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下西洋都知道,可你清楚都去了哪嗎?

2025-01-12 15:50:07 字數 4965 閱讀 6859

1樓:醉夢秦時嘆逍遙

先後去了今日的越南、印度尼西亞、印度、伊拉克和伊朗,最遠的是到達了今日的沙地阿拉伯。

2樓:帳號已登出

鄭和下西洋去**了我知道,因為我查過,鄭和下西洋主要是跑去了東南亞和印度那一塊。

3樓:煦日和風

他應該到了現在的南亞地區,比如越南,馬來西亞,最遠還到達了非洲地區。

鄭和下西洋到底都去了**

4樓:網友

經南海到東南亞各國,再過馬六甲海峽到印度,之後一路向西到阿拉伯和非洲大陸北岸。

5樓:匿名使用者

印度洋,紅海,東南亞,

鄭和下西洋是去幹嘛的

6樓:網友

1、鄭和下西洋目的。

宣揚明朝國威(政治目的);

擴充套件朝貢**(經濟目的);

尋找失蹤的建文帝;

出海目的是為迎佛牙;

加強同各國的聯絡。

2、簡介。鄭和下西洋是指明成祖朱棣命三寶太監鄭和從太倉的劉家港起錨(今江蘇太倉市瀏河鎮),率領兩百多艘海船、萬多人遠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訪了30多個包括印度洋的國家和地區,曾到達過爪哇、蘇門答臘、蘇祿、彭亨、真臘、古裡、暹羅、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爾、忽魯謨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個國家,最遠曾達東非、紅海。

7樓:西瓜樹上的青蛙

1,揚明朝天威。2,尋找建文帝。3,打通到歐洲的海上**航線,發展和擴大海外**。4,實現海內外大一統的太平盛世。

8樓:網友

鄭和下西洋的目的眾說紛紜,一說宣揚大明威德,《明史·鄭和傳》中記載:「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這是可信性較高的觀點。一說尋找建文帝朱允炆,《明史·鄭和傳》中記載:

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覓蹤跡。」一說發展**,正史稱鄭和下西洋使「國用羨俗」、「寶物填溢」。另有包抄帖木兒帝國、 掃蕩張士誠舊部、解決軍事復員問題等說法。

9樓:

鄭和下東洋聽說過沒?連下東洋都不知道扯什麼歷史?鄭和率領的艦隊先下東洋,後下西洋。為啥下東洋,也就是為啥下西洋。

10樓:聽風之小豬

1、有人認為,鄭和下西洋是為了「耀兵異域」,「教化異族」,使海外諸國「賓服中國」,同時還擔負著溝通中國與海外經濟**的任務。

2、近年來,探索鄭和下西洋原因的角度有所改變,有些學者認為,鄭和下西洋的使命隨時間的推移而有所不同。鄭和第一次出使是為了安撫臨近小國,減輕異族異國對中國的侵擾,以後幾次主要是為了通商,以及向未知的世界前進,開闊新的航道等。

3、也有人認為鄭和下西洋是為了政治目的。鄭和出使西洋是為了開啟封閉、僵化的外交大門。明太祖下令限制進貢,由一歲一貢改為三歲一貢,有些國家如日本等限為十年一貢,於是明朝與海外關係幾乎斷絕,經濟**幾乎停頓。

於是,走私活動非常猖厥,武裝走私成風,同時明王朝的聲勢日下。成祖即位後決定改變這種政治局面,他每次派鄭和下西洋都是以頒「正朔」,恢復和發展明朝**與海外國家的外交關係為首要任務。

4、另外還有甚者認為明朝皇帝是回族,信奉伊斯蘭教。朱棣派同樣是回族的三寶太監下西洋是為了「傳教」和「結盟」。

鄭和下西洋到達了**

11樓:是嘛

鄭和率領船隊從南京出發,在江蘇太倉的劉家港集結,至福建福州長樂太平港駐泊伺風開洋,遠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訪了3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包括爪哇、蘇門答臘、蘇祿、彭亨、真臘、古裡、暹羅、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爾、忽魯謨斯、木骨都束等地,目前已知最遠到達東非、紅海。

鄭和下西洋是中國古代規模最大、船隻和海員最多、時間最久的海上航行,也是15世紀末歐洲的地理大發現的航行以前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系列海上探險。然而,關於鄭和船隊的航海目的、航行範圍等史實以及對七次航行的評價,仍存在爭議。

12樓:紫色學習

a.印度洋 b.太平洋 c.大西洋 d.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

2、以下有關鄭和下西洋的表達.錯誤的一項是。

a.發生在明成祖時期 b.當時的西洋是指今天的大西洋。

c.先後7次航海,到達了30多個國家 d.創造了世界航海史上的紀錄。

3、漢武帝時期,如果想要進入全國最高學府接受儒家教育,必須去的地方是。

a.開封 b.洛陽 c.咸陽 d.長安。

答案:1、d.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

2、b.當時的西洋是指今天的大西洋。

試題分析:b項表述錯誤.明朝時期的西洋是指今天汶萊以西的南洋和印度洋沿岸一帶,並非指今天的大西洋.

