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來日方長
司馬遷《史記》
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項王則夜起,飲帳中。
有美人名虞,常幸從;駿馬名騅,常騎之。於是項王乃悲歌慷慨,自為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歌數闋,美人和之。項王泣數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
於是項王乃上馬騎,麾下壯士騎從者八百餘人,直夜潰圍南出,馳走。平明,漢軍乃覺之,令騎將灌嬰以五千騎追之。項王渡淮,騎能屬者百餘人耳。
項王至陰陵,迷失道,問一田父,田父紿曰:「左。」左,乃陷大澤中,以故漢追及之。
項王乃復引兵而東,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
漢騎追者數千人。項王自度不得脫,謂其騎曰:「吾起兵至今八歲矣,身七十餘戰,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遂霸有天下。
然今卒困於此,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今日固決死,願為諸君快戰,必三勝之,為諸君潰圍,斬將,刈旗,令諸君知天亡我,非戰之罪也。」
乃分其騎以為四隊,四向。漢軍圍之數重。項王謂其騎曰:
「吾為公取彼一將。」令四面騎馳下,期山東為三處。於是項王大呼馳下,漢軍皆披靡,遂斬漢一將。
是時,赤泉侯為騎將,追項王,項王嗔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馬俱驚,辟易數裡。與其騎會為三處。
漢軍不知項王所在,乃分軍為三,復圍之。項王乃馳,復斬漢一都尉,殺數十百人,復聚其騎,亡其兩騎耳。乃謂其騎曰:"何如?"騎皆伏曰:"如大王言!"
於是項王乃欲東渡烏江。烏江亭長艤船待,謂項王曰:「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十萬人,亦足王也。
願大王急渡。今獨臣有船,漢軍至,無以渡。」項王笑曰:
「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
縱彼不言,籍獨不愧於心乎?」乃謂亭長曰:「吾知公長者。
吾騎此馬五歲,所當無敵,嘗一日行千里,不忍殺之,以賜公。」乃令騎皆下馬步行,持短兵接戰。獨籍所殺漢軍數百人。
項王身亦被十餘創,顧見漢騎司馬呂馬童,
曰:「若非吾故人乎?」馬童面之,指王翳曰:
「此項王也。」項王乃曰:「吾聞漢購我頭千金,邑萬戶,吾為若德。
」乃自刎而死。王翳取其頭,餘騎相蹂踐爭項王,相殺者數十人。
最其後,郎中騎楊喜,騎司馬呂馬童,郎中呂勝、楊武各得其一體。五人共會其體,皆是,故分其地為五:封呂馬童為中水侯,封王翳為杜衍侯,封楊喜為赤泉侯,封楊武為吳防侯,封呂勝為涅陽侯。
……太史公曰:吾聞之周生曰:「舜目蓋重瞳子」,又聞項羽亦重瞳子。
羽豈其苗裔邪?何興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陳涉首難,豪傑蜂起,相與並爭,不可勝數。
然羽非有尺寸,乘執起隴畝之中,三年,遂將五諸侯滅秦,**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號為「霸王」,位雖不終,
近古以來未嘗有也。及羽背關懷楚,放逐義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難矣。自矜功伐,奮其私智而不師古,謂霸王之業,欲以力征經營天下,五年卒亡其國,身死東城,尚不覺寤而不自責,過矣。
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豈不謬哉!
譯文項羽的軍隊在垓下安營紮寨,士兵越來越少,糧食也吃沒了,劉邦的漢軍和韓信、彭越的軍隊又層層包圍上來。夜晚,聽到漢軍的四周都在唱著楚地的歌謠,項羽大驚失色地說:「漢軍把楚地都佔領了嗎?
