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謝中書書寫作背景《答謝中書書》的寫作背景

2021-03-07 17:53:28 字數 2149 閱讀 5183

1樓:li小狐狸

創作背景

《答謝中書書》是陶弘景俊賞山林、心靈淨化之後所作。謝中書(謝微)與陶弘景都卒於南朝梁武帝大同二年(536年)。謝微任中書舍人的後限是樑普通七年(526年),任中書郎在樑中大通四年(532年),都在陶弘景七十歲之後。

因此這篇文章當為陶弘景晚年的作品。

答謝中書書

【作者】陶弘景 【朝代】南北朝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雲,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

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譯文山、水美麗的景色,自古以來人們都在談論。山,高聳入雲;水,清澈見底。兩岸石壁直立,五顏六色,交相輝映。綠樹翠竹,一年四季都有。

早晨,霧將散未散時,靈猿麗鳥啼鳴;夕陽西下,潛游在水中的魚兒歡快地跳出水面,這實在是人間仙境。但從謝靈運後,就沒有人能欣賞到這般美麗的景色中了。

2樓:marine灬峰

《答謝中書書》是南朝文學家陶弘景寫給朋友謝中書的一封書信,反映了作者娛情山水的思想。文章以感慨發端:山川之美,古來共談,有高雅情懷的人才可能品味山川之美,將內心的感受與友人交流,是人生一大樂事。

作者正是將謝中書當作能夠談山論水的朋友,同時也期望與古往今來的林泉高士相比肩。

3樓:匿名使用者

當時朝局動盪,陶弘景退隱山林,謝中書謝徵想請陶弘景出山,陶弘景作此篇委婉拒絕。

4樓:瑾x瑾

寫作背景

南北朝時,因政局動盪,矛盾尖銳。像陶弘景這樣生不逢時的不少文人往往遁跡山林,從自然美中尋求精神上的解脫。因而他們在書信中常常描山畫水,表明自己的所好,並作為對友人的安慰。

5樓:手機使用者

南北朝時,因政局動盪,矛盾尖銳。像陶弘景這樣生不逢時的不少文人往往遁跡山林,從自然美中尋求精神上的解脫。因而他們在書信中常常描山畫水,表明自己的所好,並作為對友人的安慰。

6樓:匿名使用者

《答謝中書書》是南朝文學家陶弘景寫給朋友謝中書的一封書信。文章以感慨發端:山川之美,古來共談,有高雅情懷的人才可能品味山川之美,將內心的感受與友人交流,是人生一大樂事。

作者正是將謝中書當作能夠談山論水的朋友,同時也期望與古往今來的林泉高士相比肩...

《答謝中書書》的寫作背景

7樓:立鶴尾

背景材料:

陶弘景南朝齊、樑間文學家、道教思想家、醫學家,字通明,丹陽秣陵(今江蘇南京)人。20歲以前被蕭道成引為諸王侍讀。齊武帝永明十年(492),辭官歸隱於句曲山,自號華陽陶隱居。

梁武帝蕭衍早年曾和他交遊,即位後,經常向他諮詢國家大事,時人稱為「山中宰相」。死後諡「貞白先生」。他長於描繪山水,作品有明朝張薄輯《陶隱居集》。

陶弘景生活的南朝,散文有了長足的發展,內容上出現了敘事、言情或寄情山水的文章,形式上出現了追求對偶、排比、用典,辭藻華麗並聲律求工的駢文。但陶弘景的《答謝中書書》一文,不用典、不雕琢,清新雋永,樸素自然地抒發對江南風景的讚美之情。

鑑賞意義。

《答謝中書書》寫作背景

8樓:儒雅的為什麼

《答bai

謝中書書》是南朝du文學家陶弘景寫給朋友zhi謝中書的

dao一封書信,反映了作者娛情

答謝中書書的寫作背景是什麼

9樓:〓蝸牛

....

好奇怪的問題......

只有謝中書和陶弘景才知道......

10樓:匿名使用者

謝靈運觀山有感,陶弘景覺得只有他和自己才會賞山,使自己的知音。

11樓:匿名使用者

鬼 才知道.....................

12樓:吾書橋君雅

query取得iframe中元素的幾種方法在iframe子頁面獲取父頁面元素

**如下:$(

答謝中書書 是在什麼背景下寫作的,簡單概括,100字左右。

13樓:綠茵·勿忘

《答謝中書書》是陶弘景寫給朋友謝中書的一封書信。

答謝中書書,答謝中書書翻譯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雲,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 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分析 文章第一句起了引言的作用,看似平常,卻給人一種啟示 被世人譽為 山中宰相 的作者,對山川之美定有一番獨到的見解。作者所寫的是其隱...

答謝中書書可以分為幾個層次,答謝中書書分為哪三層每層大意是什麼謝謝了

第1部分 山 談 統領全文 第2部分 高 躍 色彩配合,動靜相襯,晨曦變化 第3部分 實 者 總結全文 我是第一個啊 0 第一層 總領全文,說山川是古今共談之話題。第二層 具體些山川之美。第三層 抒發作者情感。全文可分三部分。山川之美,古來共談 總領全文。中間的寫景部分,先仰視 高峰入雲 再俯瞰 清...

王維對《答謝中書書》的評價,王維對《答謝中書書》的評價

陶弘景推崇葛洪學說,對葛洪評價很高,曾說 葛氏舊方,至今已二百許年,播於海內,因而濟者,其效實多 又說 抱撲此制,實為深益 作者小傳 陶弘景 452 536 字通明,丹陽秣陵 今江蘇江寧縣 人。幼有異慧,年四五歲即以荻為筆劃灰中學書,讀書萬餘卷,未弱冠,齊高帝作相,即引為諸王侍讀,官奉朝請。後隱居於...