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就要知道什麼叫做十供養了。就是如何供奉地藏王菩薩了。
一般來說,佛教裡的供養有很多種,譬如法供養、財供養、觀行供養、三業供養、千僧供養等等。但是我們這些俗人,只知道用財供養薯辯掘,最普及的是財供養裡面的十供養,即用香、花、燈、水、果、茶、食、寶、珠、衣等十件物品對佛供養,都有一定喻示的,如香象徵戒香,花象徵美好,燈象徵光明,水象徵清淨,果象徵佛果,茶象徵清醒,食象徵飽滿,數核寶象徵財富,珠象徵灶逗希有,衣象徵庇護,等等。所以佛不需要什麼佛對什麼供品,而是以十供養以及恭敬地心去供養任何一尊佛
地藏王菩薩的生日我們該怎樣做最好
2樓:匿名使用者
學佛之人不必拘泥於生日,平時我們也應學地藏王菩薩一樣不辭勞苦救度眾生。用實際行動幫助自己身邊需要幫助的人。這才是給他老人家最好的禮物
3樓:匿名使用者
當然是誦地藏經,迴向十方,如果附近寺廟有塔,拜塔可以消除自己的業障。
4樓:股中沙
修行不要太過於執著 執著了反倒是一種退步 因為想的時候就是一種貪婪 好好做好自己就行 不要執著於日子
5樓:此言非狂
我們這邊有在地上插香來祝生日,我們主裡俗稱地堂香(地方諧音)。不過我想功德可以天天做,世界上沒有圓滿一說,有些東西不必太執著,心中有佛……
6樓:匿名使用者
提升自己和幫助他人可以每天都進行
為什麼偏要等地藏王生日這天才做
難道一年365天只准備這一天來做什麼功德、幫什麼他人嗎
7樓:百度使用者
一定要去九華山去拜見。
供奉地藏王菩薩的一些需知和一些忌諱!
8樓:匿名使用者
佛菩薩恆順眾生,讓你學佛,怎麼會讓你生煩惱呢?多一分恭敬就好呀,太多的執著是佛菩薩可能不想看到的,你就把佛菩薩當做你的父母,恩人等來供奉,自然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地藏菩薩當然也可以請來啊。
另外平日裡多多持戒行善就是對菩薩的最好報答。比如說菩薩再好不能供奉在夫妻睡覺的地方,不能供奉到廁所吧,不能再菩薩錢殺生吧等等,多持戒,當做父母來看,自然之道什麼該做不該做了,還有孝敬好父母,不孝敬父母,不遵守人間正道。供奉菩薩也枉然啊
家裡怎樣請地藏王菩薩供奉 怎樣供奉 5
9樓:楊曉寒
地藏王菩薩必須供在東北方位或西南方位。 我是大乘密宗噶舉派和寧瑪派的四皈依**,也是位在家的居士,相信我,沒錯的。阿彌陀佛,曉寒合什!
10樓:匿名使用者
地藏王菩薩很善良 不需要什麼儀式 只要心誠 另外要經常讀誦地藏經迴向給自己的冤親債主
11樓:匿名使用者
佛像是表法的,重要的是你的心,恭敬心,一心念佛,修十善業,阿彌陀佛。
12樓:憂哉閒人
在乾淨、清淨的地方安放,在請出家法師開光,然後依照自己的生活條件供奉菩薩。
重要的是信心、恭敬心。
13樓:匿名使用者
以最真誠的慈悲行善的心對待一切眾生,就是最好的供奉!菩薩肯定生喜悅!呵呵
14樓:斷ed天使
耶利米書 10:3 眾民的風俗是虛空的,他們在樹林中用斧子砍伐一棵樹,匠人用手工造成偶像。
耶利米書 10:4 他們用金銀妝飾它,用釘子和錘子釘穩,使它不動搖。
耶利米書 10:5 它好像棕樹,是鏇成的,不能說話,不能行走,必須有人抬著。你們不要怕它,它不能降禍,也無力降福。
詩篇 115:4 他們的偶像是金的銀的,是人手所造的,
詩篇 115:5 有口卻不能言,有眼卻不能看,
詩篇 115:6 有耳卻不能聽,有鼻卻不能聞,
詩篇 115:7 有手卻不能摸,有腳卻不能走,有喉嚨也不能出聲。
詩篇 115:8 造他的要和他一樣,凡靠他的也要如此。
如果lz真的希望得到神的看顧,明白生命的真諦,而不是把神靈當作滿足自己慾望的一種工具的話,那就認真的看下這裡吧,
15樓:九霄天界
去寺廟請,和尚會給你講的
觀音菩薩上供的供品有哪些
16樓:鈄育普微
供品可以是:花,燈,香,水,果。或自己的珍愛之物。不可用肉類,切不可因上供而殺生。
另外,我們信佛,學佛,欲求好運,福氣,還有一個要講究的地方,
就是要能在生活中,實踐佛菩薩對我們的教導: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你能改正過失,並行善積德,做佛菩薩的好學生,佛菩薩知道了,會非常高興,你因此也會有很好的福報的!
