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藤明喆丹源
所以:今義:表示因果關係的關聯詞;
古義:①緣故(名詞);例如:餘叩所以。(《獄中雜記》)
②表原因的虛詞。例如: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廉頗藺相如列傳》)③用來,靠它來。例如: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師說》)
「所以」的今義和古義
2樓:匿名使用者
所以:今義:表示因果關係的關聯詞;
古義:①緣故(名詞);例如:餘叩所以。(《獄中雜記》)
②表原因的虛詞。例如: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廉頗藺相如列傳》)③用來,靠它來。例如: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師說》)
3樓:殤之悲灬痛
今義:表因果關係
故意:因為這樣,因此。所,因為。此,這樣。
4樓:雨田擺渡
今:表示因果關係,常與「因為」連用;古:......的原因
5樓:祭
古義:用......來(所以動心忍性)
今義;表示因果關係
6樓:匿名使用者
古義:……的原因。今義:因此。
「是」的古義和今義
7樓:匿名使用者
古義:1、用作形容詞,意思是:對、正確。
古文出處:晉·陶淵明《歸去來兮辭》:「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
釋義:確實迷途還不算遠,覺察到今天的正確,昨天的錯誤。
2、用作代詞,意思是:這;這個;這樣。
古文出處:宋·蘇軾《石鐘山記》:「是說也,人常疑之。」
釋義:這種說法,人們常常懷疑它是否正確。
3、用作形容詞,意思是:凡是;所有的。
古文出處:明·湯顯祖《牡丹亭還魂記》:「是花都放了,那牡丹還早。」
釋義:所有的話都開放了,只有那牡丹花還早。
4、用作動詞,表示判斷。
古文出處:唐·白居易《琵琶行》:「同是天涯淪落人。」
釋義:同樣都是淪落世間的人。
今義:1.表示解釋。
2.表示存在。
3.在並列二句中,置於前句,表示雖然。
4.表示正是、恰當。
5.表示凡是。
6.表示列舉事物的區隔。
7.表強調。
8.用於問句。
9.對的、正確的。與[非]相對。
10.指示代詞。指這。
「是」的字形演變:
文言版《說文解字》: 是,直也。從日、正。凡是之屬皆從是。
白話版《說文解字》: 是,正、直。字形由「日、正」會義。所有與是相關的字,都採用「是」作邊旁。
「是」字的組詞/造句:
1. 表示解釋。 【組詞/造句】:他是老師。
2. 表示存在。 【組詞/造句】:他跑得滿身是汗。
3. 在並列二句中,置於前句,表示雖然。 【組詞】:東西好是好,就是貴了些。
4. 表示正是、恰當。 【組詞】:這陣雨下得是時候。
5. 表示凡是。 【組詞/造句】:是朋友都會如此。
6. 表示列舉事物的區隔。 【組詞】:鴨是鴨,鵝是鵝,別弄混了。
7. 表強調。 【組詞/造句】:是誰說可以走的?
8. 用於問句。 【組詞/造句】:你是走路,是搭車?
