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為什麼傳位給他弟弟趙匡義,而不是他的兒子

2022-01-22 01:47:02 字數 6251 閱讀 2376

1樓:風雨飄搖憶往昔

中國向來是子承父業,用傳這個字確實不合適明明就是篡,而且趙匡義也是傳給兒子說明金匱之盟根本就是他自己杜撰的,知道自己來位不正.所以把有威脅的全部清除了。

2樓:windy末日餘暉

趙匡胤在死後沒有把自己的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而傳給自己的弟弟,這件事情確實蹊蹺,誰不想讓自己的兒子當皇帝,這件事情歷史上記載了兩個成語,一個是金匾之盟一個是燭影斧聲。

金匾之盟說的是在趙匡胤和趙匡義的生母杜氏臨終前,召趙匡胤和當時的宰相趙普進朝,把自己的遺言告訴了他們,他說讓趙匡胤在死後將自己的皇位傳給他的弟弟趙匡義,理由是趙匡胤的兒子年齡太小,她讓趙普記錄下這些話放到金匾裡面,以防止趙匡胤事後後悔。

燭影斧聲說的是在趙匡胤臨終前叫趙匡義入宮商量之後繼位的時候,趙匡胤將自己的宮女侍衛都趕到門外面,宮女侍衛只能看到屋子裡面燭影和玉斧砍東西的聲音,一段時間之後趙匡義走了出來,趙匡胤死去了,趙匡義帶著趙匡胤的遺囑向世人宣佈自己繼位。

這兩種說法都一定的道理,歷史到底是什麼樣子我們也不得而知。

3樓:穆胤十三郎

首先,趙匡胤當了皇帝后,為避諱就不能叫趙匡義了,改名光義。傳位給誰趙匡胤一直猶豫不決,這點通過未立太子可以看出,立太子怕再出現柴宗訓那一幕,再者趙匡胤漸漸發現局面已經不受控制了,想遷擺脫兄弟的影響卻都沒得到支援,說明趙光義已基本控制了朝堂。還有一個金匱之盟。

總之,這是一樁歷史疑案。

4樓:曼曼丞鹿

原因:史料所載宋朝杜太后(趙匡胤、趙光義的生母)病重,太祖趙匡胤在旁侍疾,臨終時召趙普入宮記錄遺言,交代未來的皇位繼承問題,勸說太祖趙匡胤死後傳位於其弟。

這份遺書藏於金匱(匱,通櫃)之中,因此名為「金匱之盟」。

.這份盟約是在杜太后病重時對趙匡胤說,

後周滅亡皆因幼主臨朝,

如果想要大宋江山永固,

趙匡胤死後應當將皇位傳給弟弟趙光義,

待趙光義死後,再傳給趙匡胤之子。

趙匡胤是個大孝子,

為了讓母親能夠安詳離世,

於是便答應了母親的要求。

開寶九年(976年),趙匡胤逝世,

享年五十歲。

在位十六年,諡號英武聖文神德皇帝,廟號太祖,葬於永昌陵。

大中祥符元年(2023年),加諡啟運立極英武睿文神德聖功至明大孝皇帝。

5樓:**de旅程

不是傳是奪,趙匡胤可能覺得還年輕沒有立太子給趙光義謀奪皇位的絕佳機會。燭光斧影 就是殺害他的罪證,雖然沒人看到他也不知承認,後面趙匡胤的兒子全部被他算計死完都沒有一個兒子超過26歲。電視劇中的八賢王趙德芳也就25歲。

6樓:傳統菜菜譜分享

金匱之盟應該是趙光義編出來,趙匡胤的皇位是自己得來的,並不是從從他爹那裡繼承的,所以皇位傳給誰,杜太后根本就沒有發言權,所謂金匱之盟就是趙普為了自保和討好趙光義兩個人合謀編的。

7樓:香水晨露

別鬧,那不是傳給趙匡義的,而是趙匡義殺兄搶位的。聽說過歷史上有名的燭影斧聲嗎?

