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帳號已登出
反應混合溶液的酸鹼度(ph)對產物的影響都很大,經實驗研究有下列規律:
(1)當混合溶液的ph為3~5時,可得到是室溫下穩定的矽酸溶膠;加熱該矽酸溶膠也不易凝聚,難以形成矽酸凝膠。如果再緩慢繼續向該溶液里加入矽酸鈉溶液,當ph調到約為8~9時,則有白色膠狀矽酸凝膠沉澱。
(2)當混合溶液的ph為6~7時,可以得到不穩定的矽酸溶膠。用這種矽酸溶膠做丁達爾膠體實驗,現象很明顯。將該矽酸膠體稍稍加熱,就會立即得到白色膠狀矽酸凝膠沉澱。
(3)當混合溶液的ph為8~9時,迅速生成穩定的矽酸溶膠,這種溶膠迅速凝聚,很快將整個混合物凝結成一種果凍的膠狀物質。
所以是為了保證矽酸的沉澱。
2樓:逍遙高樓
這個問題……我試著答一下……
首先,製備矽酸的這個實驗,最終得到的應該是矽酸溶膠,那麼為了得到一個相對較均勻的溶膠的話,緩慢滴加,邊滴邊振盪就可以解釋了。另外,在這個實驗製備中,控制ph很重要,選擇稀鹽酸應該也是為了能夠相對較簡單的保持反應在接近中性的環境下進行。
因為要得到均勻的溶膠啊~要想溶膠均勻的話,一定要緩慢滴加的。
3樓:匿名使用者
氫離子濃度過大易生成 h3sio4
高一化學必修1記憶重點!
4樓:匿名使用者
高一化學模組i主要知識及化學方程式
一、 研究物質性質的方法和程式
1. 基本方法:觀察法、實驗法、分類法、比較法
2. 基本程式:
第三步:用比較的方法對觀察到的現象進行分析、綜合、推論,概括出結論。
二、 鈉及其化合物的性質:
1. 鈉在空氣中緩慢氧化:4na+o2==2na2o
2. 鈉在空氣中燃燒:2na+o2點燃====na2o2
3. 鈉與水反應:2na+2h2o=2naoh+h2↑
現象:①鈉浮在水面上;②熔化為銀白色小球;③在水面上四處遊動;④伴有嗞嗞響聲;⑤滴有酚酞的水變紅色。
4. 過氧化鈉與水反應:2na2o2+2h2o=4naoh+o2↑
5. 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2na2o2+2co2=2na2co3+o2
6. 碳酸氫鈉受熱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
7. 氫氧化鈉與碳酸氫鈉反應:naoh+nahco3=na2co3+h2o
8. 在碳酸鈉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co3+co2+h2o=2nahco3
三、 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質
1. 氯氣與氫氧化鈉的反應:cl2+2naoh=nacl+naclo+h2o
2. 鐵絲在氯氣中燃燒:2fe+3cl2點燃===2fecl3
3. 製取漂白粉(氯氣能通入石灰漿)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4. 氯氣與水的反應:cl2+h2o=hclo+hcl
5. 次氯酸鈉在空氣中變質:naclo+co2+h2o=nahco3+hclo
6. 次氯酸鈣在空氣中變質:ca(clo)2+co2+h2o=caco3↓+2hclo
四、 以物質的量為中心的物理量關係
1. 物質的量n(mol)= n/n(a)
2. 物質的量n(mol)= m/m
3. 標準狀況下氣體物質的量n(mol)= v/v(m)
4. 溶液中溶質的物質的量n(mol)=cv
五、 膠體:
1. 定義:分散質粒子直徑介於1~100nm之間的分散系。
2. 膠體性質:
① 丁達爾現象
② 聚沉
③ 電泳
④ 布朗運動
3. 膠體提純:滲析
六、 電解質和非電解質
1. 定義:①條件:水溶液或熔融狀態;②性質:能否導電;③物質類別:化合物。
2. 強電解質:強酸、強鹼、大多數鹽;弱電解質:弱酸、弱鹼、水等。
3. 離子方程式的書寫:
① 寫:寫出化學方程式
② 拆:將易溶、易電離的物質改寫成離子形式,其它以化學式形式出現。
下列情況不拆:難溶物質、難電離物質(弱酸、弱鹼、水等)、氧化物、hco3-等。
③ 刪:將反應前後沒有變化的離子符號刪去。
④ 查:檢查元素是否守恆、電荷是否守恆。
