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而耳順中的耳的古義和今義是什麼

2021-05-02 06:51:11 字數 1516 閱讀 9846

1樓:寶格格

耳的古義

聽說今義

聽覺和平衡感覺的器官(通稱「耳朵」):

2樓:端木吟天

「六十而耳順」:

到了六十歲,人變得「中庸」了,什麼話都能聽得下去,也能辯明其事非曲直。耳順」的道理是說,自十五歲開始做人處世,學問修養,到了六十歲,好話壞話儘管人家去說,自己都聽的進去而毫不動心,不生氣,你罵我,我也聽的進去,心裡平靜。這個心裡平靜不是心如止水,死氣沉沉,而是很活潑,聽別人言語,便可以分辨真假是非了。

到這個境界,當是鎮定自如,波瀾不驚,可以舉重若輕了,但是還沒有達到從心而欲。

出處:《論語為政篇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譯:我十五歲開始立志學習,三十歲能自立於世,四十歲遇事就不迷惑,五十歲懂得了什麼是天命,六十歲能聽得進不同的意見,到七十歲才能達到隨心所欲,想怎麼做便怎麼做,也不會超出規矩。

3樓:匿名使用者

古義是能聽得進不同的意見,今義是耳朵

4樓:

.耳:古義:罷了。例句:漸沉漸深耳 今義:五官之一,用來聽聲音。 河中石獸無古今異義

5樓:嘲笑三步顛

古義是聽懂,今義耳朵。

6樓:匿名使用者

古 ,聽見 今,耳朵

7樓:匿名使用者

能夠聽各種各樣的見解

8樓:望仔星期八過期

耳古今異義:

今義耳朵

古義聽覺

(六十而耳順)中的(耳)字古今異義

9樓:匿名使用者

「六bai十而耳順。」鄭du康成注:「耳順,zhi

聞其言,而知微旨也。」dao皇《疏》:「但聞其言內,即解微旨容,是所聞不逆於耳,故曰耳順也。

」皇《疏》又引李充說:「心與耳相從,故曰耳順也。」順字,《說文》:

「理也,損頁川。」段注以為,自人之頭頂至腳踵,如河川流通,至為通順。順之而後,始見天理,始著條理。

由此可知,「耳順」就是耳的功能已經通順自己以及他人的心理,故能聞他人之言,即知他人的心意。此是耳聞無礙之境。

幾、何、去、蓋、耳的古義和今義是什麼?

10樓:匿名使用者

幾何古義 :多少。 今義: 指研究空間圖形的形狀 大小和位置的相互關係的科學 即幾何學

去古義: ①距離;②離開。今義:往,從所在地到別的地方。

蓋:古義:原來,或者無義。

今義:遮蔽;掩蓋耳:今義就是耳朵。

古義很豐富。通「佴」.退後,居次 表示限制,相當於「而已」、「罷了」表示肯定或語句的停頓與結束,如同「矣」,相當於「了」、「啊」、「也」 表示轉折關係,相當於「而」。

11樓:匿名使用者

幾、何、去、蓋、耳的古義和今義是什麼?

及的古義和今義於的古義和今義以的古義和今義

古義 到,至,達到 自古 今。由此 彼。引 牽扯 波 涉 邪行不 於己。趕上,追上 還來得 趕不 了。乘,趁著 時。早出發。如,比得上 我不 她。連詞。和 與 跟 報 刊 雜誌 其它出版物。今義 到 達到 涉及 波及 由近及遠。夠得上 比得上 在社交方面我不及他。趕上 追上 來得及 望塵莫及。趁著 ...

可惜的古義和今義寡人的古義和今義

古義 可愛 今義 值得惋惜 1 得惋惜。晉 袁巨集 後漢紀 靈帝紀 甑破可惜,何以不顧?唐 杜甫 莫相疑行 男兒生無所成頭皓白,牙齒欲落真可惜。明 馮夢龍 東周列國志 第七十一回 魯昭公離席而起曰 寡人聞三臣皆天下奇勇,可惜一朝俱盡矣。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 談異一 古銅器 無從考其款識,殊可惜也。蔡...

所以的古義和今義,「所以」的今義和古義

所以 今義 表示因果關係的關聯詞 古義 緣故 名詞 例如 餘叩所以。獄中雜記 表原因的虛詞。例如 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用來,靠它來。例如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師說 所以 的今義和古義 所以 今義 表示因果關係的關聯詞 古義 緣故 名詞 例如 餘叩所以。獄中雜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