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陽地名來歷,阜陽地名來歷誰知道?

2023-01-03 03:30:38 字數 4860 閱讀 8722

1樓:飛雪紅樓

1全部阜陽,歷史上曾稱謂汝陰、潁州或順昌。時間更迭,稱謂之變,各有其說。

阜陽地名由來,或說縣有土阜,名為丘,漢置新縣,隋有潁陽縣,合二之名與義曰阜陽。或說因阜陽侯而得名。據《後漢書·濟南王傳》所載,永初二年(公元108年),安帝封濟南王劉錯之子劉顯為阜陽侯,阜陽地名始見。

侯邑在沈亭南,古沈亭原在阜陽境,今為臨泉縣境,但其正式作為縣名記載於志是在清雍正十三年(2023年)升潁州為潁州府時,增設附廓阜陽,阜陽縣才確定。

而汝陰之稱見志最早,其因古汝水支流流經城東北而得名。秦滅六國即置汝陰縣。漢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封夏嬰為汝陰侯。

後漢又封劉信為汝陰王。據考,汝陽,《漢書·地理志》又作女陰。《水經注》卷22《汝水注》說:

「闞●曰:本汝水別流,其後枯竭,號曰

『死汝水』,故其字無水。」酈道元以為闞氏所釋非是,認為「汝女,乃方俗之音,故字隨讀改」。北魏孝昌四年曾一度改為潁州郡,但不久即又復汝陰名,直到唐初。

潁州稱謂始於北魏孝昌四年,因城臨潁水而得名。《後漢書·郡國志》記汝陰縣「本胡國」。「杜預曰:

縣西北有胡城」。《水經注》卷22《潁水注》:「潁水又東南流逕胡城東。

」鬍子國故城在阜陽城西二里。唐武德六年(公元623年)設潁州,天寶初年一度稱汝陰郡,幹元六年(公元758年)又複名潁州。經五代十國,直至宋初。

順昌之稱,始於宋代,宋治平元年(2023年)英宗封子趙頊為潁王,趙頊即位後稱神宗。因潁州為「飛龍」之地,即升州為府,稱順昌府。直到南宋紹興三十一年,金兵佔領順昌,此稱告一段落。

金大定元年(2023年),改順昌為潁州,歷經元、明、清三代,**機構增減變化,但其稱未變,直到一九一二年辛亥革命廢府設縣,改稱阜陽。

2樓:全腦教育新時代趙東

阜陽歷史上,順昌大捷

3樓:匿名使用者

阜陽市歷史悠久,人文蔚盛。歷史上以潁州(今阜陽市區)為中心的南部開發較早。西周以後,在今阜陽境內即建立了媯姓的鬍子國,臨泉境內的沈子國,潁上境內的慎等。

春秋戰國時,又出現了太和原牆的原陽,倪邱的新,臨泉的寢等縣邑。由此地域概念逐漸形成。秦代始置汝陰縣,漢屬汝南郡。

三國魏置陰郡。北魏孝昌四年(公元532年)置潁州,隋設汝陰郡,唐設潁州,宋設順昌府,元屬汝寧府,明屬鳳陽府。清為潁州府。

清雍正十三年,潁州更名阜陽。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設立阜陽地區專員公署,下轄八縣一個行政辦事處。 歷史上潁、亳兩州南北相望,隨著封建政權更迭,而隸屬不一,形成了兩個既互相聯絡又相對獨立的經濟、政治、文化中心。

明代洪武六年(公元2023年),潁、亳二州首次併為統一版圖,「省譙縣入亳州,尋降亳州的亳縣,屬潁州」。弘治九年(公元1496)亳縣復升為州,與潁州為潁州府,又降亳州為亳縣,正式納入潁州管轄之內,形成了東西四百里,南北七百里的廣大地域。不僅包括今阜陽市、亳州市全境,而且含今六安地區霍丘縣的大部分地界。

2023年2月,亳州市從阜陽市劃出,由省直轄。2023年5月,***批准設立地級亳州市、渦陽、蒙城、利辛三縣劃歸亳州市管轄。目前,阜陽市轄界首市和太和、臨泉、潁上、阜南四縣及潁州、潁泉、潁東三區。

4樓:哬溡芷住蕜傷

阜陽曆史文化悠久,生態旅遊環境獨特。阜陽古稱汝陰、潁州、順昌。

阜陽市歷史悠久,人文蔚盛。歷史上以潁州(今阜陽市區)為中心的南部開發較早。西周以後,在今阜陽境內即建立了媯姓的鬍子國,臨泉境內的沈子國,潁上境內的慎等。

春秋戰國時,又出現了太和原牆的原陽,倪邱的新,臨泉的寢等縣邑。由此地域概念逐漸形成。秦代始置汝陰縣,漢屬汝南郡。

三國魏置陰郡。北魏孝昌四年(公元532年)置潁州,隋設汝陰郡,唐設潁州,宋設順昌府,元屬汝寧府,明屬鳳陽府。清為潁州府。

清雍正十三年,潁州更名阜陽。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設立阜陽地區專員公署,下轄八縣一個行政辦事處。 歷史上潁、亳兩州南北相望,隨著封建政權更迭,而隸屬不一,形成了兩個既互相聯絡又相對獨立的經濟、政治、文化中心。

