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姓氏的由來,姓氏孫的由來

2021-05-05 05:36:08 字數 5979 閱讀 1907

1樓:曉龍修理

據史書記載,主要源自姬 姓、媯 姓和姚姓、羋姓及少數民族改姓等,最早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周文王與陳胡公,春秋時期衛國的孫乙與齊國的孫書為得姓始祖。孫乙是姬姓孫氏的得姓始祖,孫書是媯姓孫氏的得姓始祖。

截至2023年,孫姓在中國姓氏按人口排序中,名義排行第12位,名義約佔中國總人口的1.5%。在中國歷史上,孫權(姬姓孫氏)曾建立三國時期的吳國,此外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曾擔任中華**臨時大**。

孫拼音:sūn

釋義:1、兒子的兒子:孫子。孫女。

2、跟孫子同輩的親屬:外孫。侄孫(侄兒的子女)。

3、孫子以後的各代:曾(zēng )孫(孫子的子女)。玄孫(曾孫的子女)。子孫(兒子和孫子,泛指後代)。王孫(貴族的子孫後代)。

4、植物再生成孳生地:孫竹(竹的枝根末端所生的竹)。

5、姓。

漢字筆畫:

1、子孫[zǐ sūn]

兒子和孫子,泛指後代。

2、孫子[sūn zǐ]

〈名〉即孫武,春秋末期齊國人。

[sūn zi]

〈名〉兒子的兒子。

3、孫女[sūn nǚ]

兒子的女兒。

4、徒孫[tú sūn]

徒弟的徒弟。

5、王孫[wáng sūn]

封王者的子孫,也泛指一般貴族的子孫。

2樓:背床前行

孫姓的**主要有三支,分別出自姬姓、羋姓和媯姓。

西周初年,武王姬發封其同母弟康叔於衛(今河南淇縣)。衛康叔的8世孫衛武公有個兒子叫惠孫,惠孫的孫子名乙,字武仲,他以祖父的字命氏,即孫氏。此為姬姓之孫。

春秋初期,楚國王族、名相孫叔敖(羋氏,名敖,字孫叔),剛正清廉,死後其子生活困難。楚莊王聽說後把寢丘(今河南沈丘縣西南)的一塊地賜給孫叔敖的兒子。孫叔敖的兒子以父字為姓,奉孫叔敖為孫姓始祖。

因楚國的祖先為羋姓,故稱此支孫氏為羋姓之孫。

媯姓之孫出自春秋時齊景公的大夫陳無宇。他是從陳國逃到齊國的陳公子完的4世孫。無宇之子書,字子佔,因功被齊景公賜姓孫氏,封於樂安(今山東博興縣)。

後因亂,孫書之孫孫武逃到吳國為將,舉世聞名的《孫子兵法》即孫武所著。孫武的後代孫臏也是著名的軍事家,著有《孫臏兵法》。

3樓:匿名使用者

孫姓的發源大致有三支。一支出於姬姓。周代衛康叔的八世孫衛武共有個兒子叫公子惠孫。

惠孫的孫子以祖父的字命氏,稱孫氏,另一支出於羋(mǐ)姓。楚君後代;艹為呂臣有個孫子叫艹為敖,字孫叔,是楚國著名的賢臣,他教化民眾,開發水利,功績卓著,深得楚人擁護。他的子孫就以他的字命氏,也稱孫氏。