9. 對的、正確的。與「非」相對。 【組詞】:自以為是、積非成是、莫衷一是
10. 指示代詞。指這。 【組詞/造句】:出差回來是日,他就寫好報告並上呈長官。
8樓:臨落挽
古代漢語中「是」多做指示代詞用,意思是「這,這個,這樣......」;
現代漢語中「是」多為判斷動詞。
如:「是以謂之文也」中的「是」為指示代詞,意思是「這」;
「老師是蠟燭,為我們點燃了激情」中的「是」是判斷動詞,表判斷。
此外還有如下解釋:
古義:1、正,不偏斜。《說文》:是,直也。
2、對的,正確的。《淮南子·脩務》:立是廢非。
3、此,這。《孟子·告子下》: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4、贊同; 認為正確; 肯定。清· 劉開《問說》: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今義:1、對;正確(跟「非」相對):一無~處。
2、表示答應的詞:~,我知道。
3、聯絡兩種事物,表明兩者同一或後者說明前者的種類、屬性:《阿q正傳》的作者~魯迅。
4、與「的」字配合使用,有分類的作用:這張桌子~石頭的。
5、表示存在,主語通常是表處所的詞語,「是」後面表示存在的事物:村子前面~一片水田。
擴充套件資料:
常見古今異義詞:
1、行李:古,出使的人,如「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今,行裝。
2、左右:古,動詞,調遣,如「惟君左右之」;今,名詞,表示大約,不確定。
3、丈夫:古,男子,如「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今,妻子的配偶。
4、非常:古,意外的變故,如「以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不尋常,作形容詞,如「非常之謀難於猝發」;今,程度副詞。
5、卑鄙:古,卑,出身卑微;鄙,鄙陋。常用作謙詞,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出師表》)」今,品性低劣。
6、布衣:古,平民,如「布衣之交」;今,棉布作的衣服。
7、春秋:古,一年,如「蟪蛄不知春秋」;今,春天與秋天。
8、感激:古,感動,奮激,如「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今,深深的感謝。
9、少年:古,青年,如「吾與汝俱少年,以為雖暫相別」;今,少年兒童。
10、區區:古,拳拳之情,如「是以區區不能廢遠」;今,數量少,不重要。
9樓:匿名使用者
一、古義
1、《形》對;正確
。《歸去來兮辭》:「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
譯文:確實走入了迷途大概還不遠,知道未來的事還來得及補救。
【又】《形意動》認為……正確;肯定。《問說》:「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譯文:認為自己對,別人不對,(這是)世俗人的共同毛病。
2、《代》這;這個;這樣。《石鐘山記》:「是說也,人常疑之。」
譯文:這個說法,人們常常懷疑它。
3、《形》凡是;所有的。《遊園》:「是花都放了,那牡丹還早。」
譯文:一般的花都開了,只有牡丹還要有一段時間才開花。
4、《動》表判斷。《琵琶行》:「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譯文:我們倆同是天涯淪落的可悲人;今日相逢何必問是否曾經相識!
二、今義
1、對;正確(跟「非」相對):一無是處。
2、表示答應的詞:是,我知道。
3、聯絡兩種事物,表明兩者同一或後者說明前者的種類、屬性。
4、與「的」字配合使用,有分類的作用:這張桌子是石頭的。
5、表示存在,主語通常是表處所的詞語,「是」後面表示存在的事物。
10樓:齋冰瑩井恨
可以古義:
可以(之)——可以把它……
今義:1、可能。
2、表示許可。
3、不壞。
是古義:
1、正確,與「非」相對。
2、指示代詞,這,這個,這樣。
3、系詞。
今義:1、表示肯定的判斷。
2、表示強調。
3、表示選擇。
4、只要,只是。
5、正好,恰好。
6、對,正確。
7、肯定的回答。
8、這個。
9、存在,有。
已古義:
1、停止,完畢。
2、副詞,已經。
3、副詞,太,過分。
4、語氣詞,用法同「矣」。
5、同「以」,與「上、下、東、西」連用。
今義:1、停止。
2、已經。
3、太。
4、後來,不多時。
11樓:證道之聲
是」在古文中有如下幾種解釋:
①正確,與「非」相對。陶淵時《歸去來辭》:「今是而昨非。」
②認為正確。《墨子.尚同上》國君之所是,必皆是之。」
③表示肯定判斷。《論語.》;「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之也。」
④指示代詞。此,這。唐.柳宗元《捕蛇者說》:「吾祖死於是,吾父死於是。」清.方苞《獄中雜記》:「是疾易傳染。」
⑤動詞,用在前置的賓語和動詞之間強調賓語《左傳.襄公二十八年》:「小國將君是望,敢不唯命是聽。」
在現代是 (拼音:shì ),可以是認定、斷定、承認、接受時的一種狀態,表示正確、不偏不倚等意思。 從認識論角度,「是」就是從描述事物狀態與特徵的參量(或變數)的眾多數值中取其任意值。
從價值論角度,「是」就是從描述事物價值狀態與價值特徵的參量(或變數)的眾多數值中取其任意值。認識論的「是」所描述的狀態與特性通常是單值的、確定性的和清晰性的,而價值論的「是」 所描述的狀態與特性往往是多值性的、概率性的、模糊性的。[1]
「所以」的古義今義,「可以」的古義今義,「以為」的古義今義
12樓:匿名使用者
所以:古:……的原因(一共三種用法,說不全了)今:表原因的連詞
可以:古:可以用來……
今:行,表同意
以為:古:把……當作
今:認為
13樓:尾策冉濡
可以古義:
可以(之)——可以把它……
今義:1、可能。
2、表示許可。
3、不壞。
是古義:
1、正確,與「非」相對。
2、指示代詞,這,這個,這樣。
3、系詞。
今義:1、表示肯定的判斷。
2、表示強調。
3、表示選擇。
4、只要,只是。
5、正好,恰好。
6、對,正確。
7、肯定的回答。
8、這個。
9、存在,有。
已古義:
1、停止,完畢。
2、副詞,已經。
3、副詞,太,過分。
4、語氣詞,用法同「矣」。
5、同「以」,與「上、下、東、西」連用。
今義:1、停止。
2、已經。
3、太。
4、後來,不多時。
本所以疑,所以的古義和今義,疑的古義和今義
14樓:匿名使用者
所以:古義:「……的原因」,或者譯為「之所以」
今義:表示結果的關聯詞
疑:古義:遲疑
今義:懷疑
全句可以翻譯為:本來我遲疑的原因
15樓:劍豪猴塞給
古義:......的原因。今義:表示因果關係的關聯詞
16樓:笨笨小沁魚
i don't know.