不然,為什麼漢軍中楚人這麼多呢?」
項羽連夜起來,到軍帳中喝酒。回想過去,有美麗的虞姬,受寵愛,常陪在身邊,有寶馬騅,常騎在胯下。而今……於是項羽就慷慨悲歌,自己作詩道:「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馬不馳啊怎麼辦,虞姬啊虞姬你怎麼辦!」唱了一遍又一遍,虞姬也同他一起唱。項羽淚流數行,身邊侍衛也都哭了,誰也不能抬頭看項羽了。
於是項羽跨上戰馬,部下壯士八百多人騎馬跟隨,當晚從南面突出重圍,縱馬奔逃。天亮的時候,漢軍才察覺,就命令騎兵將領灌嬰率領五千騎兵追擊項羽。項羽渡過淮河,能跟上項羽的騎兵只有一百多人了。
項羽走到陰陵時,迷路了,向一農夫問路,老農騙他說:「往左拐。」項羽往左走,就陷入了一片低窪地裡,所以又被漢軍追上了。
項羽又率兵向東走,到了東城的時候,只剩下二十八個騎兵了,而追擊的漢軍騎兵有幾千人。
項羽自己估計這回不能逃脫了,對手下騎兵說:「我從起兵打仗到現在已經八年了,親身經歷七十餘次戰鬥,所抵擋的敵人都被打垮,所攻擊的敵人都被降服,從沒有失敗過,所以才稱霸天下。但是今天卻終於被困在這裡,這是上天要我滅亡,不是我用兵打仗的錯誤啊。
我今天當然是要決一死戰,願為大家痛快地打一仗,定要打勝三次,為各位突出重圍,斬殺漢將,砍倒帥旗,讓各位知道這是上天要亡我,不是我用兵打仗的錯誤。」於是就把他的隨從分為四隊,朝著四個方向。
漢軍層層包圍他們,項羽對他的騎兵說:「我再為你們斬他一將。」命令四隊騎兵一起向下衝擊,約定在山的東面分三處集合。
於是項羽大聲呼喝向下直衝,漢軍都潰敗逃散,果然斬殺了漢軍一員大將。
這時赤泉侯楊喜擔任騎兵將領,負責追擊項羽,項羽瞪眼對他大喝,赤泉侯楊喜連人帶馬驚慌失措,倒退了好幾裡。項羽同他的騎兵在約定的三處會合。漢軍不知道項羽在哪一處,便把軍隊分成三部分,重新包圍上來。
項羽就衝出來,又斬了漢軍的一個都尉,殺死百餘人。
再一次集合他的騎兵,發現只不過損失了兩個人,便問他的隨騎道:「怎麼樣?」騎兵們都佩服地說:「真像您說的那樣!」
於是項羽就想東渡烏江。烏江的亭長撐船靠岸等待項羽,他對項羽說:「江東雖小,也還有方圓千里的土地,幾十萬的民眾,也足夠稱王的了,請大王急速過江。
現在只有我有船,漢軍即使追到這,也沒有船隻可渡。」
項羽笑道:「上天要亡我,我還渡江幹什麼?況且我項羽當初帶領江東的子弟八千人渡過烏江向西挺進,現在無一人生還,即使江東的父老兄弟憐愛我而擁我為王,我又有什麼臉見他們呢?
或者即使他們不說,我項羽難道不感到內心有愧嗎?」
接著對亭長說:「我知道您是忠厚的長者,我騎這匹馬五年了,所向無敵,曾日行千里,我不忍心殺掉它,把它賞給你吧!」於是命令騎馬的都下馬步行,手拿短小輕便的刀劍交戰。
僅項羽一人就殺死漢軍幾百人。項羽自己也負傷十多處。
忽然回頭看見了漢軍騎兵司馬呂馬童,說:「你不是我的老朋友嗎?」呂馬童對面細看項羽,指項羽給王翳看,說道:
「這個人就是項羽。」項羽便說道:「我聽說漢王懸賞千兩**徵求我的腦袋,並封為萬戶侯,我就送你這點好處吧!
」說完就自殺身亡了。
王翳拿下項王的頭,其他騎兵互相踐踏爭搶項王的軀體,由於相爭而被殺死的有幾十人。最後,郎中騎將楊喜,騎司馬呂馬童,郎中呂勝、楊武各爭得一個肢體。五人到一塊把肢體拼合,正好都對。
因此,把項羽的土地分成五塊:封呂馬童為中水侯,封王翳為杜衍侯,封楊喜為赤泉侯,封楊武為吳防侯,封呂勝為涅陽侯。
……太史公說:我從周生那裡聽說「舜的眼睛是重瞳子」,又聽說項羽也是重瞳子。難道項羽是舜的後代嗎?