還有一支出于田氏。陳厲公的兒子陳完避難逃到齊國,改稱田氏。田完的大夫,因為伐莒有功,齊景公把他封到樂安,賜姓孫氏。

孫姓有聲望的世家大族居太原郡(今山西太原縣),一說居樂安郡(今山東廣饒縣)。古時常把孫姓稱為兵家大族。春秋時有著名的兵法家孫武,軍事家孫臏。

三國時孫堅、孫策、孫權父子三人領兵用兵,在江東建立吳國,稱帝59年。

孫姓家族專用楹聯

孫姓家族歷來喜歡將下面3位族中名人及典型事蹟嵌作楹聯,以事彰揚。見到下面這些孫姓家族專用楹聯,主人一定姓孫。

望出太原,芳傳虞坡(孫陽)。

奇才搜藻,金聲播譽於天台(孫淖)。

正色持衡,良史傳名於晉室(孫鹹)。

孫姓家族名人之最

我國最早最傑出的軍事家是孫武。孫武是春秋末年齊國人,常稱孫子,後來因為避亂到了吳國。他將自己寫的兵書獻給吳王闔閭,被任命為將軍,他率領吳兵攻破楚國,威震諸侯。

他寫的兵書—《孫子兵法》,總結了春秋時期有關作戰的經驗,提示了一些戰爭的重要規律師,是我國最早最傑出的軍事著作。

我國民主革命最偉大的先行者是孫中山。孫中山,原名孫文,字逸仙,廣東香山人,是中華**的創始人。2023年他在日本組織同盟會,被推舉為總理。

2023年武昌起義爆發後,他被推舉為中華**臨時大**。後來在中國共產黨的幫助下改組國民黨,實行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新三民主義。2023年3月在北京病逝。

壽命最長的孫姓名人是孫思邈。孫思邈是隋唐時醫藥學家。京兆華原(今陝西耀縣)人。

少年時立志學醫,鑽研了古代的醫書和其他書籍,成為醫道很深的醫藥學家。長期在民間行醫,採藥製藥,並廣泛收集民間有效而簡便的藥方,編成《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二書。後人尊稱他為「藥王」。

他活了101歲,生於581年,卒於682年。

最年輕的孫姓名人是孫繼先。他們2023年出生,2023年犧牲。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班長、排長,19歲時就已經是聞名全軍的戰鬥英雄,爆破英雄。

名聲最壞的孫姓名人是孫毓汶。他是清末山東濟寧人,字萊山,咸豐時中進士,歷任刑部尚書、兵部尚書等職。中日甲午戰爭時,極力贊同李鴻章對外妥協投降政策,力主批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

2023年因軍機大臣翁同和的反對被免職。

新中國的第一個女導演藝術家是孫維世。孫維世是四川南溪人,革命烈士孫炳文之女。2023年到延安。

2023年到蘇聯學習戲劇。建國後歷任中國青年藝術劇院副院長、**實驗話劇院副院長、總導演等職,導演了許多中外優秀劇目。

名聲最大的孫姓女名人是孫晉芳。她生於是2023年,上海人,為我國著名排球運動員。

4樓:名家講談

錢文忠教授解讀(孫姓)孫姓人口約1800萬 全國姓氏排名第12位

姓氏孫的由來

5樓:背床前行

孫姓的**主要有三支,分別出自姬姓、羋姓和媯姓。

西周初年,武王姬發封其同母弟康叔於衛(今河南淇縣)。衛康叔的8世孫衛武公有個兒子叫惠孫,惠孫的孫子名乙,字武仲,他以祖父的字命氏,即孫氏。此為姬姓之孫。

春秋初期,楚國王族、名相孫叔敖(羋氏,名敖,字孫叔),剛正清廉,死後其子生活困難。楚莊王聽說後把寢丘(今河南沈丘縣西南)的一塊地賜給孫叔敖的兒子。孫叔敖的兒子以父字為姓,奉孫叔敖為孫姓始祖。

因楚國的祖先為羋姓,故稱此支孫氏為羋姓之孫。

媯姓之孫出自春秋時齊景公的大夫陳無宇。他是從陳國逃到齊國的陳公子完的4世孫。無宇之子書,字子佔,因功被齊景公賜姓孫氏,封於樂安(今山東博興縣)。

後因亂,孫書之孫孫武逃到吳國為將,舉世聞名的《孫子兵法》即孫武所著。孫武的後代孫臏也是著名的軍事家,著有《孫臏兵法》。

6樓:暴走少女

孫姓, 中華姓氏之一, 東吳國姓,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據史書記載,主要源自姬 姓、媯姓和姚姓、羋姓及少數民族改姓等,最早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周文王與陳胡公,春秋時期 衛國的孫乙與齊國的孫書為得姓始祖。

擴充套件資料:

一、姓氏起源:

1、源於子姓。

商朝末,紂王叔父 比干,商之賢臣,因直諫而被殺,子孫避難改姓,其中一支以本為王族子孫之故,遂姓孫氏。

2、源於姬姓。

公元前2023年,周公 姬旦封康叔於衛(今河南淇縣),建立 衛國。春秋時,他的八世孫姬和因為攻滅西戎有功,被周平王賜為公爵,史稱 衛武公。衛武公有一個兒子名叫惠孫,惠孫的孫子名乙,字武仲,又叫武仲乙,把祖父惠孫的字作為姓氏,姓孫。