朋友如果你對佛法有興趣的話,我再為你詳細解說一下。
在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上,有一大惡,一大善,很能決定我們將來的福氣,運氣
此一大惡,是我們容易忽視的,即是殺生,上天有好生之德,而生靈最為愛惜的,就是自己的性命,我們殺生奪命,生靈的痛苦很深,怨恨也很深,佛法告訴我們,殺生是大惡行,是有惡報的,我們求福求運,此一條不可不戒之。
另外,有一種極大之善行,也是我們容易忽視的,就是孝順父母,孔子說過,孝順父母最難的是「色難」,就是難以對父母和顏悅色,(朋友你回想一下,是不是這樣?)所以我們要對父母以柔心對待,講話輕聲細語,語氣不要凶。
最後,朋友你可以請一些佛學書籍來看下,我們信佛,學佛,不僅僅是去燒個香,磕個頭就了事了,我們的福氣,運氣,一方面可以靠菩薩保佑,更重要的,是靠自己去學習佛法,實踐佛法(比如誦經,吃素,放生),去行善積德修來的。
佛學書籍寺廟裡有請,新華書店也有售。
(佛法中談到的人生的歸宿,我們現在是人,那有沒有來世呢,來世會變成什麼?有沒有永恆的生命?另外,來世能幸福嗎?
還是痛苦?有沒有既讓自己幸福,又讓所有的眾生能感到幸福的辦法呢?這一點,佛法有詳細的談論)
17樓:宇宙外的三道題
供養佛、菩薩方法很多,通常用鮮花(表因)和水果(表果),如果條件不具備,僅供一杯清水(表清淨平等)也行。但是,絕對不用酒肉來供養佛菩薩。通常用「香、花、燈、塗、果、樂」六供養,其中之一均可。
佛經上說:「一切供養中,法供養第一。」所謂法供養就是佛經上的教導,如理如法受持誦讀,自行化他,為人演說。即在日常生活和待人處世中:「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18樓:匿名使用者
首先非常隨喜讚歎善士您供養諸佛菩薩的功德
您問的雖然是給觀世音菩薩上供什麼,其實轉一個問題更詳細
如何佈置佛堂?(見紅字部分即為您的問題答案)
卡塔仁波切
一般來說,不同的國家民族,有不同的文化習俗,除非該文化中有著絕對的益處,否則這並不是一個頂重要的議題。當然文化習俗顯示了一個民族的特性,它也不是完全毫無意義的,就算是一個落後的文化,也不一定就是有害的。
舉個例子,脫帽是**敬禮的方式,但這個動作並不是對每一個國家的人都有意義,重要的是你是否賦予它實質的內涵。如果你只是感到新鮮而做同樣的動作,那是沒有太大的意義的,當然,如果你對某個**人十分尊敬,這也是一個表達敬意的好方法;尊敬別人,也就是尊重自己。
印度人向長者敬禮的方式,是彎下身用手觸控長者的腳,然後再碰自己的額頭,象徵自己最高的部位和對方最低的部位是相等的,以此來表達自己最高的敬意。
你用這種敬禮的方式,如果是真誠的,也是很禮重的,但同樣地,若你只是因為新鮮好奇而做,並不瞭解其真正的內涵,甚至還感到勉強,不自在的話,就沒有什麼益處了。一旦外在的新鮮感沒了,你只會因為內心的矛盾而空留失望的感覺。
同樣的,當你在佈置一個佛堂,如果也抱著這種不成熟的心態,那麼你的佛堂就成了一個佛像法器的收集處,好比只是為了好玩,展示一下外國的東西,而別人也只會將這看作一場展覽秀,或當做一些從沒見過的新鮮玩意而已。這樣一來,你設定佛堂的本意和從事俗務工作就沒有什麼兩樣了。