不然為什麼發跡得這樣突然呢!秦朝失卻了能治國的政道,陳涉首先發難,豪傑們蜂擁而起,相互之間爭奪天下,數也數不清。
但是項羽沒有尺寸的封地,乘勢興起于田間隴畝中,經過三年的時間,結果就率領五路諸侯的軍隊滅亡了秦朝,分割天下,而封王封侯,一切大政由項羽制定,號稱為「霸王」,他的職位雖然沒有善終,但在近古以來也是未曾有過的。
等到項羽離開關中而懷思楚地,放逐義帝而自立為王,又怨恨王侯們背叛自己,這樣想成就大事就難了。他自己憑藉著功勞而驕矜,按照他個人的想法辦事而不師法古代,認為霸王的功業,要靠武力征服來治理天下。
五年後最終使他的國家滅亡了,身死東城,仍然不能覺悟不能自責,這實在是極大的失誤。他卻用「上天要滅亡我,不是我用兵的過失造成的」作為藉口,難道這不是非常荒謬的嗎?
2樓:女主角
《垓下之圍》的翻譯:
項羽的軍隊在垓下安營紮寨,士兵越來越少,糧食也吃沒了,劉邦的漢軍和韓信、彭越的軍隊又層層包圍上來。夜晚,聽到漢軍的四周都在唱著楚地的歌謠,項羽大驚失色地說:「漢軍把楚地都佔領了嗎?
不然,為什麼漢軍中楚人這麼多呢?」項羽連夜起來,到軍帳中喝酒。回想過去,有美麗的虞姬,受寵愛,常陪在身邊,有寶馬騅,常騎在胯下。
而今……於是項羽就慷慨悲歌,自己作詩道:「力能拔山啊豪氣壓倒一世,天時不利啊騅馬不馳。騅馬不馳啊怎麼辦,虞姬啊虞姬你怎麼辦!
」唱了一遍又一遍,虞姬也同他一起唱。項羽淚流數行,身邊侍衛也都哭了,誰也不能抬頭看項羽了。
於是項羽跨上戰馬,部下壯士八百多人騎馬跟隨,當晚從南面突出重圍,縱馬奔逃。天亮的時候,漢軍才察覺,就命令騎兵將領灌嬰率領五千騎兵追擊項羽。項羽渡過淮河,能跟上項羽的騎兵只有一百多人了。
項羽走到陰陵時,迷路了,向一農夫問路,老農騙他說:「往左拐。」項羽往左走,就陷入了一片低窪地裡,所以又被漢軍追上了。
項羽又率兵向東走,到了東城的時候,只剩下二十八個騎兵了,而追擊的漢軍騎兵有幾千人。項羽自己估計這回不能逃脫了,對手下騎兵說:「我從起兵打仗到現在已經八年了,親身經歷七十餘次戰鬥,從沒有失敗過,所以才稱霸天下。
但是今天卻終於被困在這裡,這是上天要我滅亡,不是我用兵打仗的錯誤啊。我今天當然是要決一死戰,願為大家痛快地打一仗,定要打勝三次,為各位突出重圍,斬殺漢將,砍倒帥旗,讓各位知道這是上天要亡我,不是我用兵打仗的錯誤。」於是就把他的隨從分為四隊,朝著四個方向。
漢軍層層包圍他們,項羽對他的騎兵說:「我再為你們斬他一將。」命令四隊騎兵一起向下衝擊,約定在山的東面分三處集合。
於是項羽大聲呼喝向下直衝,漢軍都潰敗逃散,果然斬殺了漢軍一員大將。這時赤泉侯楊喜擔任騎兵將領,負責追擊項羽,項羽瞪眼對他大喝,赤泉侯楊喜連人帶馬驚慌失措,倒退了好幾裡。項羽同他的騎兵在約定的三處會合。
漢軍不知道項羽在哪一處,便把軍隊分成三部分,重新包圍上來。項羽就衝出來,又斬了漢軍的一個都尉,殺死百餘人。再一次集合他的騎兵,發現只不過損失了兩個人,便問他的隨騎道:
「怎麼樣?」騎兵們都佩服地說:「真像您說的那樣!
」於是項羽就想東渡烏江。烏江的亭長撐船靠岸等待項羽,他對項羽說:「江東雖小,也還有方圓千里的土地,幾十萬的民眾,也足夠稱王的了,請大王急速過江。
現在只有我有船,漢軍即使追到這,也沒有船隻可渡。」項羽笑道:「上天要亡我,我還渡江幹什麼?