明代洪武六年(公元2023年),潁、亳二州首次併為統一版圖,「省譙縣入亳州,尋降亳州的亳縣,屬潁州」。弘治九年(公元1496)亳縣復升為州,與潁州為潁州府,又降亳州為亳縣,正式納入潁州管轄之內,形成了東西四百里,南北七百里的廣大地域。不僅包括今阜陽市、亳州市全境,而且含今六安地區霍丘縣的大部分地界。

2023年2月,亳州市從阜陽市劃出,由省直轄。2023年5月,***批准設立地級亳州市、渦陽、蒙城、利辛三縣劃歸亳州市管轄。目前,阜陽市轄界首市和太和、臨泉、潁上、阜南四縣及潁州、潁泉、潁東三區。

自己概括下吧 ...

5樓:匿名使用者

you are old:朱女士,您講先。

阜陽地名來歷誰知道?

6樓:飛雪紅樓

阜陽,歷史上曾稱謂汝陰、潁州或順昌。時間更迭,稱謂之變,各有其說。

阜陽地名由來,或說縣有土阜,名為丘,漢置新縣,隋有潁陽縣,合二之名與義曰阜陽。或說因阜陽侯而得名。據《後漢書·濟南王傳》所載,永初二年(公元108年),安帝封濟南王劉錯之子劉顯為阜陽侯,阜陽地名始見。

侯邑在沈亭南,古沈亭原在阜陽境,今為臨泉縣境,但其正式作為縣名記載於志是在清雍正十三年(2023年)升潁州為潁州府時,增設附廓阜陽,阜陽縣才確定。

而汝陰之稱見志最早,其因古汝水支流流經城東北而得名。秦滅六國即置汝陰縣。漢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封夏嬰為汝陰侯。

後漢又封劉信為汝陰王。據考,汝陽,《漢書·地理志》又作女陰。《水經注》卷22《汝水注》說:

「闞●曰:本汝水別流,其後枯竭,號曰

『死汝水』,故其字無水。」酈道元以為闞氏所釋非是,認為「汝女,乃方俗之音,故字隨讀改」。北魏孝昌四年曾一度改為潁州郡,但不久即又復汝陰名,直到唐初。

潁州稱謂始於北魏孝昌四年,因城臨潁水而得名。《後漢書·郡國志》記汝陰縣「本胡國」。「杜預曰:

縣西北有胡城」。《水經注》卷22《潁水注》:「潁水又東南流逕胡城東。

」鬍子國故城在阜陽城西二里。唐武德六年(公元623年)設潁州,天寶初年一度稱汝陰郡,幹元六年(公元758年)又複名潁州。經五代十國,直至宋初。

順昌之稱,始於宋代,宋治平元年(2023年)英宗封子趙頊為潁王,趙頊即位後稱神宗。因潁州為「飛龍」之地,即升州為府,稱順昌府。直到南宋紹興三十一年,金兵佔領順昌,此稱告一段落。

金大定元年(2023年),改順昌為潁州,歷經元、明、清三代,**機構增減變化,但其稱未變,直到一九一二年辛亥革命廢府設縣,改稱阜陽。

那個知道安徽阜陽在古代叫什麼名字?

7樓:醉意撩人殤

古稱汝陰、順昌、潁州,位於安徽省西北部,華北平原南端。

阜陽位居豫皖城市群、大京九經濟協作帶,是中原經濟區規劃建設的東部門戶城市之一,是東部地區產業轉移過渡帶。

2023年12月28日,***批覆《中原城市**展規劃》 ,作為中原城市群「東部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之一。

阜陽代表文化是淮河文化,是甘羅、管仲、鮑叔牙、呂蒙、劉福通的故里,晏殊、歐陽修、蘇軾曾在此為官。

潁州西湖歷史上曾與杭州西湖齊名,潁上縣八里河風景區為國家aaaaa級風景區、阜陽生態園和迪溝生態旅遊風景區均為國家aaaa級風景區。阜陽剪紙、潁上花鼓燈、界首彩陶等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阜南縣出土的商代青銅器龍虎尊被列為中國十大國寶青銅器之一。

8樓:匿名使用者

阜陽最早的名稱是胡國,西周康王時代封舜後陳滿的後代為鬍子,胡國國君歸姓子爵,所以亦稱鬍子國,為何以「胡」為國名呢?西周分封的諸侯國中有很多都是由氏族部落上升而來,而胡國的先民據認為是東夷族中的一支胡部落,所以胡國名稱的由來大概就是部落名稱的沿襲和延伸。胡國作為阜陽最早的名稱影響很大,後世常以胡城代指阜陽,南北朝時期樑朝曾一度在阜陽置有胡城縣,五代詩人杜荀鶴的一首《再經胡城縣》流傳甚廣。