8樓:orwell喵老大

事實不容抵賴,趙光義弒兄篡位,連哥哥的兒子們都一塊滅了

9樓:新疆品質旅遊定製師

歷朝歷代傳位給弟弟的幾乎不可能,趙發去世之前兒子年近三十了,已經風華正茂的年紀了

10樓:單關狙擊手

因為他是被弟弟殺了!

11樓:枚幼白

趙匡義畜謀已久,看到趙匡胤的兒子沒有一個能獨善其身即可推之。

12樓:不想說

著名的燭光斧影不知道嗎?據說是篡位。

13樓:謝軒

他老弟學他哥,有問題嗎?說一套,就得做另一套。

14樓:老頑童

斧光燭影,能不傳嗎,這就叫蟑螂撲蟬,黃崔在後。一個比一個心**辢,真龍天子啊!

趙匡胤為什麼傳位給他的弟弟而不是他的兒子?

15樓:咩咩呀

皇帝傳位一般都是傳給自己的兒子,而歷史上卻有這麼一個例外,那就是宋太祖趙匡胤。他雖有兒子,卻把皇位傳給了自己的親弟弟——晉王趙光義。這是為什麼呢?

趙匡胤因為歷經沙場的緣故,身上遍體鱗傷,身體留下了很多舊疾,在他登上皇位之後身體就一直不好,於是就謀劃著找一個繼承人,而當時他的孩子還都太小,不是繼承人的好選擇。趙匡胤母親也不同意趙匡胤把皇位傳給他兒子,想找個靠譜的人來繼承大統,於是就選擇了趙匡胤的弟弟。

帝王冷漠無情是常事,但是趙匡胤卻挺重情重義的,真心對待母親和弟弟。太祖知道晉王的身體不好,當初太祖遊玩時,到了晉王處,還親自幫他鍼灸,而且怕弄疼他弟弟,在給弟弟鍼灸之前都會先扎一下自己。作為一個帝王來說,有這般的親情是很難能可貴的了。

他弟弟對他也很好,太祖身體不好,所有的事情都落到了趙光義的身上,趙光義也都會鞠躬盡瘁的為趙匡胤做事。

另外,宋朝是從後周手裡奪來政權的,後周滅亡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繼位的皇帝年齡太小了,只有七歲,幼主登基讓國家陷入混亂。趙匡胤吸取這一教訓,選繼承者不看關係而是看才能。

還有一個原因是將皇位傳給趙光義是他母親杜太后的遺願。他母親在離世前,在趙普的見證下親口跟他說要把皇位傳給弟弟,趙匡胤連連點頭答應。趙普把這份盟約記了下來,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金匱之盟」。

於是,趙匡胤履行約定,把皇位傳給了弟弟。

16樓:匿名使用者

趙匡胤死後,把位置傳給了自己的弟沒有傳給自己的兒子,其中有很多的原因。因為每一個朝代,他的位置傳宗接代可能會不一樣,然而有的時候會臨時改變主意,也可能發現一些變故導致這個傳宗可能會給一些不相關的人。在對於趙匡胤的死有很多人有不同的說法。

有的人說是他的弟弟趙光義殺死了趙匡胤,也有人說在死之前把位置已經傳給了趙光義。

但是不管怎麼樣,王位的世襲制是沒有改變的,有可能會給自己親人,也可能會給一些能力比較大的人。對於王朝國家的管理,還是需要有能力的統治者進行管理的,因為如果攤上一個管理能力比較差的皇上,那麼這個國家的發展可能就會比較不好。一些統治者他的統治能力比較強的話,那麼這個國家的發展,對於子民的生活也是非常好的。

就像秦始皇統一六國,然後在一些改革制度上是非常的強大的。在文化政治經濟方面的改革都是非常前進性的,尤其是在一些政治上的改革,這是一些法律以及一些書本的規定,對後市的發展也作出一些規範和啟示。雖然當時秦始皇在統治的時候非常的嚴厲,也比較的不近人情,但是他對後世的一些影響也是非常大的。

至於趙匡胤死後為什麼把皇位傳給了自己的弟弟趙光義,有很多的說法。其中原因也有很多,我們不是當事人也說不清楚,所以如果你想知道更多一點,可以自己去查了一些古文和一些史實去進行考察,然後可以詢問一些專業人士。所以說我們也不能太過於片面的判斷這件事情和去解釋這件事情,因為我們不是專業人士,也不是當事人。

趙匡胤為什麼傳位給弟弟而不是自己的兒子呢?

