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龍源期刊網
孔子把「仁」規定為道德的核心,聖人應該具備仁愛之心(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論語·雍也》)。
在孔子眼裡,聖人也具備神性色彩,有上古時代傳承下來的神話特徵。首先,聖人之言與天命有相同的地位(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
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論語·季氏》)。而且聖人很神祕,是一般人看不到的(子曰:
「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論語·述而》)這裡體現了從上古時代因循而來的神話特徵。
莊子雖然為道家學派,但就「聖人觀」,能清晰看到他如何從信奉孔子聖人觀,轉為發現行不通,並進而提出道家意味的聖人觀,莊子聖人觀可作孔子聖人觀之補充。
孔子認為聖人應該內聖外王,初期莊子深受孔子這個理念影響。在《天下篇》中,莊子第一次提出了「內聖外王之道」:「是故內聖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鬱而不發,天下之人各為其所欲焉以自為方。
」並將聖人與君子相提並論:「以天為宗,以德為本,以道為門,兆於變化,謂之聖人。」在莊子眼中,聖人既精通天道又具備較高德行,同時具備獨到智慧。
莊子同時稱讚古之聖人「配神明,醇天地,育萬物,和天下,澤及百姓,明於本數,繫於末度,六通四辟,小大精粗,其運無乎不在」。
同樣在夾縫中生存,孔子懷抱著構建「吾從周」的社會的理想,一生顛沛流離,最終「有其德而無其位」,落得「素王」的名稱,莊子則從孔子的人生經驗中獲得反思,不再追求「外王」,人生態度也變為避世出世,著力於「內聖」,追求天人合一的內在人格:「眾人役役,聖人愚鈍,參萬歲而一成純。萬物盡然,而以是相蘊」。
莊子雖然不認可孔子「內聖外王」並積極入世之實際踐行,但是莊子本人對孔子的精神和人格還是讚賞的。而細讀莊子,可以看到他如何從信奉儒家聖人觀轉為自創的有道家意味的聖人觀,這是知識分子在碰壁之後的反思及開創的另一條人生之路。
2樓:有兩夏子
四捨五入,都是一家人!
莊子與孔子
3樓:匿名使用者
孔子是中國的思想家,教育家~~~莊子是中國的大思想家~孔子志向遠大,一直渴望做官,以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孔子主張「仁者愛人」,仁政,主張「忍」,「克己復禮」,「己所不欲,勿使於人」,講究人與人的和諧相處。孔子認為,苛政猛於虎!孔子主張治國,齊家,平天下,卻不主張人們去改變社會.
孔子非常保守,安於現狀.
莊子思想比起 孔子思想就更保守. 老子和莊子都把「道」說成是天地萬物的本原,支配宇宙的法則。莊子主張清靜無為,逃避現實.
主張無為而治主張人不能勝天,也不能滅命,是其宿命論的基本思想.
莊子是道家代表人物
孔子是儒家代表人物
至於詩人一說 也不是完全錯誤 因為詩詞的起源就源自於他們那些先輩們朗朗上口的文言文中!