4. 離子反應、離子共存問題:下列離子不能共存在同一溶液中:
① 生成難溶物質的離子:如ba2+與so42-;ag+與cl-等
② 生成氣體或易揮發物質:如h+與co32-、hco3-、so32-、s2-等;oh-與nh4+等。
③ 生成難電離的物質(弱電解質)
④ 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如:mno4-與i-;h+、no3-與fe2+等
七、 氧化還原反應
1. (某元素)降價——得到電子——被還原——作氧化劑——產物為還原產物
2. (某元素)升價——失去電子——被氧化——作還原劑——產物為氧化產物
3. 氧化性:氧化劑》氧化產物
還原性:還原劑》還原產物
八、 鐵及其化合物性質
1. fe2+及fe3+離子的檢驗:
① fe2+的檢驗:(淺綠色溶液)
a) 加氫氧化鈉溶液,產生白色沉澱,繼而變灰綠色,最後變紅褐色。
b) 加kscn溶液,不顯紅色,再滴加氯水,溶液顯紅色。
② fe3+的檢驗:(黃色溶液)
a) 加氫氧化鈉溶液,產生紅褐色沉澱。
b) 加kscn溶液,溶液顯紅色。
2. 主要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① 鐵與鹽酸的反應:fe+2hcl=fecl2+h2↑
② 鐵與硫酸銅反應(溼法鍊銅):fe+cuso4=feso4+cu
③ 在氯化亞鐵溶液中滴加氯水:(除去氯化鐵中的氯化亞鐵雜質)3fecl2+cl2=2fecl3
④ 氫氧化亞鐵在空氣中變質:4fe(oh)2+o2+2h2o=4fe(oh)3
⑤ 在氯化鐵溶液中加入鐵粉:2fecl3+fe=3fecl2
⑥ 銅與氯化鐵反應(用氯化鐵腐蝕銅電路板):2fecl3+cu=2fecl2+cucl2
⑦ 少量鋅與氯化鐵反應:zn+2fecl3=2fecl2+zncl2
⑧ 足量鋅與氯化鐵反應:3zn+2fecl3=2fe+3zncl2
九、 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質
1. 「雷雨發莊稼」涉及反應原理:
① n2+o2放電===2no
② 2no+o2=2no2
③ 3no2+h2o=2hno3+no
2. 氨的工業製法:n2+3h2 2nh3
3. 氨的實驗室製法:
① 原理:2nh4cl+ca(oh)2△==2nh3↑+cacl2+2h2o
② 裝置:與制o2相同
③ 收集方法:向下排空氣法
④ 檢驗方法:
a) 用溼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試驗,會變藍色。
b) 用沾有濃鹽酸的玻璃棒靠近瓶口,有大量白煙產生。nh3+hcl=nh4cl
⑤ 乾燥方法:可用鹼石灰或氧化鈣、氫氧化鈉,不能用濃硫酸。
4. 氨與水的反應:nh3+h2o=nh3•h2o nh3•h2o nh4++oh-
5. 氨的催化氧化:4nh3+5o2 4no+6h2o(製取硝酸的第一步)
6. 碳酸氫銨受熱分解:nh4hco3 nh3↑+h2o+co2↑
7. 銅與濃硝酸反應:cu+4hno3=cu(no3)2+2no2↑+2h2o
8. 銅與稀硝酸反應:3cu+8hno3=3cu(no3)2+2no↑+4h2o
9. 碳與濃硝酸反應:c+4hno3=co2↑+4no2↑+2h2o
10. 氯化銨受熱分解:nh4cl nh3↑+hcl↑
十、 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質
1. 鐵與硫蒸氣反應:fe+s△==fes
2. 銅與硫蒸氣反應:2cu+s△==cu2s
3. 硫與濃硫酸反應:s+2h2so4(濃)△==3so2↑+2h2o
4. 二氧化硫與硫化氫反應:so2+2h2s=3s↓+2h2o
5. 銅與濃硫酸反應:cu+2h2so4△==cuso4+so2↑+2h2o
6. 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2so2+o2 2so3
7. 二氧化硫與氯水的反應:so2+cl2+2h2o=h2so4+2hcl
8. 二氧化硫與氫氧化鈉反應:so2+2naoh=na2so3+h2o
9. 硫化氫在充足的氧氣中燃燒:2h2s+3o2點燃===2so2+2h2o