「及」的古義和今義
17樓:匿名使用者
古義:⒈到,至,達到:自古~今。由此~彼。〈引〉牽扯:波~。涉~。邪行不~於己。
⒉趕上,追上:還來得~。趕不~了。
⒊乘,趁著:~時。~早出發。
⒋如,比得上:我不~她。
⒌連詞。和、與、跟:報、刊、雜誌~其它出版物。
今義:①到;達到:涉及|波及|由近及遠。②夠得上;比得上:在社交方面我不及他。
③趕上;追上:來得及|望塵莫及。④趁著;趁:及早|及時。⑤和;跟:足球、籃球及其它運動器材。
給我+點分哦
18樓:可憐咯煥然一新
古義:1,到,至,達到:自古~今。由此~彼。〈引〉牽扯:波~。涉~。
⒉,趕上,追上:還來得~。趕不~了。
⒊,乘,趁著:~時。~早出發。
⒋,如,比得上:我不~她。
⒌,連詞。和、與、跟:報、刊、雜誌~其它出版物。
今義:1,到;達到:涉及|波及|由近及遠。
2,夠得上;比得上:在社交方面我不及他。
3,趕上;追上:來得及|望塵莫及。
4,趁著;趁:及早|及時。
5,和;跟:足球、籃球及其它運動器材。
19樓:匿名使用者
及的古義是指比得上,而今義是指及時
20樓:百度使用者
"及其"
古義:到了它(如:及其日中)
今義:和,和它的(如:這篇文章的語言及其結構都很有特色)
及的古義和今義於的古義和今義以的古義和今義
古義 到,至,達到 自古 今。由此 彼。引 牽扯 波 涉 邪行不 於己。趕上,追上 還來得 趕不 了。乘,趁著 時。早出發。如,比得上 我不 她。連詞。和 與 跟 報 刊 雜誌 其它出版物。今義 到 達到 涉及 波及 由近及遠。夠得上 比得上 在社交方面我不及他。趕上 追上 來得及 望塵莫及。趁著 ...
可惜的古義和今義寡人的古義和今義
古義 可愛 今義 值得惋惜 1 得惋惜。晉 袁巨集 後漢紀 靈帝紀 甑破可惜,何以不顧?唐 杜甫 莫相疑行 男兒生無所成頭皓白,牙齒欲落真可惜。明 馮夢龍 東周列國志 第七十一回 魯昭公離席而起曰 寡人聞三臣皆天下奇勇,可惜一朝俱盡矣。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 談異一 古銅器 無從考其款識,殊可惜也。蔡...
是的今義與古義,已的今義與古義,於的古義和今義 以的古義和今義
是 今意 表確定 古義 這 已 今 已經 古義 停止 是sh 表示解釋或分類 他 工人。阿q正傳 的作者 魯迅。表示存在 滿身 汗。表示承認所說的,再轉入正意,含有 雖然 的意思 詩 好詩,就是太長了。表示適合 來的 時候。表示任何 凡 活兒他都肯幹。用於問句 他 走了嗎?加重語氣,有 的確 實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