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林詠倫
世界各地出現人工冶鐵的年代早晚不一。當一個地方具備了創造某種冶金技術的地理條件和歷史條件時,就有可能使用某種冶金技術。
已知人工冶鐵最早的製品,是在兩河流域北部、靠近土耳其的chagar bazar鎮所出土的一支匕首柄,其年代是在公元前2023年左右。小亞細亞(今土耳其境內)的赫梯,在公元前2023年出現了鐵犁,並且出現了「鐵匠」的名字,他們所以很早就發現和使用了鐵具,是因為該地區的鐵礦石特別多,而銅資源又非常少。小亞細亞東部有一個小國叫烏拉爾國,在公元前2023年就開始了冶煉鐵,而且鐵的鍛造技術已掌握得很好。
古埃及在公元前663年~公元前525年的約當二十六王朝也進入了鐵器時代。希臘人在著名的「荷馬史詩」中多次提到了鐵的使用,說明當時希臘人也已經掌握了冶鐵技術並使用鐵器了。義大利也是古代文明發達較早的國家之一,它在公元前2023年就開始進入鐵器時代,到了公元前700年鐵器的使用已經很普遍了。
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印度在公元前四世紀,已普遍應用鐵器了。
我國的人工冶鐵,進入鐵器時代在世界上雖然並不是最早的,這一點與青銅的鑄冶很相似。但是世界上大部分地區早期使用的鍊鐵方法,是低溫固態還原法,亦稱塊煉法,而我國鍊鐵方法有一個很突出的優點,即在發明和使用塊煉法的不久,就發明了高溫液態還原法來製取生鐵。
從冶金的技術角度分析,高溫液態還原法比低溫固態還原法水平高得多,歐洲直到公元14世紀才從中國學會了高溫液態還原法進行冶鑄。生鐵冶鑄技術的發明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以後2 000多年的傳統鋼鐵生產,也是以生鐵冶鑄為基礎的,它促進了人類社會的進步,在世界物質文明史上有積極的作用。
三、我國人工冶鐵技術的發明和發展
我們的祖先可能在砌造鍊銅爐時,偶爾使用了鐵礦石或含鐵的銅礦石作為築爐材料。在鍊銅過程中,有時因爐溫較高,偶爾可能得到鐵或銅鐵混合物。特別是青銅時代晚期,造就了一批技術高超的冶銅工匠,他們掌握了較複雜的金屬冶煉和製作過程,當他們在鍊銅時偶爾發現鐵以後,看到了鐵的優良特性,便有意識地把鐵礦石進行單獨熔鍊,從而開始了人工冶鐵的歷史。
我國發明和使用鐵與鐵器起始的確切年代,長期以來一直為學術界研討的課題,現在還難於做出肯定的結論。基本觀點是在春秋中、晚期,到了戰國時代有了較大的進步。
鐵的冶煉在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最早約在什麼時期?
2樓:起名太麻煩
東、西周之交存在鐵器已是不爭的事實,郭沫若「馬色如鐵故名驖」無疑已是確論。我們不妨來一下合理引申:既然在東、西周之交的人們已用鐵的顏色來喻馬,可見鐵在當時已不是什麼過於稀罕的物品,普通人應該能夠見到。
由於天然隕鐵存世很少,無法設想它會使普通人對鐵具有普遍概念,合理的解釋只能是人工冶鐵在當時已有發展。換句話說,冶鐵術的起源當然遠在東、西周之交之前。
在我國曆代文獻中,有關隕鐵的記載也可謂不絕如縷。最早記錄隕鐵墮落現象的是《史記》:「秦獻公十七年(公元前368年),櫟陽雨金四月至八月。
」所謂「雨金」是指許多鐵隕石同時墮落,也即現代人所謂的「隕石雨」,而櫟陽是秦獻公的都城,其地在今陝西臨潼東北。其後,唐代樊綽《蠻書》中記載雲南南詔王備有「天降鐸鞘」。段成式《酉陽雜俎》中說「南番有毒槊……言從天而下,入地丈餘」。
北宋治平元年(公元2023年)某日,沈括在常州宜興縣曾親見隕鐵墮落並作了詳細記載:「是時火息,視地中只有一竅如杯大,極深,下視之,星在其中,熒熒然。良久漸暗,尚熱不可近。
又久之,發其竅,深三尺餘,乃得一圓石,猶熱,其大如拳,一頭微銳,色如鐵,重亦如之。」此後,在《元史•五行志》中也有一段清楚的記載:「元至正十年(公元2023年)十一月冬至夜,陝西耀州有星墮於西原,光耀燭地,聲如雷鳴者三,化為石,形如斧。
一面如鐵,一面如錫,削之有屑,擊之有聲。」
建國以後,許多隕鐵實物也已被陸續發現。如2023年在廣西南丹發現了早期降落的鐵隕石雨,經現場勘查,已發現的十九塊南丹鐵隕石中,最小者為1.3kg,最重者為1.