17樓:匠心歷史

趙匡胤死後,為何讓弟弟繼承皇位?卻不傳位於兒子

18樓:麥田捕手去兜風

趙匡胤當上皇帝后沒有冊封太子,也沒有留下傳位遺詔。有人說趙匡胤本來是想立兒子為皇位繼承人,但是自己常年比較忙,沒有心思考慮繼承人,所以才被弟弟趙光義鑽了空子。但是趙光義也沒有趙匡胤的遺詔,只是趙光義的權勢比較大,很多老臣對他也心服口服。

19樓:高考張老師

趙匡胤傳位給自己的弟弟,而不是他的兒子,是因為他的母親他的母親希望趙匡胤傳給他的弟弟趙匡胤這樣對他的母親,是對母親的孝道!

20樓:職場小蔣

因為當時政局不穩,他兒子根本就沒有能力繼承並且守住自己辛辛苦苦打下來的江山,並且自己的弟弟也對皇位虎視眈眈,他很清楚一旦他不在了,他的兒子面對自己的弟弟是完全沒有招架的餘地的,弄不好還會慘死在弟弟手中。

21樓:職場沐川

因為趙匡胤的弟弟很有才能,把皇位傳給他比較保險,趙匡胤的兒子都沒有他的弟弟有能力。

22樓:汽車世界知道

趙匡胤當時是從實際的角度出發的。如果,他不傳位給他的弟弟。傳位給了自己的兒子,當時他的兒子很小。

而他的兄弟還很年輕,在這種情況下,國家很容易爆發內亂。他的兒子,根本守不住江山。

23樓:我沒在時你有他

因為趙匡胤首先是一個帝王,其次才是一個父親。他需要做出對天下黎民百姓負責的決定,而他的弟弟比起他兒子來說更適合這一個位置。

24樓:防護網哈哈

可能是因為趙匡胤覺得自己兒子不行,把皇位交給他兒子可能會是朝代走向滅亡,因此選擇傳位給弟弟

25樓:放空呵呵

太祖將皇位傳給趙光義,是因為杜太后的遺命。《宋史·杜太后傳》裡記載:「建隆二年,太后不豫,太祖侍樂餌不離左右。

疾亟,召趙普入受遺命。趙匡胤是聽從母親的話將皇位傳給弟弟,而不是自己的兒子。此乃孝悌之道也。

26樓:嗯

因為他的兒子能力不夠,難以肩負這個重任。

而恰好,他的目親想讓另一個兒子也噹噹皇帝。

因此,才傳給弟弟而不是兒子。

27樓:劇痴啦

歷史上認為是趙光義殺兄謀位。在元976年,宋代開過之君趙匡胤猝然離世,而史書中並沒有記載他患病的記錄。還有很多疑點。

1 趙匡胤死是的「燭光斧影」 2 王繼恩假傳聖旨 3 「金匱之盟」的真偽

宋太祖趙匡胤為什麼傳位給弟弟而不是兒子

28樓:匿名使用者

和好朋友(男)吵架了我該怎麼辦

趙匡胤為何把皇位傳位給弟弟?

29樓:奇怪書呆

趙匡胤把皇位傳位給弟弟是因為:這是他母親杜太后的遺願。

建隆二年961年六月,即趙匡胤稱帝的第二年,杜太后彌留之際忽然傳召趙普進宮。趙普來後,杜太后問趙匡胤知不知道他為何能得天下。趙匡胤不知如何回答,只好撿好聽的說:

「這都是因為祖上和太后積德。」

不料杜太后卻斬釘截鐵地說:「這是因為柴榮把帝位傳給幼子的緣故!倘若周朝有年長的君主,哪能輪到你當皇帝?