歸姓胡國公元前495年為楚所滅,楚滅胡後,在泉河南岸設城,稱汝陰城,因泉河流經城北而得名,泉河在古代被稱為小汝水,也叫北汝河,《逸雅》曰:汝陰在汝水陰也。汝陰一詞最早見於《左傳》:

「成公十六年,楚子自武城使公子成以汝陰之田求成於鄭。」但這裡的汝陰卻是在今河南郟縣、葉縣一帶。

秦朝統一六國後,置阜陽為汝陰縣,兩漢時期阜陽亦稱汝陰,但漢代典籍《史記》和《漢書》有時卻把汝陰稱為「女陰」,如《漢書·地理志第八》曰:女陰,故胡城。從阜陽雙古堆漢汝陰侯墓中發掘出的一些以爵號為標誌的器物中,有些亦作「女陰侯」,汝陰為何會成為「女陰」呢?

說法不一,有說:秦末,楚漢相爭,致使這一地區男丁稀少,耕作蠶桑,俱由女子,所以稱為「女陰」;亦有說:因汝水改流,原來的河道逐漸乾涸,汝無水為女,所以稱為「女陰」;《水經注》的作者酈道元則認為:

「汝女,乃方俗之音,故字隨讀改」,酈道元的解釋應是正確的,《春秋說題辭》曰:汝之為言女也。如在《論語·學而篇》中,子曰:

「由也,女聞六言六蔽矣乎?」這裡女字無論讀音還是字意都為汝。

王莽建立新朝後,為割斷與舊朝代的聯絡,將阜陽更名為汝墳,墳是水涯、大堤的意思,如果從字面來理解汝墳就是汝河的堤岸,事實上汝墳也是一個古老的地名,在《詩經·國風·召南》中就有一篇以《汝墳》為題,楚國名相孫叔敖也曾:「截汝墳之水,作塘以溉田。」這裡的汝墳在今河南葉縣以北,在汝水北邊,與河南汝陰相距不遠,《九家舊晉書輯本·王隱晉書》曰:

汝陰有陶邱鄉,詩所謂汝墳。 因為從秦代,汝陰一名就被從河南挪到了阜陽,所以王莽用汝墳代替汝陰也就沒有什麼奇怪的。

北魏孝昌四年,阜陽始稱潁州,以潁水為名。

唐王朝在平定王世充之亂後,於武德四年(公元619年),在今阜陽西北十里置有信州,信州名的來歷,估計是因為北齊時,汝陰郡一度屬信州有關,轄汝陰、清丘、永安、高唐、永東等六縣,但當時江西亦有一信州,所以兩年後又更名為潁州。

北宋治平元年,英宗封其子趙頁為潁王,後趙頁登基為神宗,於元豐二年(1079)年升潁州為順昌軍,軍名取美稱,為吉利語。政和六年(1116)神宗「潛邸」升名為順昌府。

清朝順治雍正十三年(1735),當時的安徽巡撫報請升直隸潁州為潁州府,增設阜陽新縣管轄原州轄範圍, 是因為東漢時境內曾設有阜陽候國,故邑在今天臨泉縣境,《阜陽縣誌》雲:「《舊志》引《潁紀》,州西百五十里沈亭南有阜陽城」,所以阜陽的來歷是遙取境內古邑名。

北京各個地名來歷,北京地名的來歷

樓主,各個地名?都哪些啊?北京地名的來歷 公主墳 因過去曾葬有清仁宗嘉慶皇帝的兩位公 主 滿族稱為格格 而得名公主墳,兩位公主分別葬東西兩邊,東邊葬的是莊敬和碩公主,她為嘉慶第三女,為和裕皇貴妃所生,生於乾隆四十六年 1781年 十二月。她於嘉慶六年 1801年 十一月,下嫁蒙古親王索特納木多布濟。...

地名的來歷,一些地名的有趣來歷。

山東 以在太行山之東而得名。唐大部分屬河南道 宋設京東路,後分京東東 西路 金更名山東東 西路,為山東得名的開始 元設山東東西道 明置山東省,後改山東布政使司 清改山東省,省名至今未變。山西 以在太行山之西而行名。唐大部分屬河東道 宋設河東路 金分河東北 南路 元設山西河東道,為山西得名的開始 明置...

洛陽地名的由來洛陽地名的來歷!

洛陽,古稱斟鄩 西亳 洛邑 雒陽 洛京 京洛 神都 洛城等,位於河南省西部 黃河中下游,因地處洛河之陽而得名。無論是在道學中還是哲學上,都把陰和陽當作一對矛盾體,它是相對的。易經 中稱日為太陽,稱月為太陰。在註釋它們的法則時,曾這樣概述 太陽主晝,太陰太夜 日生於東月生於西。它們是相互交替著的 萬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