9噸,含鎳量在7%左右。而不知何時落在我國新疆準葛爾地區的一塊重約二十噸的鐵
隕石,則是目前世界上收集到的第三大鐵隕石。
以上事實說明,原始民族在早期就已經能夠利用天然隕鐵。而至遲在商代中期,中華民族的先祖們已經掌握了一定水平的鍛鐵技術,熟悉鐵的加工效能,認識鐵與青銅在性質上的差別。顯然,中國人對鐵的最初認識只能更早。
3樓:請叫我啊哦額
春秋戰國時期,已經有初步的鐵製品出現,但尚未得到大規模應用
中國最早的人工冶鐵的遺物是哪個時期的?
4樓:一直會飛的牛
春秋戰國時期,高中歷史書上的
冶鐵技術是怎麼發展的?
中國冶鐵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茶的起源與發展
5樓:百度文庫精選
內容來自使用者:hyh豆豆
第一節茶葉的起源與原產地
中國是茶的故鄉,是最早發現和利用茶的國家。
中國是茶的原產地,根據植物學分類的,茶樹是山茶科山茶屬的一個種。發源時間大約在100萬年以前我國西南部的雲貴高原一帶。中國是茶的發源地,是茶的故鄉。
第二節飲茶的起源與發展
1.生吃藥用在4700多年前的神農時代還是母系氏族社會,茶樹的鮮葉最初被發現具有解毒作用,人們將用作療疾之用。
「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2.熟吃當菜
在《爾雅》的「釋木篇」和「釋草篇」中都有「荼」字,前者指木本的茶樹,後者指草本的苦菜。
把茶葉當菜吃,至今雲南少數民族仍有吃「竹筒茶」的習慣。
3.烹煮飲用
最古老最原始的飲茶方法稱為「焙茶」。至今雲南南部產茶區的佤族和傣族同胞仍有飲用「焙茶」的習慣。如佤族的「燒茶」;傣族的「竹筒茶」。
4.沖泡飲用
唐代盛行蒸青團餅茶,明代以後發展為炒青散茶。飲用方法也有烹煮改為沖泡。這是茶葉史上的兩個飛躍----「龍團鳳餅」和「六大茶類」。
第三節「茶」的起源與發展
「茶」字在8世紀初,或者是在7世紀末,才被用來專指茶樹及葉子加工成的飲料。
我國古代沒有「茶」字而只有「荼」字,最早出現於《詩經》和《爾雅》等書,指的是苦味的植物葉子。2
6樓:向日葵起床了
起源: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和利用茶樹的國家。起源於神龍氏、聞於魯周公、興於唐朝、盛在宋氏。
我國是世界茶葉和茶文化的發源地之一,我們的先人為後世留下了眾多的茶學典籍,其中問世最早、內容最全面的是唐代「茶神」陸羽的《茶經》。它對茶的起源、品種、分佈、製作、茶的沖泡用水、器皿以及茶的趣聞軼事等均有論述,對我國及世界茶業的發展都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7樓:為江山放棄了愛
茶的起源:
一、時代起源說
1、神農說
唐朝陸羽《茶經》:「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在中國的文化發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與農業、與植物相關的事物起源最終都歸結於神農氏。
而中國飲茶起源於神農的說法也因民間傳說而衍生出不同的觀點。
有人認為茶是神農在野外以釜鍋煮水時,剛好有幾片葉子飄進鍋中,煮好的水,其色微黃,喝入口中生津止渴、提神醒腦,以神農過去嘗百草的經驗,判斷它是一種藥而發現的,這是有關中國飲茶起源最普遍的說法。
2、西周說
晉朝常璩《華陽國志.巴志》:「周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茶蜜......