莊子是主張精神上的逍遙自在的,所以在形體上,他也試圖達到一種不需要依賴外力而能成就的一種逍遙自在境界;莊子是主張宇宙中的萬事萬物都具有平等的性質,人融入於萬物之中,從而與宇宙相終始;莊子提倡護養生命的主宰亦即人的精神是要順從自然的法則,要安時而處順;莊子要求重視內在德性的修養,德性充足,生命自然流注出一種自足的精神的力量。
莊子(約公元前369~286年),名周,字子休。戰國蒙(今亳州市蒙城縣)時思想家。曾為蒙之漆園(在今渦河北岸)吏,史稱「漆園傲吏」,譽為地方官吏之楷模。
當時諸侯混戰,爭霸天下,他不願與統治者同流合汙,便辭官隱居,潛心研究道學。他大大繼承和發展了老聃、楊朱學說,與老子並稱「道家之祖」。他把「貴生」、「為我」引向「達生」、「忘我」,歸結為天然的「道」、「我」合一。
從老子「道法自然」出發,他認為「道」是無限道,超絕時空的,不可感知的,它生出天地、帝王、神鬼以至一切事物,而又自本自根,不可捉摸。他認為,天人之間、物我之間、生死之間以至萬物,只存在著無條件的同一,即絕對的「齊」;而學「道」的最後歸宿,也唯有泯除一切差異,從「有待」進入「無待」。在思辯方法上,把相對主義絕對化,轉向神密的詭辯主義。
莊子又為先秦時期文學家,其文學成就尤居先秦諸子之冠,堪稱浪漫文學之父,東方文藝之神。著書十餘萬言,《莊子》五十二篇,現存三十三篇。
孔子代表世人,莊子代表聖人。
孔子的思想很大眾,上至國君下到百姓,都可以明白一二。莊子的思想超越一切,除了他自己,沒有人能夠達到理解的程度,最多就是知道而已。
孔子的想法是治世,莊子的境界是離世。
孔子的一切,都是希望通過國家的法律,君王的指令,是一個國家得到長治久安。百姓安居樂業。這裡的安居樂業是指百姓在封建君主的個人意志下得到的一定時期,一定空間內的相對民主與自由。
而莊子的思想則是要從人的思想的最深處開發人的意識,讓他們得到一種不被世間事物與情感所糾纏的幸福。莊子的思想適用於天地萬物。孔子的思想只適用於人。
孔子的思想是外在的,莊子的思想是內心的。
孔子的思想是通過外在的政策,決定,使人們得到快樂。莊子的思想是通過內在的反省,等到精神上的愉悅。二者殊途同歸,都是使人自我陶醉。
孔子=現實 莊子=理想
孔子=聖人 莊子=仙
4樓:匿名使用者
我覺得兩者沒矛盾,承擔社會責任不一定就非得有名利,首先,社會責任是什麼?並不僅是要當官為民請命啊什麼的才叫承擔社會責任,每個人都有社會責任承擔,例如:不亂丟垃圾、不做犯法的事、不損害公眾利益,這些事情也是人的社會責任。
所以說,承擔社會責任也可以淡薄名利的嘛。
莊子的觀點也不算頹廢吧,難道個個都得當官做有錢人,有名有利才叫不頹廢?那這個世界上就沒普通人了。孔子的觀點也沒過分強調社會,承擔社會責任不等於沒有個人享受要求的吧,難道承擔社會責任就會損害自身利益?
根本是謬論。
其實要理解這個問題,我覺得主要是個人怎麼看待社會責任,社會責任有大有小,自己的能力能承擔多大的社會責任就承擔多少,應該承擔的就該承擔。
5樓:松鼠天堂
擇其善者而從之,我們要吸汲積極的部分,為己所用;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還需濟世,此君子。至於物慾,須有度。
孔子和莊子有什麼區別
6樓:匿名使用者
一、孔子與莊子的區別:
1、孔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而莊子則道家學派的創始人。
2、孔子志向遠大,直渴望做官,實現自己政治理想。他主張仁人愛仁政,主張自我剋制,迴歸禮儀之邦,避免被孔子承認為強調人與人的和諧,嚴苛的**比老虎還凶猛!孔子主張治國、團結家庭、平天下,卻主張人民改造社會。
孔子非常保守,對現狀很滿意。
相同點:老子和莊子都認為「道」是宇宙的原始法則。莊子主張靜默,迴避現實。莊子主張人可以無為而治,征服天堂,毀滅生命,莊子的基本宿命論思想是宿命論。
二、人物簡介:
1、孔子簡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魯國人。 孔子是個大思想家,他創立了儒家學派。首先,他提出「仁」的學說,即要求統治者能夠體貼民情,愛惜民力,不要過度壓迫剝削人民,以緩和階級矛盾。
其次,他主張以德治民,反對苛政。
2、莊子簡介:
莊子(約公元前369~286年),名周,字子休。戰國蒙(今亳州市蒙城縣)時思想家。曾為蒙之漆園(在今渦河北岸)吏,史稱「...