因此武仲乙又稱孫乙,他的後代就以孫為姓。 孫武、孫臏、孫權也是孫乙的後裔。

3、源於媯姓和姚姓。

《新唐書·宰相世系》:」舜後胡公媯滿封陳,至敬仲仕齊,又為田氏。王莽封田豐為代眭侯,后豐子田恢為避王莽之亂,過江徙居吳郡,改為媯姓。

其五代孫媯敷,又改為姚氏。 「 《 古今姓氏書辯證》記載:」舜因生於姚墟而姓姚,因居媯水而姓媯,故姚恢改姓為媯, 媯皓又改姓為姚,知姚與媯可通.......

 武王時有虞遏父者,以奉虞帝之祀,是為胡公」 。

北宋景佑年間刊本:邵思著《姓解》記載:」「虞舜生於姚,故因生地為姓,後世有以姚為氏。

「 《元和姓纂》載:「姚,虞帝生於姚墟,子孫以姚為氏。」《 尚書·堯典》記,舜「釐降二女於媯汭,嬪於虞。

舜在當帝之前,四嶽(四方部族首領)曾向帝堯推薦過舜,堯把自己的兩個女兒嫁給他,讓他們居住在媯河邊。

他們的子孫有留在媯河邊居住的,便以媯為姓。 南宋的《通志·氏族略》記載:「姚姓,虞之姓也,虞帝生於姚墟,故因生以為姓」 ,舜因生在姚墟,其後子孫即以地為氏,稱為姚氏。

可見 舜文化、 虞舜文化和世界舜裔宗親聯誼會( 世界舜裔聯誼會),《 古今姓氏書辯證》:「春秋時齊厲公之子田完之四世孫為 須無 ,無宇之少子名書,字子佔,為齊大夫,伐莒有功,齊景公賜姓孫氏,食採樂安,孫武為其後。」

公元前2023年,周滅商,周武王封舜帝的直系後裔媯滿於陳國。公元前672年, 陳厲公媯躍之子 陳完逃奔齊國,改陳氏為田氏。齊景公時,陳完四世孫是須無,須無孫田桓子,即齊大夫 田無宇,其子田書因伐莒有功,齊景公封田書於樂安,古城在今山東 惠民縣,並賜姓孫氏。

4、源於羋姓。

春秋初,楚王蚣冒之孫蒍賈,蒍賈之子蒍艾臘,也稱孫叔敖,孫叔為其字,出任楚莊王的令尹,其子孫以其字為氏。

5、源於荀姓。

漢朝時,因漢皇室成員劉詢當了皇帝,即漢宣帝,為了要避「詢」音之諱,他下令荀姓子孫不得再姓荀,一律改為孫氏,並將戰國時代的荀卿都改為孫卿。由是荀姓也成為漢朝「孫」姓支脈的一個源頭。

6、源於冒姓,屬於因故改姓為氏。

夏侯嬰,與劉邦是少時朋友,夏侯嬰做過「滕令奉車」官職。等到其曾孫夏侯頗娶公主為妻,該公主隨母親外家的姓,稱「孫公主」,這使夏侯頗的子女也跟隨母親外家的姓為孫。

7、源於其他賜姓、改姓:

①屬於以王侯賜姓為氏。

三國時期東吳將領俞河因功而被賜姓孫,因稱孫河。孫河,本姓俞,年少時即隨孫堅征討沙場,孫堅視他作心腹。後又隨孫策平定江東,多立戰功,孫策賜姓予他為孫,因而改姓。

②屬於避難改姓為氏。

7樓:匿名使用者

孫姓氏起源:

1、源於子姓:商朝末,紂王叔父比干,商之賢臣,因直諫而被殺,子孫避難改姓,其中一支以本為王族子孫之故,遂姓孫氏。

2、源於姬姓:公元前2023年,周公姬旦封康叔於衛(今河南淇縣),建立衛國。春秋時,他的八世孫姬和因為攻滅西戎有功,被周平王賜為公爵,史稱衛武公。

衛武公有一個兒子名叫惠孫,惠孫的孫子名乙,字武仲,又叫武仲乙,把祖父惠孫的字作為姓氏,姓孫。因此武仲乙又稱孫乙,他的後代就以孫為姓。

3、源於媯姓和姚姓:《新唐書·宰相世系》:」舜後胡公媯滿封陳,至敬仲仕齊,又為田氏。

王莽封田豐為代眭侯,后豐子田恢為避王莽之亂,過江徙居吳郡,改為媯姓。其五代孫媯敷,又改為姚氏。

《古今姓氏書辯證》:「春秋時齊厲公之子田完之四世孫為 須無 ,無宇之少子名書,字子佔,為齊大夫,伐莒有功,齊景公賜姓孫氏,食採樂安,孫武為其後。」公元前2023年,周滅商,周武王封舜帝的直系後裔媯滿於陳國。