你和光義都是我生的,你將來要傳位給弟弟。四海之大,億萬之眾,國有長君,乃社稷之福啊!」趙匡胤頻頻點頭。

很顯然,杜太后傳召趙普,就是要他為這份政治遺囑做個見證。趙普當即在太后榻前寫下這份盟約,並在末尾署上「臣普記」三個字,然後將盟書封存在一個金匱中,命謹慎可靠的宮人保管。這就是著名的「金匱之盟」。

也正因為「金匱之盟」,趙匡胤遵從母親遺願才會把皇位傳位給弟弟。

30樓:科探長

趙匡胤臨死前發生了什麼, 才讓他傳位給趙光義, 至今還是未解之謎

31樓:匿名使用者

他母親的遺言,也可能是趙光義篡位

32樓:完美假知己

原因:史料所載宋朝杜太后(趙匡胤、趙光義的生母)病重,太祖趙匡胤在旁侍疾,臨終時召趙普入宮記錄遺言,交代未來的皇位繼承問題,勸說太祖趙匡胤死後傳位於其弟。這份遺書藏於金匱(匱,通櫃)之中,因此名為「金匱之盟」。

宋太祖趙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小名香孩兒、趙九重,保州(今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區)人,生於洛陽夾馬營(今河南洛陽瀍河區東關)。五代至北宋初年軍事家、武術家,宋朝開國皇帝。護聖都指揮使趙弘殷(宋宣祖)之子,母為杜氏(昭憲太后)。

趙匡胤於後漢隱帝時投奔郭威。後周建立後,趙匡胤始入宦途,受柴榮(後周世宗)器重,於徵伐南唐時屢建戰功。

柴榮病重時,任命趙匡胤為殿前都點檢,掌管殿前禁軍。周恭帝即位後不久,趙匡胤受命抵禦北漢及契丹聯軍。旋即在「陳橋兵變」中被擁立為帝。

大軍回京後,恭帝被迫禪位,趙匡胤登基,改元建隆,國號「宋」,史稱「宋朝」、「北宋」。

趙匡胤在位期間,依據宰相趙普的「先南後北」的策略,致力於統一全國,先後滅亡荊南、武平、後蜀、南漢及南唐等南方割據政權,完成了全國大部的統一。趙匡胤先後兩次「杯酒釋兵權」,罷去禁軍將領及地方藩鎮的兵權,解決了自唐朝中葉以來地方節度使擁兵自擅的局面。他還設立「封樁庫」貯藏錢、帛、布匹,以期贖回被後晉高祖石敬瑭獻給契丹的燕雲十六州。

開寶九年(976年),趙匡胤逝世,享年五十歲。在位十六年,諡號英武聖文神德皇帝,廟號太祖,葬於永昌陵。大中祥符元年(2023年),加諡啟運立極英武睿文神德聖功至明大孝皇帝。

有詩作《詠初日》傳世。

曹操為什麼傳位給曹丕呢

因為曹丕在曹操所有的兒子之中是最合適的,有心計,在謀略方面和曹操一樣,所以為了能夠更好的傳承選擇將位子傳給曹丕 因為曹丕各方面實力比較平均,而且城府較深,是所有兒子中最像曹操的。所以傳位給他時最保險的選擇。因為曹丕是長子,古代繼承講究立嫡立長,當時曹操長子去世,曹丕年齡最大,所以傳位給曹丕。因為他認...

嬴蕩為什麼傳位給嬴稷

秦國嬴蕩下一位君主是嬴稷。贏蕩沒有想傳位給嬴稷,嬴稷靠他母親宣太后的幫組才登上王位。秦昭襄王 前325年 前251年 一稱秦昭王,嬴姓,趙氏,名則,又名稷 秦惠文王之子,秦武王異母弟,戰國時期秦國國君。早年在燕國做人質。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去世,秦昭襄王與其弟爭位,遂立。公元前306年 前251年...

趙匡胤為什麼選開封作為都城,北宋為什麼選擇開封作為首都?

宋當年為什麼要把都城定在開封呢?要說起來開封城作為一國之都大約可追溯到先秦時代,只不過,那時候的開封還不是大一統中國的首都。開封自秦漢以後真正作為政治中心是自唐末五代開始的。自後樑到後周,都以開封 時稱汴梁 為都城,宋太祖趙匡胤陳橋兵變篡位以後,建立北宋,其都城最初也定在開封。這麼看來,北宋定都是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