況且我項羽當初帶領江東的子弟八千人渡過烏江向西挺進,現在無一人生還,即使江東的父老兄弟憐愛我而擁我為王,我又有什麼臉見他們呢?或者即使他們不說,我項羽難道不感到內心有愧嗎?」接著對亭長說:
「我知道您是忠厚的長者,我騎這匹馬五年了,所向無敵,常常日行千里,我不忍心殺掉它,把它賞給你吧!」於是命令騎馬的都下馬步行,手拿短小輕便的刀劍交戰。僅項羽一人就殺死漢軍幾百人。
項羽自己也負傷十多處。忽然回頭看見了漢軍騎兵司馬呂馬童,說:「你不是我的老朋友嗎?
」呂馬童面向項羽,指項羽給王翳看,說道:「這個人就是項羽。」項羽便說道:
「我聽說漢王懸賞千兩**要買我的腦袋,並封為萬戶侯,我就送你這點好處吧!」說完就自殺身亡了。王翳拿下項王的頭,其他騎兵互相踐踏爭搶項王的軀體,由於相爭而被殺死的有幾十人。
最後,郎中騎將楊喜,騎司馬呂馬童,郎中呂勝、楊武各爭得一個肢體。五人到一塊把肢體拼合,正好都對。因此。
把項羽的土地分成五塊;封呂馬童為中水侯,封王翳為杜衍侯,封楊喜為赤泉侯,封楊武為吳防侯,封呂勝為涅(niè,聶)陽侯。
項王已死,楚地全都投降了漢王,只有魯縣不降服。漢王率領天下之兵想要屠戮魯城,但考慮到他們恪守禮義,為君主守節不惜一死,就拿著項王的頭給魯人看,魯地父老這才投降。當初,楚懷王封項籍為魯公,等他死後,魯國又最後投降,所以,按照魯公這一封號的禮儀把項王安葬在谷城。
太史公說:我從周生那裡聽說「舜的眼睛是重瞳子」,又聽說項羽也是重瞳子。難道項羽是舜的後代嗎?
不然為什麼發跡得這樣突然呢!秦朝失卻了能治國的政道,陳涉首先發難,豪傑們蜂擁而起,相互之間爭奪天下,數也數不清。
但是項羽沒有尺寸的封地,乘勢興起于田間隴畝中,經過三年的時間,結果就率領五路諸侯的軍隊滅亡了秦朝,分割天下,而封王封侯,一切大政由項羽制定,號稱為「霸王」,他的職位雖然沒有善終,但在近古以來也是未曾有過的。等到項羽離開關中而懷思楚地,放逐義帝而自立為王,又怨恨王侯們背叛自己,這樣想成就大事就難了。
他自己憑藉著功勞而驕矜,按照他個人的想法辦事而不師法古代,認為霸王的功業,要靠武力征服來治理天下。五年後最終使他的國家滅亡了,身死東城,仍然不能覺悟不能自責,這實在是極大的失誤。他卻用「上天要滅亡我,不是我用兵的過失造成的」作為藉口,難道這不是非常荒謬的嗎?
垓下之圍為何說項羽是悲劇英雄,垓下之圍作者如何塑造項羽這悲劇英雄的形象
回顧他的生平事業歷程,悲劇主義的確濃厚。1 楚國大將軍項燕的後代,流淌著貴族的鮮血,在重振家族的道路上,是衝鋒陷陣的霸王。鉅鹿之戰,率領2萬人馬對敵軍20萬,一戰成名。天下無人不識。可惜,垓下戰敗自刎 是他末路的終點。年少時有敢於代秦的巨集大志向,作戰時有破釜沉舟的戰鬥勇氣,即便驍勇善戰,所向披靡,...
兒童生長髮育特點之頭圍
頭圍 頭圍是指自眉弓上方最突出處,經枕外隆凸 頭顱枕部的骨結節 繞頭的周長。出生時頭圍平均約34 釐米,男嬰約大於女嬰0.5 釐米,頭圍平均大於胸圍1 2 釐米。頭圍在生後前3 個月增長最多,第一年增長最快,1歲時頭圍增至46.5 釐米,1 歲以內每月平均增長1 釐米。1歲以後每年增加約1 釐米,2...
靖康之恥發生時,岳飛為什么不解救汴京之圍呢
肯定是岳飛也解決不了這個問題呀,因為那個時候宋朝的實力已經下降的非常厲害了,不單單是一個岳飛就能搞定的。首先是宋朝的兵力,戰鬥比的就是戰鬥力和戰鬥的戰鬥力,卻是很多國家裡面最低的那一個。他們的軍事制度也很複雜,一些文官去訓練士兵有一些武官卻不訓練士兵。比如聯合興國對抗遼國想起來非常完美。可是由於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