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首先要知道我們現在觀測的是很久以前的恆星,比如一顆距離我們10光年的恆星,我們看到的是它10年前發出的光,研究的也是10年前的恆星。宇宙是有限但是沒有邊界的,就像一個籃球,如果我們只能在二維的角度理解,那麼這個籃球同樣就是有限而無邊的。至於宇宙外面是什麼,這是個自然哲學問題,宇宙根本就沒有外面,宇宙起源於大**,在大**以前什麼都沒有,宇宙外面也是什麼都沒有,具體點就是沒有外面這個定義。
2樓:匿名使用者
看宇宙,學宇宙,不能用傳統的經典時空觀來看。當速度足夠大,或質量足夠大的時候,經典的時空觀將不再適用,這時候我們就要用相對論原理來研究問題。時間不是孤立了一維,不是絕對的是相對的,當研究天體的時候,我們要用時間-空間座標系來研究。
宇宙的形成現在公認的說法就是起源於一次大爆發,大爆發的具體情況我們戰且不管,用艾因斯坦的話來說,宇宙的起源是一個無限密度的點,目前我們所有的理論在那個時候將不再適用(呵呵)。目前認為宇宙是有限的,有有限的質量,因為如果宇宙是無限的,宇宙的質量會使宇宙無法膨脹。也就不會有現在的宇宙,而且通過星球光譜的測定,很容易說明宇宙是在膨脹的。
這已經被大家認可,既然宇宙是有限的,那馬上有人就提出了,那宇宙外面是什麼?但我們偉大的科學家們告訴我們一個答案,宇宙雖然有限,但是無界。所以不存在宇宙「外面」的概念。
舉個例子說就是,如果一直延直線向前運動,最終,會回到起點。這有點像人在地球表面運動類似。因為時間-空間的座標不是平滑的,三維的物體在時間-空間中延直線,也是最短的線路前進,但是表現在三維空間確是在繞圈。
地球繞太陽轉就是個例子。時間-空間的不平整也已經被證明,當光線經過大質量的物體時,光發生了偏折,其實光還是延直線運動的,發生偏折只是時間-空間體系在三維空間投影而已。就像飛機在空中以直線勻速飛行,但它投影在不平整地面上的影子卻不做勻速運動一樣。
而宇宙的質量足夠大以致光都無法離開他的範圍,發生了偏折,使三維空間形成類似氣泡的咚咚,你無法逃出他的範圍,它沒有界限。
具體可以參考《時間簡史》
3樓:匿名使用者
「宇宙」一詞,最早大概出自我國古代著名哲學家墨子(約公元前468-376)。他用「宇」來指東、西、南、北,四面八方的空間,用「宙」來指古往今來的時間,合在一起便是指天地萬物,不管它是大是小,是遠是近;是過去的,現在的,還是將來的;是認識到的,還是未認識到的……總之是一切的一切。
從哲學的觀點看。人們認為宇宙是無始無終,無邊無際的。不過,對這個深奧的概念我們不打算做深入的**,還是留給哲學家們去研究。
我們不妨把眼光縮小一些,講一講利用我們現有的科學技術所能瞭解和觀測的宇宙,人們把它稱為「我們的宇宙」或「總星系」。
從最新的觀測資料看,人們已觀測到的離我們最遠的星系是130億光年。也就是說,如果有一束光以每秒30萬千米的速度從該星系發出,那麼要經過130億年才能到達地球。這130億光年的距離便是我們今天所知道的宇宙的範圍。
再說得明確一些,我們今天所知道的宇宙範圍,或者說大小,是一個以地球為中心,以130億光年的距離為半徑的球形空間。當然,地球並不真的是什麼宇宙的中心,宇宙也未必是一個球體,只是限於我們目前的觀測能力,我們只能瞭解到這一程度。
在這個以130億光年為半徑的球形空間裡,目前已被人們發現和觀測到的星系大約有1250億個,而每個星系又擁有像太陽這樣的恆星幾百到幾萬億顆。因此只要做一道簡單的數學題,你就不難瞭解到,在我們已經觀測到的宇宙中擁在多少星星。地球在如此浩瀚的宇宙中,真如滄海一粟,渺小得微不足道。
參考資料:中國公眾科技網
4樓:紫龍天堂
我的想象: 比如說宇宙是一顆藥丸 這些星系是這個藥丸的成分 那麼藥丸也需要一個能裝載它的瓶子 這個瓶子就像你所說的宇宙外的空間 那麼 宇宙外可能是還是宇宙 或者宇宙外沒有一切
5樓:o0逍遙書生
我只是一個普通的學生,對這些奧祕沒有什麼深刻的理解,但是我卻很喜歡這個話題!所以希望志同道合的朋友們進來一起研究下。我們是怎麼觀測到幾十億光年以外的星球,難道是我們等到光走幾十億年?