還有一種毛病,是在佛桌上放置一些龐大但不協調的東西。如果你曾到過某些**貴族豪門的家中,你會發現他們的佛堂擺設十分豪華繁縟,好像只為炫耀他們家有多少金銀財寶似的。這就是典型的"拜金佛教",這種信仰佛法的心態不過是虛榮、浮華而已。
根據佛陀的開示,佛堂應該在一個無干擾、無安全顧慮的地方。譬如一個地區常有打鬥發生,或是屋主是個會干擾你清修,隨時可能趕你走的人,那麼該地就不是設定佛堂的好地方。
設定好佛堂之後,便要保持清潔,這是很重要的,就像保持自身的整潔舒適一樣。一個整齊清潔的佛堂是很有啟發性的,特別是對於初學者而言,因為一個好的開始很重要。如果你的修持已到達相當的階段,這時內在的覺受將比外在的擺設來得重要,但對於一般的初學大眾而言,佛堂這些基本的工作仍是非常重要的。
一個佛龕應該多高多寬並沒有特別的規定,這決定在你地方的大小。一般來說,佛龕應該穩固、莊嚴,而且愈高愈好。若是以更精確的角度來看的話,佛龕必須是一層、或三層、或五層(單層數)。
三層的佛龕象徵行者將自身的身、口、意供養給諸佛菩薩,而經由對自身執著的供養,行者便能了悟到諸佛菩薩的身口意,達到與諸佛同等的覺悟。
五層的佛龕則象徵五方佛或五智,藉此不斷提醒我們的覺性。
一層的佛龕則象徵究竟的果位只有一個,也就是圓覺自性。這唯一的一層及一組八供也含括了三層及五層佛龕的意義。
就一個五層的佛龕而言,最高的一層應供奉代表諸佛菩薩、上師的塑像或唐卡以及經典,而依下第
二、三、四層則各排一組供養,作為對三根本的供養,分別為:
一、外供:供養諸佛上師--引導我們開悟的根源。
二、內供:供養本尊--一切法門的總持。
三、密供:供養菩薩**--究竟供養。
以上這些都是在較高深的法教中才做的供養。在第五層則放一些水果食物、飲料等供品。這樣能增強我們的供養之心,積聚開悟所需的功德,並淨除我們的習氣與三毒。
任何佛菩薩的塑像、**或畫像都應儘量整潔排列,保持乾淨。如果桌上佛像繁多且雜亂無章,一眼便可明瞭你是怎樣一個人。當然,你一定不想要這樣,因為別人,尤其一個門外人看到,便會產生壞印象。
也許他們會嘲諷說:"喔!原來也不過就是那麼回事嘛!
"因此把佛像或法照依序整潔排列相當重要,讓每一個人看到便能充滿法喜,帶來啟思,進而產生更大決心,精進修持佛法。
我們設定佛堂,基本上希望能對自己與別人都有益處,但如果你沒有將佛堂料理好,雖然佛菩薩不會介意,但這也顯示了你自己的怠惰懶散。
對於一個佛堂的料理及供養,事實上就是"六波羅蜜"的修行。
我們把佛堂布置得舒適清爽;換上淨水,供上許多清淨的供品,並抱著一個清淨的心,這就是"持戒"。"持戒"的本質在於清淨自在,經由這樣的修行,就能圓滿這些特質。
此外,以一顆虔誠的心,去除貪婪執著來供養花、香、燈、果等各種供品,無論其大小,都全心全意毫不遲疑地供在佛前,這就是"佈施"。
供佛應該歡喜,這樣你才會願意花時間來做。但你若做得很勉強,將之視為負擔,滿腦子想的都是俗務雜事,這表示你並沒有很好的耐性。如果你能好好地用心來做供養,這也就是"忍辱"(譯者按:
六度中的"忍辱",基本上亦包括細微的"耐心"一層意義,並不只針對別人的咒罵汙辱之忍而言。)
接著,保持這種不間斷的供養和不變的虔誠,不是想到才做,就是最基本的"精進"。而當你在作供養時,必須專心。譬如你將水倒入供杯時,如果有些倒了半滿,有些溢了出來,而有些更忘了倒,這就是缺乏專注的心。