莊子又為先秦時期文學家,其文學成就尤居先秦諸子之冠,堪稱浪漫文學之父,東方文藝之神。著書十餘萬言,《莊子》。
7樓:閒女妖魂
孔子的媽和莊子的媽是兩個人,所以造成了他們在世界觀上的差別。
總體說孔子的儒家思想講究「入世」以一種積極作為的態度去完善自己,達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最終目標。
而莊子的道家思想講究「出世」,是以一種清淨無為的態度存在於世上,可以理解成認清自身的社會定位,做好本分的事情,拋卻名利的妄念,捨棄世俗的攀比。
孔子的思想體現在人的活動中,而莊子的思想體現在世間萬物的消長變化中。
莊子的思想看似無作為,沒有進步性,實際卻是去除浮誇,實現自身價值,撫民安幫的大作為。
。莊子和孔子是什麼關係?
莊子和孔子的資料
8樓:南方子墨
孔子
自己看去吧!
9樓:匿名使用者
莊子
孔子
孔子與莊子的區別
10樓:貊蕊泥丁
孔子是中國的思想家,教育家~~~莊子是中國的大思想家~孔子志向遠大,一直渴望做官,以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孔子主張「仁者愛人」,仁政,主張「忍」,「克己復禮」,「己所不欲,勿使於人」,講究人與人的和諧相處。孔子認為,苛政猛於虎!孔子主張治國,齊家,平天下,卻不主張人們去改變社會.
孔子非常保守,安於現狀.
莊子思想比起
孔子思想就更保守.
老子和莊子都把「道」說成是天地萬物的本原,支配宇宙的法則。莊子主張清靜無為,逃避現實.主張無為而治主張人不能勝天,也不能滅命,是其宿命論的基本思想.
也就是儒家與道家的區別~~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打了這麼多年了取長補短吧!
11樓:閒女妖魂
孔子的媽和莊子的媽是兩個人,所以造成了他們在世界觀上的差別。
總體說孔子的儒家思想講究「入世」以一種積極作為的態度去完善自己,達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最終目標。
而莊子的道家思想講究「出世」,是以一種清淨無為的態度存在於世上,可以理解成認清自身的社會定位,做好本分的事情,拋卻名利的妄念,捨棄世俗的攀比。
孔子的思想體現在人的活動中,而莊子的思想體現在世間萬物的消長變化中。
莊子的思想看似無作為,沒有進步性,實際卻是去除浮誇,實現自身價值,撫民安幫的大作為。
12樓:況學岺睢庚
孔子是現實主義派,主張復古,莊子是浪漫主義派,對現實從來不滿,只想著做隱士
13樓:歸海楠楠
孔子的道德論主要含攝仁義禮智信等人格範疇,中庸、內省的方法,教化和德政,君子聖人的境界等方面。
莊子否定了社會存在及社會實踐的價值意義,即使在第二層(即道德)意義上有限地實現了個體的道德自覺,但終歸失望,而這種感情又得不到改造社會的效用的平衡充實,所以他的道德意志只能是軟弱無力的。
孔子與孟子有什麼區別,孔子和孟子有什麼區別
孔子只講君子 孟子講大丈夫,富貴不能淫 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養其浩然之版氣孔子的仁政還是概念性權多點,除了國家少收稅並無特別具體的主張孟子則把仁政完全落實到具體,要求給八口之家 五畝之宅,百畝之田 不要奪農時,只收十一稅,讓 五十者可以食肉,八口之家可以無飢 除了物質外還要求學校教育平民孝悌之義...
孔子與孟子有什麼區別,孔子和孟子有什麼區別
第一點,孔子是從 人 出發闡述問題的,孟子則是從 性善 出發闡述問題的。第二點,孔子有很深的貴族情結,孟子則有明顯的精英情結。第三點,孟子實際上拋棄了中庸之道,表現得銳利耿介 疾言好辯,這跟孔子一生 忠恕 溫良恭儉讓大異其趣。孔子 公元前551年9月28日 公元前479年4月11日 子姓,孔氏,名丘...
孔子和孟子有什麼不同孔子和孟子有什麼區別
孔子的子在左邊 孟子的子在上邊 哈哈。孔子把兒子牽在身邊,而孟子把兒子放在頭上 孟子 約前372 前289 名軻,字子輿或子居 魏晉間王肅在其 孔叢子 及 聖證論 中稱 戰國中期鄒 今山東鄒縣 人,先秦著名思想家。關於孟子的生座年月,喟一說為約前390年至前305年,但學者採此說者不多。孟子遠祖是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