13樓:海口號

鄭和七下西洋共計到過37個國家和地區,分別是:

1占城(今越南歸仁以南)、

2爪哇、3舊港、

4蘇門答臘、

5阿魯、6那孤兒(以上均為今印度尼西亞)、

7真臘(今柬埔寨)、

8暹羅(今泰國)、

9滿刺加、10彭亨、

11急蘭丹(以上均為今馬來西亞)、

12浡泥(今汶萊)、

13古裡、14柯枝、

15小葛蘭(大葛蘭)、

16沙裡灣尼、

17加異勒、

18南渤裡(又稱南巫裡)(以上均為今印度榜葛喇(今孟加拉)、

20蘇祿(今菲律賓)、

21溜山(今馬爾地夫)、

22錫蘭山、

23別羅裡(今斯里蘭卡)、

24忽魯漠斯(今伊朗)、

25祖法兒(今阿曼)、

26刺撒(今北葉門)、

27阿丹(以上均為今葉門)、

28天方(今沙特麥加)、

29木骨都束、

30竹步、31卡喇哇(以上均為今索馬利亞)、

32麻林(今肯亞)、

33比刺、34孫刺(均為莫三比克一帶)。

此外,史書上還記載鄭和及其副手的船隊曾到過瑣裡(又稱西洋瑣裡)、黎代、甘巴里。有文獻上說鄭和到過33個地方,也有說39個地方。究竟哪個數字更準確,目前沒有統一說法。

上述地區如按現在的國家劃分,則分別屬於: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泰國、柬埔寨、印度尼西亞、汶萊、印度、孟加拉、伊朗、葉門、北葉門、阿曼、沙地阿拉伯、索馬利亞、莫三比克和肯亞等17個國家。

14樓:吃不了兜著走

從1405年到1433年,劉家港出發,穿越馬六甲海峽,橫渡印度洋,鄭和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

15樓:網友

鄭和曾到達過爪哇、蘇門答臘、蘇祿、 彭亨、真臘、古裡、暹羅、阿丹、天方、左法爾、忽魯謨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個國家,最遠曾達非洲東岸,紅海、麥加。

16樓:幸運的平平常常

鄭和下西洋到達了今天東南亞沿海一帶,如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斯里蘭卡,馬達加斯加,葉門等。最遠到達過非洲東海岸一些國家。

鄭和下西洋經過了哪些地方

17樓:匿名使用者

鄭和船隊所到的主要地方有:渤泥(今加里曼丹)、滿剌加(今馬來半島南端馬六甲)、彭亨(在今馬來半島)、蘇門答臘、舊港(今蘇門答臘島巨港)、三佛齊(今巨港一帶)、爪哇、蘇祿(今菲律賓蘇祿群島)、占城(今越南中部),真臘(今柬埔寨)、暹羅(今泰國)、榜葛刺(今孟加拉)、古裡(今印度西海岸科澤科德)、小葛蘭(今印度西海岸)、錫蘭山(今斯里蘭卡)、溜山(今馬爾地夫群島)、忽魯謨斯(今荷姆茲,屬伊朗)、阿丹(今亞丁)、天方(今麥加)、木骨都束(今非洲東岸,索馬利亞摩加迪沙),卜剌哇(今索馬利亞的布臘瓦)、竹步(今索馬利亞的朱巴河口一帶)、麻林(今肯亞的馬林迪)。總之,從1405到1433年,鄭和率領船隊七下西洋,前後二十餘年,經歷了亞非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最遠處到達了紅海的海口和非洲東岸,並且越過了赤道。