我想不可能吧! 既然宇宙有大小,那宇宙外面是什麼空間! 竟然地球有這麼多問題需要解決,為什麼我們還要戰爭!
為什麼我們不團結起來一起研究,不分什麼白種人黑種人,這到底是為什麼呢?難道這是我們人類的本性?
提宇宙」一詞,最早大概出自我國古代著名哲學家墨子(約公元前468-376)。他用「宇」來指東、西、南、北,四面八方的空間,用「宙」來指古往今來的時間,合在一起便是指天地萬物,不管它是大是小,是遠是近;是過去的,現在的,還是將來的;是認識到的,還是未認識到的……總之是一切的一切。
從哲學的觀點看。人們認為宇宙是無始無終,無邊無際的。不過,對這個深奧的概念我們不打算做深入的**,還是留給哲學家們去研究。
我們不妨把眼光縮小一些,講一講利用我們現有的科學技術所能瞭解和觀測的宇宙,人們把它稱為「我們的宇宙」或「總星系」。
從最新的觀測資料看,人們已觀測到的離我們最遠的星系是130億光年。也就是說,如果有一束光以每秒30萬千米的速度從該星系發出,那麼要經過130億年才能到達地球。這130億光年的距離便是我們今天所知道的宇宙的範圍。
再說得明確一些,我們今天所知道的宇宙範圍,或者說大小,是一個以地球為中心,以130億光年的距離為半徑的球形空間。當然,地球並不真的是什麼宇宙的中心,宇宙也未必是一個球體,只是限於我們目前的觀測能力,我們只能瞭解到這一程度。
在這個以130億光年為半徑的球形空間裡,目前已被人們發現和觀測到的星系大約有1250億個,而每個星系又擁有像太陽這樣的恆星幾百到幾萬億顆。因此只要做一道簡單的數學題,你就不難瞭解到,在我們已經觀測到的宇宙中擁在多少星星。地球在如此浩瀚的宇宙中,真如滄海一粟,渺小得微不足道。
參考資料:中國公眾科技網
6樓:匿名使用者
外界的資訊是以光速傳遞的。比如現在太陽**了,我們將在8分鐘後才能知道。因為根據開普勒效應,物體遠離參照物時其頻率會降低,也就是元素光譜會向紅外端移動,而這和速度成比例,距觀察點距離和速度也成正比,所以測量星光的光譜就可以知道速度和距離了。
民族服飾與地理環境的關係,課題研究 中國民族服飾與地理環境之間的關係
其關係是地理環境影響民族服飾特徵。民族文化與地理環境有著深遠的關係,各地自然條件的差異,形成了不同的生產特點和生活習慣 生產 生活方式,孕育了各具特色,就地取材,有其獨特文化歷史淵源,因地制宜的服飾。服飾實際上是一個民族的標誌,也代表了一個地區的形象。它的功能一是遮風祛寒,二是裝飾美觀。但是,由於受...
有武漢地大的「地球探測與資訊科技」專業的研究生嗎
我就是這個專業的,為什麼不考中南大學呢?應該比武漢的強 呵呵。中南大學最開始就是中南礦業 是國家重點學科呢。學校大力構建以地球系統科學為主導的學科體系。在繼續鞏固地學優勢的前提下,大力發展應用科學 前沿科學,與國民經濟建設 社會發展密切相關的資訊 奈米 材料 生物 能源 環保等新興交叉學科領域。分層...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的機構領導
歷任所長bai 姓名任期趙九章du1950 1968陳宗基1977 1989劉光鼎1989 1993徐文耀 zhi1993 1998侯德封dao1951 1980張文佑1980 1984孫樞1984 1987王思敬版1987 1995劉嘉麒1995 1999丁仲禮1999 2007資料來權源 中國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