革,可以在社會主義制度本身的範圍內,使各種矛盾不斷得到解決,使社會主義社會從初級階段進到更高的階段,並在條件具備時進入共產主義社會。
社會主義改革也是解放生產力,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使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得以更加充分的發揮。改革是在共產黨領導下,在安定團結的政治環境中進行的。改革是依靠人民群眾、發揮人民群眾創造力的社會主義變革過程。
改革要以人民群眾的利益增進為目的,在現階段也就是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目的。
第三節 科學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一、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科學是指人類對自然知識、社會知識和思維規律的認識的理論體系,又是人們獲得知識的社會認識活動。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包含三個方面的重要思想。第一,科學技術是生產力中起著決定性作用的要素。第二,科學技術對生產力起著先導和加速作用。
第三,科學技術對經濟增長起著極大的推動作用。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思想對於我國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在於:首先,它揭示了當代科學技術進步與經濟發展的辨證關係,指明瞭依靠科學技術來加速經濟發展的正確道路。其次,它揭示了科學技術的本質和功能,指明瞭促使科學技術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的道路。
再次,它揭示了科學技術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指明瞭提高全民科技意識,促進科學技術迅速發展的道路。
二、新科技革命及其社會影響
科學技術革命包括科學革命和技術革命。科學革命是科學發生的質變形式,它表現為科學觀念的變革。技術革命包括技術規範、技術結構、技術體系的變革,以及材料、工藝、能源、控制等方面的重大突破。
在現代,科學革命與技術革命相互影響,形成新的科學技術革命。一方面,現代的技術發明越來越依靠科學,現代技術完全建立在科學理論基礎之上;另一方面,現代科學研究和發現也越來越依靠先進的技術手段。科學技術化和技術科學化已成為現代科學技術的鮮明特徵。
科學技術革命是歷史上起推動作用的革命力量。科技革命通過促進人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的變革來推動社會發展。
第四節人民群眾和個人的歷史作用
一、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唯物史觀和唯心史觀的根本分歧在於如何回答誰是歷史的創造者這一問題。歷史唯心主義認為是「英雄」創造了歷史,歷史唯物主義則認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人民群眾是指在歷史發展中起推動作用的人們,其主體是勞動群眾。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作用表現在:首先,人民群眾是物質財富的創造者。
其次,人民群眾是精神財富的創造者。最後,人民群眾也是推動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
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活動並不是隨心所欲的,它必然受到社會歷史條件的制約。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和不同的社會歷史條件下,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具體作用和具體結果是不同的。
二、個人在歷史中的作用
個人是指歷史主體的個體存在形式,是一個個具有社會的、精神的、肉體的特徵的單個的人。按其對歷史影響作用的大小,可分為普通個人和歷史人物。
歷史人物,特別是其中的傑出人物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起著特殊的作用:第一,他們往往是重大歷史事件的直接參與者、策劃者、指揮者,在歷史事件中留下了明顯的個人印記。第二,他們是實現一定歷史任務的主要倡導者、發起人、組織者和領導者。
第三,傑出的科學家、思想家、藝術家、教育家的創造性勞動,對於人類科學文化的發展和社會進步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歷史人物的產生是歷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共同作用的結果。評價歷史人物的作用,必須堅持歷史唯物主義的歷史觀和階級分析方法。
三、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
群眾觀點是無產階級革命政黨的根本觀點。它包括四方面內容:第一:
人民群眾自己解放自己的觀點。第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觀點。
第三:向人民群眾負責的觀點。第四:
向人民群眾學習的觀點。
群眾路線是無產階級政黨的根本路線,是群眾觀點在實際工作中的貫徹和運用,概括起來說就是:「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一切為了人民群眾」,這是無產階級政黨的群眾路線的根本出發點和歸宿。「一切依靠人民群眾」,這是無產階級政黨的群眾路線的基本要求。「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這是無產階級政黨的基本領導方法,也是群眾路線的基本工作方法。
第五節 交往及其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一、歷史唯物主義的交往概念
馬克思主義哲學創始人經常把「交往」概念同歷史唯物主義的一些基本概念聯絡在一起使用,認為「交往」構**類社會的基礎,是理解社會各種現象及其歷史發展的關鍵,也是個人發展的社會條件和理解個人發展的關鍵,還認為交往具有不同的形式。
交往是歷史唯物主義的一個重要的基本的概念,它具有以下規定性:第一,交往具有社會關係的性質;第二,交往具有人們之間相互作用的活動方式的性質;第三,交往是變化發展的;第四,交往具有構成社會基礎的性質;第五,交往具有層次性;第六,交往的具體形式具有多樣性。作為歷史唯物主義的交往是指在生產力基礎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人們之間的活動方式和社會關係的總和,它是個人和社會存在的方式,也是個人發展的社會條件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
二、交往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交往對人類社會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第一,交往促進生產力的發展;第
二、交往推動社會關係的變革和改善;第
三、交往有利於科學文化的繼承和發展;第
四、交往推動歷史發展為世界歷史;第
五、交往促進個人走向全面發展。
歷史唯物主義關於交往的理論對於我國的改革開放和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如何深化對馬克思主義勞動價值論的認識
勞動創造價值,勞動價 值論是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的基礎。是馬克思闡述剩餘價值的 與本質,因為是創立剩餘價值學說的最根本依據 第一 深化對創造價值的勞動的認識,對生產性勞動作出新的界定。對勞動的含義有了拓展,絕大部分非生產領域也創造價值,比如說藝術領域 第二 深化對科技人員 經營管理人員在社會生產和價值創...
如何理解馬克思揭示的勞動是創造商品價值的唯一源泉
堅持 活勞動是創造價值的唯一源泉 拓寬勞動範疇的內涵和外延,尊重知識,尊重勞動.人是創造價值的主導因素,人類勞動始終處於中心,本源和至高無上的地位.在內涵上,創造價值的勞動不僅包括體力勞動,更應包括腦力勞動,無論是僱傭工人的勞動,還是私營企業主經營管理起源付出的勞動,都應該是創造價值的源泉 在外延上...
如何理解馬克思主義的物質觀及其現代意義
馬克思的物質觀是物與事的統一體。靜止 的特性是事物穩定性的描敘,和我們平時回對物質的理解一答致。運動 的特性是對事物變化規律特點的描寫,就是我們平常說的事。馬克思強調靜止相對而運動絕對,同時認為事物是矛盾的統一體,等於說運動的事物又成為一個靜止的 物質 如何理解馬克思主義物質觀及其現代意義?5 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