18樓:資料不詳

鄭和共7下西洋,每次走的路、經過的地方不盡相同的。

共到了30多個國家,但有很多隻是猜測,尚是個迷。

中國學術界普遍認為鄭和下西洋最遠走到了非洲東海岸今肯亞和坦尚尼亞一帶。

英國科學家李約瑟曾引地圖學家弗拉·毛羅所言,1420年鄭和艦隊已越過好望角。

3.英國人孟席斯認為,鄭和艦隊1421年到達美洲,比哥倫布早70多年發現新大陸。

4.馬來西亞學者祖菲加提出,鄭和艦隊最遠於1422年達到了南極。

5.澳大利亞菲茨拉德在20世紀50年代就發表了《是中國人發現了澳洲嗎?》一文,認為15世紀時鄭和的船隊有可能到達澳大利亞西北的達爾文港。

加文·孟席斯著《1421:中國發現世界》,左下角標註的四條航線均為鄭和艦隊第七次下西洋的分支。

2002年,英國退伍海軍孟席斯在英國皇家地理學會說出了乙個驚人的推論:中國的鄭和下西洋艦隊1421年到達美洲,鄭和應是比哥倫布早70多年發現新大陸的第一人。孟席斯的推論震驚西方學術界,他的著作《1421:

中國發現世界》也一時成為了最暢銷的圖書。而在中國,孟席斯的推論使一直以來就存在爭議的話題———鄭和下西洋最遠到達**,又一次成為學術界關注的話題。

隨著鄭和下西洋600週年紀念日臨近,隨著孟席斯的《1421:中國發現世界》中文版在國內出版,關於這一疑問的爭論也越加激烈。鄭和是僅僅止步於非洲東海岸,還是達到了地中海,首次發現了美洲,甚至曾抵達南極?

一切的問題都顯得那麼撲朔迷離,而又神秘。

明史記載鄭和最遠到達非洲東岸。

一直以來,中國學術界有關鄭和下西洋的研究,大多都是依靠歷史文獻記載。《明史·鄭和傳》以及鄭和助手馬歡的著作《瀛涯勝覽》中,都記載著鄭和下西洋最遠走到了非洲東海岸木骨都束、竹步、麻林,也就是今天肯亞和坦尚尼亞一帶。

鄭和七次下西洋所經過的國家和地區,據《明史·鄭和傳》記載共有36個:占城、爪哇、真臘、舊港、暹羅、古裡、滿刺加、勃泥、蘇門答剌、阿魯、柯枝、大葛蘭、小葛蘭、西洋瑣裡、蘇祿、加異勒、阿丹、南巫裡、甘巴里、蘭山、彭亨、急蘭丹、忽魯謨斯、溜山、孫刺、木骨都束、麻林地、刺撒、祖法兒、竹步、慢八撒、天方、黎代、那孤兒、沙裡灣尼(今印度半島南端)、不剌哇(今索馬利亞境內)。供參考。

19樓:廖昊然

鄭和下西洋經過今天的越南,印度尼西亞,泰國,柬埔寨,馬來西亞,斯里蘭卡,印度,伊朗,沙地阿拉伯,索馬利亞,肯亞,坦尚尼亞等國。

鄭和下西洋怎樣解決飲水問題,鄭和下西洋的目的

船隊裡有專門的補給船,淡水 家畜家禽 蔬菜都有儲備,而且還在船內種植豆芽一類的蔬菜,保證維生素的攝取。曾隨鄭和遠航的鞏珍在 西洋番國志 所附的敕書中,對鄭和船隊出洋飲食之準備有如下之記載 下西洋去的內官合用鹽 醬 茶 酒 油 燭等件,照人數依例關支。永樂十九年十月十六日 然而,如此記述對長程航行的飲...

鄭和下西洋有什麼意義鄭和下西洋的目的和歷史意義作用是什麼?

公元1405 1433年鄭和七次下西洋公元1405年,在中國歷史上發生了一次震驚世界的壯舉,這壯舉無論是對當時的社會變革還是對以後的歷史發展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它所取得的偉大成就不僅在當時輝煌燦爛,即使在今天也依然光彩奪目,這就是鄭和下西洋。鄭和先後七次下西洋,經歷了亞非30多個國家和地區,充分展示...

鄭和下西洋有哪些重要意義鄭和下西洋的目的和歷史意義作用是什麼?

促進了中國與亞非各國的經濟文化交流,有助於中國人對世界的瞭解 不計經濟利益,勞民傷財,最終停止 滿足統治者對異域珠寶的需求,加強同海外各國的聯絡 這幾點最重要啦 其餘的比如 促進各區域之間物種的交流 都可以寫啦 鄭和下西洋展示了明朝前期中國國力的強盛,中國的海軍縱橫大洋,實現了萬國朝貢,盛世追跡漢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