公元前672年,陳厲公媯躍之子陳完逃奔齊國,改陳氏為田氏。齊景公時,陳完四世孫是須無,須無孫田桓子,即齊大夫田無宇,其子田書因伐莒有功,齊景公封田書於樂安,古城在今山東 惠民縣,並賜姓孫氏。

4、源於羋姓:春秋初,楚王蚣冒之孫蒍賈,蒍賈之子蒍艾臘,也稱孫叔敖,孫叔為其字,出任楚莊王的令尹,其子孫以其字為氏。

5、源於荀姓:漢朝時,因漢皇室成員劉詢當了皇帝,即漢宣帝,為了要避「詢」音之諱,他下令荀姓子孫不得再姓荀,一律改為孫氏,並將戰國時代的荀卿都改為孫卿。由是荀姓也成為朝「孫」姓支脈的一個源頭。

6、源於冒姓,屬於因故改姓為氏。夏侯嬰,與劉邦是少時朋友,夏侯嬰做過「滕令奉車」官職。等到其曾孫夏侯頗娶公主為妻,該公主隨母親外家的姓,稱「孫公主」,這使夏侯頗的子女也跟隨母親外家的姓為孫。

7、源於其他賜姓、改姓:屬於以王侯賜姓為氏:三國時期東吳將領俞河因功而被賜姓孫,因稱孫河。

孫河,本姓俞,年少時即隨孫堅征討沙場,孫堅視他作心腹。後又隨孫策平定江東,多立戰功,孫策賜姓予他為孫,因而改姓。

擴充套件資料

姓氏:標示一個人的家族血緣關係的標誌和符號。

同一個祖先繁衍的後代稱為宗族。姓氏最早起源於部落的名稱或部落首領的名字。它的作用主要是便於辨別部落中不同氏族的後代,便於不同氏族之間的通婚。

因此姓氏的產生,標誌著從群婚制到以血緣關係的婚姻制的轉變,是人類文明進步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姓產生後,世代相傳,一般不會更改,比較穩定,而氏則隨著封邑、官職的改變而改變,因此會有一個人的後代有幾個氏或父子兩代不同氏。姓氏與人名一起構成了一個人的姓名。

「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

自古以來,華夏子孫以姓氏為家族延續的標誌。

姓是一種族號,氏是姓的分支。秦漢以來,姓氏合為一體。

顧姓氏的由來顧姓氏的由來

上刻的是 露香池 三字,而且是趙子昂的手筆。因此,顧名世將萬竹山居改名 露香園 那座池塘當然一個其舊,依然叫做 露香池 顧名世的姬妾很多,其中有一個姓繆,她在京城的時候,學會了刺繡,而且是宮中傳出來的訣竅 繆姨娘在這方面有天才,更加改良,益見精妙。五色絲線擘,細針密縷,顏色由淺入深,渾然一體,配色之...

姓氏卜的由來,卜姓氏的由來

上古由巫師專管占卜,他們的後代就以職業為姓,世代姓卜。巫師在上古是非常重要的人物,一般由氏族部落首領,或者首領的親族,或者智者 長者擔任。所有大事舉行前,都要預卜是否吉利,如打獵 戰爭 婚喪等等,由巫師解釋卜卦的含義,傳達上天的意志。卜者也就是巫者,是人和神的中間人,叫神人。卜卦時往往舉行歌舞儀式。...

姓氏「門」的由來,中國姓氏門的由來和發展

門姓起源 1 出周朝公卿貴族之家,為帝堯農官後代,以門第為氏。據 周禮 記載,凡是公卿化大夫之子,都須學習六藝,即禮 樂 射 御 書 數,以便入仕為宦,出入王公府第時,可從正門進出,故稱門子。門子的後裔,有的以 門 字為姓,遂成門氏。2 出自南北朝時,北魏小數民族複姓所簡改。南北朝,北魏鮮卑族有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