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到了,每個節氣在不同的地方都有不同的飲食習慣。我們一起來看看哪些在夏至,各地的不同飲食習俗吧。
夏至日照最長,故中國紹興有「嬉,要嬉夏至日」之俚語。舊時,人不分貧富,夏於日皆祭其祖,俗稱「做夏至」。除常規供品外,特加一盤蒲絲餅。其時,夏收完畢,新麥上市,因有於是日吃麵嘗新習俗,諺語說「冬至餛飩夏至面」。亦有做麥糊燒者,即以麥粉調糊,攤為薄餅烤熟,亦帶嘗新之意。
夏至面,美又鮮
紹興龍舟競渡因氣候故,明、清以來多不在端午節,而在夏至。是日,觀者雲集,熱鬧非凡。此風至今尚存。
醮坨由米磨粉做成,加韭菜等佐料煮食,又名圓糊醮。諺雲:「夏至吃了圓糊醮,踩得石頭咕咕叫」。以前,很多農戶將醮坨用竹籤穿好,插於每丘水田的缺口流水處,並燃香祭祀,以祈豐收。小孩子早待此日,以便到各田城摘取醮坨,乘機飽食一頓。
夏至這天,無錫人早晨吃麥粥,中午吃餛飩,取混沌和合之意。有諺語說:「夏至餛飩冬至團,四季安康人團圓。」吃過餛飩,為孩童秤體重,希望孩童體重增加更健康。
在中國西北地區如陝西,此日食粽,並取菊為灰用來防止小麥受蟲害。在南方,此日秤人以驗肥瘦。農家擀麵為薄餅,烤熟,夾以青菜、豆莢、豆腐及臘肉,祭祖後食用或贈送親友。
中國有些地區,此日多有未成年的外甥和外甥女到孃家吃飯,舅家必備莧菜和葫蘆做菜,俗話說吃了莧菜,不會發痧,吃了葫蘆,腿裡就有力氣。也有的到外婆家吃醃臘肉,說是吃了就會疰夏。
自2023年以來,漠河縣把「夏至」定為旅遊節,一年一次,主要在西林吉鎮及北極村進行。每當夏至到來便有數萬人到北極村歡度夏至節。
漠河縣是中國緯度最高的縣份,由於緯度高,使漠河地區在夏季產生極晝現象,時常有北極光出現,因此人們稱漠河縣為「中國的不夜城」、「極光城」。漠河白夜產生在每年夏至前後的9天中,即6月15日--25日,此時漠河多出現晴空天氣,是人們旅遊觀光的最佳季節。
冬至各地的習俗是什么,冬至各地的習俗是什麼
民間有諺曰 冬至進補,春天打虎。全國各地的冬至節令食品,無論是北方的餃子 餛飩,還是南方的湯圓 赤豆粥,一多半都與數九寒天裡的食補有關。1.餃子 傳說中,河南名醫張仲景因記掛窮鄉親們,冬至那天,在南陽東關空地上搭起醫棚,向 窮人舍 祛寒嬌耳湯 嬌耳 即現在的餃子 使人吃了以後只覺渾身溫暖,兩耳發熱。...
各地的端午節習俗,過端午節各地都有哪些習俗
山東省 鄒平縣端午,每人早起均需飲酒一杯,傳說可以避邪。日照端午給兒童纏七色線,一直要戴到節後第一次下雨才解下來扔在雨水裡。臨清縣端午,七歲以下的男孩帶符 麥稓做的項鍊 女孩帶石榴花,還要穿上母親親手做的黃在鞋,鞋面上用毛筆畫上五種毒蟲。意思是藉著屈原的墨跡來殺死五種毒蟲。即墨在端午節早晨用露水洗臉...
中國人過年飲食習俗,中國人的飲食習俗
農曆正月初一,春節期間,全國各地家家戶戶都要進行賀年活動,飲食是其中的重要內容。節前十天左右,人們就開始忙於採購年貨,舉凡雞鴨魚肉 茶酒油醬 南北炒貨 糖餌果品,都要採買充足。江南風俗,年節前要預先做好新年米飯,盛放在竹籮中,上面放紅橘 烏菱 荸薺等果品及元寶糕,插上松柏枝,叫做 年飯 北方人家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