皆納貢之。」這一記載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紂時,巴國就已經以茶與其它珍貴產品納貢與周武王了。《華陽國志》中還記載,那時並且就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園了。
3、秦漢說
現存最早較可靠的茶學資料是在漢代,以王褒撰的僮約為主要依據。此文撰於漢宣帝三年(公元前五十九年)正月十五日,是在茶經之前,茶學史上最重要的文獻,其文內筆墨間說明了當時茶文化的發展狀況。
4、六朝說
中國飲茶起於六朝的說法,有人認為起於「孫皓以茶代酒」,有人認為系「王肅茗飲」而始,日本、印度則流傳飲茶系起於「達摩禪定」的說法。然而秦漢說具有史料證據確鑿可考,因而削弱了六朝說的正確性。
二、功能起源說
1、祭品說:這一說法認為茶與一些其它的植物最早是做為祭品用的,後來有人嘗食發現食而無害,便「由祭品,而菜食,而藥用」,最終成為飲料。
2、藥物說:這一說法認為茶「最初是作為藥用進入人類社會的」。《神農本草經》中寫到:「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3、食物說:「古者民茹草飲水」,「民以食為天」,食在先符合人類社會的進化規律。
4、同步說:最初利用茶的方式方法,可能是作為口嚼的食料,也可能作為烤煮的食物,同時也逐漸為藥料飲用。
5、交際說:《載敬堂集》載:「茶,或歸於瑤草,或歸於嘉木,為植物中珍品。
稽古分名檟蔎茗荈。《爾雅·釋木》曰:『檟,苦茶。
』蔎,香草也,茶含香,故名蔎。茗荈,皆茶之晚採者也。茗又為茶之通稱。
茶之用,非單功於藥食,亦為款客之上需也。」有《客來》詩云:「客來正月九,庭迸鵝黃柳。
對坐細**,烹茶香勝酒。」此說從理論上把茶引入待人接物的軌疇,突顯了交際場合的一種雅好,開飲茶成因之「交際說」之端。
擴充套件資料
茶樹品種從分類上認定,它們分屬於四個系:
1、五寶茶系:廣西茶、大苞茶、廣南茶、五室茶、疏齒茶.
2、五柱茶系:厚軸茶、五柱茶、老黑茶、大理茶、滇緬茶、園基茶、皺葉茶、馬關茶、哈尼茶、多瓣茶。
3、禿房茶系:勐臘茶、德巨集茶、突肋茶、擬細萼茶、假突房茶、榕江茶、紫果茶、多脈茶。
4、茶系:茶、苦茶(變種)、白毛茶(變種)、普洱茶、多萼茶、擬細萼茶,元江茶、高樹茶。
茶葉品種
根據陳宗懋主編《中國茶經》的分類法,分為:綠茶、紅茶、烏龍茶、白茶、黃茶、黑茶。
8樓:好快樂的小豬
中國飲茶起源眾說紛紜:追溯中國人飲茶的起源,有
的認為起源於上古神農氏,有的認為起於周,起於秦漢、三國的說法也都有,造成眾說紛紜的主要原因是因唐代以前「茶」字的正體字為「荼」。唐代茶經的作者陸羽,在文中將荼字減一畫而寫成「茶」,因此有人說茶起源於唐代。但實際上這只是文字的簡化,而且在漢代就已經有人用茶字了。
陸羽只是把先人飲茶的歷史和文化進行總結,茶的歷史要早於唐代很多年。
蒙頂山是中國歷史上有文字記載人工種植茶葉最早的地方。從現存世界上關於茶葉最早記載的王褒《童約》和吳理真在蒙山種植茶樹的傳說,可以證明四川蒙頂山是茶樹種植和茶葉製造的起源地。
9樓:海蔘領域達人
茶原為中國南方的嘉木,茶葉作為一種著名的保健飲品,它是古代中國南方人民對中國飲食文化的貢獻,也是中國人民對世界飲食文化的貢獻。三皇五帝時代的神農有以茶解毒
刺青的起源,紋身的起源與發展
刺青的最早由來已不太可考,不過它是 圖騰 藝術延伸,卻無從置喙。圖騰 二字,從北美奧日貝人 ojibways 的土語轉化而來,原意為 種族 家庭 代表一種特殊的社會體制,用以區分階級或民族。圖騰是人類崇拜某種動物,或震懾於宗教信仰 自然現象,而發明的代表性圖案,如同中國人習慣自稱 龍的傳人 龍因此成...
分數的起源與發展,分數的由來與發展
分數的起源於 分 一塊土地分成三份,其中一分便是三分之一。三分之一是一 種說法,用專門符號寫下來便成了分數,分數的概念正是人們處理這類問題的長 期經驗中形成的。1 世界上最早期的分數,出現在埃及的阿默斯紙草卷。公元1858年,英國人亨利林特在埃及的特貝廢墟中,發現了一卷古代紙草,立即對這卷無價之寶進...
中國飲食的起源與發展
中國飲食文化的發展 周秦時期 中國飲食文化的成形時期,以穀物蔬菜為主食。春秋戰國時期,自產的穀物菜疏基本都有了,但結構與現在不同,當時早田作業主要是 稷,是小米,又稱穀子,長時期占主導地位,為五穀之長,好的稷叫樑之精品又叫黃梁。黍,是大黃粘米僅次於稷,又稱粟,是脫粒的黍。麥,大麥。菽,是豆類,當時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