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有2種說法,一是自己取而代之,二是選擇他人(劉備其他兒子)即皇位,也就是廢立之權。我偏向的是後者。
因為此話出現三國演義中。而三國演義是尊劉貶曹,講究漢為正統,其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從開始大家就能看出來他寫這書是為了宣揚儒家忠義忠君的思想,所以劉備怎麼會說:我兒子不行,你可以代他當皇帝,要是這麼說不盡尤為前面我說的思想,在當時古代社會他要這麼寫,他就早被砍腦袋了,這不是反書了嘛。
2樓:匿名使用者
當時劉備說這話的時候是故意當著那麼多人說的.!就是讓小諸同志不敢去篡位.!也為啊鬥拉點人心.!那時候的人會注重禮節所以不會去取代他
3樓:靈精樂快
如果後人說諸葛亮有狼子野心,是個不忠的人呢?諸葛亮這樣可能只是保全自己的名聲,再說了他一直忠於蜀漢,毫無取代之心。
4樓:一世寂寞
有時候做不做都是一回事 他日理萬機 大權在握 再落得個赤膽忠心 不是一舉三得嗎
5樓:匿名使用者
「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的意思不是說如果劉禪不行你就取而代之,而是說如果劉禪不行你就自己看著辦,從我(劉備)另外的兒子裡再選一個來當皇帝。也就是說劉備賦予了諸葛亮的是廢立皇帝的權力。
6樓:
君不知這就是劉備的高明之處了,在那個時代混的人,能沒點政治眼光嗎?
7樓:匿名使用者
劉備**是真讓他篡位啊,明擺的送他人情,他也清楚諸葛亮的性格不會去篡位,再者,諸葛亮跟劉備不一樣,劉備是管理層,知道如何拉攏人心(他這句話也是拉攏人心,不僅是諸葛亮的心)。而諸葛亮是參謀,出謀劃策的。
8樓:匿名使用者
第一是他的為人忠心耿耿,第二是他不願意背上篡位的罵名。
9樓:
試探諸葛 刀斧手早已埋伏好 如果諸葛 奪權當場正法
10樓:匿名使用者
如果諸葛亮當時答應了的話,
他可能就走不出這個殿堂了。
其實劉備這個人在試探諸葛亮。
11樓:破浪
劉備故意這麼說的,是為了測驗諸葛亮的。
後來諸葛亮已是真正的漢主。沒必要取代劉禪。
12樓:
復興漢室 和 當皇帝
對他更有吸引力的是前者
劉備去世後,諸葛亮為何不敢取代劉禪當皇帝
第3個原因是因為諸葛亮本身就沒有造反的心思。雖然劉備當時對諸葛亮產生了懷疑,但是諸葛亮卻對劉備非常忠誠絲毫沒有想要造反的意思。要知道當時諸葛亮為蜀國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由此就可以看出當時諸葛亮對蜀國是非常忠誠的,他並不會做出造反這樣的舉動。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636f707962616964757...
劉備在臨死前和諸葛亮說過,如果劉禪實在無能的話就取而代之,但
常常有人問這個問題,劉備託孤諸葛,說了能輔佐劉禪就輔佐,不能輔佐,君才華百倍於曹丕,可以取而代之的話。後世有人閒操心,不解諸葛亮為何不取而代之,幹事還方便點,甚至沒準能贏。這當然很蠢,不過究其根源,其實劉備是好心,諸葛亮也得了方便,都是用心良苦。無論 三國志 還是 三國演義 諸葛亮都不會那麼做,劉備...
劉備在病危時和諸葛亮說若劉禪不才,君可自取,為什麼諸葛亮沒有
其實我覺得大家應該都聽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一個人實在不行的話,都會稱呼他為扶不起的阿斗 劉備在自己臨終之時,曾經跟諸葛亮說過,如果劉阿斗以後屬於昏庸無能的那種人,那你諸葛亮,就可以來取代他,成為蜀國的皇帝 在當時這種情況下,我們要有兩方面的考慮,一方面是一諸葛亮從來沒有考慮過這樣的事情。因為在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