能以專注的心在這些事情上,把每個供杯排好,每杯的水都倒得恰到其處,亦就是"禪定"。
這些對諸佛菩薩的供養,是為了自己與一切眾生的利益,積聚功德。事實上這些作為亦能使眾生從造成輪迴根本的"我執"中解脫出來,這就是"智慧"。
然而無論供品是大是小,你應該觀想這些供品代表了所有珍貴美好的事物,而且如果你能將這些功德迴向給一切眾生,這功德即變得無量無邊,無論一個人的業障有多重,這功德也不會完全被消除。
因此,做供養,把佛堂保持清淨是培養"智慧"波羅蜜一個很重要的修行方法。
做完供養,離開佛堂後,一天之中亦應保持那種專注的覺性。
早上能帶著清醒、虔誠的心,以及奕奕的精神上佛堂很好,但一天下來覺得疲累,變得懶散時,把帽子、臭襪子隨手亂扔,便前功盡廢了。也許並非存心這樣做,但已可看出一個人缺乏專注的心思與生活的紀事。我們知道,其實每日生活中大部分都是雜亂無章,只有少數是井井有條的。
佈置佛堂、行供養等就算再有功德,其利益也將因個人的懶散、漠然以及缺乏專注的心而蕩然無存。就像你繪了一幅好畫,卻用腳去踐踏它,使它失掉了價值。因此你可以瞭解,一個人專心每天把佛堂整理得很好是件非常重要的事。
當你在做供養時,必須融入其中。你必須保持一種諸佛菩薩、傳承上師以及本尊就在你之前的覺觀,不要當成例行公務,變成一種負擔。好像認為只要我有來上班,讓老闆瞧一眼便萬事通過。
因此,要以一顆喜悅誠懇的心來做這些供養,就極為重要。
基本上,諸惡莫作,諸善奉行,就是修行佛法。能奉行任何的善行,道業就將增長,從這個角度來看,戒律的要求不再是約束,反而是覺醒和自在的泉源。我們進入一個佛堂,必須衣著整潔,抱持恭敬虔誠的態度,避免犯任何過失。
當然,任何時候我們都必須專注、謹慎,因為佛法的修行就是一種生活態度的實踐。
地藏王菩薩坐騎是什麼地藏王菩薩是什麼?
一條惡犬 全身燃燒火焰 雙眼通紅 嘴巴往下滴岩漿 名字叫做地獄吼 因長期在冥間目睹 性情乖張 諸神都對它有所忌憚。地藏菩薩,亦地藏王菩薩,梵名 ksitigarbha,中文譯音克施地嘎訶帕,八大菩薩之一。據 地藏十輪經 講,其道場在安徽省池州市九華山,與浙江普陀山 山西五臺山 四川峨眉山並稱為中國佛...
地藏王菩薩坐騎諦聽是貔貅嗎地藏王菩薩的坐騎為什麼叫諦聽,地聽。還是個獨角獸。
諦聽 是一隻狗,在地藏王菩薩成道前跟隨地藏王菩薩在九華山修煉,後一同修成正果,在鬥戰勝佛孫悟空和六耳獼猴難分真假時,只有佛祖和 諦聽 能夠分辨出來。諦聽 那是地藏菩薩的坐騎 諦聽 諦聽又稱 獨角獸 地聽 善聽 乃九華山鎮山之寶,相傳為金地藏菩薩坐騎。金地藏卓錫九華,立志修行,因有諦聽晝夜相隨,處處逢...
請教解夢夢到了地藏王菩薩解夢夢見地藏王菩薩滿身金光坐在啼聽上,我看見菩薩就跪了下來,菩薩對我說了個忠告,然後用手摸了摸
這算是一個好的境界,不要執著就好 與菩薩的緣分深在佛法講,阿賴耶識裡面的種子。遇到緣,它就會起現行 就會起作用。菩薩教化你,要有正知正見 親近地藏王菩薩。夢到地藏王菩薩。都是不怎麼好事。具地藏王菩薩的建檔。地藏王菩薩心咒 嗡 琴西惹扎轟 嗡 啪拉瑪尼 達扎 吽啪莎哈拼音 ong qing xi 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