10. 硫化氫在不充足的氧氣中燃燒:2h2s+o2點燃===2s+2h2o
十一、 鎂及其化合物的性質
1. 在空氣中點燃鎂條:2mg+o2點燃===2mgo
2. 在氮氣中點燃鎂條:3mg+n2點燃===mg3n2
3. 在二氧化碳中點燃鎂條:2mg+co2點燃===2mgo+c
4. 在氯氣中點燃鎂條:mg+cl2點燃===mgcl2
5. 海水中提取鎂涉及反應:
① 貝殼煅燒製取熟石灰:caco3高溫===cao+co2↑ cao+h2o=ca(oh)2
② 產生氫氧化鎂沉澱:mg2++2oh-=mg(oh)2↓
③ 氫氧化鎂轉化為氯化鎂:mg(oh)2+2hcl=mgcl2+2h2o
④ 電解熔融氯化鎂:mgcl2通電===mg+cl2↑
十二、 cl-、br-、i-離子鑑別:
1. 分別滴加agno3和稀硝酸,產生白色沉澱的為cl-;產生淺黃色沉澱的為br-;產生黃色沉澱的為i-
2. 分別滴加氯水,再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盪,下層溶液為無色的是cl-;下層溶液為橙紅色的為br-;下層溶液為紫紅色的為i-。
十三、 常見物質俗名
①蘇打、純鹼:na2co3;②小蘇打:nahco3;③熟石灰:
ca(oh)2;④生石灰:cao;⑤綠礬:feso4•7h2o;⑥硫磺:
s;⑦大理石、石灰石主要成分:caco3;⑧膽礬:cuso4•5h2o;⑨石膏:
caso4•2h2o;⑩明礬:kal(so4)2•12h2o
十四、 鋁及其化合物的性質
1. 鋁與鹽酸的反應:2al+6hcl=2alcl3+3h2↑
2. 鋁與強鹼的反應:2al+2naoh+6h2o=2na[al(oh)4]+3h2↑
3. 鋁在空氣中氧化:4al+3o2==2al2o3
4. 氧化鋁與酸反應:al2o3+6hcl=2alcl3+3h2o
5. 氧化鋁與強鹼反應:al2o3+2naoh+3h2o=2na[al(oh)4]
6. 氫氧化鋁與強酸反應:al(oh)3+3hcl=alcl3+3h2o
7. 氫氧化鋁與強鹼反應:al(oh)3+naoh=na[al(oh)4]
8. 實驗室製取氫氧化鋁沉澱:al3++3nh3•h2o=al(oh)3↓+3nh4+
十五、 矽及及其化合物性質
1. 矽與氫氧化鈉反應:si+2naoh+h2o=na2sio3+2h2↑
2. 矽與氫氟酸反應:si+4hf=sif4+h2↑
3. 二氧化矽與氫氧化鈉反應:sio2+2naoh=na2sio3+h2o
4. 二氧化矽與氫氟酸反應:sio2+4hf=sif4↑+2h2o
5. 製造玻璃主要反應:sio2+caco3高溫===casio3+co2↑
sio2+na2co3高溫===na2sio3+co2↑
高一化學必修一公式總結,高一化學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高一化學必修1,主要內容有以下幾塊 1 化學實驗基礎 包括實驗室安全,和常見的混合物分離方法,萃取,分液,蒸餾。2 化學計量 物質的量,氣體摩爾體積,化學計算必不可少。3 物質分類和膠體 物質分類幾乎就是複習初中內容,膠體注意膠體性質即可。4 氧化還原反應 掌握各種概念,單線橋和雙線橋法,以及化學方...
高一化學必修一金屬的化學性質,高一化學金屬的化學性質
我認為是 h2so4 fe feso4 h2 1 1 1 x y 1,12 22.4 x 0.05 mol,y 0.05 200ml 0.2l所以c h2so4 0,05 0.2 0.25mol l 所以鐵的質量是56 0.05 2.8克 fe cuso4 feso4 cu 56 160 64 變化...
化學必修2易錯點及解析,高一化學必修2的重,難點,易錯點是哪些
我不知道你們地區的教材是什麼版的,我以人教版必修2為例 第一章 元素週期律 物質結構 1.認識元素週期表 這一小節基本上是與元素週期律結合起來研究。先要對元素週期表的週期 族做研究,還要掌握元素週期表的排布和遞變規律。能夠通過元素週期表總結元素的一些性質。比如氧化性還原性強弱的比較 根據元素週期表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